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张掖市旅游

张掖市旅游景点介绍

  卧龙回首,是一条形状如龙的山,卧龙有鼻子,卧龙的两个鼻孔相互贯通,顾名思议就叫龙鼻子。据说这条龙原来居住在临松山瀑布下的深龙潭中,由于他作恶多端,使寺院所在的拉琼地方的老百姓经常遭殃,不得安宁,后来这儿的老百姓,从西藏请来了一位大仙者──罗哲丕王子。王子神通广大。一天小龙顺水而下,来到寺院对面的绿草丛中,正在作恶时,罗哲丕乘其不注意时,用利剑刺通了小龙的鼻子,龙的鼻子里冒着一股青烟躺在那儿再也不能动了,小龙被调服了,这就是龙鼻子贯通的原因,从此小龙改邪归政,皈依佛法,龙体由北向东南,而龙首由东转向西面,龙面对着西面的寺院,虔诚归顺诸佛的模样,认真听讲佛法,一心求得正果,并把它的灵魂招为寺院的保护神之一。而罗哲丕王子调服小龙一举成名于安多拉琼地区。卧龙回首,还有其它的事故。有人说此卧龙是张掖黑……[详细]
142、马王殿
  殿内曾有红珊瑚嵌镶自然生成的马头明王佛像而著称。窟进深4米,宽9米,高3米多。中心柱两面的窟壁供台上塑有八位药师佛像。马头明王利益众生的故事,源源不断地流传在民间。传说,很早以前,一批商人出海行商,不幸在海上遇到台风袭击,船体碎裂,人全部倾进海里,人都抱着船的碎木板逃到一个女魔岛上,女魔都变成美女,因商人都贪恋尘间生活,与女魔过起了安乐的生活,后来知道上当受骗,准备逃离,又被女魔觉察,要将他们全部吃光,正在危机关头,被马王搭救,全部人又到了家乡,与亲人相逢,从此大家皈依佛法,而马王救苦救难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马王殿中的马头明王还有自然生成的一段美好故事:很早以前,在“三十三天”石窟的悬崖上有玛瑙石自然生成了一尊马头明王佛像,像高三寸,宽二寸多,马王殿建成后,把这尊马头明王像装入马王塑像腹中……[详细]
143、马蹄殿
  因殿中有马蹄印而得名。石窟进深10米,宽10米,高3米,中心柱前上下开龛有两排座佛像,上龛中有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下龛塑有三尊头戴桃形“班霞”金光灿灿的佛像。中间一尊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塑像,左边是大弟子贾操杰,右边是二弟子克珠杰,这三尊一级的塑像被格鲁派人尊称为“杰亚赛松”,意为父子三尊,极受藏传佛教的尊崇。中心柱回廊四周,边墙供台上塑有藏传佛教十六尊者,四大天王众佛像。殿中的石地上有一马蹄印迹,清晰可见,象真的马蹄印,但又大于一般的马蹄迹。马蹄印的形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是神马蹄迹,有次法显路过到临松峡谷马蹄寺,一天下午,半天彩霞,忽见一匹神马从北向东飞来,到寺院上空徘徊多次,被这神奇的地方吸引住,便落到一块青石上,莅临这佛教圣地,后来在……[详细]
  马蹄寺“藏佛殿”内有口水井,叫八功德水,它具有水质净、清、凉、软,解渴、质轻、安适、香气八大功能,所以叫八功德水。《重刊甘镇志》载:“井口四面各长一丈四寸,深四尺五寸,水常满不溢,冬夏汲之不竭,俗传八功德水之一也”。体质好的人饮用了身强力壮,解乏生精,保你无灾无病。体弱者饮用了可以强身健体,疾病消除。说也奇怪,这个开凿在岩石上的水井,1958年寺院被毁后,井水也干枯了,1984年寺院开放后,过去了28年,水又从井中溢出来。佛经说须弥山有三十三天也有八功德水,为什么马蹄寺也有同样的水,据说这是绿度母菩萨恩赐的,可以驱邪除魔,医治百病,藏语谓“卓玛迟曲”,谓度母绿“圣水”,凡到此的游人香客都争着喝一杯“卓玛迟曲”,有的还装一瓶拿去为家人治病。人们有这样的说法,朝山不喝八功德,朝山等于没有朝。“八……[详细]
145、藏佛殿
  藏佛殿,殿内因有11米多高大悲弥勒站佛而得名。进深34米,宽26米,高20多米,分前堂、拜殿、甬道、内阵外阵几个部分组成,其规模之大,为马蹄寺石窟之最。拜殿左、右、后三面开甬道相互连接,甬道两壁开四十六个窟龛,塑有35位普明大日如来,均为元代风格。大悲弥勒站佛,右手微握拳置于胸部,左手下垂,马蹄寺僧人传说:“大悲弥勒大佛弟兄三人出外准备周游到佛教五大名山,途中老大在张掖等待,老大睡着了(指张掖睡佛)”,老三在马蹄寺起程,该站佛面朝北眺望,确有赶路的样子,0到山丹,忽然想起二弟兄,就坐在那里歇息。前堂的坛基上曾有三层高低不齐的佛像和藏传0神,整个大殿中众佛荟萃云集,像一个正在进行热烈,严肃的辩经场面,气氛异常壮严、肃穆。两侧的壁画是明代早期作品,由常嘉辉留日勤工俭学捐赠一千元加固后,两副壁画至……[详细]
民乐圆通寺塔
  圆通寺塔,明清-塔古建筑,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六南村。史载,圆通寺原为河西重要密宗寺院,始建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年~1125年),明、清两朝多次补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建圆通塔,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又加高重修。现寺已不存,仅存孤塔。圆通塔为砖石结构金刚宝座式-塔,通高23.37米,自下而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塔顶组成,塔座为三重方形须弥座,第二、三层四角各置一座高2.2米的小型-塔。塔身为覆钵状,高5.2米,上砌“亞”字形须弥座。相轮十三重,高8.8米,塔顶置流苏宝盖,周悬风锋,中坐1.5米高的黑釉宝瓶。该塔基座造型与整体比例独特,反映了明清时期该地区密宗-塔的造型特点。圆通塔造形优美,历史悠久,居民乐古建筑之首。现在塔周围已修南大寺大殿几座、配房数间,内塑佛……[详细]
土法炼钢炉群
