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旅游景点介绍

石桥三书桥
  俗称小石桥。位于会泽县迤车镇石桥村西312国道旁。桥东西横跨西河道两岸。图片桥为石灰岩砂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面至山涧沙沟水面13.5米。桥全长32.7米、桥面宽4.67米、孔跨径16.5米。桥面两侧设置护栏,由长方形条石支砌。栏高0.29米、宽0.6米。东桥头设石台阶13级,西桥头设石台阶5级。桥拱顶部由一整条石虬嵌合,平面,头部迎上游,尾部迎下游。石虬雕刻工艺精湛、设计精巧,造型新颖别致。由于桥处于山间小溪之上,桥从基脚起拱,拱券几近圆形,形状如圆月。为增加桥的承重和稳固性,使用双层拱券,一厚一薄,使得桥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坚固实用。三书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清代东川府铜运古道梨园段上的重要桥梁,对研究会泽清代道路交通状况、铜运情况及建桥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1986年……[详细]
邹家村新桥
  又名友谊桥。位于会泽县矿山镇格核米村委会邹家村南约1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牛栏江两岸。图片桥为石灰岩五面石拱券砌筑,共3孔。桥面平整。全长84.5米、面宽6.7米。现由桥墩、单孔石拱桥和铁索桥3部分组成。单孔石拱桥全长16.3米、孔径10.7米。铁索桥长29米。桥墩青石质,长方形。长16.3米,宽7.9米。拱桥护栏由青石支砌而成。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1930年,国民政府会泽县县长张宪为阻止土匪入侵会泽矿山一带,派人炸毁其中2孔石拱桥。1986年,贵州省威宁县银厂乡和云南省会泽县矿山镇联合出资,在原炸毁处重新建造铁索桥,并与原石拱桥连为一体。此桥承载了当地不同历史时期修建桥梁的文化信息,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2008年会泽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9年被列为云……[详细]
三岔河双龙桥
  位于富源县竹园镇海章村委会三岔河电站南1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四面环山的块泽河支流三岔河峡谷上。桥为石灰岩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两端巧妙利用河流两岸石灰岩石作为桥墩。桥全长21米、桥面宽3.7米、厚0.8米。桥面距水面高10.1米,无护栏。桥孔呈半圆形,孔跨径12.7米。桥面石板因长期磨损,光滑平整。桥东侧立青石质建桥功德碑1通。碑额呈半圆首形。通高1.8米、宽0.65米、厚0.15米。碑阳文字漫漶不清,内容大致为捐资建桥功德及建桥经过。桥为2008年富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据建桥功德碑记载,桥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桥历经200余年,至今尚未维修过,仍结构完整,坚固如初,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11年6月,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过河便民桥
  又名虎渡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马过河村民委员会河边村东北5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马过河上。图片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面全长38米、宽7米。桥孔大小不一,中间桥孔较大,跨径10.7米、孔高7.5米;东西2孔相对较小,跨径均为9.1米、孔高均为6.4米。桥两端桥墩呈外“八”字形,并各向外延伸4米,以利收水和泄水;桥中间2座桥墩下部呈船形。桥东端3米处原立有建桥碑1通,20世纪80年代,被搬迁至村北水井边,碑为青石质地。原桥面上置石狮子1尊,现迁移至桥北3米处置放。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2003年桥面重修时铺设混凝土。2005年新修建1座“连心桥”,2009年重修东面桥墩。便民桥是连接马过河镇和色格村的重要通道,对研究古代当地交通发展状况和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实物资……[详细]
沾益九孔桥
  九孔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浑水塘村北500米处的九龙山河谷内。桥东西横跨于珠江干流南盘江上。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置,共9孔,无护栏。桥面平直,全长84.5米、宽6米。桥孔根据河道水流大小而设置不同跨径,大小不一。最大孔在东端主河道上,跨径3.7米;处于水流较小、地势稍高的河滩上的桥孔较小,孔跨径仅2米。为减少水流冲刷阻力,桥墩迎水面均呈三角形状。桥东西两端立石灰岩质地建桥碑各1通。碑文字迹漫漶不清,几不能识读,唯一可辨者为桥东端碑刻有“横亘如斯”字样;桥西端碑刻落款处有“大清乾隆三十年”字样。从现存建桥碑记可知,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于桥地处南盘江上游偏僻的九龙山山间河谷内,行人、车马不多,对桥的损坏不大,故桥至今仍保存完好。2017年在九孔桥下游建设拦(蓄)水大坝,桥……[详细]
