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南充市旅游

南充市旅游景点介绍

高坪禹王宫
  禹王宫位于高坪区长乐镇,建于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这座气势磅礴的建筑位于螺溪河南岸。据居住在附近的老者介绍,长乐古镇初建时,气势恢宏的万寿宫、禹王宫、财神庙、颛顼宫、鲁班殿、森林宫是镇上的建筑主体,当地居民在此进行祭祀、交易,以及处理族内事务等活动,甚是繁华。禹王宫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宫内戏楼更是少有的保存较完整的建筑,对于研究古代表演艺术具有一定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物财富。高坪禹王宫(高坪区)保护范围:建筑滴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川北行署办公厅旧址
  川北行署区是中国1950年至1952年存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行署驻地为南充市(今南充市顺庆区)。川北行署区下辖南充、遂宁、达县、剑阁四个专区。史料记载,苏式建筑群于1951年建成。当时,川北行署的办公地从仪凤街迁到此处,时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同志,其办公室也随即迁入。如今,外观方正,中轴对称,“三段式”结构,在蓊蓊郁郁的苍松后,川北行署礼堂巍然伫立。这是一幢苏式的礼堂型建筑,仰头注目,该楼属典型的“工”字形苏式结构,左右对称。进入楼内,过去的木地板已换成了水泥地,一部分墙壁斑斑驳驳,依稀可辨当年的木质结构。礼堂的木制外墙已经换成了砖墙,淡红色的底调衬着门前一组运动员的雕塑,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川北行署苏式建筑群不仅见证了-在南充工作两年多时间里领导川北区……[详细]
  南充解放纪念碑是民国13年(1924年),南充驻军师长何光烈在此修建木柱砖墙螺旋塔,民国16年(1927年),军阀罗泽洲镇压刘伯承领导的顺泸起义后,拆除螺旋塔,在原址建“戡乱纪念碑”,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后改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的一方刻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字,另一方刻有碑文:“呜呼将士,抗日阵亡,效忠-,用命疆场,救民水火,彰国之光,临阵却敌,英勇无双,名芳千古,永志不忘。“落款署名蒋中正,碑的另一面刻有七言诗:”抗战胜利建中华,凯旋沽酒浇黄花,了却世间和平愿,风物依旧话桑麻。”1949年12月南充解放,1950年3月建市后,改为南充市解放纪念碑。保护范围:碑座向东外延20米,向西、南各外延10米,向北外延25米。……[详细]
  南充天主堂(顺庆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北外延7.5米,向南外延8.1米,向西外延28米,向东外延30米。……[详细]
阆中博物馆
  阆中博物馆位于阆中市学道街11号,建筑设计以古城民居建筑为参考,体现古城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占地面积80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2012年8月31日完成陈列布展工作,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它集收藏、保护、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藏品和标本5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29件,国家一级文物35件。包括以春秋虎纹铜钺为代表的巴文化青铜器、两汉、六朝陶塑、宋代三彩陶俑、宋代高浮雕俑砖,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精美瓷器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阆中各个时期灿烂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1300余平方米的展厅,以“阆苑典藏著春秋”为主题的基本陈列,设置了远古觅踪、铸金遗宝、古窑撷珍、城市变迁、民风民俗等五个专题,展出……[详细]
仪陇县博物馆
  仪陇县博物馆馆藏藏品1200余件,展厅面积600平方米,以仪陇历史文化陈列为主线,展示仪陇二千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仪陇县博物馆以文管所历年收藏和仪陇县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借鉴国内多所博物馆的成功布展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展陈。陈列馆分为5个单元,分别是“汉晋古迹”、“唐宋流韵”、“明清遗珍”、“红色故土”和“民风传承”。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陶瓷类、青铜类、书画类、玉石类、古钱币及革命文物等共1200余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73件。仪陇县博物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非赢利公益事业单位,除每周一例行闭馆修整,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并提供讲解服务。地址仪陇县新政镇春晖路三段联系电话0817-7210033服务时间8:30-17:31交通线路公交车4路……[详细]
大象山摩崖造像
  大象山摩崖造像(阆中市)保护范围:西至造像前台地外斜坡下脚,东至造像岩壁上台地内壁,南至大佛寺景区入口大门,北至宋代摩崖石刻经幢以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玉台山石塔
  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家前往阆中考察,在石塔前观摩大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文物界和建筑界的轰动。保护范围:东、西各以塔基外延50米为界,南至石塔所在台地边沿,……[详细]
西充文庙
