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旅游景点介绍

  天生桥是洪荒时代留下的古迹,位于沙南路上,洛坪街上行一公里处,居皇柏林中部,是南江的名胜古迹之一。桥长38米,宽8米,弧形中部厚度4.7米,离地面高32米,全是硬石山构成,虽经长期风雨浸袭,但毫无石块脱落,胜似人工凿成,为历代游人叹为观止。据现有碑文记载:“湖广岳州府,大明庚子科举人教谕营邑通江之后孙龚谏往来贸易,见此地实属仙境,累蒙神佑,衣食顿足,遂落业于斯。其子龚有升目击庙宇虽增,但常产未制,恐其香火难支,竟于道光26年,将买陈大刚新屋基田地一契,价值一百万串,载粮一分五厘,施舍给天生桥观音、文昌位下,永作灯田福地,每逢会期由僧人办会支持。其妻李氏变卖金银首饰,补修厢房,辉煌神像。会首柯进福、吴熊辉见他举家作善,于道光29年勒石以彰功德。建国前有常产l5亩,土改时分给农民,但保留了长达3……[详细]
  铜铃寺位于南江城东南三公里的碾盘乡石光村四社园包梁山腰,由城南倒向店上行两个多小时可到。相传此寺初建于唐朝天宝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当年当地的百姓要修一个庙子,准备好了材料,要开工的头天晚上,这些材料突然飞到了几里外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地方所以就叫飞仙观,当庙子要修好了的时候正殿的铜铃突然大响,后改名铜铃寺。铜铃寺碑文寺内存有唐宋石雕佛像四十八尊,中有儒、佛、道三家创始人,是县城周围公有的珍贵文物,年曾被盗,后找回。铜铃寺壁画登山有山,峰峦层叠拥公山;要水有水,有不溢不涸的山泉井;观景有景,寺临绝壁背靠山,松柏青杠林参天。春花夏瀑看不够,秋蝉冬雪任流连。有诗赞日:绿树田园村古寺,清风明月入禅林;千年文物放异彩,党的政策得人心。……[详细]
  皇柏林在南江县城西南二十公里的东榆铺起沿古驿道—米仓道而南下至下两的柏场坪约一百三十华里的途中,占有林地三十三公顶,立于巴南公路的两旁,历代属国有。现有胸径一尺以上的古柏2000余株,最高的达五十多米,最大的胸径为二米多,胸径一尺以下的幼树甚多,据我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活立木蓄积量为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一立方米。沙河镇洛坪村一株死树高三十二米,胸径一点二米,切片数年轮为五百二十五岁。树势千姿百态,登高远眺,宛如青龙在云雾中翻舞.深入其境,实有“寒烟散空香霏屑,千树万树江头列,繁枝芽叶青簇天,夏不畏日冬无雪,头角摧裂蹲罴(pi)熊,枝干履蹇森铜铁,’之美况。群众根据树势取了不少的名字如“皇柏王”,“公母柏””一等,并流传着众多美妙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一九三三年红军来南,经皇柏林进军巴中、旺苍、广元,曾……[详细]
南江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南江县东城郊一公里处的龙来山首部四方寨。唐朝武则天垂拱三年(687年)敕金匾“龙华寺”一道,开山师祖佛印大和尚开始建造古寺,规模宏大,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钟鼓楼。其佛殿、法堂、僧室、客房等建筑群,飞檐甍脊,庄严深幽。 武则天给龙华寺敕金匾,民间有一段传说。相传在一星空月朗的夜晚,武则天梦见一神龙从天降到大巴山南麓的一支山脉上,其瑞气祥和,普照四方。事后武则天派人前往查证,则是南江县的龙来山,当时有一和尚叫佛印大师正在龙来山龙头(即今龙华寺处)筹建庙宇。故武则天特敕“龙华寺”金匾送四方寨,佛印和尚知道镇寺之宝已到,于是开始大建寺庙,正式定名为“龙华寺”。 龙华寺东,天然断渠纵横,怪石传奇,地宫幽邃。佛教信徒中还传,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为了让正法久……[详细]
神门风景区
  神门风景区位于南江县东北缘,地处川陕两省三县(通江、南江、南郑)交界处。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67%。海拔最低不足900米,最高处境达2480多米,相差1600米,在神门风景区拔地而起直冲霄汉的峰、峦、嶂、壁壁无处不见,气势磅礴,景观奇秀。更有亘古兀立的神女峰、石人峰、铁船山、黄金峡,引人神弛。群峰、石林构成了一幅幅雄、险、奇、秀的壮丽画卷。诗人梁上泉盛赞:“可喜贵民有石林,石林争盛亦森森,自我造就好风景,游客众多真贵民。”神门为明水之源,水源出自山中暗河,大旱不涸,严冬不竭,流量不小,劈山穿岭,百转千迥,万古不衰。千沟万流汇合而成为沙坝河、西清河、长滩河、殷家河、刘家,河水清澈见底,可涉水嬉戏,可信手扪鱼,冬温夏凉,甘甜爽口。。景区中多石灰岩,因地上水、地下水的长期侵蚀,造成难……[详细]
