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旅游

铜仁市旅游景点介绍

181、寨沙侗寨 AAA
寨沙侗寨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侗寨寨沙侗寨为梵净山山脚的侗族村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经过横跨太平河的风雨桥进入侗寨景观大门,宛如进入古朴原始的江南小镇,这个隐于绿树浓荫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现在你眼前。沿着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开朗,一个圆形的广场如孔雀开屏,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到了夜晚,鼓楼上流光溢彩,寨内的红灯笼亮起来,煞是漂亮。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脚的太平河畔,距县城26公里,是江口县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使之成为梵净山下令人称奇的亮丽风景。“六月六”是他们的重要节日。每逢此日清晨,他们就会抬着祭品到寨子旁边的深山……[详细]
  梭家苗寨梭家苗寨,地处梵净山下风景秀丽的太平河畔,距县城5公里。全寨以龙姓为主,皆为苗族。龙姓属武陵第,是秦汉时期武陵郡所辖的主要姓氏,也是武陵山区较早的土著民族。梭家苗寨自古有尚武和舞龙的传统,特别是板凳拳、棍术久负盛名,水龙远近闻名。梭家苗寨水龙,是梵净山龙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水上舞动。凡遇重大节庆,数十个男女舞龙下河,随着锣鼓的响起,色彩斑斓的长龙在流水潺潺的太平河上滚动翻飞,景象蔚为壮观。……[详细]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云舍,距江口县城仅5公里,是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云舍人是省溪杨氏土司的后裔。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桶子屋是云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其结构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一般来说,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有的四围相连,中间空出,形成四角天井。桶子屋多为砖木结构,院子和阶檐用青石板铺就,四围是青石为脚的砖砌高墙,侧视呈梯状,皆有飞檐。一般阶檐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楼栏窗棂,多有镂空木雕,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栩栩如生。在建筑绘画和建筑雕刻中,常以白虎……[详细]
红号军三元屯根据地旧址
  红号军三元屯根据地旧址三元屯,在江口县桃映乡溪口村勤嫩坡的山顶上,地势平坦、开阔,面积大,原有八个大门,现有6个村民组700多人口,距桃映乡政府驻地约10公里。三元屯根据地原系清朝民团驻地,因团首李丕基、雷州响应红号军起义而成为红号军的重要据点之一。1856年10月,红号军败于清廷三省围剿之中,根据地失陷。……[详细]
  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三角庄,在江口县德旺乡杨柳村朝阳山的半山腰,距德旺乡政府约6公里,距县城约60公里,前有顺溪河,背靠朝阳山,与梵净山原始森林相连。清朝末年,因战祸连年,自然灾害不断,苛捐杂税不堪重负,百姓民不聊生,奋起-,此起彼伏,红号军起义就是其中之一。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江口举人徐廷杰、梅济鼎、贡生夏昶、农民吴劳苟、陈福林、徐兴等人集中上五洞(铜仁)地区各族群众数千人以红布蒙头为号,于公元1855年11月7日(咸丰五年十月初二)在铜仁举行起义,称红号军。红号军因顺应民意,大得人心,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从11月到第二年2月的4个月间,先后攻下铜仁府、松桃、思南、印江、石阡、玉屏、岑巩、青溪、三穗、秀山、晃县、凤凰、花垣等城池,红号军发展到2万多人。1856年2月28日(咸丰六年……[详细]
