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旅游景点介绍

响水河电站
  响水河电站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新寨村东2000米处的块泽河支流响水河北岸峡谷地带。水电站坐北向南,由机房、办公楼、发电机组组成,占地面积740平方米。机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正门上方用混凝土镶嵌右起左行横书“响水河电站”5字。发电机组为水轮式发电机组,1972年从昆明石龙坝电厂引进。机组本身为1910年石龙坝电厂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置的2台240千瓦机组之一。机组年发电量20万度。水电站始建于1972年。1974年竣工投入使用时为二级站,装机容量240千瓦。1979年扩建二级机房。1987年扩建一级机房,现年发电量为5000千瓦。水电站使用的1910年德国西门子水轮式发电机组,历经百余年,现仍正常运行,极为珍贵,对研究我国早期水力发电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2000年4月,富源县人民政府……[详细]
  重建石佛寺碑位于陆良县中枢街道窑上社区师古街石佛寺山门殿内墙南端。碑坐北向南,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好。由碑额、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通高2.25米、宽0.9米、厚0.21米。碑身高1.3米。碑额高0.63米、宽1.14米。额中部篆书首题“重建碑记”4字,边沿浮雕“二龙戏珠”。碑座呈长方形须弥座。高0.32米、宽1.1米、厚0.21米;座正面浮雕“狮子滚绣球”。碑额、碑身边沿浮雕莲花纹。碑文直书左行,凡24行,每行1~49字不等,共计973字,无漫漶。碑文主要记载了石佛寺因遭遇兵燹、水患几度兴废的情况。碑刻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对研究石佛寺历史沿革以及陆良兵屯、水利、宗教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碑文以柳体楷书为主,兼具欧阳询、赵孟頫书体风格,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具有……[详细]
  清世祖条教生员卧碑位于宣威市城南端第二小学内。碑坐东向西,石灰石质,横长方形。横长1.46米、高0.8米、厚0.1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9行,每行2~24字,共计475字。碑文书写规整秀丽,镌刻精细。内容为清世祖规范生员人格培养的8条规定。即:要受教父母;要立志成为忠臣清官;要居心忠厚,正直读书,不得心术--;不许巴结结交势要以图进身;要爱身忍性,不干预他人词讼;要尊敬师长;不许生员上 书-陈言干预军民利病之事;不许纠党立盟结社。碑身四周刻饰云龙图案(上下各有1组二龙戏珠,左右各饰1条云龙)。碑由宣威州知州题授威远同知饶梦铭、曲靖府宣威州事候补知州廖景明、拣选知县预补宣威州学学正陈云龙刻立。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五月。碑反映了清代早期朝廷对教育的重视情况,是研究曲靖清代……[详细]
  东山寺碑记碑位于宣威市城东5000米的东山寺天王殿内北面墙壁上。碑坐北向南,石灰石质,半圆--方形。通高2.38米。碑额为半圆形。高0.58米、宽0.9米,上部饰双凤朝阳图案,下部右起左行横书阴刻“万古佛流传”5字,楷书。碑身高1.8米、宽0.88米。碑文为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5行,每行5~70字不等,共计1250字。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内容记述东山寺周边环境状况和明、清两代“安土司代代相与重修”的沿革及寺庙界址情况,为研究明、清时期宣威的自然环境、宗教状况、安氏土司修庙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碑在20世纪60年代被水泥糊覆。1983年宣威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将碑复原,复原后碑体和文字均完整。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师宗州生童预贮碑位于师宗县丹凤街道西华社区丹凤小学内。碑为青石质,半圆--方形,碑座无存。碑通高2.25米、宽1.02米、厚0.18米。其中,额宽1.18米、高0.6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17行,行9~46字不等,共800余字。内容记载了清康熙年间师宗州合州生童岁科考试的情况。碑面下部边沿约0.3米处部分剥蚀残损,有少量文字已难辨认。碑面和碑额边缘均雕刻卷草纹饰,额内浮雕双龙腾云,龙呈四爪,额正中刻太极图案。碑立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师宗州在清康熙初期以前未设置专门的考场,康熙四十五年(1706)方由地方绅士竭力捐资建立考试棚场,以作各类科举乡试之所。由于棚场的费用没有专项款额,考费筹措甚为艰难,无论岁考或科考的考试卷子及其他用项俱由考生自备。这样,就出现了如碑文中所说的“……[详细]
