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乐山市旅游

乐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自然生态猴区
  导游  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又极通人性子,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无数欢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介绍  峨眉山自然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为一段狭长的幽谷,占地25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生态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达300多只。  峨眉山猴是游人喜爱的珍兽之一。种名藏猴或西藏猴,因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又雅号“猴居士”。峨眉山猴分布不一样,性情也不一样。大坪和洪椿坪的猴群,野性未改,颇具“绿林”霸气,常于扁担岩、九十九道拐等险要之处向游人干些“剪径”的勾当;华严寺和遇仙寺的猴群,如“大家闺秀”,深居简出,待人彬彬有礼;仙峰寺和九老洞的猴群,则是“山林隐士”,常嬉戏玩乐于林中泉边,与游人互不干扰;唯有洗象池一带……[详细]
182、遇仙寺
遇仙寺
  导游  遇仙寺周岩畔苍苔如乱发,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缕缕不断,人称“普贤线”。传说普贤菩萨在悬岩绝壁意留此线,引渡游人攀登顶峰。寺壁左右,壁陡涧深,山野林卉,景-人。介绍  遇仙寺位于九岭岗下,海拔约1680米,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相传瞿武隐此得仙乘龙。  遇仙寺雄踞长寿坡半腰,因寺地势特殊,洞处峭壁之腰,虽斗室蜗轩,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每当晨曦初照,山光明媚,猿啼鸟叫。俯视玉笋峰,闲云幻变,仰望九岭岗,雾自涧出,雅趣横生,令人陶醉。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人上峨眉山求仙,走到这里,遇一砍柴的农民对他说:“清闲无为便是仙,何须走上峨眉山?”说罢便隐身不见,此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满意足地返下山去。后来和尚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详细]
183、迎宾滩
迎宾滩
  导游  四周绿荫环绕,峨眉山泉从石上流下,色如白练,似明珠镶翡翠,水花跳跃奔腾,水声欢快歌唱,代表着热情好客的峨眉山人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介绍  迎宾滩是迎宾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面向低山区的游人集散中心——迎宾广场,从左到右,依次是宝掌和尚所提“震旦第一山”,和康熙皇帝御提三个大字“峨眉山”,以及世界遗产标志,背靠全国风景区中第一个游人中心——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四川省重点博物馆之一的峨眉山博物馆。四川眉山……[详细]
184、仙峰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峰寺
  仙峰寺位于仙峰岩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门迎华严顶。该寺初创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为一小庵。明代初,该寺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明崇帧十六年(公元1643年)毁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并沿用至今。看点仙峰寺一带生长着许多珙桐树,花呈白色,形如鸽翼,微风吹拂,翩翩起舞,为世界稀有植物,西方人称之为“中国鸽子树”。介绍仙峰寺第一殿原为财神殿,后改供弥勒菩萨,称弥勒殿。现又改为财神殿。匾额“仙峰禅林”。殿堂内左壁悬挂木屏四扇,简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传说。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十八罗汉,背面供奉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详细]
185、洗象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洗象池
  洗象池岩下,栖息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酋猴(俗称短尾猴)。这里周围常可见猴群出没,进入殿堂,见人不惊,伸“手”索食,尽享口福。洗象池的月台上,是戏猴的好地方,逗猴要有善意,不能伤害它们,猴群会奉献给你无穷的乐趣;若起歹心,你就要吃亏,千万记住!洗象池原名初喜亭,也是峨眉山有名的一处寺庙,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明末这里只是一座小庵,僧人在这里只烧茶水以待游客。清代康熙年间行能大师扩建为“天花禅院”,因寺内有一石砌六方水池,相传普贤菩萨乘白象过此,必先浴象,以后即改名洗象池。清康熙时扩建,从而成为一座寺庙,寺内有殿宇三重,正殿居中央,殿内巨大玻璃佛龛内塑普贤骑象法身,金碧辉煌,蔚为壮观。至寺前石砌半圆形月台,可看猴于附近嬉戏打闹。这里大气清澈,云垂脚下,每逢夜月当空,清辉……[详细]
186、息心所
息心所