  西充文庙庙‍始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年至1245年),经元明清三代的修葺,颇具规模。在南充各县(市)的文庙中,西充文庙保留较为完整。西充文庙建筑精巧别致,院内绿树成荫,颇具园林风格。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原址位于县城内象溪和虹溪交汇而形成的半岛上,2000年前后,因城市规划需要,‍文庙被整体搬迁至纪信广场莲花湖畔,完整地保持了其旧有风貌。山门为牌楼式建筑,原名“灵星门”,前有11级石阶,屋架为小式穿斗石木结构。大门两边施有护柱石,屋顶呈歇山式结构,山门与大成殿以过厅相连。过厅柱础分前后,前柱础有四个石狮(今已毁),后柱础呈莲花形。八架椽屋分心造用三柱,梁架亦是小式穿斗结构,屋顶呈悬山式结构。大成殿前有月台,殿基高1.2米。两面山墙为叠梁与穿……[详细]
丁氏庄园
  丁氏庄园,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南面轿顶山下,属于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当地老百姓叫“丁氏地主庄园”、“丁家大院”、“丁家花园”,是清末民初当地首富——客家后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修建的一处豪华庄园,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规模宏大,闻名川北,在民国时期号称“川北第一庄”。客学专家称其为“最后的孤独”,因为这样完整地走进现代人视野的客家民居,特别是仪陇客家民居已屈指可数,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2013年5月,丁氏庄园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停车场方向40米,南向100米,西向20米,北至轿顶山方向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停车场方向60米,向南150米,向西50米,北至轿顶……[详细]
禹迹山摩崖造像
  禹迹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迹山大佛。位于县城东16公里的碑院镇大佛村。大佛刻凿在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背岩而立,面南稍偏西。佛高18米,腰宽6.1米,下肢宽5.2米,脚掌长宽均1.3米。面颊丰腴,两耳齐肩,面容端庄,双目微启平视,表情于静穆威肃中寓慈祥。头饰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右手施“说法印”状。内着僧衣,薄而贴体,外为袈裟罩体,僧衣末端略显飘逸,袖长过膝。大佛头部与下肢皆镂空圆雕,仅腰背与山石相连。佛像雕凿造型严谨,唯头部稍大,远视略有比例不适之感,但近视则不失其古朴自然之神韵。人佛脚后石缝有山泉流出,汇而为池,清澈见底。禹迹山大佛是四川省最高的石刻立佛。造像虽无题刻稽考,但就其雕刻艺术手法和造型风格特征应为唐末宋初所刻。2013年5月,禹迹山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详细]
大像山摩崖造像
  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称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据崖龛内壁刻记于唐元和四年的《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此佛为阆中人何居士所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五代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高10.2厘米小佛4000余尊,整齐排列,工艺精巧。宋神宗元丰八年对大小佛像贴金身,宋太宗雍熙二年新建千部华法经藏楼,大佛寺敕名永安禅院。徵宗崇宁二年因避讳改为福昌院。明代复称大像寺,亦称大佛寺。寺楼多次被拆毁,现为1991年重建。大佛旁有南海观音和送子观音两尊石像,右侧有石窟两龛,内有经幢和佛像,……[详细]
阆中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为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孙所建的住宅,已有400多年历史。该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间房屋左右对称组成。中间为主庭,东西两侧为花厅,占地3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小天井双坡青瓦屋面的穿逗结构,门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极图与龙纹彩绘,是典型的川北古民居大院。该大院院侧为古百花庵。明宪宗十四年(1478),新都才子杨廷和(状元杨升庵之父)赴京应考路经阆中,应僧人之请为该庵题写“云林”大匾,此匾保存到民国时期。后,庵毁于大火。孔家在庵侧修建了这座孔家大院。明、清时,孔氏为大户人家,以教书为生,兼营其它产业,后家道衰落。1912年、1939年,时任川北宣慰使和川康建设期成会阆中办事处主任的张澜先生在此设署衙。国民党29军军长罗廼群也看中此院,长期居住。……[详细]
张思德纪念馆
  张思德纪念馆位于仪陇县新政镇春晖路一段,东临城市道路、南面为体育馆、北面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广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位于川陕红色精品旅游线的中间位置,距朱德故居57公里。馆舍造型提炼自仪陇文化元素中的“篆刻”和特有的自然资源“离堆”,两者结合成——“印之离堆”,形成椭圆型发散性的建筑形式。以形象的建筑体现人与自然融合,展示了仪陇本土人文特征。张思德纪念馆功能区域划分为:陈列区(展厅);业务区(综合性库房、文物修复室、学术厅、科研厅);管理区(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接待室、保卫部)。馆舍占地面积50亩,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忠魂永驻—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张思德纪念馆展览以实物、史料、图片、组画等为依托,分五个单位:“谷雨时节—黑暗岁月的历练”、“红星照耀—光辉历程的起点”、“漫漫征……[详细]
刘光友旧居
  刘光友旧居位于思德村四社,座东向西,面积65平方米,中华民国时期所建,面阔两间6.5米,进深10米。穿斗结构,檐高3.6米,两面坡,悬山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后墙为土墙,张思德养母刘光友同志在这里居住。现由思德村村委会做办公用地。 年代:1916地址:思德乡思德村保护级别:县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详细]
