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乐山市旅游

    乐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川西南军区游击队活动遗址
      马边河一带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沿马边河一带。1949年2月,共产党员陈文治、袁恕之、谭家融、张其德等从乐山转移沐川县舟坝一带,与当地共产党员胡立恕、黄厚德取得联系,到舟坝、荣丁小学和沐川师范学校,以教师身份掩护,从事革命活动。7月,四川大学将共产党员华文江和参加-组织(民主青年协会)的一些学生转移到乐山、犍为、沐川一带,开展隐蔽斗争。9月,华文江请示中共成都职工区委负责人贺天熙同意建立武装游击队,并派军事干部王孟凡前往支持。11月,陈文治、华文江、王孟凡等人研究成立“川西南军区游击队”,随后派出人员到马边、犍为等地联络,通过与原国民党军队团长、进步人士、“民革”成员王传猷、王骥联系,控制了马边-中队和自卫队常备中队约200人的武装力量;通过民盟成员刘光书筹建岷江纵队,形成了建立游击队的……[详细]
    中共乐群垦社特支活动遗址——大竹堡
      大竹堡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乐群垦社即乐群垦殖公司,由吴晋航等筹资20万元创办,主体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包括峨边彝族自治县观慈寺、混水凼、滥池子、白蜡坪等地,可耕地67000余亩。1938年9月,中共嘉属工委为防止国民党的突然袭击,适应形势的需要,决定将跨越峨边、马边两县高山地区的乐群垦社作为隐蔽的武装据点,先后派共产党员杨玉枢、李治平、聂世毅、赵忍安、龙文凤、杜懋玉、陈运军到乐群垦社,开展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夺取政权,掌握垦社武装,并发展党员6人。1939年夏,建立中共乐群垦社特支,赵忍安、杨玉枢先后任书记。在大竹堡垦社,特支党员利用合法身份和垦社上层人物关系,以防匪为名采购-弹,武装民众200余人。在中小学生中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三部曲》等抗日救亡歌曲,为革命武装斗争打……[详细]
    中共拱辰乡支部活动遗址——周坡女子小学
      周坡女子小学(现井研县周坡镇中心小学)位于井研县周坡镇青龙街84号。1933年春夏间,周坡乡女子小学教师刘伯吾由邱骏介绍入党后,先后介绍本校校长刘介吾、教师许凌云,周坡乡男子小学教师邹遂明和周坡街的夏端(女)入党。夏秋间,建立中共拱辰乡支部,直属中共嘉定特支领导,刘伯吾任书记。这是井研境内最早建立的党支部。周坡女子小学,原来的建筑物已全部拆除,现为井研县周坡镇中心小学,无保护级别和利用级别。……[详细]
      福禄场映碧区立小学(现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中心小学)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1933年夏,中共峨眉县委书记陈俊卿在福禄场组织成立30人的运炭工会,开展工人运动,发展共产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在福禄场映碧区立小学建立党支部。有党员教师鲍澄周、刘建安、柯柏玉、谭文奎、张树槐。8月,团省委李乙凡视察乐山返回成都后被捕叛变,供出刘建安、柯柏玉、谭文奎3人,刘、柯二人提前转移,谭文奎和张树槐被捕,鲍澄周撤离。福禄场映碧区立小学党支部终止。1933年12月,中共嘉宾定中心县委向省委的报告中说:“福禄场××小学党支部遭到破坏……”。福禄场映碧区立小学后经重修,现为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中心小学,无保护级别和利用级别。……[详细]
      中共牛华后山支部负责人程雪门墓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沁水村4组,建筑占地面积12平方米。1930年,中共嘉定县委领导的革命斗争失利后,共产党员戴禅修、刘怀彬转移到牛华后山五显庙戴祠小学(今牛华镇路边井小学)以教书作掩护,继续从事党的活动,吸收程雪门入党,于1932年春成立中共牛华后山支部,程雪门任支部委员。支部积极举办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土地革命;还开办“读书会”,宣讲革命道理,开展军训活动。1933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巡视员邹凤平在牛华后山主持召开党代会,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发动农民暴-动-、建立地方政权的指示。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中共牛华后山支部书记刘怀彬的身份暴露后转移,支部工作由程雪门负责,继续领导当地的-和农运。10月,由于团省委的李乙凡巡视嘉定返成都后被捕叛变,致使嘉定城……[详细]
    五显庙戴祠小学--中共牛华后山支部活动旧址