226、九龙桥
九龙桥
  图片位于罗平县九龙街道江边村北1000米处。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九龙河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9孔,无桥栏。由东向西排列为第一孔;25米后为第二、三、四孔,桥面通长28.7米、宽3.9米,桥面平直;36米后为第五、六孔;又8米后为第七孔;再又10米后为第八、九孔。桥9孔跨径相同,均为7.3米、宽为4.4米、高为3.9米,1~9孔桥面全长107.7米。为方便泄洪和分水,桥墩均呈三角形。据中华民国《罗平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四(1715)年,知州王永骥倡议并捐资修建九龙桥。1966~1968年在此处修建新桥时,炸毁西面2孔,填中间1孔,阻塞东边1孔,至今保留5孔。九龙桥是清代以来罗平通往曲靖的重要津梁,对研究古代当地交通发展状况和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2年10月,罗平县……[详细]
冒水洞村方家桥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活水村委会冒水洞村东500米处。桥东西横跨篆长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2孔。全长30米、宽4.15米。2孔跨径相同,跨度均为6.75米。桥采用纵联拱圆砌置法,方形石灰岩石修建。图片桥具体修建时间不详,从建筑样式及风格分析,应为清代初期。据中华民国《陆良县志稿》记载:“方家桥,在治东一百三十里。相传,方氏兄弟析爨,存余金,互让不受,父以此建修。又名冒水洞桥。”方家桥是清代早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连接陆良东南部至罗平的重要交通桥梁。1965年,当地在此建水电站,在桥西北侧增建了桥墩及闸槽。方家桥对研究清代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实物资料。2006年11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角家湾桥
  又名带砖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照和社区角家湾村民小组西南8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角家湾村门前河上。桥为砖石结构拱券砌筑,单孔。桥全长8米、宽6.5米、拱高1.8米、跨径5.6米。桥面平整、无护栏。桥身由4层青灰色砖砌成,外沿部分用青石镶边。桥除西南面倒塌严重,桥面被土壤覆盖,偶有青石露出外,整体结构基本稳定。桥始建年代无考。从样式、风格判断,应该为明代修建。据当地传说: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南征时,路过此地,部分将士由于蹚水过河,双脚腐烂。于是,诸葛亮下令军中将士每图片人从曲靖带一块砖到此地,修建了此桥。因此,桥又被称为“带砖桥”。20世纪70年代,新修马龙县旧县镇至梁家田村的乡村路桥,角家湾桥逐渐废弃。角家湾桥为2009年马龙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是目前曲靖境内现存最早的砖石拱桥,对……[详细]
白塔铺村白塔桥
  白塔铺村白塔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白塔社区白塔铺村。白塔河由东南向西北流淌,桥横跨白塔河上。图片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筑,3孔,无桥栏。桥面全长22米、宽3.6米。桥孔大小不一,中间1孔跨径5.8米、孔高2.9米。西北面1孔跨径3.6米、孔高2.3米。东南面1孔因长期被淤泥和村中弃土等废弃物淹埋,大致可识别,具体尺寸不清。为减少水流对桥的冲刷阻力,桥墩迎水面和泄水面均设置成三角形状,底边宽2.4米。桥拱部分4层,由外至内,第一、三两层为打凿规整的厚约0.35米方形条石横联砌置;第二、四层为打凿规整的厚约0.15米的方形石片纵联砌置。用材讲究,层次清晰,造型简洁,结构坚固。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具体准确年代不详。1995年,为方便通行,白塔村村民用混凝土铺设桥面。20……[详细]
230、豫顺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顺桥
  又称东门桥。位于富源县中安街道东门社区富源县中医院西南50米处。豫顺桥由东向西横跨于东门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全长24米、宽5.3米、高7.1米,孔跨径18米。原桥面由不规则的纯青石块铺砌,形成两端低中间高的弧形。由于桥中部高凸,桥两端各设3级石台阶以减缓坡度,故只能供行人、马帮使用。桥面两侧设条石护栏,桥拱两面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桥东原立有1通建桥碑,现已损毁。据清康熙、光绪《平彝县志》记载:豫顺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由邑人张大云倡议筹建。“豫顺桥”,取“和顺平安”之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于损毁严重,知县韩再兰及地方绅士又捐资重修。历史上,由于豫顺桥古朴、典雅,加之周边景色优美,明清时期曾将此桥列为“平彝八景”之“豫顺仙桥”“玉真仙桥”等。2……[详细]
