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旅游

渭南市旅游景点介绍

金龙寺塔
  金龙寺塔建于明代。位于大荔县城东17.5公里处的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古黄河西岸上,地理坐标为东径110°06′,北纬34°47′。塔,原为朝邑县十二景观之一,亦是金龙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西与岱祠相临,后因寺毁唯留其塔孤立旷野。为了保护方便,于1962年扩入岱祠内。该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地震倒毁,明未重建。塔,八角七层,密檐式砖构建筑,高约25米。塔身从下至上高广均逐层递减,愈上愈促,每层迭涩出檐。底层周长28.4米,直径9.1米。每边长3.56米,出檐边长4.13米,檐出0.77米。外檐下角有砖雕转角斗栱,各边中有补间铺作二朵。底层东向有出入大门(木门已无存),砖券门高1.90米,宽0.94米,壁厚2.88米。内西壁有龛洞,高1.08米,宽0.79米,深0……[详细]
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
  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000亩,规划包括住宅用地、服务设施用地、中小学用地、医院用地、零售商业用地、旅馆用地、娱乐用地等十余类用地,以“一园,两轴、四廊、五区”为布局,以黄帝铸鼎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根据级差地租原理和交通、环境等需求划分五个功能区,即文化旅游区、门户服务区、度假酒店区、度假居住区以及康养生活区。打造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创意文化、购物娱乐、观光农业、康养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园。中华郡一期开发建设占地约1000亩,投资人民币13亿元,目前中华美食街、温泉水世界、蚩尤水寨(欢乐水世界)、欢乐园、虎园、萌宠乐园、龙湖、马寨(马术俱乐部)、拓展基地、黄帝祠、国学馆、中华郡大舞台、黄帝文化博物馆、颂祖祈福广场、中华姓氏鼎、鼎湖、中华郡音乐喷泉、华鼎轩(宴会厅)……[详细]
283、北营庙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营庙
  北营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办金城大街北段西侧。金兵入陕,驻兵于此,共设五营,此为北营,故名之。庙为金代所建。戏楼亦初建于金,经历代重修,基本形制如初,仍保留有金元大额枋,覆盆式柱础等早期形体。枋额及斗拱等部构架多为清代重修所改制。北营庙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总面积116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过殿、献殿、寝殿、戏楼,附属建筑有西偏殿及道院的东厢房和北房,布局紧凑,戏楼木雕极为华丽,为元代遗存。主体建筑,前后献殿、寝殿通连,形成一体。前献殿,单檐卷棚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两椽栿。面阔五间,进深3.75米,当心间3.50米,次间3.30米,稍间3.25米。后献殿,单檐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四椽栿。前檐金柱一排四根。面阔五间,明次间面阔与前献殿相同,稍间与次间相同。寝殿,单檐歇山顶,布筒瓦……[详细]
284、韩城法王庙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法王庙
  法王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十公里的西庄镇。法王庙建于宋真宗乾兴之末(公元1022年),历经各代重修。现存寝宫,为清代重修,富丽堂皇。献殿保持了元代建筑的风格,朴素大方。据明崇祯五年勒的碑记称:“法王姓房,字百虎,唐末西庄附近人,相传为屈原后裔,寿一百一十岁。修道于灵贶观(地址在法王庙前的道院)。因灵通帝梦,用针砭之法,使太子降生(指宋仁宗赵祯),朝廷有感而册之。至仁宗听政,追封为岳法王隧建庙祀之。”又云:“法王善禁咒之术,宋真宗病疽,诸医不效,一夕梦一神人怒目巨睛,乘虬龙而下,以水巽之者数四,香汗淋漓,顿觉体轻,如无病者。然帝问卿系何人?对曰:臣家在韩城西庄槐柏相抱处”,又先其姓氏家属。诏访所居,果得其地,遂建庙祀之,封号法王。自宋、元、明、清各低,香火甚盛。“疾病痛楚,祷辄应焉”。此虽是神话……[详细]
285、丰图义仓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图义仓
  丰图义仓位于在陕西省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朝邑粮站大院内。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阉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丰图义仓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以砖结构为主的窑群式仓城,外观酷似一座古城。仓库建于仓城墙体之内,环内城一周排列窑洞58面,每窑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仓城外又围有土筑寨墙,墙外有城壕。仓寨占地4.5万平方米。北仓城上中部建有仓楼一座,为紫阳仓祖朱文公祠。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清光绪年间所建。丰图义仓是一座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又具有坚固的安全防御系统,从某种……[详细]
梁带村遗址
  梁带村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黄河西岸的台地上,遗址紧临黄河。梁带村位于黄河西岸,两周墓地位于梁带村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为330000平方米。大面积勘探后共发现两周墓葬895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除M19、M26、M27成组分布外,其余大墓未发现有成组成排现象。通过对895座两周墓葬的平面布局的初步分析,此墓地为当时的公墓区,在公墓区内划分不同的族墓区,所发掘的大墓所在的区域即为族墓区,另外还发现墓区之间存在界沟。从去年5月开始,韩城考古队对19、26、27号大墓和一座车马坑进行了发掘,车马坑和19号墓于去年发掘完毕。目前,26号大墓也已发掘清理完毕,27号大墓已见墓室底,大量珍贵文物堆满墓室,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27号墓为“中”字……[详细]
