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遵义市旅游

遵义市旅游景点介绍

341、八龙山
  八龙山位于花山洞水集镇以东,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此山东面与构皮滩镇齐坡村交界,西面与瓮安县天文镇的平坝村交界,其山海拔高度为1262.8米,是花山苗族乡的最高峰。传说很久以前,一位阴阳先生识地追龙,当时追龙时有9条龙,将龙追至此山,其先生就在此喊叫,其中只有8条龙被先生叫应了,另一条龙只走到了余庆县的龙家镇就回去了,所以就取名为八龙山,而另一条龙人们称之为“梦龙”。原花山苗族乡的英武村名叫回龙村,言之意是希望梦龙能回来。……[详细]
342、石花洞
石花洞
  石花洞景观归毛石镇白花村和大梨村各辖一部分,面积约2平方千米。主要景点有:黑石岗古树群在方圆20亩地域内,有古银杏树8株。岩鹰巅一株。银杏树其一株一头三干,另一株一头五干,长于石上,形成树包石景观。石花洞洞口稍窄,入洞则宽阔开朗,两边岩溶沉积景观无数。过一段百米缓坡,即至一可容百人大厅。在洞顶洞壁上,缀满数以万计的石花。……[详细]
  毛石河景区为毛石村和台上村各辖一部分,面积约3平方千米。其景区内有:鹿囤山古囤寨遗址建于清咸丰初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遭杨隆喜部攻毁,今尚存寨墙、石屋遗迹。毛石河景区蔡萧氏石雕墓葬建筑群由石牌坊、石围墙、石坝及三函石墓组成,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物上花卉、动物、人物等装饰图案。在毛石河从沈家洞至沙乌龟长约4千米的河段上,有大小水车300多架……[详细]
344、望金山
望金山
  望金山位于毛石镇台上村王见山组里,离毛石街上5千米距离,又名望军山。在望金山上,有上万亩的野生杜鹃花(别名映山红),这片杜鹃花分布在10多个山头上,分布映山红的山头绵延11千米。……[详细]
  清代奉政大夫墓位于松林镇干堰村六井组铜广坡半山腰(松林至新庄公路右侧100米),距松林场10千米,倚山坐北朝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初葬遵义城东凤凰山,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冬迁葬遵义府遵义县西乡西隅里六甲地名鹿井铜广坡。墓形圆头鱼尾,长4.5米,宽3米,墓顶封土,墓前有清道光十六年(1836)农历二月中旬,第六世孙杜昭镌石竖立碑碣一块,碑石质地砂石,碑高120厘米,正面宽44厘米,背阴面宽43厘米,厚26.5厘米,碑帽高38厘米。……[详细]
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
  仁怀市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黄家田村白家坳村民组,距仁怀四中、鲁班二小约400米。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实现战略转移的目标,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与盘踞在鲁班场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所率的第二纵队,在白家坳、团标寺、凉水井、老坑嘴、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岭一带,展开了激烈搏斗。战斗从3月15日清晨7时开始,持续到当晚10时结束。红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共歼敌400多人,击落敌机一架,摧毁和占领敌军碉堡、战壕、掩体、障碍物等不计其数,史称“鲁班场战斗”。此次战斗,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为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铺平了胜利的道路。2000年9月,鲁班镇人民政府筹资10万元,在镇南街口东端的小山上,修建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雕塑,并建纪念……[详细]
