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阿坝州旅游

阿坝州旅游景点介绍

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
  红军烈士墓位于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的亚克夏山北坡的桠口上,距红原县刷经寺镇约13公里,是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亚克夏山又名长板山、马塘梁子,海拔4800米,高耸云天,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终年积雪,气候多变。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于长征途中连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不少指战员在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雪山上留下了他们的铮铮铁骨。1952年,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进驻桠口,在其营地附近发现了十二具排列整齐的红军遗骸,于是收殓遗骸,造坟立碑,敬献花圈,举行了一个庄重而简单的祭奠仪式。战士们在烈士墓前肃立宣誓:不消灭黑水叛匪,不解放黑水各族人民永不收兵。1982年,有关部门拨款由红原县人民政……[详细]
茂县三元桥
  三元桥位于茂县土门乡境内,是由横跨于太安、土门、石槽三条河上的三座单孔石拱桥组成的。三桥位置呈等腰三角形,是通绵竹、安县、北川古道必经之桥,其中太安河上的桥拆于60年代茂(县)北(川)公路修筑时,现仅存石槽河上的“得缘桥”和土门河上的大拱桥。大拱桥建于清代,是一座单拱石桥,西北-东南走向,土门河从桥下自西向东而流,桥长29.4米,宽6.25米,高14.8米,跨度23米,拱高13.7米。桥身两侧的望柱和栏板上,被路过的红军刻满标语,字体近于隶书,多用讹字、别字。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口向西挺进时,在土门一带进行了土门战役,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当时,红军在三元桥附近与敌展开激烈战斗,其后各过路部队又在桥身、桥栏、桥柱……[详细]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遗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若尔盖县巴西乡境,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巴西会议遗址(班佑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原貌为四合院布局。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巴西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地理位置:巴西会议遗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若尔盖县巴西乡境,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详细]
包座战役遗址
  包座战役遗址位于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6公里。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扼松(潘)甘(肃)故道要冲。遗址现存有国民党军修筑的地堡、战场及国民党军指挥部达戒寺。 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发动包座战役,经过一天一夜的英勇奋战,歼敌四千余人,俘敌八百余人,缴获大量的枪枝弹药和物资,取得重大胜利,打开了北上的通道,使红军北出四川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得以实现。……[详细]
  沙窝会议会址位于松潘县毛尔盖区下八寨乡的沙窝寨子(今血洛)。针对张国焘的猖狂进攻,中共中央于1935年8月6日在沙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张闻天就《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草案作报告,继续强调争取实现川陕甘苏区的总方针,指出红军向西北发展的可靠性。对于张国焘的无理要求,大多数与会者给予了严肃批评,但为了争取和团结四方面军干部共同北上,党中央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会议还对红军的指挥机构作了调整,恢复了一、四方面军番号。由于军事问题始终是一切问题中最迫切的问题,与会者认为清算过去中央错误的政治路线时机尚不成熟,在通过的《决议》中拒绝了张国焘提出的解决政治路线的要求,仍然维护遵义会议作出的结论。《决议》明确指出“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目前斗争中心任务之一”……[详细]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