庆安寺塔
  庆安寺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交斜乡东堡村。该塔修建时间不详,塔始建年代不详,北宋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时塌毁,三十七年(1558年)重建。寺已不存。寺址占地约2万平方米。塔高9层30余米,方形九层楼阁式砖塔,塔基正方形。有36券形门道,方向略偏,下层每边长6米。塔身底层南辟券门,额书“镇风宝塔”。二层以上每面辟券龛或假龛(隔层真假相间)。一二层檐下施砖雕斗拱及挂落。塔顶平砖攒尖,塔刹已毁。2006年庆安寺塔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玉皇后土庙
  玉皇后土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七约15公里大池埝镇西原村。庙殿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均有重修。庙原供玉皇大帝,现神像无存。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正殿、戏台。共有建筑9座46间。占地2895平方米。正殿、献殿均为筒瓦包沟。前檐梁均加彩绘。建筑结构紧凑,气势宏大,保存基本完好。玉皇后土庙座北向南。此庙山门无存,现存献殿、正殿、戏楼以及两殿之东的玄帝庙献殿和正殿,之西的三义庙无存。庙内现存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补修玉皇后土庙并建玄帝庙及葺理山门、戏台碑记》载:“玉皇后土之庙,由来久矣。其创建之时无缘考据……天顺七年(1463年)间重为之修焉。右有三义庙,系正(景)泰四年(1453年)起建;左有玄帝庙,成化元年(1……[详细]
韩城城隍庙
  位于韩城金城区隍庙巷东段。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座北向南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始建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明万历年、清康熙年间重修。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有扶化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和含光殿。偏后两侧设有道院,配列建筑有“一亭”、“两庑”、“四楼”、“四门”、“四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庙门外有九龙琉璃影壁,砖雕仿木构式,璧面各嵌七幅琉璃浮雕,上刻“明万历四十四年南社创建”和“清道光元年八月北五社五常会重建”。广荐殿和含光殿(寝殿),为悬山顶式,面阔5间,德馨殿(献殿)和灵佑殿(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屋顶琉璃瓦筒,脊有吻兽。广荐殿前院落宽敞,是赛会活动场所,今存西戏楼一座,重檐歇山顶式,造型精美,结构严谨。德馨殿和灵佑殿之间……[详细]
渭南石鼓山
  石鼓山位于临渭区大王乡张村,距渭南城区约32公里,198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各500米。海拔在900米到1200米之间,地质构造为黑色花岗岩结构,气候为半湿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700-900毫米,年均气温1l℃左右,土壤以森林棕壤为主,厚约为30-70厘米,自然地貌独特。有东南西北中五个主峰,秀峰对峙,悬崖如削,怪石林立,壁立千仞,其险可与华山媲美,其秀可与华山并提,素有“小华山”之称。山上生长着茂盛的天然松柏混交林,四季翠绿,层林叠嶂,景色优美,自秦朝以来先后有五个朝代在此修建庙宇,是历代文人骚客和社会名流常常涉足之地。公元9年,刘秀曾在此指石为鼓,击鼓整兵,后命人修建了“红花寺”以示纪念。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又重建庙宇,扩大规模。1958年以前尚存一石砌三层楼阁。时……[详细]
沋河水库
  沋河水库是渭河南山支流沈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渭南市区南五公里处的蒋家村,控制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水库进库站位于坝址上游3.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79平方公里。水库兴建于1959年,1963年投入运用,水库原设计有效库容1165万立方米,总库容2430万立方米,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均质土坝、溢洪道、放水涵洞和放水塔四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均质大坝,坝高32米,坝顶高程409米,右岸有开敝式溢洪道,进口高程400米,底宽40米,橡胶坝堰高1.0米,充水后,橡胶坝高2.0米,坝顶高程403米。溢洪道河大坝之间设有两座输水涵洞及一座排沙底洞,最大泄流量分别为1.5立方米/秒,5.0立方米/秒和40.0立方米/秒。配套工程有东、西干渠12.5km,支渠四条,长26km,斗渠69条,长90km,……[详细]
渭华起义纪念馆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镇南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内,1988年5月1日成并对外开放。先后隶属华县教育局、华县文化局、华县文物旅游局。馆址所在地渭华起义司令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初为庙宇,后办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高塘小学,成为当时高塘地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和培养锻炼、教育党的革命干部的熔炉,是当时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所在地,渭华起义中,军委、司令部、陕东特委等方面的负责人曾在这里聚会、运筹帷幄,指挥革命斗争。1957年5月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4年开始,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开始实施全面修复工程,与此同时,纪念馆积极开展筹备工作,于198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8757平方米,建筑面积……[详细]