米仓古道
  米仓古道以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辞源》记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米仓山作为南北屏障,米仓道为南北出入要塞,远古巴人在米仓山中开辟了多条道路,形成了一个道路网络,通称米仓道。米仓古道是中国最早的国道,其历史久远,在夏商时期便有记载,夏禹王会盟涂山,巴蜀往焉;殷高宗妇好伐巴方,曾设巴戌关于险阻;周武王灭殷伐纣王,巴师出征于牧野;秦惠王派司马错灭巴蜀;萧何月下追韩信于寒溪,汉王刘邦伐川北賨民平三秦王;曹操征汉中张鲁南下巴州;刘备驻军大坝牟阳城,张飞战张郃于木门,擒严颜于巴州;唐代皇子李贤、废帝李重福、李重茂等谪贬巴州集州;宋元之际元宪宗蒙哥经此入川攻合州钓鱼城;明朝设巡检司于牟阳城;清……[详细]
海鹰寺林场
  通江县海鹰寺林场位于通江县城东部,距县城95公里。经营面积分布于董溪乡、龙凤乡境内。东连万源县的三溪乡、丝罗乡,南接万源县的新店,西与本县董溪乡相嵌,北与斯波乡接壤。境内群峰重叠,连绵起伏,沟谷深切,环抱于佛爷山、海鹰寺两条主山脉之间,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6米,为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林场下设驴坪山、磨子坪、麻柳坪三个工区,驴坪山、田嘴、麻柳坪、印子石、牛毛溪、核桃河坝、伍家河坝、滩湾、磨子坪、老庙堂十个护林点。总面积3976.5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76.2公顷,占总面积的99.99%;非林业用地0.3公顷,占0.01%。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862.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7.14%;疏林地27.7公顷,占0.70%;未成林造林地65.1公顷,占……[详细]
228、迪坪村
迪坪村
  通江县胜利乡迪坪村,迪坪村地名的由来有诸多说法,一说是早年该村出了一个提督,故以其所任之官衔命名;一说是以地形地貌命其名,其言迪坪村的地形地貌似“迪”字。因为迪坪这块方正的缓坡地下段,从北到南的边缘,自上而下有一条河流从向儿沟流下,三岔河再通往新民河,这条河流形似“走之”形,而这块宽大缓坡地形就像个“由”字,坐落于“走之”之上,形戍一个“迪”字,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迪坪。整个村落传统风貌破坏硅小,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具特色。据统计,全村传统村落面积近7.5平方公里。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298套,依坡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明清建筑125套;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穿斗木民居建筑173套,平均160平米一套,总计约46000平米。刘氏……[详细]
学堂山村
  学堂山村原名凤鸣山村,位于通江县板凳乡,隶属于四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宁里第三甲。清朝时隶属于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三甲。直至改革后,因为新建村小学,百姓按旧的说法仍叫学堂,最终定村名学堂山村。“凤鸣朝阳、双庙古柏、龙洞泉声、雁山石葫、三溪春涨、柏李松风、石匣夜雨、昆仑晚照”为学堂山村八景。相传,有位仙人挑着油篓,途经凤鸣山,因流连凤鸣山之美景,便放下油篓在此驻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时至半夜忽听山下鸡鸣,方知耽误了时辰;为了赶回天庭,还来不及挑上油篓,便匆匆离去。待到天明,仙人的油篓遂幻化成石,时至今日仍矗立于学堂山上,村民称其为油篓石。学堂山北面的牛眠山,因山间有一石其形似卧牛,故名牛眠山。村落形成于明初,选址于上蔡家沟、下蔡家沟。从山谷对面的三品寨村一个山梁上远观之,蔡家沟一地,隔着山沟放眼……[详细]
