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旅游

    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161、鬼子坳
      鬼子坳位于里高乡板六村与果郎村分界处。相传观音0在此坳生下百子,故名“百子坳”。坳侧山陡路窄,是柳邕公路上的一处险要地段。1945年6月16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四十六军五二五团从迁江抄小路赶到此坳,与附近乡村自卫队、民众阻击日军。激战两昼夜,日军伤亡严重,仓皇逃遁。为纪念这一胜利,在坳口建石砌牌坊,上 书“鬼子坳”3个大字,又筑纪念亭,立纪念碑,记叙歼击战经过。今碑、亭已毁。……[详细]
    162、甘前岩
      甘前岩位于柳江县城西面24公里处,距四案小学约1公里。洞口宽4米,高2.5米,深20多米。1980年在该洞穴内发现属于5个性别不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人牙齿化石7枚,并出土部分动物化石。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曾多次到该洞穴考察。……[详细]
    流山古城址
      流山古城址位于县城西北面47公里处,在县氮肥厂宿舍区内,靠近龙江河。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今尚残存数段土夯城墙。1970年县氮肥厂进行土建时,发现大量陶瓷碎片及少量古钱币。该城址为宋——明代古城遗址。……[详细]
    穿山古城址
      穿山古城址位于柳江县城东南面39公里处,距穿山乡人民政府驻地约1公里。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步。城墙为夯土。今尚残存约60多米长,高0.5至0.8米。城西面有护城沟,宽1.5米,深1米。城址内有明代陶瓷碎片。……[详细]
    新安古墓葬群
      新安古墓葬群位于白沙乡大田村至水山村长约8公里的地段内,距县城60公里。古墓群沿柳江西岸台地分布,距江岸约50~100米,当地称“九十九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墓葬群分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封土层高1.5~2米,封土直径10~15米。为中小型墓。1983年经有关部门考古发掘,砖室的墓砖呈青灰色,砖面布纹清晰,两侧饰几何形花纹。出土器物有铁灯、铜碗、陶罐、陶屋、滑石人面具等,其中滑石人面具雕刻精美、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为广西所罕见。……[详细]
    166、木罗山
    木罗山
      木罗山在进德乡木罗村木罗寨背面,距县城约2公里。1956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教授在此山的思多岩和陈家岩分别找到一件人工打制的燧石石片和若干件打制石器。经考证,都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详细]
      “柳江人”洞(通天岩)在距县城27公里的柳(州)石(龙)公路附近,新兴农场场部东侧约1公里处。因洞顶有个窟窿,可以仰望天空,故名通天岩,岩口朝北,高约2米,宽2.5米。入内为一狭长的管状溶洞。洞顶石埚很多,顶壁上有滴石和流石类的沉积物。据判断,在没有受到人工开挖之前,洞内几乎为堆积物填满,堆积物分三层:上为黄褐色钙华板,厚约0.2~0.5米;中为含碎石角砾的黄褐色粘土和砂质粘土,厚约4~8米,其上部夹有薄层钙华板,“柳江人”及其共生的动物化石均发现于本层上部1~3米的深度内;下层为灰色中细沙夹黄色致密潮湿粘土层,厚度不及一米。洞穴附近为缓丘地貌,西北面分布有大片的岩溶峰林平原及孤峰平原。1958年,新兴农场工人在该洞穴挖取硝泥作肥料时,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和4个胸椎、5个腰椎及骶、骨、右……[详细]
    168、古亭山
    古亭山
      古亭山位于鹿寨县西南部三门江附近,与柳州市隔河相望。此山,山势峭拨,郁郁葱葱,景色迷人。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十四日,旅行家徐霞客从雒容至三门江,渡江后,回首东望,见古亭山如此佼艳,壮丽,即以“分枝耸干,亭亭露奇“八个字赞誉之。如今,古亭山更加秀丽。阳春,杜鹃吐艳,群鸟争鸣,青松蓊茂,芳草如茵;盛夏,绿荫郁郁,泉水淙淙,清风习习,鸟语声声。1984年修筑公路盘山而上,随后广西兴建微波台,电视发射塔。……[详细]
    169、青狮岩
    青狮岩
      青狮岩距中渡镇8公里,岩长约200米,最宽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窄处只有50厘米,岩内石景甚多,各具异状。有象雄狮初醒,威虎长啸,有象骏马腾飞,雀儿跳跃,有象凤凰展翅,鸳鸯戏水,有象渔翁唱晚,玉女含笑……此种美景天成,实为县境罕有。身临其境,纵观其间,景色如画,分外妖娆,令人为之心醉,所到之处,又使人止步不前,恋恋不舍。……[详细]
      高沙锣鼓:民间击打音乐的一种。因流传于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西鹅村高沙屯而得名。曲目内容广泛,始于缅怀历史,祭奠先祖,后经不断演绎、充实,逐渐发展可表达祭祀、婚嫁、庆贺丰收、庆典等多种表演形式流承至今。共有10个板(曲),分别为:一帆风顺、二度梅开、三羊开泰、四季招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久长世界、十全十美。打击变化多端,节奏鲜明,气氛欢快热闹。演奏场面尤为壮观,带有明显福建闽南地区的民俗风格。“高沙锣鼓”历史渊远流长,据其祖谱记载,系源于3000多年前商朝一代忠臣比干的后裔。后由周武王赐于“林”氏。明朝万历年间,林氏家族的其中一分支从福建南靖县迁至广东。清朝期间再转迁到今天高沙屯,现已有九代人历史。第一代“高沙锣鼓”在林合世的开创下,演奏了近300年,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详细]
    九头山汉墓
      九头山汉墓保护范围:以九头山汉墓边沿线为基线,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柳州、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2003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文……[详细]
    柳侯祠碑刻
      柳侯祠碑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心柳侯祠内。柳侯祠,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祠堂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系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手迹,豪迈奔放,苍劲挺秀。门联为韩愈诗句集结而成,书曰:“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头进保存有自宋至今的历代碑刻30余块,其中的两块“荔子碑”嵌座在中殿最为引人注目处。右侧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所刻原件,左侧为仿宋的清代复制品,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详细]
    174、岜团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岜团桥