  导游  息心所海拔1460米,寺周附近有大小鹅岭、石碑岗、仙女桥等遗迹。石碑岗原立一碑,刊刻明代傅光宅撰“峨山修改盘路记”,为考察峨眉山进香古道的重要史料。寺后原有地藏庵等。  息心所云遮雾掩,树木茂盛,虽是一小庵,但居峨眉山古道必径之路,高阁危悬,地势险要。看点  观心坡上有一棵高40米的岩桑,胸径有1米左右。据植物学家考察,树龄已有千岁。如今仍枝繁叶茂,一片浓荫,生机勃勃。这样高大古老的岩桑,在峨眉山中仅此一株,在全国也很罕见。介绍  息心所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时为一小庵,相传古为息心居士静习之处,后开建为寺,故名息心所。明末清初荒废,乾隆年间(约公元1736年)德辉和尚重建寺宇,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初年建筑。殿内供观音和药师佛。寺居岩畔,下望如高悬半空,所以古人曾这……[详细]
无梁砖殿
  导游  为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该殿全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雄伟壮观,颇具古印度建筑风格,其设计思想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介绍  殿内正中供为铜墙铁壁铸普贤骑象像,系北宋年间作品。通高7.85米、共重62吨。壁龛列小佛三千,与普贤骑象像,构成了普贤集弟子讲经说法的宏大场面。顶上飞天图案,人物体态轻盈,舞姿婀娜,构成天上人间完美结合的场景。四川眉山……[详细]
188、万年寺
万年寺
  看点  无梁砖殿: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该殿全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雄伟壮观,颇具古印度建筑风格,其设计思想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砖殿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该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殿内有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高7.85米,重62吨。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堪称稀世国宝。壁龛列小佛三千,与普贤骑象像,构成了普贤集弟子讲经说法的宏大场面。顶上飞天图案,人物体态轻盈,舞姿婀娜,构成天上人间完美结合的场景。  “白水秋风”:白水池中,山影斜横;寺外红叶,迎秋放飞。是水似风,白水秋风。“白水秋风”自然佳景,被清代文人谭钟岳誉为古“峨眉十景”之一。介绍  万年寺是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海拔1020米。万年寺创建于东晋,时名普贤……[详细]
189、万佛顶
万佛顶
  导游  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介绍  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万佛阁撞钟,是站在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由万佛顶景区构成的“万佛朝宗”是峨眉新十景之一。四川眉山……[详细]
双桥清音
  介绍  清音阁下方有接御亭,左、右两江为白龙江、黑龙江,二江之上的拱桥状如彩虹,凌空跨越,名“双飞桥”。二江汇合之处名凤凰嘴,上有牛心亭,朱栏红柱,凭栏可观亭下有一黑色巨石,状如牛心,上流二江绕石环流,水击石上,银花飞溅,清脆山谷,恰似古琴抚弄,故名“双桥清音”。  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写出了“双桥清音“的风韵。 ……[详细]
圣水禅院
  看点  大峨石:峨眉五大名石(有说四大奇石)之一,位于圣水禅院外神水池,从上至下镌刻有“福寿”、“大峨”、“神水”六字,相传分别出自陈抟、吕纯阳与张景贤之手,以一处题刻,集唐宋明三时代人的三种字体于一石。介绍  圣水禅院原名神水庵、神水阁,由纯阳殿前行2里便到寺院,海拔870米。神水阁于2004年改名为“圣水禅院”。禅院包括了以前的大峨寺,两个寺院连成一体,成为峨眉山中段山区一座宏大的比丘尼丛林(尼姑庵)。  圣水禅院有五重殿宇,全寺的殿堂和附属房屋全系木制结构。  禅院原为明代安庆巡抚吴用先的旧居,因周围“修竹万竿”,有“水竹色相绕,碧花动轩楹”(唐,孟郊《旅次洛城东水亭》)的意境,取名“水竹居”。明万历末年(约公元1619年),因水竹居前有“玉液”神水,遂改宅为寺,名“神水庵”。寺院前有……[详细]
清音平湖
  介绍  清音平湖是峨眉山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位于清音阁,面积30万平方米,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峦环抱,古木参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浅浅,点点滴滴,真不知是树映绿了湖,还是湖染绿了树。置身于其间,只听绿树浓荫处,鸣蝉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这里夏秋清凉,为避署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寒风寒流相逼,仍然温适如画,翠色生烟。四川眉山……[详细]
193、清音阁
清音阁
  导游  清音阁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又称卧云寺,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此阁修在峨眉山两大水系——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翠色参天,特别是阁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愈见古雅。看点  牛心石:黝黑光亮,凝聚着两亿多年的历史和生命,任其黑白二水汹涌拍击,仍巍然不动。惊涛拍石,发出阵阵的轰鸣,声传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弹奏,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时而激昂,任人领略“清音”之趣。介绍  清音阁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历来是峨眉山十大胜景之一。面对清音阁,展开的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卷,浓绿重彩,精工点染。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中部,是丹檐红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详细]
