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玉溪市旅游

玉溪市旅游景点介绍

玉溪大河
  “玉溪”因河得名。玉溪大河“形似玉带,溪水清澈如碧玉”。作为玉溪人民的母亲河,玉溪大河哺育了玉溪人民,现在既是城市防御洪水的水利工程,同时也为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详细]
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
  聂耳文化广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广场,为纪念国歌曲作者聂耳而建。在聂耳的故乡建聂耳文化广场,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提升了玉溪的城市品味和文化内涵,是聂耳故乡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聂耳音乐广场,是整个聂耳文化广场的核心,音乐广场区可容纳2万多人,音乐舞台区可容纳1.2万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新颖别致而又富于文化内涵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聂耳故乡人民继承聂耳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一个公共平台。由高处俯瞰,聂耳音乐广场的造型是一把巨大的小提琴。广场由一湖、两线、一桥、四区组成。山顶景观是广场的最高点,立有聂耳演奏小提琴的铜像,铜像下面有前国务院副总理-亲笔题写的聂耳音乐广场六个大字,是玉溪市的地标式景观之一。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棋阳路延长线类型:广场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交……[详细]
玉溪博物馆
  玉溪博物馆集中展现了玉溪的历史文化,是玉溪文化的精华所在。有活灵活现的古生物展厅、精美的青铜博物馆展厅及聂耳文化展厅、玉溪历史演绎历程展厅等多个展厅,记录着玉溪过去和今天的点点滴滴。景点位置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红塔大道30号景区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免费开放交通行程:①火车站方向:9路公交到区电力中心服务站下,步行400米左右至红塔大道交叉路口即到。②客运站方向:4路公交到石油公司站下,下站后往回走200米左右即到。博物馆位于市内主干道,打出租车、私家车也很方便,价格6元起价。玩点:①陶瓷展馆:以中国元明时期生产青花瓷器的重要窑口--玉溪窑为化表的云南青花瓷器精品,主要有虎钮堆贴人物青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渔藻纹玉壶春瓶等,算是整个博物馆内最丰富的展馆。②海洋生物馆:远古时期……[详细]
巡检司城遗址
  巡检司城遗址在今大龙潭乡司城村,明朝成化年间开始在这里筑城设巡检司,至清代乾隆五十九年裁撤,该地因而得名司城,后由于天灾-,现此城绝大部分已经倒毁。旧城建于一险要的山梁上,南北两侧均是不易攀登的悬崖,故仅开有东西二门。按现存的残基破墙计算,城的东西长l98米,南北宽93?7米,城墙高5米,厚1米,东门已毁,西城门━─福仙门尚存。福仙门系面阔三间的平顶楼房,下层明间即是城门通道,“福仙门”三个阴刻大字在城门上方。在福仙门内,有一块立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的石碑,正中竖行文字是“临安府嶍峨县兴农乡镇彝司胡老爷考思碑”。两旁较小的竖行文字,已有三分之一难以辨认,其内容记载了胡子荣(杭州府钱塘县人)的生平及他于康熙年问到这里做官的功绩。原巡检司衙门,就在城中间大场东侧,今已全毁。……[详细]
185、赤字岩
赤字岩
  赤字岩位于峨山城西约7公里的通济桥南侧山腰,上有明朝游击将军邓子龙题写的“威震遐荒”4字。邓子龙系江西丰城人,明万历年间长期镇守云南。后来有人顺着字迹用錾子勾了轮廓,故至今仍清晰可见。又因为字呈暗红色,所以称题字岩为“赤字岩”。……[详细]
