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旅游

铜仁市旅游景点介绍

鱼粮溪景区
  鱼粮溪景区鱼粮溪景区位于闵孝镇与民和乡交界处,因盛产珍贵的黄颖鱼(角角鱼),所以历朝历代,这里的村民以鱼代粮上交皇粮国税,一直沿袭到清末,故得名“鱼粮溪”。鱼粮溪的风光以溪、瀑、峰、岩、洞、屏、桥、崖的雄奇险峻而驰名,主要包括前鬼门、后鬼门、不二门、鱼粮坝、鱼粮寨、地下龙宫、天仙桥、万丈岩、粑槽凼、王二沟、拖船沟等。万丈岩至鱼粮寨一段3公里是鱼粮溪精品景致所在。这一段有犀牛洞、穿洞、美女晒羞、地下龙宫、三座天桥、石门瀑、落水窿、猪槽塘及万丈岩,还有奇形怪状的石林,进入其间,无不为这里的美、奇、怪、异所折服。……[详细]
黑湾河风景区
  黑湾河风景区黑湾河位于黑湾河和林昔江交汇处,两条河流将这里冲积成一个坝子,四周山色葱茏,和风习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适宜人居的好地方。1992年以来,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十来个宾馆、招待所。其景区包括青龙洞、大黑湾瀑布、小黑湾瀑布、黑龙潭、猴子跳、大鲵塘等自然景点和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观赏点。现在,这里已扩展到10平方公里重新规划成山门区、旅游商品区、民族文化区、佛教文化区,面积拓展到两公里以外的寨沙,十余个招商引资规模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共同打造美好的梵净山南大门。黑湾河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梵净山山门黑湾河有两座山门,一座是1992年建成的,地处梵净山碑林处,山门横额上的“梵净山”三个大字由时任贵州省省长的王朝文题写。新建了山门位于莲花广场,山门上的“梵净山”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为全国……[详细]
王家山人工湖
  王家山人工湖王家山人工湖位于江口县城东,1987年10月,在这里修电站把锦江拦腰截断,便形成了一个长约1公里的湖面。湖的两岸树木苍翠、绿草如茵。每到夏天,这里成了垂钓者的乐园。在拦河坝位置,沿石梯而下,经过王家山电站纪念碑,就来到了八角楼。它是电站进水口启闭楼,与拦河坝连为一体,这座古典式的漂亮楼阁里面,有石凳、石椅、石桌,可供游人休息、娱乐。站在楼阁上,整个湖面尽收眼底,停在河湾的渔船、跳跃的鱼儿、雕塑一样的垂钓者,给人以“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详细]
164、落印塘
  落印塘进入牛硐岩四五公里的峡谷,无尽风光让人目不暇接。这里花草茂盛,峡谷深深,水流潺潺,冰冷透骨。穿过峡谷,就来到一个三四个平米的圆形深潭边。潭深不可测,绿水茵茵,在周围一些野生动物此起彼伏的叫声的衬托下,给人仙境般的感觉。传说吴三桂起兵反清,兵至省溪,见这里易守难攻,便屈尊下马向土司兼都督的杨秀铭借路并打尖。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双方打了起来,吴三桂的三十万人马骑马踏过土司衙门旁边的小河,竟然将河水踏得干干净净。土司的人马仗着人熟地熟情况熟,也顽强-,将吴三桂的人马赶进土司衙门旁的大山沟,这里满是悬崖峭壁,地形狭窄,易攻难守,吴三桂的数十万人马竟然将石板踏得满是马脚印,就是现在的“马蹄迹”。惊慌中,吴三桂的印信掉进一个圆形的深潭里,直到现在也没有捞出来,故名“落印塘”。……[详细]
165、干溪沟
  干溪沟干溪沟位于江口城郊2公里处的省溪司衙门遗址旁,因枯水季节地表水渗入地下,河床干涸而得名。干溪沟的绝妙景点叫“一线天”,几壁高耸的岩石将出口包围得象铁桶一般,给人“山-复疑无路”的感觉。站在其中,大叫一声,回音绕岩,久久不绝。穿过一线天进入峡谷,顿时豁然开朗,让人联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溪水潺潺,凉风习习,奇花异石,山色青翠,是理想的避暑去处。……[详细]
166、龙津阁
  龙津阁龙津阁在江口县城东边,有一处天然泉水,前人在此凿井植树,并在泉眼处安上一精美的石雕龙头,使泉水由龙口中流出,故名龙津,也称龙井。因水质优良,是生产江口特产“豆腐干”的唯一取水处,倍受珍爱,历年多加修缮,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泉水叮咚,松柏茂密,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1934年,天柱人郑铸成任江口县长时,曾对龙津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修,其秘书张铁铮撰写了一副“临阁听龙吟,满耳水声千涧曲/登楼观象舞,四周山色一城低”(阁指龙津阁,象指江口城中风景三狮拜象)的对联,被人刻在木板上挂于0牌坊两边。此联生动地描述了龙头、泉、阁、楼、山相映成趣的美妙景观。如今,这里改扩建为龙井广场,周围壁画尽显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和谐得体,堤岸柳林迎风舒展。在广场旁,有著名的豆腐干一条街和旅游商品购物店。……[详细]