  肃南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面积的“-时期”土法炼钢炉群。据肃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初步考证,该土法炼钢炉群可能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目前该炼钢炉遗址已被肃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七批国保单位申报推荐名单。据了解,土法炼钢炉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黑窑洞村境内南山坡上。遗址坐西向东呈一字型排列,共有冶炼炉159个,大部分已坍塌残破,较为完整的有50多个。冶炼炉最大的高8米,直径14米;最小的高2.5米,直径2.7米;多为宝塔状,炉内有烟道,烟道有1个或多个不等,冶炼炉内膛用土坯砌筑而成;一些较大的炉体在山梁高处挖地开坑而建,并开有1个或多个拱形门洞,用于加料、点火、清渣,底部设有多个通风炉道;还有一些炉体10个连成一体。整个冶炼炉群绵延两公里多,颇为壮观……[详细]
张掖东山寺
  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15余公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写“灵宫殿”三字,俗称“黑虎殿”。仰望主峰有大小寺庙一、二十座,大多是明清时代的道教官观。主蜂之北叫南寺,主蜂之南叫北寺。北寺最高处是真武阁,殿堂建筑玲珑剔透,画栋雕梁,飞檐耸背,傍山而筑,层层递升,雄伟壮观。这里塑有道教教主李老君的巨型造像,慈眉善眼,神态安祥。南寺楼阁层迭,多在山间。朝日初上,烟霞掩映,宛如蓬莱仙境。……[详细]
149、张掖大佛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景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而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1098年,曾为佛教胜地。室内卧佛涅槃像长34.5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部分以金银粉书写,保存完好,为佛门稀世珍宝。西夏国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是全国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西夏国寺(大佛寺)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是全国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国寺(大佛……[详细]
150、高台月牙湖 AAAA
高台月牙湖
  月牙湖位于高台县城西郊1公里处,人称“小江南”。屈曲环绕,状似新月,故名月牙湖。公园占地总面积560亩,水域面积186亩。曲、拱、平桥交错铺架,亭、殿、台相映成影。岸上小道通幽,垂柳依依,曲径环绕;湖内芦苇摇曳,浮萍露面,舟荡楫行,一派江南风光。交通张掖西关车站乘车高台县城下车。地址:张掖市高台县人民西路(城西郊1公里处)。类型:城市公园湖泊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小海子水库
  小海子水库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城以东17公里处,南华镇小海子村。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1.8公里,库区四周有的农田林网、绿地、红柳,田园和自然风光极佳,环境优雅、清逸悦目、幽静恬适。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4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农业灌溉、休闲旅游、水产养殖为一体的自然景区。景点位置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小海子村……[详细]
屋兰古镇旅游景区
  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屋、乌同音,兰、阑声母相同,收声略异。屋兰当为乌犁部旧居之地,部落王降汉之后,汉以其地置屋兰县”。屋兰古城位于今张掖城东25公里,碱滩乡东古城村。其东西辟门,西门顶上保存重歇檐山顶0一座,城周三里有奇,城堡内居民人口不到百家,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屋兰古镇景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南望祁连山,北依合黎山,国道312线、省道227线、连霍高速、兰新铁路复线穿境而过。距张掖市区25公里,在张掖机场以北6公里处,交通便利。南望祁连山,北依合黎山,素有甘州“东大门”之称。其中古镇的标志性景……[详细]
153、四善桥
四善桥
  介 绍 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取义于财、官、丁、寿四善,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上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 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线条苍劲,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是张掖独有的一座石木结构桥。在牌楼上高挂“四善桥”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匾额和“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对联。每年夏季, 游人过桥小憩,目观乡景,别有一番情趣。甘肃张掖市……[详细]
民勤会馆