      五显庙戴祠小学(现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路边井小学)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沁水村4组。1930年9月,中共嘉定县委领导的革命斗争失利后,县委负责人李国清被迫转移,共产党员戴禅修、刘汉文转移到牛华后山五显庙戴祠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活动。戴禅修吸收了程雪门、戴襄阳、戴洪州等入党。1931年春,毛春泰到牛华溪乐犍联立小学任教师,负责牛华后山党的工作,组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1932年春,建立中共牛华后山支部,刘汉文任书记,程雪门、帅仕伦、邱骏任委员。党支部建立后,领导农-动,组建农协组织,发展会员600余人。1933年秋组织秋收斗争,因刘汉文身份被暴露转移至青神,支部工作由程雪门负责。10月,由于团省委李乙凡视察乐山返回成都后被捕叛变,致使程雪门等人被捕,该支部被破坏。五显庙戴祠小……[详细]
      立平烈士墓位于乐山市市中区明月烈士陵墓中。明月烈士陵墓于1982年建于乐山城区牛咡桥附近,1999年迁移至乐山市中区九峰镇明月村境内,占地3亩,2000年,将分散在全区范围内的烈士墓碑集中搬迁至此,包括刘立平在内的革命烈士墓碑44座(其中23座为无名烈士)。刘立平,乐山市市中区演武街人,生于1915年2月。1937年9月参加成都“星芒社”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因形势恶化,疏散回乐山工作,失去组织关系。1942年冬,去成都找党组织关系时被逮捕。1943年初被送往重庆五云山“战时青年训导团”受训。在狱中与进步青年坚持斗争。同年秋,敌人强迫受训人员举手同意“--宣言”时,拒不举手,并继续传阅革命书刊,同敌人作斗争。1944年冬,经保释出狱。1949年10月,因叛徒出卖……[详细]
      铁蛇坳小学(现乐山市市中区青平镇中心小学)位于乐山市市中区青平镇铁蛇坳街135号。1929年5月,中共嘉定特支共产党员熊鸿章相继介绍铁蛇坳小学副校长黄俊如、教师刘汉文等人入党后,建立铁蛇坳党小组,由刘汉文负责。1930年春,中共嘉定县委派共产党员童光敏到铁蛇坳小学任教,协助刘汉文、黄俊如等人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农会、妇女会,发展党员。当年夏天,建立中共铁蛇坳支部,属中共嘉定县委领导,黄俊如为书记。支部党员最多时达18人,团员20余人。铁蛇坳党支部建立后,针对当地米行对农民的盘剥,带领农民开展斗争,并在鸭棚山贴出“打到土豪劣绅!”等标语。斗争失利后,部分党员转移外地。1933年秋,嘉定中心县委委员邓可语和张瑛到青龙、白马、楼子乡一带开展农运工作,健全铁蛇坳党支部的组织建设,黄树清为书记,林喜……[详细]
      安谷小学(现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中心小学)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文化街58号。1928年,共产党员钟开第回到安谷小学任教;1929年2月,团省委派共产党员罗镜微到安谷小学担任教师,他们协同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共青团员,建立团小组,由罗镜微任组长。同年7月,团小组在车子乡茶山扁陈祠堂(现车子镇泊埝村2组)组建农会,被人告密,罗镜微被迫转移,钟开第出走西康。不久,钟开第返回安谷小学任教,继续开展党的工作。1933年春,省委巡视员张郅、许本达到乐山开展工作,多次到安谷、蔡金两地指导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并先后建立安谷党、团支部。钟开第任党支部书记,毛春泰任委员,党员最多时达5人。安谷乡党、团支部联合行动,组织学习《快中快》、《产业革命》、《工农红军的编制》、《四川晓报》等党的报刊、资料;召开抗日救亡大会……[详细]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月咡塘66号。乐山文庙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6年),经历代迁徙,至明朝天顺8年(公元1464年)定于此。文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9.36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为清朝康熙年间重建。1938年4月,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在月咡塘的乐山文庙办学,共产党员冯有申、陈尚文和曹诚一随之到乐山。省工委派侯方岳到乐山重建党组织时,与这三个党员接上组织关系。同年秋,建立武汉大学党支部,书记余明。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逐步建立理工学院党小组、文法学院党小组和女生党小组三个党小组;同年冬,因党员队伍扩大,支部改建为特别支部,下设三个支部,即将原有的三个党小组改建为支部。到1940年前,党员发展到30多个。支部组织党员在校内外秘密开展抗日活动,成立“抗日问题……[详细]
    通材中学遗址--中共通材中学特支活动旧址
      通材中学遗址(原通材小学)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文化街368号。1938年夏,共产党员贺国干回到五通桥,担任了五通桥盐业同业公会主席、五通桥抗敌后援会理事、私立通材中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职务。他利用这一职务作掩护,向省工委汇报,要求加派革命力量。贺国干根据省工委指示,聘请共产党员李嘉仲任通材中学校长,聘请共产党员廖友陶、赵君陶、张元鼎、卓问渔、卢良弼和进步青年10余人到通材中、小学任教。9月,经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批准,建立中共五通桥通材中学特支,廖友陶、朱泽淮先后任书记。特支成立后,积极领导通材中、小学进步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成立“锻冶社”,出版《锻冶》刊物;在井王庙兴办民众夜校,宣传抗日救亡道理。通材特支把发展党员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本校青年学生上,大力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到1939……[详细]