渭南普照寺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时,建筑惨遭毁坏,常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9年重建殿堂寮房,并新铸铜佛像五尊。历经风雨、战乱等劫难,至清代殿宇再毁。民国初年,塔前重建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90平方米。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高约2米,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佛菩萨均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莲花三重,中央三座莲台的每个莲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姿态各异,……[详细]
渭南朝阳公园
  渭南市区长期以来仅有沋河公园一座城市公园,2008年,在穿越城区的货运铁路线被彻底拆除后,渭南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西部修建一座大型综合公园,该项目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亿元。开工之初,渭南市城乡建设局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园名称,要求能准确反映渭南市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公园的特色内涵,最终经过评定,公园按照所处位置(公园位于朝阳大街上)被命名为朝阳公园。朝阳公园项目是渭南市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被列入2008年市级重点项目。2009年10月1日公园建成并正式向市民开放。朝阳公园还是渭南市最大的地震避难场所,是陕西省“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渭南市地震局共投资96.4万元在该项目上,应急避难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10年12月22日,该避难场所通过验收,成为渭……[详细]
蒲城紫荆公园
  蒲城紫荆公园是蒲城县委、县政府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而修建,于2010年7月开工,是一项惠民工程。于201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被当地人称为蒲南的“世外桃源”。蒲城紫荆公园以他优雅的环境和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机场:蒲城县内府机场火车站:蒲城站每天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门票:全天免费简介2011年12月20日,正式开园试运营。该园位于蒲城县解放路以东,迎宾大道以西,长乐街以南,抽黄渠以北,东西长650米,南北宽400米,占地340亩,总投资1.1亿元。被评为渭北三大名园之一。园区介绍紫荆公园大小景观节点30余处,每天前来休闲的人多达5000多人,成为蒲城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古韵犹存的烟雨亭坐落于公园广场的中央,周围的喷泉婀娜多姿,置身亭中,可感受七彩水花……[详细]
华山南天门
  南天门在南峰东侧。自东峰南坡下经二仙龛、紫气台,沿崎岖小径攀援即达。为登临朝元洞、长空栈道、贺老石室、全真崖的必由之道。《说铃》记述:“南峰下有峡曰天门,西出当南峰之背。”可见了清初时南天门仅指升表台处通往长空栈道的石峡通道而已。通道门上方凿有“南天门”三字。今南天门上下两栋庙宇皆为清初所建。上庙称文昌阁,原在西峰,久圮,清乾隆年间渭南蒋公出资移建于南天门。下庙中有通道,为登临聚仙台、长空栈道的必由之径,当地人惊慌称之为南天门,两栋建筑各在一九八О处时经省政府拨款修葺一新。门楣“南天门”三字为1978年时陕西省委副书记李尔重所题。石峡通道东有坪,一丈见方,三面悬绝,上有围栏遮护,称升表台,亦称聚仙台,传因轩辕皇帝曾在此完好会群仙而名。每当春夏交接之际,道徒们常在此焚香表祭天,此时便有群燕飞来……[详细]
华山金锁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关门城楼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进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阳隐重修。民国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韩法升重修。由于天灾-,原建筑毁废仅存残迹。1985年人民政府重筑关门,形制规模皆佳于前。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详细]
298、潼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潼关
  “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这个重要的兵家之地正如杜甫所言是“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详细]
韩城普照寺
  韩城普照寺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吴村。寺始建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到清代续修,佛教文化气息浓厚,是韩城元建标志性建筑。寺建筑面积426平方米,主要建筑大殿为元代建筑,大殿大佛殿殿前东有“伽蓝庙”,西有“0庙”。殿东为“土地庙”,西为“关公庙”,殿后有“观音洞”。普照寺主体建筑是大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佛殿雄伟壮观,殿内有佛龛,龛上部有藻井,藻井有绘画,其中有塑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阿难、伽叶二弟子五尊彩塑像及明清藻井绘画一百三十余幅,笔黑生动,情景逼真,形态各异,堪为珍品。专家认为板画为元代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龛内五尊彩色泥塑像,坐在工字莲花须弥座上,面相丰满,神态自然,古雅庄严,呈说法状,通高4.2米。左右站着释迦十……[详细]
300、少华山 AAAA
少华山
  少华山位于陕西白水县境内。白水河自西北环流山下,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山南二十米处,有白水八景之一的“龙潭瀑布”。此处由于两岸石崖狭窄,有高约丈余的大石头阻挡流水,形成较大的瀑布。水流至此奔腾汹涌,一泻而下,响声雷动。对此历代游人题赞的诗句很多。摩崖上保留至今的宋朝元符年间的“石罅声中闻漆水,寒云景时见青山”诗句,就是其中之一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