  三狮拜象三狮拜象在江口城郊的马鞍山至干家坝,有三座小山,酷似三头狮子,而对面的磨湾牛硐岩河口侧,有一座大山形如大象,与狮子相对应,故得名“三狮拜象”。现在,县城新投资上千万元正在修建一条名为“象狮大道”的新街道,并依托大道建设新区,将山、水、园、林、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详细]
  攀岩基地攀岩基地,在离一碗水不到500米的地方,有一座三十来米高的石壁,旅游部门投资20余万元将其打造、包装,使其成为梵净山区唯一的一处攀岩基地,共在这里举办过两次全国大学生攀岩邀请赛。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刺激、惊险的攀岩体验。……[详细]
169、五莲池
  五莲池五莲池位于一碗水与攀岩基地之间的峡谷中,因山上的水长年累月地冲积,在微陡的坡面形成五级小瀑布,瀑布下是状如莲花的水塘,自上而下,五口莲花池整齐排成一列,被称为“五莲池”。这里水凉透骨,清澈见底。每到夏天,这里便成了天然浴池。……[详细]
170、一碗水
  一碗水一碗水位于双江镇镇江村,是连接梵净山、云舍、梭家苗寨的要塞。一道白练从20多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将落水处砸成一个十余平方米的水塘,然后在这里优雅地打一个转,向太平河蜿蜒而去。一碗水纤细如带,飞珠溅玉,是休闲、度假、消暑的好去处。当地人在这里建起古香古色的茅草屋,江梵公里从门前穿过,每天前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详细]
171、梭家寨
  梭家寨梭家寨离县城5公里,景色很独特,有奇特的神龙洞、天然的毛主席像、瀑布、成片柳林等。神龙洞是一条地下暗河,洞内蜿蜒曲折,石笋、石山鬼斧神工,有音律健全的石柱,有巨型石瀑等精致景物。神龙洞已与梵锦宾馆一同开发,每年游客上万人。梭家寨最引人注目的是数目繁多的造纸作坊和规模庞大的舞水龙活动,全寨有五十多个造纸作坊,水龙在河中表演,最多时参与舞龙的人逾百人。……[详细]
  冲底户外大本营冲底户外大本营位于太平乡寨抱村,是梵净山区唯一的户外运动大本营。在草坪和柳树间,或有怡然自得的水牛,或有气定神闲的土家歌女,或有忙于烧烤的游人,或有忙于拍摄的钟情风光的人,或有忙于钓鱼、洗澡的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给人一派世外桃源的感觉。在每年的4——10月,前来这里开展户外运动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冲底和岑所间,有一座长二十多米的吊桥,最受游人钟情。钟情于风光的人,站在桥上,河流两岸的景致尽收眼底。而吊桥也是太平河便道的组成部分,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详细]
苗匡峡谷
  苗匡峡谷苗匡峡谷位于太平乡太平村境内,距江梵公路4公里。苗匡峡谷全长15公里,其间汇集的山流形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在峡谷口的右侧,有一个风景奇特的风洞,峡谷的左侧还保留着明朝年间修建的庙宇的旧址。溪谷中,有风洞、雌雄石笋、犀牛塘、飞水岩、万丈崖、大龙门塘、小龙门塘、水帘洞等景点。“苗匡”是土家语,意为“校场坝”。据史料载,这里是清末刘满盘踞梵净山时,贵州东道易佩坤、巡抚岑毓英剿灭刘满而训练兵丁的所在。……[详细]
174、通缘寺
通缘寺
  通缘寺通缘寺在江口县城西沙子坳公路右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城内寺庙被国家有关单位占用,部分信众便在此建小庙,供上泥塑观音菩萨。后来,寺庙越建越大,信众越来越多。1995年夏,县城的信众通过自筹和化缘,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这一年,县宗教部门对此进行了登记,并正式命名为通缘寺。现是县城信众烧香释佛的主要场所,每年六月十九来此朝拜的达万人以上。……[详细]
坝梅寺遗址
  坝梅寺遗址坝梅寺遗址原名承恩堂,位于梵净山西麓,因在坝溪、梅溪之间,故俗名坝梅寺,为明建4大脚庵之一,正殿7间,偏殿及僧房数十间,画栋雕梁,规模宏大,占地4亩,寺产遍及周围二三十里。1958年学生勤工俭学寄住寺内,不慎烧毁。现仅存围墙、屋基及山门外合抱古树数十株。清康熙后,历年所刻石碑及寺附近的和尚墓群尚残存。遗址附近有碑数块,其中康熙十五年(1676)因垣重建承恩堂常住碑,记庙产甚详;嘉庆十年(1805)的重修扷垣碑,记载了该寺扩建始末;光绪二十三年(1879)碑,记载清理庙产经过。1982年9月,与坝梅寺和尚墓群一并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大金佛寺