  在张掖二中院内,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筑,是民勤县商人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为聚会议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大殿、陪殿、厢房、钟鼓楼、牌坊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构成了古建筑物的特色。解放前在前院设私立民勤小学,馆舍至今保存完好。门票10元景点位置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详细]
155、牍侯堡
牍侯堡
  介 绍位于张掖城东南15公里处的碱滩乡新沟村,建于汉代。途经新沟,举目东望,巍然而独存者即为牍侯堡。相传匈奴铸金人祀天于此。 牍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墙残高6米,底宽6.8米,顶宽5.5米,以北垣最为完整。四角有园形角墩,直径底8.5米,顶7米,残高6米。东西中轴线上辟门,且各有一瓮城。瓮城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黄土夯筑,堡内原有祠庙,解放前已废,现只剩部分残墙。  甘肃张掖市……[详细]
156、诸葛楼
诸葛楼
  介 绍 座落于张掖市区青年西街,始建于何时无考。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 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严肃,雍容尔雅。左右琴童,分奉琴剑。匾额上分别题“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另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在《蜀相》中写到的,也是对诸葛亮的最好概括和赞颂。诸葛楼现为劳动街街政府驻地。甘肃张掖市……[详细]
许三湾城及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遗址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发掘于1958年,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许三湾城址平面为方形,城东西长66米、南北84米,南面开门,有瓮城。城内有建筑基址。城周围有墓群三处,有带砾石封土的墓葬3000余座,密集处封土相互连接。在城西3公里的五道梁,分布墓葬1000多座。许三湾城及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以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骆驼城以西8公里处的新坝乡许三湾农场,还有一座古城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2001年这座古城及其周围的墓葬,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虽然在规模上远逊于骆驼城,但完好程度在同时代遗址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被专家称为河西半……[详细]
新河驿遗址
  新河驿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墙内存一驿井。这里还设有长城烽火台、长城博物馆,以及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食、宿、娱全方位服务。交通可乘车至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处,坐木轮马车或骑骆驼,亲自走一段2.5公里长的“丝绸古道”,体验古人在丝路上长途跋涉的苦乐。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详细]
159、香古寺 AAA
香古寺
  香古寺,位于甘肃西部张掖市临泽县境内,距县城36公里,是丝绸路上的古刹之一,北依明长城,南眺黑水河,占居了河西走廊最中间的理优势。自古以来,历代高僧大德都路经此地讲经说法,留有鸠摩罗什牙舍利塔的神奇传说和仙姑护佑霍去病将军西征凯旋的传奇故事,使香古寺从古至今成为一座历史名刹。香古寺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守年间,据碑文记载,明代以来,历经万历六年﹑天启三年﹑民国八年和民国十四年四次大的修缮和维护,但在1952年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一座金碧辉煌的历史名寺遭到人为的破坏,寺院建筑毁于一旦,沦为一片废墟。自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香古寺的重建修复工作被提上了历史日程。1993年春,在理空法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筹建香古寺的领导小组,经省﹑市﹑县有关宗教事务部门批示,将香古寺注册登记,并划……[详细]
160、西武当
西武当
  介 绍 西武当位于张掖城西35多公里的祁连山中,其景色秀丽,梵宇林立,风景宜人。 过龙首堡,沿着山脚向西南行,有一古曲0式宫观,名叫“景罗宫”。殿周烟气袅袅,钟声阵阵,声调悠扬。依山势分建各种寺庙,通往主峰中间有三个崖级当道,被称为天门。在天门之外,主峰之上,有规模宏大的“金顶”供洪钧老祖。 黄琉璃瓦盖顶,阳光下金碧辉煌。殿柱上有两副楹联,一联是“春风拂我腾云过,秋霜迎宾驾雾行”,横额“纵行云上”;一联是“有志当行云中路,无胆且看天上人”,楹额“人在天中”。还有一松林叫“松树洼”,当松花开放时,青紫相间,蔚成绿景。 “松树洼”过后,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林木苍翠,腐叶陈积,保留了原始植被,呈现出古峡原野的自然风光。甘肃张掖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