    贺宗第--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旧址
      贺宗第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跃进街31号。贺宗第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24个天井相连而成。桥滩人称“太和全”。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仅存有一面封火墙、一个用来唱戏的“不系舟”、一座比较完整的楼堂和几段尚存的围墙。1938年6月,省工委为了大量发展党员,广泛开展抗日群众运动,派侯方岳到乐山重新建党,陆续与陈述舟、冯有申、贺国干等取得联系,了解原有党员情况,接上组织关系或者吸收入党。8月,省工委根据党组织发展壮大的情况,决定成立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侯方岳任书记,李嘉仲、贺国干任委员,机关设在贺宗弟。12月,因乐山地区组织发展较快,省工委决定把嘉属工委改为中共乐山中心县委,侯方岳任书记,委员5人,其中贺国干分管--工作,中心县委成立时开会也在此。1939年6月,……[详细]
    张公馆--刘伯承居住地
      张公馆(原张氏宅,为川军刘文辉部第二混成旅旅长张仲铭在五通桥的寓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镇双漩坝村四组。张公馆建于1920年,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构成,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刘伯承与张仲铭为“陆军将弁学堂”的同学。1923年,刘伯承任四川第一军第二混成旅团长,8月在大足县驱逐吴佩孚派来侵川之黔军王天培部,于激战中大腿负重伤,严重感染,几乎截肢,后送成都就医。为了摆脱外界的干扰,静心养病,1924年1月24日,张仲铭亲自护送刘伯承回家乡五通桥调养,居住于张氏宅。此期间,闲中无聊的刘伯承,多次乘船逆水而上至沫溪河畔的曾店儿,饮茶垂钓。经半年多调养和锻炼,伤腿完全康复。在此期间,刘伯承深入五通桥的劳……[详细]
      沫江中学(现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敬老院)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筹办于1939年,成立于1940年,是一所私立中学,2009年改建为葫芦镇敬老院。1940年9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根据川康特委要求,为保存革命实力,对暴露的共产党员进行疏散转移,将共产党员张启钰、冯之威、颜淑卿、周志本、费一恬、薛述芸6人秘密转移到葫芦沫江中学、沫江小学,张启钰、冯之威在沫江中学,其余四人在沫江小学,张启钰任沫江中学教导主任,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建立沫江中学党支部,张启钰任党支部书记,直属中共乐山中心县委领导。1941年上半年,乐山中心县委委员(分管组织)张黎群曾到葫芦,向张启钰传达上级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并召集党支部成员开会,要求共产党员改变斗争策略,广泛寻求社会职业,掩护共产党员身份,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党支部建立后……[详细]
      踏水烈士墓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踏水村,踏水镇政府西南80米。1949年12月21日踏水桥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重庆警备团官兵895人,缴获各式迫击炮、轻重机-、-、-2000余件。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牺牲4人,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54团长刘铁民、战士常西空、李元臣和姜树怀。为表达对烈士们的敬仰,22日将4烈士殓入棺材合葬于场后官山下。1950年3月,踏水人民纷纷到烈士墓默哀祭奠,中国人民解放军154团也派代表送来烈士墓碑以致哀悼。为表达对烈士的怀念之情,从1950年起,踏水附近的乡镇学校师生清明时节常来扫墓,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场所。1988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区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详细]
    峨眉武装起义旧址——八仙洞