碧溪龙门溪桥
  地址:通江县永安镇石庙子村二组碧溪龙门溪桥由“东道桥”和“西关桥”组成,两桥之间是一座凸起的小山包,其间相距59米,均为单拱石桥,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龙门溪上游两侧的两溪沟之上。东道桥横跨穿山河自然溪沟上,北纬32°9′50",东经107°18′59",海拔636米(以桥面中心处为测点)。该桥长15.36米、宽3米,距河面高9米,拱跨度8米,两端有石级小路。东北端石级路宽2米,由此向西南前行40米处立圆首碑一通,宽0.53米、高1.13米、厚0.06米,碑上竖刻“龙门溪”三字。自“龙门溪”碑往上约10处是龙门溪奎阁遗址,往前19米是西关桥。西关桥横跨于陶胖子溪沟上,北纬32°9′49",东经107°18′56",海拔645米(以桥面中心处为测点),长17米、宽3米,距河面高7米。拱跨度8……[详细]
穿云洞蟠龙桥
  地址: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村龙潭子(与大兴、民胜、火炬三镇交汇)穿云洞蟠龙桥横跨龙潭子南。北海拔503米(以桥面中心处为测点)。该桥由圆拱桥、石梯、石平桥、引桥四部分组成,长21米、宽2.3米,距河面高5.4米(以拱桥中心为测点)。拱形部分桥面长3.8米,其东西两端各有石梯11级。桥东石梯尽处有石平引桥一道,长4米、宽2.3米、厚0.4米。其形制有江南小桥的风韵。由火炬向东入唐村坝,过蟠龙桥便是穿云洞。从西洞门穿洞而过,出东洞门,行约2000米的石板古道,便是小新场独善桥。穿云洞因其特殊的地缘关系和地理优势,成为古代汉壁巴道(陕西汉中——碑坝——通江诺水河——板桥口——青浴——新场——涪阳——草池——小新场独善桥——穿云洞(蟠龙桥)——火炬——巴州关渡口——清江渡——巴州治)上往来商贾背夫云集……[详细]
红花溪回龙桥
  地址:通江县民胜镇(现属于诺江镇)焦坪村四组及周子坪村一组交界处红花溪上回龙桥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为石板石礅平桥,东西走向,桥长9米、宽2.25米,距河面高3.1米,桥两侧原设有护栏,两礅三孔。东西两端条石叠砌堡坎做礅。礅宽0.66米、高2.70米,用7层条石堆砌,礅北端成鱼嘴形,礅两端宽于桥面,桥面三排巨石平铺,桥面下原有枕木6根,已腐烂无存,留有隼孔。桥东端左侧桥下自然石立面竖书“道光八年正”。红花溪古道是连接陕西洋县,经通江(洋壁道)至巴州的古道(洋壁巴道)。现存石板铺设的道路约2公里,蜿蜒曲折,因山就势,留有歇脚平台。该桥西可经通江民胜、杨柏、巴州水宁寺、清江渡、巴州治达成都或重庆,东可经通江县城、毛浴、瓦室、长胜、烟溪、永安、泥溪、长坪、两河口至陕西洋县,也是民胜镇通往通江……[详细]
  地址:通江县杨柏乡渡水溪渡水溪石桥是官修米仓道重要支线的接点。现存残桥两座,处于三山两溪交汇处,北上经草池、涪阳、平溪、碑坝接南江至汉中,西去经关渡达巴州,东向鹦鸽嘴至通江,东南经得胜可下平昌江口。两桥东西走向,今俱已圮塌。其中,西桥桥面巨石与桥墩均被洪水冲离桥基数米远的河道中,而东桥也只余残桥一段(一礅一石板)。距东桥头约8米处有记事碑3通,双面阴刻。中间一通碑顶有“永定章程”横额,两侧嵌柱石上阴刻“仁政遍施兆民永赖,淳风普化北阙恩来”联语。渡水溪石桥两端现存石级道路500余米,梯道近1000级,保存完整,至今仍在使用。……[详细]
小新场独善桥
  地址:通江县草池乡嘉禾寨村一组陈家河该桥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陈家河上,为5孔石拱桥。桥长64.12米、宽5.8米,距河面高8米,桥面用板石铺成,桥栏用条石砌成。桥东北端石梯右侧的自然岩石上立有“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年季春下浣吉旦”石刻建桥记事碑,其文可识者大意为:“上通秦汉,下达巴蜀,而两山逼狭……每值天雨淋漓,山水涨发,临流者谁不为之哀叹。翁佘君凤林者,久欲独立捐资修桥,事未举而先逝。”其子男学、俊魁、文生、炳焕、必扬等继父志,毅然捐资成其大功。“因系独家捐资,乡人以独善名之。”独善桥下游31米处,有跳礅桥一座,按一步一个的距离安置石礅,共39礅,全长40米,石礅高1.31米、宽0.58米。桥东南端有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孟冬月所立六棱形石柱碑1通,上阴刻建……[详细]
通江列宁公园