  老龙洞遗址位于塔甸街北面300余米山腰上,洞口朝北,高10余米,宽20余米,深10余米,1991年2月共出土了敲砸、刮削、锥钻等旧石器及角铲等10余件,以及犋貘、中国犀、黑熊、大象、马鹿、猕猴、獐、鹿等13件珍稀动物的牙化石。其中,犋貘和中国犀已在地球上消失了一万多年,故可以推断,此老龙洞已是一二万年前人类居住过的遗址。老龙洞遗址的发现,不但把该县的历史,从两千多年推到了一万多年(或许是两三万年),还填补滇中南过去属于旧石器时代的空白,不仅为云南和全国对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增加了新材料,且对人类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出土的动物化石及石器分析,老龙洞的主人过着以拧猎为主兼采集的生活,老龙洞人喜好敲吃骨髓,有较高的狩猎技术。动物化石的种类反映了老龙洞主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湖沼地区。……[详细]
高香万亩生态茶文化园(云茶山庄)
  云茶山庄位于昆洛线l50公里以北7公里处,距县城27公里,海拔2000米。这里青山环抱、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泉水清澈见底,常年川流不息,山间处处有花,四季都在开放。在这自然环境保护区内,建有别具风格的“云茶山庄别墅”,内有网球场、卡拉OK舞厅、台球室、麻将室等文化娱乐设施,能为旅客提供配套服务,承接各种会议。住宿部设有中、低档标准间床位,餐厅部能为来宾提供各种菜肴。云茶山庄盛产茶叶,是云南省重要红、绿茶出口基地之一。茶叶以叶肉肥硕,芽头显露,汤色黄绿明亮,味醇香浓回甜而驰名中外。连续多次在省内同行业评比中获得总分第一,产品多次获部优、省优称号,远销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优质茶叶产品被载入《中国重要出口商品及生产企业大辞典》一书中。云茶山庄环境优美,生态优越,无公害、无污染,是理……[详细]
188、大鱼洞
  大鱼洞位小街镇东约8公里的猊江之滨,这里群山峥嵘,谷深浪急,草木苍翠,百鸟嘤嘤,是峨山境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屏。从大鱼洞风景区的起点──小石桥,顺山间小径逶迤走去,约1公里许,有一石岩,此岩高数十丈,宽三丈余,上突下空,形状怪异,并呈赤红色,人称“大红石岩”,是此地的奇观之一。紧挨大红石岩之下,即是小红石岩,此岩虽不甚高,但比大红石岩宽阔,岩顶如一突伸的厦檐,盖住下边凹陷进去的岩身,细细一看,恰似一个把头伏在朝前盘起的双臂上的醉汉。岩前一道清澈蜿蜒的山泉。跨过岩前小溪,往东走百余米,便是“仙人洞”。再往里是仅够一人爬行的“蛇道”,蛇道后即是一开阔的溶洞,这里上剌下垂的乳石,有的像仙女游春,有的似鱼龙戏珠,也有的如石梁玉柱,更有的若银牛铜马,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清凉的泉水,从奶头般的石尖上涓……[详细]
  小黑达是新化乡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紧靠莽莽古州野林距乡集镇2公里,距县城27公里。村内有3棵巨大的百年老树和不少石碑、匾额,刻下古州文化的印迹,记载着古州的历史与沧桑。小黑达民风古朴,热情好客。全村有80户人家,房子紧密相连,不歇气即可串遍全寨。村里的彝族青年都身着聂苏服饰,进村就见古树下、土掌房上彝族姑娘正三五成群的在刺绣,小伙子们趁闲暇之时弹奏着弦子,吟唱着“石榴开花叶子青,要学要耍趁年轻……”。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歌声、弦子声在这月明之夜,随着晚风飘荡。  村里有“望夫石”的传说。有一对恩爱的神仙夫妻路过小黑达村歇脚,赶路时,妻子发现洗锅刷忘在小黑达村,转身去取时,公鸡打鸣,天已放亮,妻子化为一块大石头。伤心的妻子落下的泪水化成道道溪流滋润梯田,乌发化成阵阵紫烟,笼罩了山梁。更令人惊奇……[详细]
  滇中第一坝,静静地躺在黛绿的磨盘山北麓他拉河头,距县城大约15公里,20分钟即可到达滇中第一坝,是一座浆砌石拱坝,2004年建成使用。大坝构料采用当地特有的乳砂方块岩石支砌而成,坝高40.3米,库容量110万立方米,坝面呈扇形,坝壁陡峭,气势壮观雄奇。石坝水面开阔,水质清撤纯净,远观近睹皆如明镜。设在坝顶中央的溢洪道,碧水四季飞花碎玉般飘洒而下,浙渐沥沥地落在坝底巨大的平台上,俨然一道瀑布。在石坝下方约500米处,是一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土坝,景色宜人,与石坝成为孪生姐妹。库容15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3万余亩。平坦的河床上可休憩纳凉,读山读水,捉鱼摸虾,野炊作乐,韵味独具。……[详细]
富春街传统民居建筑群
