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旅游景点介绍

宣威观音阁
  宣威观音阁位于宣威市落水镇多乐村东200米处。阁坐东向西,占地面积81平方米。阁依岩石建于高约1.5米的方形青石台基上,岩石高约9米,岩面凹似弯弓,阁就岩势立柱,为攒尖顶楼阁式木结构,共5层。阁后檐从1~4层的一半,均以岩壁为后檐墙,形成1~3层只有前檐而无后檐。南北两檐也因岩面凸凹不平,以致各层进深长短不一。从正面看,前檐各层比较规整,4~5层因高出岩石顶部,方出现完整的四檐。阁为3开间,通高15米。底层明间通面阔3.35米,左右次间通面阔1.95米、进深为2间,第一进间深1.95米、第二进间深2.9米。前檐和左右檐,从2层起直至5层,逐层内收0.5米,以左右次间和第一进间为回廊。回廊因各层内收而变窄,1~3层前檐的金柱变为4~5的檐柱;后檐金柱至4层为400第五章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详细]
红紫塘大桥
  红紫塘大桥位于富源县营上镇迤启村委会小红紫塘村南500米处。桥由西北向东南横跨块泽河上,占地面积30.6平方米。桥为石拱桥,拱券纵联砌筑,共5孔。全长45米、宽6.8米、高5米。拱跨径8.7米、桥墩宽1.6米,迎水面设计成弧形分水尖。拱西南侧横书阴刻“毛主席万岁”5字;东北侧横书阴刻“为人民服务”5字。桥两端分别建有高2米、宽0.6米的正方体石柱各2根,柱顶呈宝塔状,柱底座呈台阶状。桥始建于1959年,时为木桥。1970年重修为石桥。桥对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交通史和桥梁建筑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6月,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贵昆铁路木嘎至天生桥段
  贵昆铁路木嘎至天生桥段位于宣威市乐丰乡木嘎村委会至双河乡天生桥贵州界之间。起点木嘎车站,铁路全长21千米。铁路为准轨铁路。其中最险要的路段是宣威市乐丰木嘎车站至双河荷马岭车站,距离16千米,高差达150米。为减缓坡度,增大曲线半径,达到最大坡度为12‰、最小曲线半径为300米的设计要求,线路呈“S”形设计,共有隧道21个,桥梁30座,总延长11.1千米。铁路盘旋迂回,形成桥上有桥、隧洞相叠的景观。当火车经过此地段时,让人产生几列火车同时运行的错觉。天生桥位于云贵两省交界处,全长520余米,桥下由17个高30~60米不等的混凝土桥墩和钢架桥墩支撑,下面为石灰岩过水洞,形成“天生桥上架天桥”的景观。贵昆铁路云南段于1958年开工建设,参与施工的铁道兵和民工超过10万人。由于地势险要,施工困难,建……[详细]
马过河米轨铁路桥
  马过河米轨铁路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马过河村民委员会河边村北50米处。桥东西横跨马过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图片米轨铁路桥,青石质石拱桥,共3孔。桥面全长66.4米、宽3.3米。两侧护栏高0.4米、宽0.5米。孔高11.2米,中孔跨径22.8米,两侧孔跨径均为11.6米,中间桥墩呈圆柱形,下大上小。桥面中央直行铺设轨距1000毫米的双线铁轨,桥梁载重为中华16级。米轨铁路桥始建于1941年,是叙(府)昆(明)铁路上的重要津梁。叙昆铁路自叙府(宜宾)南杆坝经盐津、昭通、威宁、宣威、曲靖至昆明北站,全长865千米。中华民国27年(1938)10月开始勘测、筹建和施工招标,同年12月正式开工,至中华民国33年(1944)6月1日铺轨到沾益,沾益至昆明北站路段173.4千米。中华民国32年(1……[详细]
老鹳脚石坝及引水渠
  老鹳脚石坝及引水渠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大石崖村民小组东北300米处。坝呈西北向东南状,占地面积68平方米。由坝堤及引水渠道组成。坝由2级坝面构成,一级坝面全长12米、高2.3米,有台阶6级,每级自上而下增宽0.1米,均为红褐色铁矿石砌成。引水渠于坝西北角出水口处由东向西达九龙湖,水渠底部及两侧均用未经打凿的毛石与混凝土砌筑。宽0.5米、深0.6米、长约4000米。石坝始建于清代晚期。中华民国及现代均作过修葺。引水渠历史上也做过多次修葺,20世纪80年代改用青石、混凝土修建成三面光沟渠。石坝及引水渠是研究马龙地方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2年7月,马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毛家村大坝及纪念性建筑