231、洞潭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潭桥
  洞潭桥位于富源县大河镇白岩村委会新田冲村南1000米处的块泽河上。桥呈西北—东南向,依地势而建,巧妙运用河中石灰岩巨石作为桥墩中心基座。桥为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桥面呈西北高、东南低斜坡状。全长43.9米、宽4米,桥面距河底高15.5米。桥面为青石板直联横砌,用材硕大。桥面中部微凸,两侧设高0.45米、图片厚0.3米的五面条石护栏。桥孔一大一小。大孔跨径12.5米,小孔跨径7.4米。桥拱中部置铁质避邪宝剑,两侧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图片桥西南端立有洞潭桥碑记1通。青石质地,碑额呈半圆首形,碑身呈长方形。碑通高2米、宽0.96米、厚0.18米。碑上部从右至左横书阴刻“洞潭桥碑记”5字;碑文直书左行阴刻,题跋已无法辨识,落款为“清光绪八年(1882)岁次壬午二月上浣榖旦立”。碑文字迹模糊,内容……[详细]
高山堡石拱桥
  高山堡石拱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越州屯村民委员会高山堡村西南800米处的越州屯。桥南北横跨越州屯河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面全长10.4米、宽4.2米,无护栏。桥拱高1.8米、跨径4.4米。桥拱部用楔形条石纵联砌置,桥面露出桥拱楔形条石。桥面至桥西端6.2米处均为青石铺砌,青石表面光滑。石拱桥始建年代无考。据《马龙风物》记载:“元至元十年(1273),开通从马龙县城经达家庄、雅口子、高山堡、小里冲、古城、松溪坡、双龙村进入曲靖越州的驿道。此驿道经过陆良、宜良、呈贡达昆明。”据此分析,初步判断高山堡石拱桥有可能始建于元代。石拱桥是连接越州屯村和月望两地的重要通道,又是古驿道的组成部分,对研究当地古代交通发展状况及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2年7……[详细]
沾益新桥
  新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太平社区新桥村中。桥南北横跨原西河河道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砌筑,纵联砌置,共3孔。桥全长23米,桥面宽6.5米,桥面以石灰石板铺筑,平直。桥两侧置拦马石,长0.8~1米、高0.4米、厚0.2米不等。桥面距水面高3.5米。桥孔跨径相同,均为6米。据清光绪《沾益州志》卷二“城池附津梁”记载:“新桥,城南十里”。又据《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记载:“初八日……又一里抵新桥,殷雷轰然,大雨忽至。”“十二日,主人情笃,候饭而行,已上午矣,十里仍抵新桥,道由歧朔流西南行。”可知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先后两次入交水城(今沾益城)均途经新桥,此时新桥已经存在。由此可推断新桥建于明代,对研究曲靖明代桥梁建筑有较高的价值。由于西河河道改变,加之年久失修,河床淤积,新桥……[详细]
江底铁索桥
  又名永安桥、福德桥。位于会泽县梨园乡江底村北的牛栏江上。桥南北横跨于长江上游支流牛栏江江面上。牛栏江南岸为曲靖市会泽县江底村,北岸为昭通市鲁甸县江底村。桥全长49米、净跨38米、宽3.15米。桥用14根铁索与南北桥墩牢固相连,其中桥面10根、东西护栏各2根。桥身用40根长1.2米、直径5厘米的铁杆连接,桥上铺垫木板,两侧桥栏与桥面悬空高1米。铁索每根直径25厘米。南北桥墩用墨石嵌砌,与山连接。铁索两端嵌于石墩内并用铁构件固定。南北桥墩上建桥房,北桥房为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南桥房为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均为3开间,通面阔9.85米、进深9.35米。进出桥面必须由桥房通过。北桥房内专置建桥碑3通,后因军阀混战和剿匪征战,两度火攻,北桥房被毁,碑石尚存而文字却不能辨认。南桥房因年久失修,现严重坍……[详细]
235、黑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桥
  又名山塘桥、长虹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黑桥社区黑桥村北20米处。桥南北横跨珠江干流南盘江两岸。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面全长42米、宽6.2米。桥孔径跨度最大者为第2孔,成半圆弧形,跨度约10米,如长虹卧波。桥面平坦,可行车马,两侧原置石护栏,现已毁无存。桥北端由于地势低凹,原建有引桥直达北岸邓家山脚。引桥宽2米、长100米;桥南端原建有接官亭,已毁不存。桥南端黑桥村内尚存有历代修桥碑记4通,保存基本完好。据清光绪《沾益州志》记载:“山塘桥,俗名黑桥。离城北三里许,通四川大道。唐武德七年冬十二月,检校南宁都督韦仁寿建。”据民间所传,唐武德年间所建的桥因河道淤泥堵塞,致使其被淹没。现存石拱桥为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在旧桥之上重建,取名长虹桥。黑桥是五尺道曲靖段古驿道上的……[详细]
小河三官桥
