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旅游景点介绍

  五尺道九龙山段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光华社区浑水塘村北约2000米的九龙山山间。现存道路残长约2000余米、道宽1~2.5米不等,为青石横置砌筑而成。石块大小不一,最大者长1.3米、宽1米,小者长、宽约15~20厘米。古道长期经车、马、商贾、行人、军队踏行,路面石块均磨成略带弧形的光滑平面,部分石块上马蹄印迹宛然可见。蹄印深2厘米、径长6~12厘米不等。在现存道路中段东侧1米处岩石上,有“毒水”摩崖石刻1处。五尺道九龙山段遗迹是历史上五尺道进入云南地区的重要地段,现存驿道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年代为明、清时期。驿道对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交通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物例证。2002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林魁星阁
  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松林社区松林村中央。建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0.3平方米。建筑为三重檐歇山顶抬梁楼阁式木结构。一层为正方形柱网平面。3开间,通面阔9.5米、进深9米。其中明间宽4.5米,左右四面次间各宽2.5米。一楼明间为松林驿城通道,呈十字交叉口,南北向通五尺道,东西向为城通道。四角形成4间耳房,由西北角耳房沿木梯可上至第三层。魁阁三层木结构建筑,中间4根金柱为通柱,通高14.5米。每层由下向上逐层向内收拢,呈“回”字形,各重檐四脊向上翘起,阁顶部置有镇凤塔和金鸡装饰。魁阁保存完好。魁阁始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清代康熙年间曾重修。1997年,松林村委会民间集资进行全面维修。2005年又重修。魁阁是曲靖境内目前唯一现存的明代楼阁式建筑,历经近400年依然结构稳定、梁架完好、保……[详细]
  地点:麒麟区越州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界桩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界桩外50米范围内为界。……[详细]
  地点:麒麟区三宝街道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四周边缘围墙、界桩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城墙、界桩向四周扩出100米为界。……[详细]
三宝五联墓群
  三宝五联墓群俗称五联烟堆子。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现存土堆约呈圆形。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7米、高出地表1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墓葬顶部开挖长2米、宽1米、深1米的探沟时发现大量陶罐碎片。碎片为夹砂灰陶,火候较低,陶片上有简单的刻画纹饰。在墓群底部外侧边缘采集到陶鼎足部、陶罐口沿等碎片。1987年9月,当地村民在墓地顶部修建水池时,在东侧距地表深1.2米处挖掘出部分青铜器,后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初步判断为类似于八塔台性质的墓群。三宝五联墓群是曲靖市麒麟区盆地内发现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重要墓地,对研究曲靖以及周边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此墓群周边不足1000米范围内现保存有银子山遗址、三……[详细]
  澡堂坡战斗遗址位于麒麟区三宝街道,年代为1949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殷怀庆家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年代为1937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美庭家宅
  王美庭家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年代为1937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车心口战斗遗址
  位于富源县墨红镇三台村委会糯岗村车心口山顶部。车心口地势险要,绵延起伏,南接冷嘴子山、深冲、朝阳箐,北连起垴坪子山、尖山、朝阳箐山。面积约3000平方米。山上植被繁茂,山顶丫口有元代铺设的古驿道从中穿过,属易守难攻之地。1935年4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入滇由这条古驿道进入车心口山,与前来阻击的国民党李嵩独立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经过6小时的激战,红军全歼敌军,取得胜利,为顺利通过云南,北渡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斗遗址面积较大,整座山都留下红军战斗的足迹。2000年以来,由于当地政府封山育林,故当年红军战斗痕迹已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遗址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2011年6月,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九军团水城扩红遗址
  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水城社区西北约100米万额山脚。遗址由扩红雕塑、扩红广场、陈列馆组成,占地面积4446平方米。雕塑坐东向西。长18米、宽6米、高11.7米。雕塑上面共有10个人物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攻克宣威后,接到中央军委迅速离开宣威,向金沙江进发,渡江北上的电令。4月30日,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的率领下,离开宣威楂格,从梨树丫口进入会泽县境,渡过牛栏江,次日到达者海坝子,在者海老街宿营1日,开仓济贫。5月2日兵临会泽城下。3日,攻克会泽古城,红军处决了伪县长杨茂章、劣绅刘善初,筹款10万银元,骡马上百匹。红军除恶济贫,深受当地贫苦百姓的欢迎和爱戴,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带领红军战士进行革命宣传。会泽青年群情激昂,争先恐后踊跃报……[详细]
容家祠堂
  容家祠堂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灵璧路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内文庙西侧。祠堂坐南向北,随南高北低地势沿中轴线依次建有门楼、过厅、正厅、两厢、厨房、粮仓、小花园,组成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分布面积1756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门楼,重檐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2米。明间通面阔4.6米、进深5米,2次间通面阔各4.2米、进深6米。由明间向东西次间逐渐向外呈弧形延展。东西次间外墙前各建敞口外“八”字墙。各高、宽均为7.6米。门楼底层明间设大门、通道。前有石质台阶7级。一进院过厅,建于高0.8米的石基上,单檐硬山顶抬梁式砖石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4.3米、进深4.4米。前檐出廊,檐高5米、脊高6.6米,雀替透雕。过厅明间设2扇木门,木门两侧各置2扇格子门;2次间各置6扇直棂窗。窗……[详细]
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旧址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沙锅村。旧址坐西向东,分别由正厅,南、北厢房组成“走马串角楼”三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6.6平方米。正厅,重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6米,二楼楼板、墙壁均为木板构成,楼道有木制扶栏。建筑建于中华民国年间,为沙锅村保长张照宇所建。龙海山区是云南省较早建立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而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沙锅村是当时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8年7月在此建立中国共产党陆良中心县委,领导着以龙海山区为中心,包括陆良、曲靖、沾益、富源、罗平、师宗、马龙7县的游击革命战争。后来又在此相继成立了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陆良县游击大队、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等地方政权和地方军事组织,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迁入县城后,此处一直……[详细]
