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北州旅游

海北州旅游景点介绍

  北向阳古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北向阳村。北向阳村处在布哈河冲积平原上。古城东有条干枯的小河,北为青藏铁路。古城南北300米、东西400米,呈长方形,城高2-5米、基宽12米。只在南面开一门,门宽14米,夯土筑,夯层厚5厘米。城内由城门起向北有一中轴大道,大道东为较平坦的广场,大道西部隆起,并被风沙淹没形成许多小丘,应为当时房屋基址。城内北部靠城墙处现为村民院落,中段部分城墙被拆除。城内地面散布有泥质及附有绳纹碎陶片。据当地村民反映,在修建村庄院落及房屋时,曾经发现五铢钱、铜镞及许多杂骨等遗物,据布局筑法和遗物观察,此城为汉代时期所筑,是汉西海郡所属五县之一的驻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巴台古城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金巴台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克图古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东川镇香卡村S302岗青公路东南侧。海拔2676米。测点位于遗址标志碑前1米处,测点地形为平地。克图村古城地处浩门河河谷西北侧台地上,地势平坦。克图古城遗址是北宋与西夏时期的古城遗址,疑为骨古龙城(即宋震武军城),北宋政和元年筑,后相继为金朝和西夏所据有。遗址平面略呈梯形,东西460米,南北200米,面积10.58万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底宽12米,残高11米,顶宽3米,夯土层厚6—10厘米,西墙上多有可插入圆木的孔槽。北墙上开有城门,有瓮城。城内地表暴露瓦片、陶片、瓷片,曾采集到宋钱“天禧通宝”。古城遗址内西北角现为民居,城东与城南大片土地均已被辟为耕地。1985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
  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是一处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由纪念广场、纪念碑、浮雕墙、廉政长廊和纪念馆等组成,馆内展区采用照片、文字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红西路军左支队过祁连山、解放军王震司令员率二军挺进新疆途经祁连接见阿柔部落首领等鲜为人知的祁连红色革命史。纪念苑先后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国防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授牌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937年3月14日,根据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石窝会议决定,李先念、李卓然等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千余人由石窝向南行动,深入祁连山区。3月17日,左支队进抵祁连山深处的丰大板(位于甘青交界),摆脱了敌骑追击,在此休整两日,继续向西进发。20日左右进入青海省祁连县的野牛沟。之后,沿黑河、……[详细]
旱台民兵连连史馆
  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民兵连连史馆位于旱台村鲁青园广场,按照“尊重历史、把握重点、凸显特色”原则,通过走访老兵、寻找实物、查阅文献等举措,深入挖掘整理旱台民兵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形成的党性教育资源及精神内涵,并充分展示。连史馆展厅面积185平方米,采用视频、展板、沙盘等多种形式再现当时的行军路线、剿匪情况等革命活动事迹,从不同历史时期展示了旱台民兵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战斗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同时也展现了泉口人民不畏艰难、战天斗地、争站排头的时代风采。此外,还把教育基地延伸到鲁青缘文化广场,通过开展民兵训练体验课堂等活动,让党员群众在日常生活、休闲活动中接受红色教育。旱台民兵连,始建于1950年2月,曾是闻名全国的“高原模范”民兵连队,连队成立初期只有民兵4人,1杆-、1杆长矛,后迅速发展……[详细]
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是原国营221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地保存完好、设施齐全的一处。指挥中心建在地表下9.3米的地方,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当时承担着通信联络保障、指挥的职能。 指挥中心位于海北州邮政局院内,由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指挥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8个部分组成。这个指挥中心是专为防止敌人空袭而建,据说这个指挥中心的铁门重达三吨半,厚度达二三十厘米,里面的通信系统可保持时时畅通,与中央进行联系。同时这里还有许多逃生通道,其中一条可以直通海北州宾馆,但是建成至今一次都没有用上过。2007年这里解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海北又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详细]