  毛家村大坝及纪念性建筑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竹园村委会驻地东约500米的以礼河中游。坝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坝为黏土心墙土坝。高82.5米、顶长467米、顶宽8米。水库南北长20余千米,库容5.53亿立方米。坝顶中央立纪念碑1座,由碑座、“三面红旗”造像组成,砖混结构,整体通高10米。碑座呈长方体,共3段。主座高4.3米、宽10.1米,东侧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高峡出平湖”5个大字。主座南北两侧为副座,座高均为2.8米、宽8米。北侧副座东面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大海航行靠舵手”7字;南侧副座东面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9字。主座顶部置“三面红旗”立体造像。高约5.7米、宽约10米。水库始建于1958年,1971年竣工,是当时全国5大水电重点……[详细]
马嘎寺大炼钢铁土炉群
  马嘎寺大炼钢铁土炉群位于宣威市板桥街道鸭塘村委会东南4600米处的马嘎寺白窑泥塘。炉群分布于南北相邻的两座小山山脚和山腰,面积1500平方米。现存土炉38座。南面山脚及山腰分布32座,北面6座。炉呈方形,下大上小,为夯土筑成。残高1.6~2.3米不等,上部口沿残宽1.8米、底宽2.3米。炉膛和烟道联为一体,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形,顶部即为进料口,炉子底部除有炉口外,其余3面均有开口,应为火口,亦为铁水出口。从炉子整体结构看,铁矿及其材料应为一次性从炉子顶部进料口装入,经过冶炼,铁水从炉子底部各口流出。土炉均为1958年“大跃进”时期所建,由于长期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大部分炉子已经面临倒塌。马嘎寺大炼钢铁土炉群于2012年入选云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展“大炼……[详细]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旧址
  攀枝嘎“农业学大寨”旧址位于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委会驻地。旧址由招待所、礼堂、大寨地等组成,分布面积约566950平方米。招待所,坐南向北,单檐悬山顶石木结构,共2层,7开间,通面阔29.4米、进深10.15米。礼堂,坐西向东,单层石木结构,通面阔19.4米、进深11.9米。南面设有宽约5.8米、高0.71米的半圆形主席台。礼堂可容纳观众400余人。大寨地分布于村委会周边山上,总面积约850亩,均在喀斯特地貌的坡地上靠打、炸、砌、挡开辟而成。攀枝嘎“农业学大寨”开始于1969年,经过4年艰苦奋斗,粮食总产量翻番,经济收入增长83%,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云南省基层干部纷纷到此参观学习,为接待参观者,便于交流经验而建盖了招待所和礼堂。由于当时招待所几乎天天爆满而被称为“宣威第……[详细]
渣格文阁
  渣格文阁位于宣威市龙潭镇上格村委会上格完小校园东南角。建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8平方米。文阁建于高约0.3米的方形青石台基上,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砖木结构。青瓦屋面,设宝顶,共3层。建筑平面布局为正方形。底层通面阔和进深均为6米,西面设大门,其余三面为砖墙,墙正中上部设雕花格子窗。二、三层逐层内收,四周为回廊,设有木栏杆;楼梯设于阁内南侧。文阁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渣格村民所建,原称魁阁,后称文阁。原文阁四周建有其他建筑,与文阁形成四合院。后建小学时,周围房屋被毁。原文阁年久失修,濒临倒塌,2000年重新修缮如新。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保太戏台
  保太戏台位于师宗县五龙乡保太村委会保太村小学校内。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由戏楼和戏台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6平方米。戏楼,单檐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一楼一底,青瓦屋面。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5.5米、通高9米。底层明间,置普通双扇板门;2次间前后安装直棂窗,透光通气较好;楼板全封闭,底层不可上楼。楼上由于柱身加高,房屋空间也随之扩大,室内较为宽敞,前檐部分皆装修为格扇,2次间安装方格直棂窗,腰串及裙板上彩绘花鸟和其他动物纹饰。戏楼明间楼板与戏台水平衔接,相交处设3开6扇雕花格扇门,格心和裙板全部用木板镶嵌严实,均饰山水、花鸟彩画;格扇门内设插关,逢演戏时可任意开启和拆卸,使用十分方便。戏台,建在高约2米的须弥座石台基上,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亭阁建筑。通面阔6.4米、进深4.1米、通高7.……[详细]
富乐玉皇阁