  大金佛寺大金佛寺座落在黑湾河寨沙佛教文化苑内。距梵净山山门2公里。其弥勒殿金碧辉煌,内供一尊金玉弥勒佛像。其天冠金玉弥勒,为世界最大金玉弥勒菩萨像,高5米,由佛光、金身、千叶宝莲、木雕须弥底座四个部分组成。金玉弥勒菩萨结善跏跌坐姿(弥勒菩萨唯有坐姿)端坐于木雕须弥底坐上,足踏白玉莲台。上面雕刻的九条龙,也寓意了梵净山曾有“九龙山”之说。佛光外设装饰有108尊小佛。整个金身用了两百五十多公斤的黄金,宝相庄严珠胜,眼观无量大众,慈慧接引,嘴姿微妙似在演说佛法,头顶佛祖舍利塔,头戴五方佛冠,五方佛分别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雕刻而成。菩萨眉心中间镶嵌有六克拉的钻石。胸前佩戴的璎珞、腰间外裙及佛光上镶嵌有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奇珍异宝;臂镯及手镯上镶嵌有红、蓝宝石及钻石。天衣天裙及飘带上经手工錾刻有宝……[详细]
  释迦殿、弥勒殿释迦殿、弥勒殿位于金顶之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被人们称为“空中殿堂”。释迦殿在左,弥勒殿在右,中隔金刀峡、天桥横跨其上连接两边。上金顶先到释迦殿,过天桥再到弥勒殿。两殿构造基本一致,一间独房,均由块石垒成,面阔5.4米,进深5.55米。两殿背后各有一方不可移动巨石,释加殿后为晒经台,弥勒殿后为说法台。据《铜仁府志》载:屋顶因“风峭,不可瓦,冶以铁”。殿内原有明铸铜质释迦、弥勒佛像各1座,道光二十九年(1847年)弥勒铜像被盗,咸丰二年(1852年),又铸铜质弥勒、观音像各1尊。解放后殿堂坍塌,铜像遗失,铁瓦无存,四周只剩2米左右残墙和释迦殿拱门。1984年由江口县人民政府进行重修,重塑释迦、弥勒像安放其中,修缮了上山铁链步道,1985年竣工向游人开放。2008年另辟了一条下山步……[详细]
  江口金钱杆江口“金钱杆”,又名霸王鞭、赶山鞭、打洋钱、打花棍、打钱杆等,是江口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江口“金钱杆”,常见的是一旦一丑表演。即由两人对舞,因旧社会有“女不出闺”的礼数,旦角一般由男人装扮,常作花灯表演节目。在服饰上,旦角穿大襟便衣,多绣茶花、牡丹等图案,下穿红绿百褶裙,衣短裙长,且裙系在上衣里面。丑角穿对襟衣,镶白色云边,衣袖长于手背,裤为青兰色,且裤脚口较大,腰间系一带子,有时还插一烟斗。在头饰上,旦角发髻在头顶,后面用披着的长发代替“线尾子”,有的用青丝帕包头将尾拖于脑后,头顶一侧插艳丽花朵。丑角用黑丝帕包头,似一圆帽。面部化妆,旦角多为“素面”粉妆,没有特殊脸谱。丑角则多为简单小花脸谱,鼻梁中画一“凸”形白斑,或在眼圈周围画一白色眼圈,或加黑色花纹,有的也在眼周……[详细]
  江溪屯仡佬寨江溪屯仡佬寨位于江口县官和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乡江溪屯村,距县城55公里。这里的村寨依山傍水,不仅民风多彩民情淳朴,而且森林生态保护较好,是旅游的理想去处。江溪屯仡佬族,在民族习惯方面最突出的是在民族信仰方面,表现为崇拜树圪兜和竹。春节有“喂树”的习俗。“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在大年三十,一人执刀在树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人将肉饭酒置于树的口子上,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树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是果树,要说:“喂口饭,结成串;喂块肉,结成莆”,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除此之外,还祭猪栏牛圈和粮仓等,以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去有族内通婚习俗,现已基本废除。禁忌主要有: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详细]
  漆树坪羌寨漆树坪羌寨地处江口县桃映乡最北端,距县城约50公里,是贵州省唯一的聚族而居的羌族村寨。以胡姓为主,祖籍四川茂汶,至今历10余代,近500年历史。代表性民俗是过“羌年”,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欢度这一重要的节日。主要内容有:羌年来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做粉条、磨豆腐、打糍粑,贴对联、挂红灯,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在村子中选一宽敞的平坝设置祭坛,全村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随着祭师的吆喝鞠躬祭拜,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虔诚;接着是唱歌跳舞或喝咂酒,最后是羌族同胞和远近宾客就会集中在一户宽敞的人家,吃筵席,桌子摆放从堂屋一直延伸到院子里,羌族群众及外来宾客豪吞畅饮,共贺羌年,热闹异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