  会师遗址包括达维会师桥和原懋功县城天主教堂干部同乐会遗址两部分。达维会师桥位于小金县达维镇东一公里的沃日河上。天主教堂位于中共小金县委大院内。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二师第四团自宝兴硗碛出发,翻越长征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达维桥上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次日,中央机关翻越夹金山抵达维时,在达维桥上受到红四方面军接应部队的夹道欢迎。6月14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从达维开赴懋功县城。21日,总政治部在天主教堂召开了两军驻懋功团以上干部同乐会。毛泽东在驻地接见红四方面军在懋功的高级干部,详细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会师后的方针和任务。两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1)天主教堂保护范围:现有围墙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布瓦黄土碉群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克枯乡布瓦山上,是川西高原藏羌传统军事防御碉的主要形式,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黄泥土碉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为阿坝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介绍,川西高原藏羌碉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石块砌筑而成的石碉,大多分布在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农区县;另一种是用粘土夯筑而成的黄泥土碉,主要分布阿坝州的汶川县、甘孜州的乡城、新龙等县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其中尤以乡城县的四角黄土碉最雄伟,通高达30米以上。历史上散布在两州的黄泥土碉大多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被石碉所替代。不过,布瓦黄土碉群在经历种种劫难之后,仍然完整地幸存下来,这不得不叫人啧啧称奇。因碉群为黄泥粘土夯筑而成呈淡紫红色,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铜碉群。布瓦黄土碉群高高耸立在布瓦山顶上。布瓦黄土碉群由5座黄泥土碉组成,分布在布瓦村……[详细]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位于麦若扎拉石窟寺,在马尔康白湾乡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距河床垂直距离高约300米处一天然洞穴内,该石窟相传为唐代藏传佛教“七觉士”之一、藏族著名译师麦若扎拉修行的地方,被当地群众称为“麦若扎拉洞”。石窟寺座北向南,外大内小,深23.59米,高7.88米,最宽处3.29米。洞内人工砌筑石墙将其分隔为前、中、后三室。中及后室在涂抹黄泥的东壁用矿物颜料彩绘大量壁画(中室及后室只有东壁绘画),画面长18.3米,最高处达5米,总面积约70平方米,内容以各式佛像为主。外间泥塑大小佛塔两座,其中大塔高3.2米,长1.85米,宽1.76米,塔座、塔身均彩绘各式菩萨像和-神。除此外,洞口外的西侧岩石上还绘有若干大小佛像。初步判断壁画为清代早期绘制。该石窟寺是本地区目前发现内容最多,绘画面积最……[详细]
曾达关碉
  曾达关碉位于该县马尔邦乡和曾达乡交界处曾达关金川河两岸。木石结构,为四面立锥体碉。东碉在金川河东岸曾达沟与河交汇处半坡,高出河面30米,碉高28米,底边每边长3米,每边石墙厚0.9米。西碉位于金川河西岸半坡,距河面60米,底边长5米,碉高43米,石墙厚0.85米。其中西碉的高度列川西北高原众碉之首,宛如擎天巨柱,堪称为“碉王”。曾达关位于大金川下流,为古关隘,扼守金(川)丹(巴)之咽喉,双碉齐锁要道,易守难攻。碉为金川土司莎罗奔(清乾隆初年)所建,在乾隆两次打金川的战役中,曾歼灭众多清兵。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米。……[详细]
沃日土司官寨经楼与碉
  沃日土司官寨经楼与碉位于小金县沃日乡驻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沃日安抚司所建。民国重建。楼临沃日河,石木结构,为五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单体建筑。坐西向东,呈长方形。占地79.5平方米,通高22.5米,系汉藏风格合一建筑,内有佛教壁画,但毁于-,今仅存残块。经楼旁紧贴一碉,平面呈长方形,整体由下往上收,呈台锥形,通高19米。隔河望碉及经楼,被围于新建房屋中,外有良田环抱。保护范围:以建筑四周外缘为基线,南面以乡政府右侧田地边为界,北面以陈代全房屋墙为界,南北通长24米。东面以乡村公路为界,西面以安术贵房屋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面、南面以保护区为中心外延9米,北面以陈代全房屋墙为界,西面以安术贵房屋墙为界。……[详细]
151、达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扎寺