  磨湾归建旧址磨湾归建旧址,在江口县城郊区磨湾村的磨湾大寨,中心点在“陈氏祠堂”,是由礼堂(正屋)、两幢厢房、大门和围墙组成的四合院。是当年红军归建时开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红六军团在湘、鄂、川、黔根据地部署突围转战时,确定红十八师留守根据地,坚持战斗,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突围。在游击专家张振坤师长带领下,声东击西,-军队调动了10多万人围攻红十八师,红十八师经过两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展转周旋,于1936年1月9日来到德旺乡堰边溪一带,经天堂坝、乌龟背到苗王坡宿营时,接到军团部“前往江口归建”的电令。10日,经茶寨、红石梁、官坝、苗匡至太平宿营,11日前往江口磨湾归建。军团-肖克、-、甘泗淇等率队前往迎接。下午0钟左右,张振坤师长率部到达磨湾时,在寨前的田坝里,受到十六师和军团部政工委的夹道欢迎。归……[详细]
红六军军团部旧址
  红六军军团部旧址县城红六军军团部旧址,座落在县城滨江街,是原大地主杨德和家的房子,是一座4进的四合院,前面临街是一幢三间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房子;第二进是堂屋,为一楼一底木质结构的房子;第三进是住房,为一楼一底木质结构的房子;第四进是住房,为二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房子。1936年1月9日,红六军团在肖克、-、甘泗淇的率领下,攻占江口县城,军团部、司令部、红军医院等机关驻县城,其军团部驻大地主杨德和家,因杨德和是个开明地主,对红军比较热情友好,受到红军的优待,并在其大门上帖出“不得伤其人,不得用其物”的标语。当晚,军团部在驻地召开师团干部会,研究休整扩军,打富济贫,迎接十八师归建等事宜,在当时是红军的军事指挥中心。……[详细]
红军坝溪会师遗址
  红军坝溪会师遗址红军坝溪会师遗址,位于今德旺乡坝溪村河边的河坪里,距德旺乡政府10余公里。1934年10月7日,红六军团17师50团在甘溪战斗中掩护红军主力撤退,激战数小时,完成掩护任务后与军团主力失去联系,独自转战寻找红军主力。10月23日上午9时左右,50团团长郭鹏率部准备翻越木根坡去印江团龙,当上到半坡时,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嘀嘀嗒嗒”的问询号声,仔细一听,是红三军的号谱。郭团长立即命令司号员答号“我是50团”。号声一问一答,当号声对上后,郭鹏部便从半坡折回坝溪河畔,沿河往上行至坝溪宽敞的河坪时,两军胜利会合。50团的干战通过李达的介绍,得知接应他们的正是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时,大家都询问贺老总在哪里。贺龙快步上前和郭鹏等干部战士握手问候。五十团干战在困难中喜遇亲人,分外激动,大家热泪盈眶,……[详细]
石阡情人谷
  石阡情人谷贵州山坪情人谷景区,坐落在汤山镇境内,距石阡县城8公里。景区内森林茂密,侗寨风情纯朴、溶洞奇妙莫测、山坡青草绿茵、山间公路崎岖、峡谷幽深、清溪浅流,是超脱城市喧闹去洗脑、洗心、洗肺令人爽心明目的理想场所,是青年情侣留连往返的伊甸园。景区内有情人坡、相思林、情人十八湾、神仙洞、侗寨翘角楼、逍遥谷、鸳鸯湖、神庙、情侣小农庄等多个迷人的景点。鸳鸯湖原为山坪水库,坝高70余米,气势雄伟,坝内水库宽20米至100米不等,两岸或青山、或悬崖倒映在湖水中,碧波荡漾,是一处集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为一体的人工湖泊。国家濒危动物委员会专家、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陈眷华、林家栋在对情人谷鸳鸯湖考察后说,石阡情人谷可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目前湖内有1000余对鸳鸯。沿湖两岸青山绿竹,针叶阔叶林木,……[详细]
  溪沟温泉群溪沟温泉群位于县城汤山镇北约3公里许,贵—石—铜公路左侧的杜家寨溪沟中,温泉呈泉群,沿溪两岸呈东西向分布5个出-。水温27—31.5摄氏度,总流量每日500余吨,水质优良。该泉群地处沟谷,沟边两山左护右卫,一山林木葱郁,田土肥沃;一山层层梯土,树林错落有致。溪沟卵石夺目,清泉泓泓涌水。一派田园风光,景色令人流连忘返……[详细]
启灵古桥
  启灵古桥启灵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府袁亮修石墩架木梁过渡,取名“启灵桥”。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7年)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改为石拱桥,经7年始竣工。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洪水冲毁西岸三孔,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修复。启灵桥共11拱全长140米,桥面中心建四角攒尖顶亭阁,翼然凌空若飞龙饮水,西面桥头南建麒麟阁,北建临江楼,楼下河岸边竖功德碑、德政碑十余座。桥墩有分水尖,可减少洪水冲力,两端拱高7余米,相向递增高度,至中拱为10.5米,利于主流排泄,拱顶悬“斩龙剑”一把,意在镇慑歧龙,免致洪水泛滥,整座桥梁具有较高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自60年代起,县人民政府对桥塘墩、石栏进行加固,至此全桥增为……[详细]