  列宁公园是全国唯一以国际革命人名命名的公园,原名“诺江公园”,位于通江县城北隅,坐落在炮台山下,形若巨狮,横卧诺水河畔。园内亭阁次第,古木参天。列宁公园原状为民国初年一驻通江营长刘吉所建,园门匾额—“诺江公园”四个斗大的字以及镌铸在园门墙壁每一块砖头上的“诺江公园”等小字均系县城东郊桃子园一布衣文人向茂候所书。建园时除保留一古刹(张爷庙)外,还建有荷花池、花台、花缸、草亭、茶舍、餐厅,园内五一村餐厅是一楼一底的小洋房。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主要领导人常在这里议事办公和居住。山腰一茶亭,亭侧有一石鼓,鼓上刻着刘吉的一支无题小调:“弯弯路,坦坦坡,往还游人几度过。危楼形壮丽,古树影婆婆。尘垢逼人少,轻风拂面多。才子佳人悠闲石墩坐,手提一个小壶儿,……[详细]
通江梨园坝
  梨园坝村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泥溪乡西北部,梨园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流入大通江河,河上有平板石桥连接两岸。该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农经作物,被专家誉为“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第一村”、“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梨园坝村的民居建筑群集中连片,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精湛,传统民居式样独特,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穿斗木结构院落皆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该村历史遗存众多,其马氏宗族祠堂及戏楼石基、石柱、石狮、《扶风郡》马氏族籍碑、《万古千秋》及《永垂不朽》记事碑、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20余座古墓及碑记等,都是研究梨园坝历史的重要实物依据。建于南宋宝庆二年的何延芳崖墓,其石刻题记至今清晰可辨,全国罕有,极具文献价值。梨园坝后山的铁林城古寨,“自明……[详细]
金山茶叶观光颐养园
  金山茶叶观光颐养园农耕遗风今犹在,茶韵飘香待客来。金山茶园位于文峰乡金山村,这里植被丰富、环境天然纯净,是有机富硒茶的绝佳产区。漫步茶园 ,在茶山上向茶农学习采茶的方法,亲手采摘茶叶,亲身制茶......同时欣赏川东北特色民俗民风,难免生出“梦里田园谁做主,愿做金山一茶民”的感慨。赏茶路线:通江县城—春在乡—铁佛镇—金山茶园……[详细]
鱼池茶叶产业观光园
  青青茶园春常绿,参差曲陌上云梯。鱼池茶园位于兴隆乡鱼池村,这里林木苍翠、云雾缭绕,与青墙黛瓦的农家相映生辉,是感受大自然独特魅力、驻足品茗观景的理想之地。亲手采有机白茶,亲身体验白茶的制作工艺。然后,在采茶姑娘的悠悠茶歌中,泡上一杯白茶慢慢品味,体味“纵情山 水间,茶亦能醉人”的滋味。赏茶路线:通江县城—毛浴乡—九峪溪电站—兴隆乡——鱼池茶园……[详细]
龙虎山茶叶产业观光园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龙虎山茶园位于烟溪乡苏家坪村,这里青山灵秀、草木茂盛。行走在无边茶海中,闻茶香、采春茶、听鸟鸣、品香茗,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给心灵放一个宁静清幽的假吧!赏茶路线:通江县城—瓦室镇—烟溪乡—龙虎山茶园……[详细]
火天岗茶叶产业观光园
  “云雾山中水,火天岗上茶”。火天岗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永安镇火天岗村,这里青山环抱、重云积雾,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酝酿出天岗茶独特的茶质、口感,味道清香无比。近年来,火天岗茶园已发展成集茶叶种植、采摘、茶山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漫步在茶园中,观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细品由云雾山水冲泡的天岗银芽,顿感“当年神农尝百草,不知天岗有银芽。如今痛饮云雾水,哪管西湖龙井茶”所言非虚;品尝一道道“罗村茶菜”,定让你唇齿留香......赏茶路线:通江县城—瓦室镇—烟溪乡—永安镇碧溪街道—火天岗茶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