  位于罗平县富乐镇第一中学东南侧龙脉山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沿中轴线排列,为三进院布局,由凉亭、山门、前院西岳庙、中院真武殿、后院斗阁等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3697.36平方米。山门,高4.4米、宽2.8米,后设13级台阶通往前院西岳庙。每级台阶长3.15米、宽0.32米、高0.2米。前院西岳庙,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9.3米、进深8.45米。明间为8扇几何形纹饰格子门,门楣上方匾额题“西岳庙”3字;前设8级台阶。殿内正方塑灵光、吕主、韦陀神像,左侧塑牛王等神像,右侧塑马祖神像。中院真武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2.2米、进深8.1米。明间为6扇雕花格子门,门楣上方置2匾,匾上分别书“孝阐天经”、“德配乾坤”;左右次间为彩绘圆月形门,内塑祖师、观音、太乙……[详细]
胜境关石虬亭
  位于富源县中安镇胜境关村中部。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22.4平方米。亭为重檐抬梁式四角攒尖顶石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6米。一层下部东、南、西三面以五面石砌置高约1.4米的石墙护栏。16根楹柱托起二重飞檐。二楼中间开梅花屉窗,两边为余塞板。楼上部悬挂“石虬亭”3字木匾,右行横书,楷体。亭垂莲吊柱,顶部置琉璃葫芦宝顶。亭北面檐柱刻木质楹联“古柏参天风声入座,虬龙伏地云气凌霄”1副。整个建筑坚实秀雅,美观大方。亭东北2米处有一露出地表的石灰岩,状如2条虬龙屈曲盘卧。当地民间流传有“二龙赐水新人喝,白头偕老子孙多;官人饮得龙泉茶,步步高升享荣华”这一俗语。据考证,石虬亭原名“万里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明末清初因战乱焚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云贵总督王继文派人恢复重修。清……[详细]
汛上云峰寺
  原称圣武庙。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云峰村东首的川滇古驿道旁。建筑坐北向南,依中轴线建有照壁、山门殿、圣武大殿、魁阁、观音殿组成二进院,占地面积4503平方米。现仅存照壁、山门殿、正殿(中殿)、东西配殿,占地面积1151平方米。照壁,位于山门殿前(南)8米处,长14.75米、宽1.5米、高2.8米,顶置两坡瓦屋面,正脊两端起翘,中部镶嵌彩色琉璃九龙雕塑,龙脊后中偏上部饰白色云纹,底部饰蓝色海水纹。山门殿,临街建在1石台基上,台阶前端两侧各置一尊石狮造像。殿为歇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土木构架。青瓦屋面,一底一楼。前檐两重,卷棚出厦,后檐为单檐。山门下层通面阔3间,明间为通道。山门后面楼层为戏台,台口前为院子,与正殿相对。戏台通面阔16.2米、进深为11.6米。一进院内有古柏、银杏树各2棵。古柏高18米、……[详细]
74、月涛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涛寺
  位于师宗县竹基镇抵鲁村委会小龙甸村东南1000米的月涛山腰。建筑于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下,依山势而建,坐东南向西北,原建筑分别由山门、前殿(子孙殿)、中殿(关圣宫)、后殿组成,中殿、后殿两侧均建有配殿及厢房数间。三大殿依次升级,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大殿,建于高约1.6米的13级石砌台阶的台基上,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4.3米、进深11.2米、高7.5米。屋顶覆盖青灰筒板瓦。前檐接抱厦,宽3.2米,卷棚顶;架梁制作规整、精巧,用材大方;檐头朴实疏朗,檐下木雕柔丽,整个前檐格扇齐备,棂花纹样千姿百态,雕工纯熟洗练;檐柱、檐檩、檐板皆彩绘,纹样多为“如意”花草或几何图案;雀替镂刻为云龙状,耍头雕成龙首,挑檐檩檩头置于檐柱柱头之上,金柱使用较大圆木;柱础为鼓形,上下覆盆。大殿建筑……[详细]
钟屏街大佛寺
  钟屏街大佛寺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钟屏街483号。建筑坐南向北,分别由门楼、天王殿、东西厢房、观音殿、东西两庑、后殿(大雄宝殿)及水井组成3进院落布局的建筑群。占地面积2708.55平方米。门楼,重檐歇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0.8米、进深6.4米。明间一楼设通道。天王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75米、进深10.5米。前檐及门窗饰彩绘。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4米、进深6米、出廊1.5米。观音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5米、进深10.6米。东西两庑,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1米、进深4.3米。硬山顶墙体高出屋顶正脊,呈“猫弓墙”(俗称“风火墙”)。后殿(大雄宝殿),单檐歇山……[详细]