  湄潭天主堂完好地保存着20多条红军标语。这座天主教堂,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贵阳教区建造的,时间大约在清朝光绪年间。教堂外观精美,正门门楣上的横匾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在它的主堂内外和神甫住房的墙壁上有许多红军写的标语。这些标语现在都被镶嵌在玻璃框里保护起来了。透过玻璃看到,标语是用毛笔书写的,自上而下,字体工整熟练,每条标语后面都有落款,上 书--“红军II宣”。标语的内容如下:反对老板打骂工人!工人增加工钱!学生起来组织抗日会和义勇军!农民起来实行不交租不完粮不完税!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民起来夺取地主武装!贫苦工农自动起来当红军!欢迎-弟兄来当红军!反对王家烈抽收苛捐杂税!打倒屠杀民众的王家烈!创造新的苏区!赤化贵州全省!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详细]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随即决定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北渡乌江。1月2日,继红1、9军团在余庆回龙场渡口突破乌江天险后之后,中路红1军团先头师于3日又在江界河渡口抢渡成功。1935年1月3日4时,红军左路纵队第3军团奉命从茶山关渡口强渡乌江。防守茶山关渡口的黔军是侯之担的第五团,外加一个机炮营。红军侦察排由3个渡河点在夜幕掩护下泅渡到乌江北岸,并迅速攻下制高点,击毙敌军机炮营营长。敌人本来就对红军心存恐惧,后又接到侯之担的电令,谓红军由湄潭及江界河渡过乌江,令其速撤退到遵义,于是不战而逃。红军在当地船工及群众协助下,捞起沉船,搭起浮桥,在茶山关及桃子台渡口全部顺利渡过乌江。随后,红……[详细]
余庆回龙场红军抢渡乌江遗扯
  余庆县回龙场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位于遵义市余庆县境中部大乌江镇红渡村,以回龙桥为中心,上至构皮滩,下到沙水湾,长约1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1934年12月30日,红第1军团、第9军团当日到达白塘、白泥、龙溪一线。1935年1月1日,红1军团军团部及红15师移驻龙溪,红九军团驻余庆县城。同日,红1师派出工兵部队进入乌江边境,为强渡乌江做准备。由红1团团长--、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负责强渡乌江天险的任务。下午6时,红1团2营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30多名突出队员强渡乌江成功,率先突破敌人的乌江防线。红军占领回龙场渡口后,一面在回龙渡口用火力侦察对岸守敌的火力点,一面派员在南岸寻找渡船,为部队作渡江准备。红1师1团过江后,红1师分别在回龙场新、老渡口用木船和竹筏来回拉渡,1月4日上午11时红1……[详细]
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
  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位于赤水,类别为摩崖、石刻和崖壁画。位于赤水市旺隆镇石鹅嘴的摩崖造像,虽只有一座,但2米高的立于龙头之上的男身像,造型宏伟、技艺精湛,是现存赤水河畔摩崖造像之冠。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滩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陆运输与物资集散的重要场坝,经济文化比较发达。附近有摩崖造像数处,或单躯或三五躯,多以佛、菩萨、大士为题材,雕于寺庙遗址的岩石上。河岸石壁一处,紧靠王爷庙废墟。共15尊。为全身浮雕,分上下两龛,共15尊。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侧身而立,有正面端坐。头戴宝冠的大佛,袖手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上,着做领袈装,雕纹细致流畅;双目微合,两耳肥大,头稍前倾,表情严肃。莲花座上的观音,身披璎珞,丰腴而不肥胖,秀丽而不羸弱,面相慈祥。美髯关公,身跨枣红马,手提偃月刀,双目炯炯,威仪可畏。其他各躯,在艺术处理上亦具特点。清代以前,黔北属四川管辖,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巴蜀影响。习水望仙台石刻造像、赤水老虎嘴石窟、赤水石鹅嘴及葫市摩崖造像,颇具乐山、大足摩崖的流风……[详细]
  官渡崖刻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麻迁边的公路旁,崖刻为几组既有象形又有抽象形态的阴刻符号,主要内容为横卧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战车、弓箭、斧钺、以及鸟兽虫鱼等。这些符号是什么时代,什么民族留下的遗迹,值得进一步研究。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官渡崖刻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怀鹿鸣塔