  碧霞宫常住碑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振兴街液峰公园内。碑坐东南向西北,青石质,半圆--方形。高1.55米、宽0.7米、厚0.18米。碑额镌刻飞鸟及花瓣、云纹图案,碑身四周阴刻卷云纹。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7~56字不等,共计814字。内容为修建碧霞宫的原由、捐资置地产和修建等情况。碑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罗平州绅士耆民等人同立。1984年拆碧霞宫建筑时发现。1985年迁至振兴街文化馆内,之后又迁至液峰公园,2009年立于现址。碑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012年10月,罗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耿让墓碑原存于宣威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大成殿后檐墙上。碑坐东向西,石灰石质,共2通。碑呈长方体,各高0.76米、宽0.28米、厚0.28米。碑正面及侧面打磨过并刻有文字,背面未打磨。第一通侧面刻“□□□百代”,第2通侧面刻“威烈振千秋”。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5行,每行15~31字不等,共700余字。碑立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碑文记述了耿让先祖耿炳文(注:碑文记述耿炳文为耿兴之父,有误。据2010年3月耿兴墓出土墓志记载,耿兴之父为耿思)及其子耿兴的事迹和耿让本人的生平。2017年碑被搬迁至宣威市博物馆保存。碑四边均有残损。耿让(1611~1695),早年镇压过明末东川农民起义,清朝建立后,又为清政府开国平边效力,为“身历两朝繁剧之事”的人物。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曲靖军民府六属公立府治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公园碑亭内。原存曲靖城南门曲靖卫生学校内。碑为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移至麒麟公园碑亭内保存。砂石质,长方形。高2.28米、宽0.82米、厚0.125米。碑顶部及左右两边阴刻双线边框,内饰卷云纹。碑文阴刻,正书,左书直行。凡15行,每行9~80字不等,全文共1000余字。首行题衔“曲靖军民府六属公立府治碑”12字,正文后刻职官题名34行,共33人。碑文磨损严重,字迹漫漶不清,保存较差。内容详细记录了曲靖府城的基本情况以及城内的主要建筑物、周边景观等情况。2010年前后,碑文被人全部铲去,仅留华碑一通。破坏严重。碑立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为记述重建曲靖府府治衙门而立。碑对了解明、清时期曲靖城的自然环境、政治构架、机构设置情况以及曲靖……[详细]
  可渡贞烈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南关门碑廊内。碑为砂石质。高2.2米、宽1.08米、厚0.13米。碑额为半圆首形,无字。碑下部有榫,碑座已失。碑原立于可渡旧城街道旁,后被当地村民作为院子铺地石,碑阳朝下。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5行,共计1000余字。碑文记述了明万历年间当地百户邹承恩之妻谢氏守节抚孤事迹。明天启二年(1622),安效良叛乱,叛军至可渡,谢氏为保守节义率女儿、长媳、次媳和军民张允德之妻毛氏怀抱幼女投崖自尽。碑由于剥蚀严重,刻立时间不清。据清道光《宣威州志·节烈》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43),乌撒卫指挥为旌表谢氏等“忠魂苦节”而立此碑。碑对研究明代晚期滇东北土司叛乱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察院禁约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文化和旅游局院内。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曲靖老城东门街城墙上发现。碑为砂石质,长方形。高1.30米、宽0.61米、厚0.11米,残损。碑首横书左行“察院禁约”4字,楷体,双勾阳刻。碑身碑文为楷体、阴刻,直书左行,凡16行,每行6~31字不等,共计338字。内容主要为禁止各级官吏横征暴敛、--枉法的行为约束。碑立于明崇祯二年(1629),为曲靖府奉云南按察使司命令而立。由碑文记载可知,明代各行省的按察使司,不仅管理地方司法刑狱,而且对地方官吏还设有监察、弹劾的作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地方吏治的腐败情况。为肃清吏治,云南行省按察使司要求曲靖府革除官僚弊政。因此,勒石立碑于官衙门口,以警示、提醒百官。察院禁约碑对研究明代云南吏治情况有重要历史价值。1985年5月,原……[详细]