  富春街民居,坐落在县城中心正北方的富春街3号,总面积647平方米。建于解放前夕,原是地主普朝富私人住宅,现为县一幼办公、教学用房。中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瓦房,共24间。建筑结构严密,内部结构保护完好,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走马串0”民居。大门气势雄伟,两侧石基巧夺天工,是新平县具有特色的住宅建筑物。2001年,被列为玉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顺城街民居建于解放前夕,位于县城中心正北方的顺城街1号。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为正房、后花园两进院房屋一楼一底,建筑面积612平方米。其中,正房占地339平方米,花园占地671平方米。顺城街民居原是地主杨立安私人住宅,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作县-用房。该房屋为中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瓦楼房,共有35间,建筑结构为“四合五天井、走马串0”。内部结构保存完好,外……[详细]
  县城桂山镇中街18号民居,解放前是李润之名冠迤方的商号富昌隆。富昌隆,建成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占地面积278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由大小房23间构成。富昌隆为两进院,第一院坐西向东,一楼一底三开间,三铺面,用以经商。穿过第一院是宽敞明亮的第二院,二院坐北面南,两楼一底六开间,是李润之在县城的宅居。整座建筑均为土木结构,青瓦顶,显眼的位置饰以少许水泥(当时称红毛泥)。  李润之,名李有富(1886-1950年),陇西世族庄园世袭土司岩旺土把总李显智末代传人。民国初年,李润之依仗0威势,抓住云南军阀混战时机,招兵买马,亲率武装人员千余人,投靠龙云击败其政敌。龙云担任云南省主席后,委任李润之为云南省陆军第五独立团少将团长,新平、镇沉、景东、墨江、双柏五县联防总指挥。于是在县城大兴……[详细]
  今藏于龙泉公园藏碑亭的鸣鼓营碑,是明代名将邓子龙的行营碑,也是新平县的建县标志碑在新平现存的碑褐中,是一块重要的碑石。  鸣鼓营碑用料为沙石,高1.4米,宽0.7米,厚0.10米,四周纹饰清晰,文字为楷书阴刻,碑额角落已部分损坏,上题鸣鼓营三字,碑文计13行210字,一段为复制原文,段为重修跋文。  复制原文是:“鸣鼓营(碑额)。破敌军山,平核桃等,焚白改寨,扫麻栗湾,擒斩力计。万历辛卯季冬二十三日也,钦命挂印副总兵,丰城邓子龙立”。  重修跋文是:“余待命都内,闻邓将军名,朝臣内外,莫不尊亲。康熙五十年,余奉简佐新。凡份内巨细事务,靡不竭力替襄。间有废当修,坠当葺者,尤勉焉公余搜古罗今,意将前之仁心著政,土俗民风,编为则以珍。谱续渴旧治帝君庙,有断碑伏地,扶视之,乃邓将军当年行营碑记也、呜……[详细]
194、诰封碑
  距县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头坡顶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诰封碑。这是新平县土县丞杨宗周的第三代世袭传孙杨昌祚之后裔所立。诰封碑为石瓦顶、石基、石墙、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宽2.06米,楹框内碑高1.67米,宽0.83米。外楹框对联为:“屡世殊勋万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难酬一腔臣节重如山”,内对联为:“北网恩光大,南都气象新”。诰封碑内文为:“龙章宠锡。龙飞乾隆三十三年春二月吉旦立石,皇清诰授修职即云南新平县世袭土县承杨公讳昌祚神道碑,壬申恩科进士家眷世侄李云魁拜”。  要了解诰封碑的寥寥文字,须得从新平县的土司制说起。明代鲁魁、鲁克所居的鲁奎(魁)山,山围二百里,跨新平、元江、石屏、峨山之间,龟枢河绕北、东、南三面,上为四十八寨,彝人所居,他们-了迤……[详细]
  石头村,位于县城北面新峨公路35公里处,全村113户、419人。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385年,这里就有人居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石头村,因石头多而得名。石头村分大小寨,相距约10米,村后山势峻峭雄伟,山体多为风化岩,树木以云南松为主,夹杂着一些阔叶林。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常年青翠碧绿,林间古藤缠绵,千姿百态,典雅幽静。村前一汉碧水,就是白鹤池塘,池塘周围景致,“四时之景皆不同”,波光粼粼的秀水,把彝家村寨点缀得更加迷人。在这湖光山色里,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以前,石头村连年干早,村里的男人很笨,女人却个个心灵手巧。女人们终年辛勤劳作,无奈自然条件恶劣,生活一直很贫穷。为了祈求龙王多降雨,村里的姑娘不但日日供奉龙王香火,而且常常跳起彝家的歌舞来祭拜龙王。天长日久,感动了龙王……[详细]