  鹿鸣塔,位于仁怀市城东门河右岸小山上。山顶南北宽而东西略窄,西面低凹处,为建塔时填平,整个山顶面积约155平方米。鹿鸣塔为楼阁式六角七级密檐式石塔,通高22.1米,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是昔日仁怀县城八景之一。塔座建在石砌方形台基上,平面呈六角形,边长3.4米,高40厘米,对角长7.6米。塔身呈六棱椎形,正面向北。除第一级高为3.8米,以上各级均以40厘米级差收分。塔檐宽40、厚20厘米。塔檐排比均称,龙尾翼角凌空高翘。塔正面第一级的拱门,高2.3米、宽1.15米,门钫为长条青石。正面第五级开有长方形小门。二级至七级共开拱形小窗33孔,二级窗口高1.2米,宽0.7米,进深0.9米。其它各级窗口,则按塔壁大小比例缩小,平衡对称,玲珑雅致。塔楼五层,与塔檐相互错落,塔壁横贯木枋,上铺楼板。自底层起……[详细]
  “明真安州城垣”座落于道真自治县旧城镇所在地,该城垣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万历三十年(1602年)秋季石城竣工。改土归流,以真州长官司地置真安州,知州郭维屏建州城于思宁里潏水园。城垣周长2340米,以重约五六百斤长方石料垒砌,后迁于新州(今正安县新州镇)。“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以真州长官司地置真安州,知州郭维屏建成于思宁里之橘水园。周二里九分,高一丈四尺,广六百五十七丈一尺,垛口二千三百六十八,外环以壕。设门四,曰巩昌、兴化、永清、崇明,各建楼于上。”(道光《遵义府志》)。三十七年,雨圮,知州艾应甲补修。四十作年迁治于三江里七甲,为新州,此遂称旧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复修橘水园旧城。后屡有毁损。东门“巩昌”,60年代开荒拆毁,券拱残迹依稀可辨;……[详细]
遵义板桥中寺
  中寺原名“云龙庵”,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中寺村谭家湾组,曾经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损毁,庙中有道光十二年碑载:“永三甲云龙庵建自明朝”,前殿、中殿石栏右边刊载的古诗:“漫道规模壮大观,明时肇进又重刊,此中具有清闲处,如抚悠琴月下谈。”,《遵义府志》载云龙庵在城北八十里永安山,又名中寺。中寺云龙庵建于明末,完善于清初。解放后,用作学校、乡政府、公社、医院等,未能妥善保护。1978年起,机关单位相继迁出,寺内无人居住。1976年建陶罐厂,加剧了寺庙损坏。现在仅存遗址。……[详细]
  黎庶昌墓位于遵义县新舟镇平远村渔塘,与郑珍墓、莫友芝墓隔河相望,墓坐南向北,墓后山丘绵延。黎庶昌墓于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详细]
  莫友芝墓在禹门乡柏香村江畔的青田山顶,当年的墓志铭也完好地保留着。沙滩一带,江水平缓清澈,两岸田园葱茏叠翠,绿竹环绕农家庭园,古柏林傲立禹门山,一派灵秀之气。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下辖遵义县新舟镇柏香村青田山上……[详细]
  郑珍墓在禹门沙滩乐安江东岸的子午山南麓。这一带地势起伏,原为凿凿童山,郑珍以父母所在,筑屋日“望山堂”。当年,望山堂四周广植花木,桃李梅杏,荟蔚成行。中辟半亩荷池称“团湖”,岸柳依依,掩映生姿。郑珍墓坐北朝南,下临他当年经营的“团湖”。墓正前山口,有一栋四列三间大瓦房,即“贵州遵义官绅公建”的郑珍祭祠。祠前竹丛古树围绕小院。祭祠前方遥对禹门古寺望山堂本为郑珍修建的住房,也是书房,是玲珑剔透、名花奇卉杂陈的小园林。后毁于兵火,变为郑氏祖孙四代的墓地。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子午山上……[详细]
习水袁锦道墓(祠)
  袁锦道墓位于三岔河镇杉林村杨家沟组,距袁锦道故居约400米。袁锦道作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最早的实业家,在长达39年的时间里,开办了48家工厂及作坊,涵盖了农业、冶炼和铸造等诸多领域。袁锦道死后,其后人在离其故居不远的地方为其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墓——袁锦道墓。袁锦道墓从外观上看,其样式与同期发现的其它古墓相近,但又存在明显区别。通过现场查看比较,袁锦道墓上方两行竖着的对称雕刻,仅仅完善了一行。据袁锦道后人介绍,当初在修建墓葬时,由于雕刻掌墨的匠人师傅突然过世,导致袁锦道墓未能全面完工,一直保留到了现在。……[详细]
  遵义新卜杨烈墓位于遵义,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遵义新卜杨烈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