张思德同志出生地
  张思德故居,面积71平方米,坐西向东,二开间,面阔8.5米,进深5.1米,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高3.2米,通高4.9米。张思德于1915年4月21日出生在左边一间土屋里。1933年参加少先队,同年十月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11月随部队到达陕甘宁边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煤炭中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200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15地址:思德乡韩家湾村保护级别:省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详细]
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
  阆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有2万多名阆中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曾在阆中开展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大型战役。在册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共8000余人,先烈们用忠诚、鲜血和生命谱就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珍惜和纪念。1996年,阆中市委市府在位于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的黄花山一带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馆,主要用于纪念褒扬红军烈士、陈列红军烈士文物、传播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5.12地震使其展馆和大部分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无法发挥其主要功能。我们积极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对红军烈士纪念馆进行恢复扩建,并更名为“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建成后的烈士陵园东靠古刹大佛寺,南接七里开发新区,西……[详细]
四川蓬安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蓬安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蓬安县,总面积2052.73公顷。相如湖湿地公园位于嘉陵江中游下段,毗邻蓬安县城,湿地范围达2052.73公顷。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蓬安相如湖以其不可复制的库塘——沙洲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被列入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琵嘴鸭和绿头鸭在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翻飞。位于嘉陵江中游的蓬安县,境内89公里的河道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曲流景观独特,由此获得了“嘉陵江身段最优美、胸怀最宽广河段”的美誉。今年初,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位于该段的蓬安相如湖以其不可复制的库塘——沙洲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跻身国字号,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未来5年,蓬安将根据相如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对湿地公园进行系统建设,力争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资源合理……[详细]
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营山县,总面积901.3公顷。发展历史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分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部分,分别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48.57%、14.86%、13.01%、23.28%和0.28%。湿地保育区是湿地公园主体库区、幸福水库大坝引水区及包括北部第一层山脊在内的区域,本区是营山县的水源保护区;湿地恢复区包括清水河下游进入库区部分及库区马家沟口的区域;宣教展示区位于易家湾、王家湾、千秋塝等地,是开展湿地宣教、生态文明建设、科普教育和生态休闲、娱乐、休憩的主要区域;湿地合理利用区位于土坝以北区域,用于开展游憩体验活动;管理服务区位于幸福水库大坝东南部。 地理环境清水湖位于营山县城北10公里处。该县以原幸福水库为核心……[详细]
金沙湖水利风景区
  四川南充阆中金沙湖水利风景区以嘉陵江阆中段水域为中心,景区面积101平方公里,自然生态优美,集各种动、静态水景于一体,与阆中独特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优美画卷。湖内群山起伏,山峦重叠,深谷交错,沟壑纵横,以幽、深、秀、奇著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空灵而幽静,让人们在享受湖区优美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感受到当代水利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观赏阆中古城、领略阆苑仙境神韵、体会风水宝地、人间仙境的灵气与妙趣,让人流连忘返。滨江生态文化长廊自滕王阁沿滨江路至城东华胥广场,长10公里的岸线,全部运用护坡绿化技术进行生态改造,建成的亲水游步道,是人们欣赏湖光山色、休闲、健身佳地。根据规划,该景区将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发挥金沙湖水利风景观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