196、接仙桥
  接仙桥,是旧时新平从古官道上省城路过的第二座桥,出了城邑东关厢的回龙桥,便要过接仙桥。接仙桥坐落在桂山公园东北300多米的马家箐,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3.5米,高3.4米,桥东北沿数级石阶而上接古上省官道。石阶正北面生长着一棵古木万年青树,树根脚用石头砌着圆形围台,树干得4个成年人排手相围。树干下部还长着一个能容纳两个儿童的树洞,万年青树华盖常年青黛,桥两旁的山箐修竹低垂,古桥、古树、修竹相映,形成一片幽古奇观。  接仙桥修建于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据传,当时从土官箐方向下来的马家大箐雨大常发洪水,对从官道上来往的官宦商旅造成通行困难,于是便动议建此桥。但是在建造中,每砌起座基还没有翻拱时,就被骤发的洪水冲垮,桥始终建不起来。有人说:“这座桥怕是要神仙才能建起来”。负责建桥……[详细]
  县城北郊的太平村他扒寨,停放着一口巨大的石缸,称做李家大缸。大石缸长2.4米,宽1.20米,高0.75米,壁厚9厘米,实属稀罕之物。因缸体太大,现今的收藏者无法抬进门内,遂将大缸放在屋外大路旁。  据传,李家大缸打造于清光绪年代,原是新平县城郊大营村李家大庙的镇庙宝物。李家大缸的打造,还要从两个李氏穷后生说起呢。饭余茶后,人们在村前坪场晒太阳吸水烟筒。一个略会点木活和泥水活的后生夸海口说:“我们李氏家族要争气,我以后要为我们家族建盖一所李家大庙。”另一个略会点石匠活计的穷后生听了,便取笑说:“如果你盖得起一所李家大庙,我就打一口旷世无双的大石缸来给你供在庙里,作为镇庙宝物。”遂即两人不欢而散。泥木匠后生闷了一股气,丢下泥木活计给人家赶马帮,由于勤奋成为马锅头,有了银两。他履行诺言,于清光绪年……[详细]
  米尺莫粗榧珍稀植物生长群落,坐落在新化乡米尺莫村西北方一个叫仙人洞的山箐里,有林区道路可通到仙人洞南方崖头。山崖中段有流泉从崖头迭落,形成百米瀑布,景致独特优美,其附近地气潮湿,米尺莫粗榧高低错落有致地生长在靠崖一方,许多粗榧甚至贴着崖壁生长。悬崖附近还生长着连片的竹林巨大的树包石奇观及石门,是难得一见的胜景。  粗榧,是国家二级保护的三尖杉科珍稀濒危植物,也是2000年国家林业部重点规划普查的新世纪90种珍稀濒危植物之一。粗榧木质优良,树形优美,其类似水杉的枝叶如孔雀羽下垂,可作为绿化观赏树,同其它的三尖杉科植物一样,其树皮和枝叶中,可提取抗癌药物,是一种珍贵的药物资源。  在米尺莫仙人洞粗榧生长群落地段,还相间生长着其它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如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翠柏生长群落,国家二级保……[详细]
哀牢山茶马古道
  新化古州茶马古道,位于新化乡鹦哥坡,距禄缂蛟�12公里,东面下王石匠坡从昌沅直抵新平城邑,南面从海味、蒿枝地、戛洒直达迤方,西面从鲁尺拉河、小铺子可通古南安州,北面通过迤阻山主峰和新化古州野林相连。鹦哥坡,新平县年纪稍长的人们无人不知,旧时的马帮商旅无人不晓。传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兵士们到坡上口渴无耐,实在走不动路了。诸葛亮即用拐杖在岩栈上杵了杵说:“天不亡我也即此出水!”顿时岩栈下涌出一股泉人,即当今鹦哥坡上的小水井。兵士们喝了清凉的水,士气饱满地进行南征了。为此,诸葛亮在鹦哥坡上立“诸葛孔明镇山碑”以示纪念。此碑至今尚存,实为一简易毛条石上刻着“山神土地,天下太平”八字而已。以前的新化古州茶马古道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马队,摇曳着悠扬的驮铃,络绎不绝地行走,常常……[详细]
200、香泉
  香泉,又称山顶香泉、白沙井,位于新化乡集镇后坡约2公里的古州野林里传说是诸葛亮南征时挖掘的,因泉水独特的香甜味而得名。香泉突出展示了云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有三处泉眼,每处约一平方米大小,其中有两处较为显眼。泉边,山草从生,花枝低垂,令人心醉。  远在道光《新平县志》中,香泉就已列为新平县八景之一,清人韩绍雍留下两首写香泉的诗:  其一:  细草藏泉脉,  回沙抢水痕。  一泓如许洁,  习习腋风清。  其二:  寒泉冽冽信堪夸,  步入山巅兴转奢。  一种清香尘外赏,  携来带月共烹茶。  亲临香泉,才能领略到“一种清香尘外赏”的佳境。香泉水果然有一缕清香,丝甜味,据说用它烹茶煮饭,茶香饭也香。这香泉,以景迷人,以香诱人,以甜醉人,以情动人,只有到了香泉,痛饮香泉水,你才会相信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