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乐山市旅游

乐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黑熊谷森林公园
  黑熊谷森林公园位于沐川县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属省级森林公园,最高海拔(东南山)达1671.6米,最低800米,森林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天然林134公顷,人工林676公顷,属大小凉山余脉。该景区以地形起伏、峰峦重叠、悬崖绝壁、山谷高深著称,形成极为状观的绿色长廊。沟内灌木丛生,青石遍布,清清溪流滚岩穿石,时为瀑布,时为深潭,溪边古树参天,箭竹葱郁,藤萝缠络,野生菌遍布,穿行其间,让人有回归自然之感,是理想避暑场所。境内还有峨眉含笑,白乐树、香果树、白辛树等十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有黑熊、山羊、麝、獐、鹿、野猪、松鼠等野生动物。有雄伟壮观的鹰咀岩,有两岩夹壁的抄手岩,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北京池,还有石庙遗址——清城山大庙和九老坪寺庙极富传奇色彩,还有防火瞭望台,近可望朝天马诸峰,远可望峨眉山,……[详细]
162、紫霞宫
  紫霞宫景区俗称天上灵霄殿,人间紫霞宫。8月18日,中国道教西派祖庭乐山紫霞宫经乐山市政府批准同意正式开工恢复重建。紫霞宫最早建于清咸丰年间,历史上曾为道教圣地。紫霞宫为西派祖庭,始祖李涵虚,清代道士,世称丹鼎西派的开山祖师。李涵虚道长因紫霞宫风水异鼎而结庐于此。他建祠庙,塑神像,创神名,编神经,紫霞宫也因此名噪一时,至清后期已拥有较大及完整规模。由于建国后诸多的历史原因,紫霞宫现只遗存了一部分主体建筑,即现紫霞宫活动场所:3间砖瓦房,约200平方米。乐山紫霞宫重建项目隶属乐山市通江镇管辖,位于乐山大佛风景区西麓1.5公里处,在风景区碧山湖景区内,离中心城区2.5公里,距峨眉山30公里,距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重建后的紫霞宫占地总面积将达到33500平方米,建筑规划占地总面积为6500平方……[详细]
名山起点
  名山起点 名山起点位于有“峨眉山世外桃源之称”的峨眉山第一乡黄湾乡,是进入峨眉山景区的门户。“名山起点”牌坊结合了南北古建筑艺术之长,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精雕细刻,其牌坊顶部则采用了峨眉山民居典型的翘角手法。整个建筑均为仿古式建筑,古朴典雅,集景区的客运和管理办公为一体,也是“数字峨眉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
秀甲瀑布
  是迎宾广场的主体建筑之一。“秀甲天下”浓缩了“峨眉天下秀”这一定论,一个“甲”字突出了峨眉秀色的地位和峨眉山人的气魄。同时,“秀甲天下”与“天下名山”牌坊相互照应,并对“天下名山”的特色作了注释和补充。“天下名山——秀甲天下”概括了峨眉山的历史地位和景观特色。站在瀑布前,只见飞瀑从天上泻来,一条白练悬挂于石壁上,飞溅的水花在空中形成一阵雨雾,阳光下彩虹隐现,溪河之中浪花滚滚,响声轰隆。……[详细]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态旅游广场,位于瑜伽小径旁,北靠红珠顶,瑜伽河缓缓流过,倍添一份静谧和雅趣。面对摩崖石刻,折服于峨眉山久远的历史,震憾了峨眉山“天下第一”的气势。崖石上“神洲第一山”和“山之领袖”九个朱红色大字,标明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而分列在四周的名人名言,代表了魏晋、元、明、清不同朝代,不同的人物对峨眉山“第一山”的评价。有“三峨,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此震旦国第一山也。”(魏晋?宝掌千岁和尚);“峨眉山自趾徂顶为七十里,过于岱宗三十里,孤绝高寒,已逼西方佛界,震旦第一山也。”(元?郭翼《雪履斋笔记》);“神州有三大道场,为震旦佛国:一曰峨眉,二曰五台,三曰補陀,则峨眉又神州第一山也!”(明?袁子让《二山图记》);“峨眉为震旦第一……[详细]
幽谷灵猴
  幽谷灵猴  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又极通人性子,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无数欢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与猴群嬉戏,给猴子喂食,观赏其千姿百态,了解其生态习性,最后再来一次亲密接触,成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项目。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为一段狭长的幽谷,占地25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生态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达300多只。……[详细]
小平情缘
  -情缘 1980年夏,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时任0中央副主席的-同志到峨眉山视察,当行至当时景区公路的终点——双水井时,在此小憩,登高远眺,面对峨眉山的秀丽景色,-同志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说:“峨眉山是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个宝库。要作好保护,要作好规划,要综合开发;要加强建设,加强管理。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为了缅怀这位伟人,在此建成了-登山纪念亭,由纪念丰碑、鱼水情深、指点江山和登山不止等景点组成。 ……[详细]
万佛朝宗
  万佛朝宗 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万佛阁撞钟,是站在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详细]
金顶金佛