      岜团桥,亦称岜团风雨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岜团寨旁的苗江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该桥建成于清朝宣统2年(1910年),桥呈东西向,桥长50米,桥台间距为30.14米。在桥头石台和河中桥墩上架设圆木梁,间隔横木,层层挑出,形成叠梁式桥身。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人畜分道,成为双层木桥,两层高差为1.5米。上层人行道高2.4米,宽3.1米;下层畜行道高1.9米,宽1.4米。该桥很注重利用地形地物,桥的西岸只有一条向南通道;而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乡道。工匠们就在东岸桥头置两个出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而西岸南出入口则顺应道路方向与桥轴构成80度转角,前置桥门牌坊。这座桥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两位侗族梓匠所建,各从一头……[详细]
    175、柳城知青城 AAAA
    柳城知青城
      知青城位于柳城县大埔镇洛崖村,地处融江河畔,是以知青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古镇风光于一体的知青文化创意园。知青城位于融江河畔,座落在依山傍水,风光迷人的柳城县大埔镇洛崖社区,距县城5公里,距柳州市55公里,有209国道和宜柳高速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知青城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是一个以知青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古镇风光于一体的知青文化创意园,2010年成功创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正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青城规划建设五个旅游功能区,主要分为:知青文化体验区、登山观光游览区、融江游览区、龟岭度假山庄区和江滨生态农业度假区;规划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五个一”工程基本完成“一街一馆”及墙体……[详细]
    三江程阳八寨景区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的林溪河畔,距县城古宜镇19公里,是三江县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区,也是广西著名的侗民族风情旅游景区。景区以程阳村的东寨、平甫、吉昌、大寨、平岩村的马安、平寨、岩寨、平坦八个自然屯为总范围(历史上这八个村屯统属程阳村,民间统称为程阳八寨),以马安、平寨、岩寨为核心景区,辖区面积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户9700多人,相传大约在700年前程姓和阳姓两家人,最早来到这里居住,随后杨、吴、陈、李、石、黄等姓氏陆续迁来。400年前,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群。景区以“侗族生活全体验”为主题,是“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广西十大魅力乡村”,景区内有主9座风雨桥、11座鼓楼,以侗族村落景观、侗寨吊脚楼、风雨桥群、鼓楼群、石板路为主要旅游节点和景观,具有丰富的侗族原生态旅游资……[详细]
    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工业博物馆坐落柳州市文昌桥头东。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总用地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设有工业历史馆、生态宜居馆等主题展馆,截止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大小工业遗存实物6224件,各种文献资料、图片11645件。柳州工业博物馆于2012年5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填补了广西工业类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展现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体现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柳州精神”。油画。在场景展示中,油画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被称为“广西第一车”的“柳江”牌汽车,在真车的边上,各种树脂雕塑呈现了工人设计、手工敲打车壳等场面,而背景油画就是……[详细]
    178、柳州文庙 AAAA
    柳州文庙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详细]
    179、柳州园博园 AAAA
    柳州园博园
      柳州园博园为2011年第一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举办地,是集园林园艺、民族文化、科普科研、旅游展览、生态展示的省级公园。园博园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九子铃旁,占地面积是6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是42万平方米,湖体河流水域约12万平方米,总体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园博园是以体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设计理念,突出秀美八桂,生态龙城的主题。整个园博园是分为四大区域和六大广场,分别是展园区,滨水休闲区,公共服务区,生态绿化区。主入口广场,开闭幕式广场,形象广场,温室广场,还有我们左右两边看到的花卉广场,花卉广场上花团锦簇,右手边这红色的长廊叫做观景长廊,登上观景长廊,整个花卉广场的景色尽收眼底。柳州园博园具体布局规划有包括18个展园区、滨水休闲区、公共服务区、生态绿化区在内的四大区域,以及主入口广场、形象入口广……[详细]
    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
      展览该馆位于河东新区河东公园旁文昌综合楼东侧裙楼内,馆内布展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柳州古代的建制沿革、民国时期的珍贵图片、当代城市面貌的巨大变迁、未来规划的迷人前景,都可在馆内一览无余。展厅中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是一个按1:750比例制作,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沙盘模型。沙盘微缩展现了总面积5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柳州市区城市概貌和自然概貌。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演绎出柳州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浓缩了柳州建城二千余年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内容,是展示柳州“全景”的一扇新窗口。展览馆共分两层,充分利用了柳州本地的山水风貌作为展厅布景的设计元素,以母亲河柳江作为主线,串起全馆的18个主题展厅。主题展厅包括“历史回顾”、“整体规划”、“景观走廊”、“产业布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