峨眉山雷音寺
  看点寺内有一个大天井,四方重檐,小巧雅洁。寺内岗高风大,树涛喧鸣,声音清越。大殿内正龛供脱纱释迦牟尼佛像,高2.6米。两旁文殊、普贤塑像造型精美,十八罗汉栩栩如生。1991年,殿后重建观音堂,供柏杨木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一尊,高4.8米,双手合十,千手并伸,成0状。全山独有,别具风格。介绍雷音寺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由无瑕禅师创建,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峨眉山的寺庙多系明、清建筑,既保留了宫庭、官府、宅弟的某些建筑特点,又融进了民宅的建筑形式。这座小寺,居高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庙建筑的正规格局,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交通位于玉女峰下解脱坡……[详细]
195、雷洞坪
雷洞坪
  导游  白云亭至接引殿之间,山幽路僻,以奇、险著称。历代文人雅士多以“荒烟岑樾”、“空岩万仞”、“万状森列”来形容其山势的冷峭和烟云的空灵,惊叹此地的深幽沉静之美。看点  雷洞烟云:宿雨初霁,迷蒙的烟云从巨壑中袅袅升起,随着不定的山风恣意摇荡,幻变着千种风情,万端仪态,游者恍惚离迷,如痴如梦,是峨眉山高寒地带一大气象景观。  传说此地只能静观,绝不能高声嬉笑,否则会触怒雷神,雷会从岩下霹雳而起。介绍  有古籍载为汉时开建,唐宋时名雷神祠,明为雷神殿。清乾隆年间,闻奇、闻刚二大师重建,更名雷洞坪。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僧心量再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僧觉圆移建于此。民国时期,僧性闻续建。曾有风雷云雨铁佛十余尊,旁竖禁声铁碑。原庙因年久失修垮塌。1992年重建,为重檐横列砖木结构……[详细]
196、九老洞
九老洞
  导游  九老洞全长1500多米,曾是一条波浪翻滚的地下河,亿万年前,随着峨眉山体的上升,水去洞存,加之山水的冲刷浸蚀,便形成了这峨眉山上最大的地下宫殿。洞内分为三段,第一段人可直立行走,第二段开始出现岔洞,只能爬行,第三段则是裂隙型的洞穴,人侧着身子挤进去都困难。在洞的深处可看到异态纷呈的石钟乳、石柱、石花、石帘、石笋和听到阴河哗哗的流水声。  九老洞下方的黑龙潭,便是传说中陪白娘子下山到杭州西湖去找许仙的青儿修道的地方。黑龙江便是从那里经洪椿坪过白云峡流到清音阁前与白龙江汇合出山。介绍  关于“九老洞”的得名,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当年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远道从黄河边来峨眉山访天真皇人问道,巧遇穴居此洞中的九位老人,名叫“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问及年龄……[详细]
197、金顶
金顶
  导游  峨眉佛光,又称峨眉宝光,峨眉佛光出现在金顶处,当阳光从观察者背后照射过来至浩荡无际的云海上面时,深层的云层就把阳光反射回来,经浅层云层的云滴或雾粒的衍射分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在金顶舍身岩上俯身下望,会看到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自己的身影置于光环之中,影随人移,决不分离。无论多少人,人们所见的也终是自己的身影,且“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这便是令人惊奇的峨眉佛光。登峨眉山观佛光的最佳时间应在12月至3月期间。看点  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当……[详细]
198、华严顶
华严顶
  这一带森林中栖息着一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小熊猫,农民称“九节连”,因为它是棕红色,尾巴有九道白色环,象一根鞭子。小熊猫生性活泼可爱,经常在林中窜来跳去。另外还有一群群的红腹角雉(俗称野鸡)在林中觅食,有时还会窜到路上来,见人不惊。华严顶是座小庙,原为玉皇亭,清康熙年间扩建为寺,清雍正年间慧先老和尚增修,取《华严经》的意思命名寺庙。过去寺里供送子娘娘,现在供释迦牟尼佛和观音。华严顶又是这座山的名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金顶、九老洞、洪椿坪、万年寺等山景,晴天还可看到峨眉城市,所以这里有“小金顶”之称。地处峨眉山的中段山顶峰,在九岭岗上,海拔1914米。……[详细]
199、洪椿坪
洪椿坪
  导游  洪椿坪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海拔高度1120米,峨眉山重点寺庙之一。 看点  “双百字联”:为民国冯庆樾所作,上联描绘寺周奇妙的恋人景色,下联概述佛教的传继源流以及寺僧的无量功德,文词隽永,对仗工整,为全国最长联文之一,可与昆明大观楼百字联美。  木刻千佛莲灯:制作于民国时期,该灯通高2米,直径1.2米,七龙绕柱,镂雕精细,剔透玲珑,巧夺天工,为全山珍贵佛教文物之一。  “洪椿晓雨”:洪椿坪寺周古木扶疏,瑶草奇花,群峰环翠,云雾空蒙,似雨非雨,誉称“洪椿晓雨”,被清代文人谭钟岳誉为古“峨眉十景”之一,是山中避暑胜地。“山行本无雨,苍翠湿人衣”描写就是这一景象。介绍  洪椿坪在晋时(公元3世纪)为印度宝掌和尚结茅处,宋代建寺,名千佛庵。明楚山和尚扩建为大寺,名千佛禅林或千佛禅院。明崇祯4……[详细]
峨眉山广福寺
  介绍清音阁的左边便是广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别院。这座寺庙初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广福”即“广种福田”的意思。此庙现仍是清音阁的一座属庙。若从报国寺景区而来,广福寺就是进入清音阁景区的第一座寺庙。四川眉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