  金顶金佛 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个十方普贤的艺术造型。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中个金佛设计完美,工艺流畅,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颇具几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结晶。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 ……[详细]
洪椿晓雨
  以清幽静雅取胜的洪椿坪,座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坪上,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清代年间,释永宣朝拜到此,以《洪椿坪》为题写道:“穿萝觅径入椿坪,楼殿层层鹤篆清。因共雨花看贝叶,漫随山色听溪声。” 洪椿坪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千佛禅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而得名。寺中一联中说:“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典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以“大椿”来比喻洪椿树的古老和寺庙的历史悠久。春夏雨后初霁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微带凉意;寺宇庭院一尘不染,整洁雅致。 此时,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晓雨”。这“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空空??,楼阁、殿字、花木,山石、游人、影壁和壁上“洪椿晓雨”四个大字,以及庭院右侧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飘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现出一种虚无……[详细]
萝峰晴云
  萝峰位于伏虎寺右侧,相距0.5公里,是伏虎山下一座小山峦。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山峦上,数百株古松奇枝异态,苍劲挺拔,是峨眉山上少见的松树聚生地。山风吹过,阵阵松涛回荡在山谷之间,颇有“松威”气势。夏季雨后初晴时,烟云从涧谷袅袅升起,或从蓝空缓缓飘过,从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变幻百出:有时朵朵白云从伏虎岭飘下,飘到萝峰顶上,飘到游人身旁,缠绕在松树之间,时而飞舞轻游,时而飘向岭下的峨眉平原,显示出峨眉云彩多变的流动美。云从石上起,泉从石下落。多少游山人,长啸倚山阁。晓钟有云出,晚钟有云归。游人应未惯,忽讶云生衣。明代文学家杨慎《 归云阁》诗中所描绘的“云出云归”图,恰似萝峰晴云景象。归云阁即华严寺,已废,遗址 距萝峰上行1.25公里。 萝峰晴云是美的,萝峰晴月也是美的……[详细]
象池夜月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观月的最佳地方是在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和洗象池等地,赏月的最佳时令是在秋天。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吟咏峨眉月的诗句,如:“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陆游);“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王士祯);“飞来一片月,相忆卷帘看”(朱彝尊);“佛灯寒照寂无声,云翠四围山吐月”(刘豫波)。而“象池夜色”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 据民国36年(1947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印行黄大受的《峨眉风光》一书剖析:“峨眉山看月最好的地方,是洗象池,因为洗象池上去还有山,背后也是山,只有前面开阔,附近树木也多。金顶虽然高,可是没有陪衬,只是对天看月;洗象池以下,山峰重叠,树木大多,风光不及洗象池观月是十全十美。所以‘象池夜月’,成了峨眉十景之一,有些和西湖的‘平湖秋月……[详细]
金顶祥光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 日出:在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顶,踞高望远,日出景象更加浩瀚壮阔。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躯。云海: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中冉冉升起,顷刻、苍苍茫茫的云海犹如雪白的绒毯一般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涯。山风乍起时,云海飘散开去,……[详细]
圣积晚钟
  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从清人谭钟岳这首《圣寺晚钟》诗,可看出该景观绝妙之处,不在古寺犹传圣积名,而在钟声入耳觉清心。清人王日曾在《巨钟》一诗中也咏赞这一钟声:“万金熔铸自何年?长作龙吟散晓烟。留镇山门开觉路,声声高澈大峨巅。”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幽古。寺外古黄桷树二株,围可数人合抱,从报国寺向此远望,两株黄桷似一大象。寺内文物众多,以普贤骑象铜像、八卦铜钟、铜塔等最著名。八卦铜钟原悬挂于寺内老宝楼上,又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问,为别传禅师所募化。此钟铜质坚固,重达12500公斤,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民间传说:当年,别传禅师募铸好铜钟后,悬挂于圣积寺钟楼上,嘱附弟子们:“我去外地云游,三天之后,尔……[详细]
灵岩叠翠