碗架岩摩崖
  碗架岩摩崖碗架岩摩崖位于阡城西的河坝乡白龙山右侧,距阡城约60千米。在险峻的崖壁间有一条岩框,长约1千米、宽1—8米,可容纳500余人,从小江河畔而上,分设“大卡”、“中卡”、“牛卡”、“石家卡”等。岩壁层叠、黑白竖线相间,从朱书“思门关”开始,岩壁上现已发现的书刻40余处,其中最早一处题为“聚入岩人化为血,石壁损坏诸蛮灭”,为元至顺二年十二月建。另一处题为“播州宣慰杨应龙叛逆,朝廷起兵征伐,避乱于此,因题白龙古迹:(诗略)”。中卡下约80米处壁上刻打油诗一首:“贵州生定全是坡,乾坤生定是山河,眼官(观)黄河不得见,千存(层)石头万存(层)坡,八拾公公庚(耕)田地,三岁孩儿也上坡,孔孟寺书都不识,迟(?)唱山中百鸟歌”。……[详细]
成氏墓群
  成氏墓群成氏墓群为清代两广总督成世宣家族墓葬,葬于石阡城北10千米的大沙坝乡。墓计11所,分葬4个地点,风洞坡为成世宣墓地,坐西向东,依山势以细石精工雕刻花鸟人物图案,三进门牌坊,高4.5米;第二台即为细条石圈围成世宣墓,墓前一对石雕麒麟栩栩如生。牌头为成世宣父、母、弟、兄葬地,墓四所占地1000平方米,以细石铺地,石墩镶砌高约2.0米高的围墙,墓碑文或阴或阳镌刻,做工精细。该墓区尤以牌头三进门雕坊高大雄伟,双面对称雕刻着八仙人物、龙、凤、花卉等图案,通高4.8米。烟岗岭墓群,坐东向西,与成世宣墓遥遥相对,是成世宣妻妾墓地。共六所墓地分三台:一台墓院,二台墓群,三台为成之正配二品诰命夫人,每台均以细条石铺垫,附设拜台,以石墩垒砌围墙,占地4000多平方米,蔚为壮观的莫过于那对高12米、直径3……[详细]
194、太虚洞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虚洞
  太虚洞太虚洞位于城西南2千米的燕子岩山腹中,主洞口即今后洞,高约50余米,高魁黄安有公路3千米直达。该洞高深宽广且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中、下洞深约里许通万安西侧崖间,三洞钟乳景观以上洞为佳)。洞内钟乳千奇内蕴,浑然天成。洞外则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有明建楼阁寺宇。后洞南向则光霞深锁、异光凝聚、恍如仙境,故又称为“太虚仙洞”。洞中灵岩异石,绚丽多姿,尤以“龙虎奇形”、“钟鼓逸韵”、“和尚拜观音”、“万佛攒崖”、“金沙灿地”、“骊外井田”、“漏莹仙室”是洞中奇景也。该洞早在明代便开发,建有亭、台、楼、阁,供人游览,逄节日还演傩戏和说唱戏文,历代文人墨士尚留有摩崖石刻40余处,现代人每逢礼拜节假日便相携往游。……[详细]
石阡万寿宫
  石阡万寿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长征路北端,在县城以内可徒步到达景点,是贵州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始建万寿宫时称“豫章阖省会馆”。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赵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复加修葺。当时的万寿宫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格局是坐北朝南。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对万寿宫进行改修,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就是今天的规模,但山门的位置一直未动,山门不在中轴线上,这是石阡万寿宫与其它地方的万寿宫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万寿宫的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大门、山墙结为一体,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既美观实用,又节工省料,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详细]
洋溪峡谷
  洋溪峡谷洋溪峡谷位于石阡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为“凯峡河风光”的组成部分。阡东的凯峡河至此出于峡谷,流经两岸田庄之间,约1公里至浮桥口,汇龙川河而北去,这一段河面宽广,沙滩流水,故名洋溪。洋溪深处,山崖陡峻、水石清幽与外间的开阔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洋溪谷口,左有高耸入云、斜崖垂麓的风帽顶,燕子岩,右有壁削千仞、石乳倒悬的黄家垴、大偏岩有如石门洞开,风光俏丽。洋溪峡谷以溶洞著称,谷口崖间洞穴成群,古为修仙慕道者隐居的地方,人迹罕至。据旧志载,明末清初,有可南睢阳“东华道人”常住洋溪岩穴,以-“梅子金丹”,相传他曾住过的风神洞,每逢天气骤变,洞内吼声如雷,洞口黑烟喷出,黑烟喷得越远,冰雹落得越大。因而当地人畏洞岩神,不敢深入。其内层楼重叠,上有天窗、下有暗河,主洞有石厅、砂厅、景厅等,有身披金甲……[详细]