  第一山碑位于曲靖市城东南12千米处的朗目山云崖庵前殿面前。碑为砂石质,圆--方形。高1.75米、宽0.38米。碑文直书,凡3行,共计13字。中刻“第一山”3个行楷大字,右侧中部刻“米芾书”,左侧中偏下部刻“郡人丁复享勒石”。碑原存朗目山云崖庵北面山墙照壁上。1995年重新维修云崖庵时,新建前殿,将碑亦移至殿前安放。第一山碑碑文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手书遗迹,由古代曲靖书法爱好者丁复享在明代或更早拓片刻石而立。“第一山”3字行书书之,苍劲有力,神韵飘逸,对研究地方历史、宋代书法有重要价值。1985年5月,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远奉革弊碑位于罗平县鲁布革乡八大河村委会下西林村1000米的蹦重山腰。碑坐东南向西北,青砂石质地,半圆--方形。通高2.28米、宽1.19米、厚0.15米。碑额半圆形。宽1.24米、高0.55米、厚0.15米。顶部直行阳刻“上宪”2字,楷书,左右各刻1只蝴蝶。中部刻太极图案,两边刻对称的白鹤、菊花图案。下部横书左行阳刻“永远奉革弊碑”6字。碑身高1.73米、宽0.76米、厚0.1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10~49字不等,共计767字。内容为曲靖知府奉云南督抚两院之命颁发的严禁兵役侵扰乡里,夷汉人民平等相处,禁止乱派捐税,0-百姓钱粮,豪夺民物的戒令。碑文两旁斜线装饰字底,阳刻楹联“遵二府禁止诸弊,奉两院革除数条”1副。楹联两侧翼高1.73米、宽0.13米,两翼雕刻花纹,……[详细]
  遵奉上宪永禁碑位于罗平县大水井乡大撒召村中。碑坐西南向东北,青石质地,门楼式笔架形屋脊,施斗拱,碑由碑额和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2.8米、宽1.60米、厚0.14米。碑额高1.10米、宽1.6米、厚0.85米。碑身高1.90米、宽0.86米、厚0.14米。正上方横书左行阴刻“遵奉上宪永禁”6字,左右两端阴刻花卉、祥云纹,下刻2条凫鱼纹浮雕。碑身两侧用块石支砌镶嵌,高1.83米、宽0.20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1行,每行16~55字,共计688字。内容为曲靖府正堂根据村民的申诉,颁布禁止兵役入村骚扰,滥派0-,胡作非为,违者严加究办的戒令。碑立于嘉庆十二年(1807),部分碑文已剥落。2008年进行过维修。此碑被收录于《曲靖石刻》,定名为“署曲靖府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碑”。今考碑文及文意……[详细]
  奉上遵示碑位于宣威市乐丰乡色官村委会吴家大村子。碑为砂石质,半圆--方形,无碑座。通高1.48米、宽0.87米、厚0.11米。碑额正中刻太极图案,图案下右起横题“奉上遵示”4字。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30行,每行2~46字不等,共计670余字。碑文主要记述了署理云南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将经议定通饬,严禁在案的滇省应付夫马应留、应革各条款,设立循环印簿饬发各站,办事人役收执后,凡有应付逐一按日登填,于季底禀报司道考察,并会同布政司迤南道查议;将院宪批示应留应革各款到刷告示,通饬各府厅州县一体遵办等内容,并将应留应革各款开列于后。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遵化里和浴恩里民众共同刻立。此后,碑曾被当地村民用作水井盖板石,致使碑右侧中部、中偏下部部分字迹严重磨损,难以辨认。碑为研究清代革除……[详细]
  水麦田村奉天诰命碑位于陆良县小百户镇北山村委会水麦田村东端。碑坐西向东,青石质,长方形。通高2.9米、宽0.9米、厚0.25米。碑座为长方形须弥座,素面,上端已毁。高0.47米、宽0.95米、厚0.67米。碑额呈长方形。高0.76米、宽1.15米,额正中双勾阳刻篆书“奉天诰命”4字,左行直书,四周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等图案。碑文阴刻楷书,左行直书,凡13行,每行1~34字不等,共252字。内容为清乾隆皇朝对曾任河南省南阳府邓州知州陈旭的父母行诰命封赠的诏书。书法工整严谨,笔力深厚,章法得当,颇有造诣。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碑额篆书及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图案刻工精细,体现了封建皇权的等级和威严,文字书法为楷书馆阁体,对研究清代诰封制度、书法艺术、地方史以及流官从政等方面迹提供了……[详细]