  色官村奉上遵示碑位于宣威市乐丰乡,年代为清,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报恩寺山门殿
  位于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村委会旧州小学内。建筑坐北向南,现仅存山门殿,占地面积60平方米。山门殿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0米、进深5米。檐内外及脊檩下均设“一斗三升”斗拱装饰。据刻立于清康熙时期的报恩寺常住碑记载,报恩寺是陆凉州治梵刹,开自唐,宋鼎盛,元、明制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报恩寺收归国有,在内设旧州小学。原建筑及塑像被毁,仅剩山门改为小学大门。报恩寺建筑用材粗大,斗拱制作古朴典雅,梁架结构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明代建筑风貌及当地宗教习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2013年9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河东营沾益土知州遗存
  位于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河东营村委会北面自然村北部,即石龙山东麓缓坡地带。遗址为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治所衙署建筑遗址。遗址依地势由高向低呈东西向分布,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遗址内原建筑共分前、中、后3个院落。后院南北两侧配有花厅,已毁,现仅存后院正厅房屋建筑。建筑坐东向西,单檐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4.5米、进深7.2米,明间减去中柱,呈抬梁结构,木格子门窗,小青瓦屋面。在前院西北方100米处建有石牌坊,现存直径约80厘米的石柱础1个;石牌坊西面曾建有关圣宫,为“安土司瞻天祝圣之所,乡人祈年报赛之地”。前院西南方200米处建有池塘,呈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0米,面积6000余平方米。塘口向西,池中筑方形土台,上植柏杨五六株,现保存完好。此外,衙署四周还有零星建……[详细]
西山上古墓
  西山上古墓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西约1000米处。墓为“甲”字形的砖室墓,坐西向东,由墓门、墓道、墓甬、前室、左室(北)和右室(南)等构成。墓葬东西长11.8米、南北宽4.2米、残深1米。墓顶已被破坏。墓室墙体为单层砖砌筑,均为“工”字形错缝搭接砌法。右室(南)有完整铺地砖保存,为双层交错铺就。墓砖规格一般为35厘米×22厘米×6厘米,其中朝向墓室内的一侧多施菱形等纹饰。墓壁下部与墓底交汇处斜向内凹形成凹槽状排水设施。西山上古墓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掘和破坏,因此出土器物少且多残损,主要有陶容器、陶俑、陶模型器以及簧状金器、铜泡钉、水晶等。从墓葬形制、墓砖以及出土器物看,此墓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西山上汉墓规模较大,形制特别,使用大型花纹砖砌筑而成。墓内出土的陶俑在云南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比较少见……[详细]
越州三堆子墓群
  越州三堆子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西关社区北关村民小组东北约2000米处的耕地内(越州钢铁厂西北角)。三堆子墓群由3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墓葬组成,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2、3号梁堆墓,总面积1262.3平方米。1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北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6米、高约3.3米,面积约437平方米。2号梁堆墓位于墓群中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2米、高约3.5米,面积约422平方米。3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南部。封土呈椭圆形。南北长21.2米、东西宽19.1米,面积约403.3平方米。三堆子梁堆墓群为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8月16日,当地村民在3号梁堆墓东部取土时,发现部分沙石,撬开后,为一石砌墓室,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接报案后,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会……[详细]
大园子墓地
  大园子墓地俗称杨家大园。位于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西北距师宗县城约5000米。墓地所处区域南侧为丘陵高地,北侧地势低洼,现有湿地分布,湿地连子午河,河与南盘江支流九龙江相通,东侧为村落。墓地地势较高,上覆盖茂密林木,并分布有部分近现代坟墓。墓地外形呈近椭圆形土堆状。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考古调查中发现此墓地。2015年、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师宗县文物管理所等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大园子墓地进行了2次科学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青铜器、玉石器等随葬品600余件(组)。通过发掘得知,大园子墓地堆积方式独特,是由人工熟土不断堆筑而……[详细]
越州古城遗址
  越州古城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西南约25千米处越州镇镇政府所在地。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978米、南北宽约550米,总面积约0.54平方千米。历史上的越州城选址和布局较为讲究。城址西邻南盘江,北门河从古城北部转西向流汇入南盘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凸显出古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势,成为扼守在丘陵与坝子之间的一座军事重镇。城内布局以十字街为中心,建有钟鼓楼,直通四门,南北相望,东西相同。北门为永安门,南门为阜财门,东门为镇夷门,西门为积金门。据清同治《古越州志》载:“(越州)汉隶夜郎,蜀汉隶兴古郡,晋隶同乐县,梁隶西爨,隋隶恭州,唐置悦州,宋属南蛮蒙氏,元置普摩千户,明置越州卫,本朝康熙五年五月裁卫。”现存越州城址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立越州卫时所建,明嘉靖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古城现仅存西……[详细]
  芳华城址位于陆良县芳华镇芳华村委会田心村西北300米处。城址呈南北布局,分内城、外廓。内城现存古城墙一段,东端南北长105米,南端东西长21米,北端东西长52米。外廓城墙外现存一段护城河,河东、北两面宽1~1.5米不等,西面宽4~6米不等。据清乾隆《陆凉州志·古迹》记载:“芳花故县,治北三十余里,昔名忻歪,又名部丰。元初置千户,改为县。永乐初始废,并入州,基址存。”城址是陆凉州芳花县县城所在地,始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初期撤县后废弃。20世纪90年代初古城址内、外城墙西、南两面被毁,给布局规整、结构清晰的古城址造成破坏。芳华城址对研究元代陆良城池结构有一定参考价值。2006年11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