欧家湾垂钓公园景区
  欧家湾垂钓公园景区欧家湾垂钓公园景区,距石阡县城38公里,位于石固乡政府所在地东面,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景区面积162.7m2,由欧家湾水库和林场构成。库区群山环抱,植被丰富,4000亩天然生态园林分布四周,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岸边有100亩雪梨基地。一条4米宽的乡村公路顺库沿而过,交通方便。此景区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四季分明,有“绿色森林公园”之称。欧家湾公园景区现已配套完善了可供100余人住宿的场所。亭子、钓鱼台、停车场、会议室等设施完备,是一处集游玩、垂钓、休闲、避暑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详细]
楼上千年古寨
  楼上千年古寨楼上古寨位于石阡县城西南的廖贤河畔,距县城15公里。距国荣乡政府9公里,从石阡县城出发大约需要45分钟车程,景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现有4个村民组,住户150户,547人,村民皆为侗族,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唱山歌、哭丧哭嫁、吹唢等习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民俗采风于一体的民族历史文化古寨。楼上原来不叫“楼上”,而叫“寨纪”,因正楼上一水沟处有一座楼房,下面长长的巷道为过道,便叫“楼巷”,、因“上”与“巷”谐音,久而久之村民便习惯地称之为“楼上”了。楼上居住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生生不息,迄今已发展到十九代4000余人。楼上古寨的文化底蕴被“古”字体现,寨中拥有一大片古树,由紫薇、丹桂、红枫、柏树组成,据专家考证,这古树在300年以上。最……[详细]
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
  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位于贵州省东部的石阡县石固乡境内,石阡地热资源丰富,素有“泉都”之称,临近重庆市、湖南省的怀化市、凤凰等地,与镇远、梵净山同属贵州省东线旅游精品线路。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具有“冷漂热浴”(冷水漂流,温泉洗浴)的特点,沿河两岸风景迷人,是一个高档旅游区,具有优质的服务,景区内信息化程度非常高,配备英特尔(intel)迅驰(centrino)无线上网服务。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长12公里,植被完好,峡谷幽深,滩多水急,瀑布水帘随处可见。沿河两岸,奇花异草,古树密茂,阿娜多姿,是保存较完好的自然生态盆景园。至上而下,时儿急流险滩,时而幽静峡谷,河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蝶戏水面,山色倒影,美不胜收。凯峡河沿岸保存着完好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华文木,这些文木,有的树干全……[详细]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石阡县城中心长征路东侧的天主教堂,步行可直接到达该景点,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天主教德国圣心会石阡教区本堂。规模最大时占地7000多平方米,经堂面阔一间,通面阔10.6米,通进深21.9米,高10.6米,为红军“石阡会议”旧址。神甫楼面阔6间,通面阔10.6米,进深15.1米,一楼一底,为军团总指挥部及司令部旧址。楼上3间房里的墙壁上,有红军标语18条,保存较好,修女楼曾为贺龙、-等领导人住址。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两次过境,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红军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由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六军团,根据中央命令,从湘赣根据地出发,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转移西征。在这过程中,战士们历尽艰辛,用鲜血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