  灵岩寺遗址位于高桥左侧,距报国寺西南5公里,传为中印度僧人宝掌结茅处。隋唐间创建。曾改名护国光林寺、会福寺。明洪武、永乐年间重建,仍名灵岩。明代是灵岩寺的鼎盛时期。谭钟岳的《峨眉图志》载:寺字四十八重,僧众千计,由山门至后殿有十余华里。其规模之宏大,僧侣之众多,香火之旺盛,在峨眉山寺宇中首屈一指,故有“九处过堂(吃斋饭),十处烧香,烧香要骑马”的说法。殿字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呈现出灵岩层层叠叠的雄峙壮观,“灵岩叠翠”便成为峨眉十景之胜。刘君泽在民国36年(1947年)出版的《峨眉伽蓝记》中,虽说“寺字四十八重,僧众千计,未免侈信”,但仍不能不承认:“峨眉高峰俯,临殿阙,叠叠青翠,秀丽庄严,丘陵拥卫,山溪龙蟠,乔木千章,森森环列,我选胜地首数灵岩也。”古刹历经兵烫和回禄之苦,到20世纪6……[详细]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寺号仙峰,洞临九老;山迎佛顶,台接三皇”。仙峰寺第一座大殿前石柱上的这一副石刻楹联,概括了“九老仙府”的主要景点。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是离仙峰寺右侧0.5公里的九老洞,全称九老仙人洞。相传九老洞是仙人聚会的洞府,许多神仙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洞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藤萝倒植,下临绝壁。洞口呈“人”字形,高约4米。洞内黝黑阴森湿润,能直立行走的通道仅120米,往前岔洞交错,深邃神秘,未探明前,人多不敢入内。明崇祯年间,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胡世安三次游历峨眉山后,在《登峨山道里记》一文中说“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所谓九老,即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详细]
白水秋风
  万年寺,晋时名普贤寺,唐改为白水寺,宋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年间又改名圣寿万年寺。“白水为万年寺的代称。“寺幽名白水,金碧绚中天。池面临三四,峰头对百千。”(方孝孺《白水寺》)寺内一池,名白水池,传为、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处。李白在《听蜀僧浚弹琴》诗中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池内蛙鸣如琴,民间传说是蛙学得僧浚弹琴的高手妙法。万年寺的山景四季宜人,尤其是在秋天。每逢金秋,峨眉山下夏暑尚存,金顶三峰已初飘白雪,而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正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在白水池畔四望,秋高气爽,蓝空分外明净,高远,辽阔。缕缕白云缠绕着寺后陡峭的观心坡,坡上绿叶、黄叶、红叶相间,与蓝天共一色。秋风吹拂着峰峦,摇撼着丛林,发出声声呼啸……[详细]
大坪霁雪
  大坪,危耸于黑白二水之间,一峰突起。位于峨眉山的中部,左与华严顶、长老坪、息心所、观心坡诸山,比肩相望;右有天池、宝掌、玉女、呼应诸峰,四绕回环;牛心顶鼎峙于前;九老洞屏临于后,海拔1450米。山势险峻,孤峰脊岭,仅东北两侧各有一陡坡上下,东面蛇倒退险,北面猴子坡高,悬崖绝壁,行者如走在刀背之上,罕见人迹。峰顶平坦,林木蓊郁,云霞幻变。相传大坪有五奇:“猴回娘家”、“蛇不咬人”、“黑虎巡更”、“乌鸦请客”、“仙姑弹琴”(弹琴蛙)。而自然风光还有一奇,即“大坪霁雪”,为峨眉山十景之胜。每年秋未,金顶开始飘雪;立冬一过,大坪已是雪花满山飞舞,纷纷扬扬,一株株挺立的常绿乔木,如琼枝玉叶,白塔凌空。严冬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明代四川嘉定诗人蔡祯的《三峨雪霁》云:“三峨天下壮,秀色……[详细]
179、华藏寺
华藏寺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佛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现在的金顶华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华藏寺侧为卧云庵,庵左为睹光台,可观看金顶四大奇观。“华藏寺”横匾为赵朴初书。第一殿为弥勒殿,内供弥勒穿金铜铸佛像,殿后中间有韦陀铜像一尊,殿左右为客堂。第二殿为大雄殿,两殿之间有宽阔的天井,两厢为祖堂、方丈室、厢房。第三殿为普贤殿(金殿),矗立在摄身岩畔,殿高15米,二重檐下有集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金顶”横匾,殿前有月台,旁有现代名人撰书碑刻六通,两侧有回廊和通连大雄殿的廊梯,殿内供铜铸普贤骑象一尊。各殿匾联、佛像、法器、供器多为新制,明代金殿铜碑竖于弥勒殿内。三殿均在中轴线上,逐级上升,游人步人其中,登上……[详细]
峨眉山月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观月的最佳地方是在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和洗象池等地,赏月的最佳时令是在秋天。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吟咏峨眉月的诗句,如:“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陆游);“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王士祯);“飞来一片月,相忆卷帘看”(朱彝尊);“佛灯寒照寂无声,云翠四围山吐月”(刘豫波)。而“象池夜色”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据民国36年(1947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印行黄大受的《峨眉风光》一书剖析:“峨眉山看月最好的地方,是洗象池,因为洗象池上去还有山,背后也是山,只有前面开阔,附近树木也多。金顶虽然高,可是没有陪衬,只是对天看月;洗象池以下,山峰重叠,树木大多,风光不及洗象池观月是十全十美。所以‘象池夜月’,成了峨眉十景之一,有些和西湖的‘平湖秋月’比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