  小河村三官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张安屯街道小河社区小河村民小组东南500米处的张安屯。桥呈东北—西南向,横跨于张安屯河上。桥为石灰岩沙石横联拱券砌筑,单孔。全长34米、宽4.65米,桥面两侧置护栏,栏高0.55米、宽0.27米。桥面铺设大小、厚薄不一的石块。最大者长约1.2米,宽约0.7米、厚0.2米。桥拱高8米,孔径跨度14米。桥面中央凸显,东北面为阶梯和斜坡间杂,西南端为24级台阶。整体桥面起伏较大,仅可通行人畜,车辆无法通行。桥东北端3.8米处建有三元宫土木结构古建筑。建筑呈封闭型四合院,四合院内西厢房底楼现保存有三官桥记碑和泽及千秋碑各1通。2碑均为石灰岩青石质地。碑阳字迹刻画较浅,局部漫漶不清。三官桥碑立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碑文主要捐资修桥者功德及名录;泽及千秋碑立于中华民国7……[详细]
237、抹阁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抹阁桥
  原名龙凤桥、酉集桥。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小营脚村东20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滇、黔两省分界的黄泥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全长40米、桥面宽5米,距水面高35米。桥面略凸,两侧设高0.6米、厚0.3米的条石护栏。护栏两端各置1对高1米的石柱及1对高0.4米的小石狮。桥墩利用河两岸天然石灰岩巨石加以砌筑。桥孔大小不一。大孔呈半圆形,孔径跨度18.6米;两侧泄洪小孔呈圆形,直径各为4米。桥拱两侧桥楣上方均阳刻太极图案,拱顶中央安设铁质避邪宝剑。桥西端引桥边立有1991年竖立抹阁桥碑记1通和县级、市级文物保护标志碑。据光绪《平彝县志》及建桥碑记载: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竣工于嘉庆十年(1805)孟夏月上旬癸酉日。“癸酉”属鸡,故桥称“酉集桥”。传统文化中,鸡为“凤”,河……[详细]
石鼓福海桥
  旧称阿拉谷桥,俗称三孔桥。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村旁的以礼河上。桥东西横跨以礼河两岸。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全长41米、宽6.7米、孔径10.85米。桥面平直。桥墩迎水面砌成三角形分水金刚墙,中孔拱顶迎水面正中嵌石雕虬龙头。桥面两侧置石护栏,栏高0.6米。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阿拉谷(今福海村)何氏族人出资修建,因倡导建桥之人名为“何福海”而取名“福海桥”。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以礼河洪水暴涨泛滥,桥被冲塌2孔,两岸行人只能用船摆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任广西梧州协统(诰授武显将军)的何氏族人何尔晟,慷慨倾囊,捐出俸饷,重修此桥。福海桥对研究清代以礼河水文资料、当地交通发展状况及桥梁建筑技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6年12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块泽河大桥
  块泽河大桥位于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委会下铺村西北约800米处。桥由旧桥、新桥2座组成,垂直东西横跨于罗平、富源两县交界的块泽河上。 旧桥,距离河面高约30余米,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全长30米、宽6米。桥孔径大小不一,西侧孔径跨度12米,东侧孔径跨度5米。两端桥墩直接利用河两岸石灰岩崖壁岩石为基石,中间桥墩立于河中凸出水面的石灰岩巨石上。桥面略凸,两侧设高0.6米、厚0.4米的条石护栏。桥东北侧石灰岩崖壁上阳刻横书“天虹接汉”4个楷体大字。桥两端原分别立有块泽厂募建石亭重修桥路施名刊记碑和悠久无疆碑各1通,现已毁无存。桥东端现仅存有中华民国5年(1916)腾冲商人张鉴藻倡议捐资重修路桥时镌立的中流砥柱碑1通。碑为青石质,长方体。高1.28米、厚0.32米,四面刻重修大桥经过,捐款人姓名。 ……[详细]
牛栏江大桥
  图片旧名车洪江桥,又称小江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德泽村委会乡政府驻地南2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由南向北流淌的牛栏江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7孔。全长95.1米、桥面宽6.9米、每孔跨径均为10.4米。桥墩上游迎水面和下游泄水面砌成三角形,减少水流阻力,以利泄水。桥面铺筑平整,可行车马。桥面两侧有0.5米高的石护栏,条石直联支砌。第4孔桥面两侧护栏内侧面上左右各刻浮雕水牛图案1幅。一为站立饮水状,一为卧睡状。图案尺寸长、宽约为0.2米左右,形态逼真而自然。桥西端南侧立有建桥碑记1通。青石质,长方形,内容主要记述建桥原因及始末等情况。据清光绪《沾益州志》记载:“车洪江桥,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东川刘汉鼎独立力建。”可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是巧家刘汉鼎独立出资建造。牛栏江桥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