  达扎寺的全称为“达扎寺吉祥善法寺院”,位于县城东北部,距若尔盖宾馆约500米,是一个格鲁派(黄教)寺院。达扎寺初建于第十一绕迥水兔年,即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由第一世达扎-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造,距今已有338年的历史,历经七世-的主持和发展。一六六三年达扎寺只是一座静修院,长住僧人只有十几名。第十四绕迥土牛年,即大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四世达扎-洛桑丹增嘉措二十七岁时与其兄弟索郎扎西把寺院从黑河和热河交汇处迁到现址,修建了大经堂、尊胜佛母殿等,创建了上部密宗院。殿内供奉的诸多佛菩萨像都由四世-亲手制故。寺里僧人严持戒律,精修各种佛法。瑜伽高僧辈出不穷,被佛教界誉为胜乐金刚道场,是信教群众朝拜的圣地。僧人也越来越多,寺院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法会甚多,给当地文化教育、传统科技起到了一定的推……[详细]
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四川省松潘县、总面积1135.6公顷。湿地公园由东向西分布,湿地公园南北以第一层山脊为界,西起海拔4300m的弓杠岭,东至“九环线” 32km处。作为岷江源头,地处长江和四川盆地水脉的重要节点。岷江源是一片开阔的沼泽地,是所有大江中唯一以沼泽为源头的。面积:湿地公园总面积113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共计931.2公顷,湿地率82.0%。地址:位于阿坝州松潘县水晶乡境内,主要包括岷江源头河段及周边区域。自驾:成都经成灌高速-都江堰-都汶调速-汶川-国道213-松潘……[详细]
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红原县,总面积394.27公顷。嘎曲国家湿地公园已于2014年底通过国家评审,并于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9日,先后取得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并开展试点工作。四川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以高寒沼泽湿地为主体,以黄河上游支流白河为依托建立的国家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呈带状南北向分布;最南端至拟建红柳自然保护区边界处,最北端至红原县与若尔盖县交界处,东端至省道209,西端至红原县与阿坝县交界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94.27hm2。……[详细]
四川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四川省阿坝县,总面积2584.23公顷。“四川阿坝多美林卡湿地公园”修复和保护项目,是阿坝县为保护阿坝的母亲河-阿曲河的重要举措,是列入2016年度的重要生态建设任务。近日,省林科院相关专家一行深入阿坝县多美林卡湿地公园,开展实地考察、测绘、调研,编撰《多美林卡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此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垃圾清理、植树种草、巡护道路、滚水坝、挡水墙修建等具体工程。期间,通过实地考察、无人机航拍等方法,对湿地公园地质、地貌及周边社区进行全方位了解,以保证更合理地利用工程项目保护和恢复多美林卡湿地。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阿坝县城的“城市之肾”,湿地公园地处阿曲河中上游,是整个藏区独一无二的生态河谷。湿地公园所在区域气候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详细]
汶川县水墨藏寨水利风景区
  汶川县水墨藏寨水利风景区位于汶川县境内,以潘达尔生态旅游区、水磨古镇和水乡藏寨水利工程为依托,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276.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汶川旅游区相辅相融,区内群山环抱,湖光山色,植被丰茂,藏汉羌文化相互融合,生态旅游区风景如画,水磨古镇风情万种,勾勒出一幅“河湖洁净山色秀、林间鸟语花飘香,风光无限水墨画”的和谐画卷。景区毗邻卧龙大熊猫保护区,自然生态完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活化石——野生珙桐群落和龙血树、楠木、红豆杉、银杉等2000多种珍稀植物。景区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厚重,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齐全完善,发展前景良好。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墨藏寨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距成都约78公里,一条寿溪河贯穿沿岸多个乡镇。从独具民族……[详细]
确尔基寺