  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黑桥社区北500米处的大觉寺内正殿前檐下墙壁上。碑坐北向南,黄砂石质,半圆--方形,由碑额、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1.76米、宽0.82米、厚0.15米。碑额中央直书左行“善述源流”4字,行楷。字-用线纹框饰,框外饰龙图案,龙图案有三,眦目嗔裂,若隐若现,刻工线条纤细优美。现碑额无存。碑身阴刻文字6段,每段19行,共114行,每行约2~10字,共计928字。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字流畅俊美。现残断为3截。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碑文记载了大觉寺所建年代,即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及“大觉”名称的来历,碑对研究曲靖明、清时期地方宗教有重要历史价值。碑文由禄劝学正沾益人孔衍祺撰。大觉寺僧人普泽书丹。1999年12月,沾益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详细]
  位于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村旧州小学内。碑为青砂石质,半圆--方形。高2.15米、宽0.68米、厚0.28米。碑额呈半圆形,额上部中间线刻太极图案,额中部篆书题额“报恩寺常住碑记”7字,左右浮雕龙凤图案,周围浮雕云纹及装饰图案。碑座为长方形须弥座。高0.5米、长0.94米、厚0.4米,座中雕2朵莲花。碑身下部已全部泐剥,文已无从考证补全。碑上半部分字体保存完好,楷书,左书直行,凡22行,行10~55字不等,书法工整秀健。碑立于洪化元年,即清康熙十八年(1679),记述了报恩寺历年住持高僧、施主、善信捐赠的寺产名录。其中,碑记中涉及有关地方官员、年代,如流官知州、吏目、学正,特别是“土官资谟”“洪化元年”“耆善李存孝”等记载,对研究明、清时期陆凉州历史沿革、土司渊源和当时的宗教习俗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前所村委会如意龙潭寺内龙王殿南端山墙。禁树碑由包括禁树碑记、高山堡福龙潭碑记、重修碑记3通古碑组成。3碑并列相向,坐南向北。禁树碑居中、高山堡福龙潭碑立东侧、重修碑立西侧。分叙如下:(一)禁树碑记禁树碑记,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好。通高1.87米、宽0.72米、厚0.14米。碑额上方雕刻太极图案,下方右起横书“禁树碑记”4字。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9行,行8~59字不等,计571字。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碑文主要记述村民为保护如意龙潭水源,公议决定将周边良田播撒松子,并制订村规民约,禁止在龙潭附近砍伐树木,放牧牲畜,以及跟邻村明确分水权益等举措。此碑是研究清代曲靖地方民风民俗和倡导保护环境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详细]
下王家庄滑坡井
  下王家庄滑坡井位于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王家庄社区下王家庄村民小组王春富家房檐下。井口呈圆形。直径0.67米、井深8米。井栏为整块玄武岩青石雕凿而成,厚0.1米,沿口距地面高0.28米。井栏沿口上分布有35道深浅不一的井绳磨痕凹槽,最深磨痕达4厘米。井内壁为黄色黏性土壤,无石块镶嵌。井整体结构稳定。保存现状较好。井始凿于清代,井水清澈甘甜,出水量大,井栏磨痕清晰,井体未施任何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古代的掘井工艺,为研究清代曲靖打井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2012年7月,马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营盘村李家官井
  营盘村李家官井位于富源县城东门社区第四居民小组营盘村内。井为圆形竖井。井口径0.59米、深7米。井壁四周用不规则的石块支砌。井栏石为一整块青石打制而成。井口沿内壁四周密布井绳磨痕凹槽,最深者达3厘米。据清光绪《平彝县志》记载:“李家官井在城中街李姓宅内。凿自前明。李氏世袭卫官。时地势虽高,井泉不涸。”可知,李家官井开凿于明代早期,井名因明代平夷卫(今富源县)“武官衙门”李氏为世袭卫官而得名。井为富源县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发现时井被淤泥及石块、砖头填塞。2009年,富源发生旱情,为抗旱救灾,当地人士清除古井内填埋物,恢复古井原貌和功能,缓解了当地村民人、畜用水灾情。此后,为保护井水不被污染,将古井周围3米范围内的地板铺设混凝土,沿井口之上浇筑了高0.6米的混凝土保护罩,井四周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