      八仙洞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严寺村7组(小地名苟漕),可通数十里外的猪肝洞。1935年1月27日,共产党员何克希根据党中央“开拓新的游击区域,发展与创造新的苏区,赤化全川”的指示精神,同共产党员和允恭、唐杰等,在峨眉县城领导举行武装起义。计划是:动员一切力量,组织起义,占领县城,扩大影响,继续组织力量,组织起义,打通雷波、马边、屏山、峨边,创建雷马屏峨武装割据红色区域,牵制军阀刘湘的军事力量,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当时,何克希、和允恭利用与地方武装团委会副委员长贺侣皋等亲戚关系,常往来于团委会,结识了一批官兵,进行策反工作。他们与打入常备队做军运工作的唐杰互相配合做士兵的工作,组织了一批起义骨干力量;利用方吉廷、高德辉的两支哥老会武装和社会上的一批进步青年来扩充武装。在雅安利用同事、旧交关系联系了曾……[详细]
    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
      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位于犍为县罗城镇新光村二组。1927年,中共荣县县委建立后,纷纷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粮活动,对毗邻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9年10月,中共荣县留佳场支部书记刘羽军,党员李志新、张青云、刘承志、林绪光先后到犍为县罗城、金石井、南阳、竹山、大同、新盛等地秘密发展农协会员200多人,建立“工农红军犍为罗城农协分会”,向志诚担任农协主席,张启贤任文书,但槐清(宝元寺槐清和尚)管钱粮,农会积极分子戴述先管武装。农协下设13个小组,每个组由10至30人组成,唐小哉、向志中、税其方、戴怀清等积极分子为组长。1930年3月,由刘羽军、林绪光介绍向志诚、张启贤、但槐清3人入党,建立犍为县第一个党小组——罗城宝元寺党小组,向志诚任组长,党小组直属中共荣县留佳支部领导。……[详细]
    中共同兴乡支部活动旧址——小市子
      小市子位于犍为县同兴乡小市子村2组。1933年冬,中共嘉定中心县委派遣党员段祺臻、梁祚超到犍为、沐川、马边三县,以马边河一带煤矿区为重点,发展党的组织,组建革命武装。段祺臻、梁祚超以卖布为掩护,先后到沐川县高笋、舟坝和犍为县同清(现同兴乡)一带活动,发展进步青年教师潘英仲为党员。嘉定中心县委派潘英仲到同清场(同兴建坛罐窑电站淹没)以开店为掩护,以同清小学校长身份,先后发展青年教师何学儒、进步青年田正太入党。1934年初,经嘉定中心县委批准,在小市子(现同兴乡小市村)成立犍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同兴乡党支部,何学儒任书记。为加强对同兴乡党支部的指导,嘉定中心县委指派邓可语、赵启民直接联系,并在清溪镇禹王宫旁药店建立何学儒通讯处。同兴乡党支部建立后,经常深入同兴、马庙的街道、农村和煤矿,走访贫苦……[详细]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石马坝知行小学(现犍为县石溪镇石马村小学)位于犍为县石溪镇石马坝村4组。1940年2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将眉山县委负责人李公表调离眉山,经康煤厂会计股长吴昌位介绍,到石溪乡石马坝私立知行小学任教,任教务主任,党内关系直接与梁华接头。1940年下学期开学时,知行中学附属小学与知行小学合并,改为石溪第二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教师缺额大,共产党员帅德昌调到该校任高年级三班班主任。1941年春,共产党员李银辉、帅世祺到石溪第二小学任教后,随即建立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李公表任书记,隶属乐山中心县委领导。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成立后,根据上级指示积极开展工作。按照“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要求,以抗日为中心,学校为阵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在学校中开展勤俭建设,利用校前10余亩……[详细]
    西山农民起义遗址
      西山农民起义遗址主体位于夹江县梧凤乡红华村1社,包括夹江县梧凤乡、青州乡、新场镇以及青神县桂花乡等地。1934年12月14日,中共青神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在青神县境内西山一带的梧凤、土主、桂花、新场等地组织和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晚,起义领导者许本达、刘汉文、邱骏、毛慈影等带领由300余人组成的西山农民起义队伍,攻占了梧凤乡副乡长罗明山的大院,活捉了罗明山,砍死砍伤8名企图顽抗的护院家丁,夺得-10余支。随后起义队伍攻占了土主乡公所,缴获-2支,电话机1部,攻占新场乡公所,抄了土豪劣绅郑元周、郑大兴等人的家,并当众烧毁了田产契约,打出了“打倒土豪劣绅”、“苏维埃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标语口号,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地方当局。这是乐山境内中共组织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被称为“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