三台洞古建筑群
  三台洞古建筑群位于宣威市西泽乡西泽村委会黄家台子村回龙山东南面。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依石灰石山岩用铁链将木柱固定于岩石之上,分别由玉皇阁、文阁、武阁组成建筑群。因回龙山东麓岩壁有5个天然石洞,纵横均分为3层,当地群众依洞就岩建立寺庙,故称“三台洞”。玉皇阁,位于三台洞古建筑群中部,五重檐攒尖顶楼阁式石木结构。通高5层,28.3米。底层为斋房,10开间,通面阔27.5米,与武阁通连;二层为大雄宝殿,3开间,供奉佛教三世佛像,左后侧洞中塑十八罗汉神像;三层为财神殿;四层为观音殿;五层为玉皇阁。三至五层通面阔均逐层向上递减。文阁,位于玉皇阁建筑群右侧,四重檐攒尖顶楼阁式石木结构。通高4层,24.12米。底层,3开间,通面阔7.5米;二层为地藏王殿;三层为大成殿;四层为文昌殿。二至四层通面阔均逐层向上……[详细]
  中和街刘氏大夫第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中和街 21 号)内。建筑坐南向北,由大门、二门、厢房、正厅组成四合院, 占地面积为 509.7 平方米。大门,仿牌楼式土木结构,与围墙相连。通面阔 3.6 米、进深 4.2 米。二门,仿牌楼式土 木结构,墙体为须弥座金包银形制,挂落雕工精美。通面阔 3.5 米、进深 1.25 米。东西厢房, 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 3 开间,通面阔 9 米、进深 3.8 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 土木结构。3 开间,通面阔 12.25 米、进深 7.62 米。刘氏大夫第始建于清代中期,后曾经过多次维修,保存一般,是研究清代东川府会泽县 地方官制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 年 11 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纪家坡村梁堆墓位于陆良县中枢街道中纪村委会纪家坡村西北处。整个墓地近似方形,墓葬略呈圆形,有封土。直径7.9米、残高2米,占地面积48.9平方米。墓地所在位置为纪家坡村最高点。2001年村民捐款在墓地周边修建围墙及碑亭,明确保护范围,并在地表植树种草。碑亭为六角攒尖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屋顶饰黄色琉璃瓦。保护标志碑为石灰岩灰白色长方形质地。纪家坡村梁堆墓现保存较好。据考证,梁堆墓为汉、晋至隋、唐时期的南中大姓墓,对研究南中大姓的历史渊源及墓葬的形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9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花红岩梁堆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潇湘村委会黄果咀村东南1500米处的红花岩和三宝街道何旗村委会大马场村西北800米处堆子地交界的半山区丘陵缓坡地带。共有带封土的梁堆墓8座,均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黄果嘴村4座,马场村堆子地4座。因8座墓同处于方圆1.5平方千米的花红岩地理区域内,2008年9月、2009年11月,曲靖市麒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将墓葬依次编号为黄果咀村1~4号梁堆墓和马场村堆子地1~4号梁堆墓。本志收录时,将两处合并共同命名为花红岩梁堆墓群。花红岩梁堆墓群的8座墓葬,历史上几乎全部被盗掘,或者被破坏。其中潇湘街道黄果咀村花红岩的4座梁堆墓仅保存有封土堆,墓室、墓道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宝街道马场村堆子地的4座梁堆墓仅剩2座保存较好,其余2座被当地村民挖掉,仅见一……[详细]
  崔家屯梁堆墓位于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峰街道高家屯社区崔家屯村东北约 1000 米处缓坡地带。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墓葬现存封土呈长方形。南北长 8.8米、东西宽 6.3米、高 2.4米,面积 56.1平方米。墓葬封土为黄褐色,土质细腻,较疏松。墓顶有被盗痕迹。崔家屯墓葬在曲靖地区较为典型,西城街道是曲靖盆地三岔坝子梁堆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周围不到 2000米的范围内,就保存有 3座梁堆墓,处在同一地理单元,均为坝子中部的缓坡台地上。墓葬形成的具体时间较难判断。结合周边经过发掘的梁堆墓和有关史料记载分析,当为东汉后期至唐代初期。1985年 5月,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