  确尔基寺位于壤塘县中壤塘乡,其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是“大经堂”,这是一座木石结构的藏式建筑,为全寺的中枢。它由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4大部分组成。正殿中央的弥勒佛铜像高7米,为金刚盘坐式坐像。正殿还供有2米高的笃补巴·西饶坚赞和达热拉它铜像各一座。高4米的时轮银塔一座,高3米的江洼喇嘛银灵塔一座。此外,还有高矮不等,形式不同的灵塔佛像100多尊。这些佛像灵塔就其种类来分,有金质、银质、紫铜、鎏金、檀木等。不少灵塔用珊瑚、琥珀、绿松石、猫银石等珍宝镶嵌。藏族能工巧匠凭着他们的高超技艺,把那些没有生命的佛、神塑造成一个个具有生命,富有感情和艺术个性的佳作。唐卡画是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另一种工艺品,为藏族所独有。它是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其篇幅悬殊很大,有的高达数层楼,有的仅有几寸,曲尔基寺有19幅巨……[详细]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地处壤塘县东北约20km处,包括壤塘县上壤塘乡、中壤塘乡、尕多乡、南木达镇、茸木达乡五个乡镇的大部分区域,是壤塘至青海省、阿坝县的必经要道,地理位置独特。景区托则曲河及沿线堤防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总面积约100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27平方公里。景区的核心特色是一个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型湿地,其自然景观主要以高原河流——则曲河、高山湖泊群——海子山、南莫且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人文景观以世界唯一的同时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觉囊文化中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和典型藏族新村为代表,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深邃人文景观点缀于则曲河水利风景区,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优美画卷。立足于壤塘县旅游发展需要,……[详细]
158、尕米寺
尕米寺
  尕米寺,是安多松潘草地多早期雍仲本教著名寺院,也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早的本教寺院之一。 尕米寺藏语全称为“更恰德钦尕米林”,意即“佛法汇集之尕米寺”。“尕米”汉语意为安详欢欣之地,“林”指寺。它位于松潘县县城以北30公里处的小西天圣山脚下即漳蜡水晶乡境内。小西天圣山雄踞于岷江源头弓杠岭山脉,海拔4050米,风景独特,闻名遐迩。 尕米寺在历代尕米仓的苦心经营下,至当代已拥有德巴扎仓﹑郎依扎仓﹑降仓扎仓﹑仁普扎仓和甲顶扎仓5个扎仓以及1座比丘尼寺,僧尼数百人。建有经堂2座,僧舍上百院,佛塔数尊。 尕米寺历史悠久,殿宇宏大,学院齐全,被本教徒尊为雍仲本教东方藏区大本营,并且在整个本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于今年夏天走访了尕米寺,有幸与尕米寺寺管会主任长谈,对尕米寺的创建历史,组织系统,教育制……[详细]
白龙江大峡谷
  纳摩大峡谷位于若尔盖县北部纳摩格尔底寺所处地带,距县城90公里。纳摩大峡谷紧邻四川境内的郎木寺,沿着小路向白龙江上游走,没多远就能看见。峡谷入口处挂满了彩色的经幡,向上仰望,有着坐井观天的幽雅,乱石岭峋的小路往峡谷深处延伸,两侧则是突兀的岩石。 进谷口的右面悬崖下有一个洞穴,洞口扁平低矮,洞口前经常有信徒烧起柏香,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女洞。从仙女洞出来,在洞口的悬崖上,还有神仙拴鹿的石孔、老虎纵身跳越山洞留下的三个爪迹、莲花佛的脚印、消灾三角匣、求子求女投石孔等等,整个悬崖上刻满了神奇的故事。仙女洞对面是盘龙洞,洞不大,洞内石板上清晰地浮着一条白龙,龙态习腾,温顺而祥和。从盘龙洞下来再向前,一个堤坝将溪流拦成一个小小的湖泊,湖内碧水如蓝,轻风徐来,微风不起。沿湖岸款步前行,越来越窄,转过峡谷就看……[详细]
降扎温泉
  降扎温泉位于若尔盖县东北部降扎乡境内,北靠甘肃省与碌曲县相连,上与四川省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相邻。“降扎”为藏语音译,意为“柳林”,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流量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每年都有许多远方客人和邻近百姓来这里朝拜、洗浴。据专家考证,泉水硫磺味,富含氡等多种矿物质,称之氡温泉,实践证明,降扎温泉水对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癌症、胃病等产生显著疗效,这里集神奇的温泉水、古朴的民族风情、幽美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是一个休闲、度假、避暑的胜地。地理位置:降扎温泉位于若尔盖县东北部降扎乡境内,北靠甘肃省与碌曲县相连,上与四川省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相邻。桂冠:降扎温泉享誉四川、甘肃、青海等地,被广大藏族群众视为浴疗的“圣水”。联系方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