27、达玉民俗村 AAAA
达玉民俗村
  达玉民俗村座落于久负盛名金银滩(原子城)景区,距州府所在地西海镇1公里,交通便捷,州府所在地西海镇是青海湖旅游线上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服务中心,也是全省“一圈三线”和全州“28315”旅游开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四面环山,中部开阔平坦、水草丰美、自然牧场风光独特;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牛羊成群、帐房点点为民俗村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较高的品牌优势。通过帐房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以达如玉部落和白佛寺为依托,以藏族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目标,以旅游活动为表现形式,开发建设集藏文化展现、藏族风情体验、民族体育运动、民族工艺展销、宗教文化探秘、草原露营、狩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体验旅游基地。……[详细]
大冬树山垭口
  坐落在昆仑山和祁连山口的分界线,蜿蜒延伸的204省道上,大冬树山垭口成为了青海湖抵达祁连必经之路上的最高点,成为了这条道路上一个神圣的标志性存在。“达坂是蒙古语,即山口的意思。“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下凹处,是高山峻岭的交通通道口海拔4120米,作为青海40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一,这里海拔高,气压大,成为了高原反应强烈的游客望尘莫及的地方,却也因为她的海拔谐音“死了都要爱而成了一座幸福的高地,吸引着诸多憧憬爱情、守护美好的年轻人们打卡留念绝美的雪山风光锁住流逝的时间,壮美、震撼、安静、欢脱、仙境、梦幻、圣洁、神秘、惊险…….大冬树山垭口的风光很难用几个同定的词语形容,因为她的海拔实在是太高了,所以成就了她千变万化的风景。……[详细]
天桥山景区
  天桥山,又名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尘埃归焉。共工撞断不周山,使其山体倒塌,远观如半座天桥,故又得名天桥山。此山因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而为人所知,又因秀丽的自然风光引得游客流连忘返。天桥山海拔3100米,南面峭壁陡立,阴面云杉密布,阳面草原与丹霞地貌相互交织,最观绚丽多姿。桥山景区依托祁连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璀璨的民俗文化,打造“自然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山地探险体验”的文旅产品新模式。此间推出“飞天魔毯”“天宫之镜”“四季滑道”“浪漫滑翔伞基地”“星空营地”“探险密道”“山地自行车基地”等服务体验项目和网红打卡点。……[详细]
冰沟林海
  冰沟林海是祁连风光的重要景点,也是自然原始风景区的精华之所在。最区内原始森林密布,一年四季林荫蔽日清泉飞流,环境清幽,是避暑度假、山水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地。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位于冰沟村东南方向2公里处,与县城有6公里的车程。其雪山、森林、灌木、草原再加上穿梭在山间的盘山公路,有一种瑞士的感觉。……[详细]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藏语称“阿柔县喜--洲”。位于祁连县治八宝东南21公里处,在今草大坂乡政府所在地贡白加龙。“阿柔大寺”属祁连“阿柔部落”,背靠群山,坐北朝南,前临八宝河,后靠贡白加隆山,目前海拔约2900米。阿柔部落原为游牧部落,明万历年间,阿柔部落首领请三世0-到青海传播佛法;清顺治年间,在五世0-的支持下,建成“阿柔大寺”,取法名为“具喜--洲”。曾经有旅行家说过,想要专程去寺庙看看的话,一定要去未成为旅游景点的寺院。阿柔大寺的庄严、宁静、安详是很多成为景点的寺庙所不及的。阿柔大寺,仍保留着藏区佛寺传统的建筑风格,古朴宁静。各色幡、帏、绸缎、哈达、天花布阵藻井,廊坊精雕细刻,陈设丰富多彩,还有闪闪发光、肃穆神圣的善逝如来八塔。红墙斑驳,经幡飘扬,壁画鲜彩夺目。这里就像一座……[详细]
鱼儿山景区
  鱼儿山地处冷龙岭、达坂山和浩门河汇合的独特风景线上,位于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麻当峡口的风景带上。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清泉溪流,高山峡谷,苍松翠柏,山水动静都荟艺在这里,多样的地貌景致,丰富的民风民俗,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生态园,园内风景美不胜收。……[详细]
聚阳沟景区
  聚阳沟景区位于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海拔2600米,距县城4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岗隆石、仙米寺共同组成了仙米藏区最吸引人的旅游精品线路。春季杜鹃盛开,夏日林海叠翠,秋天色彩斑,隆冬银装素真。已开发景点有达摩圣湖、达摩禅音瀑布、栈道、石刻、塔群、香卡寺等,远期开发景点有金雕山、藏佛洞、辩经台、三省石、火烧坡、石门瀑布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丰富的地方文化与神秘的历史传说交织在一起,是旅游、探险、宿营、美食的最佳去处。……[详细]
门源大通河
  大通河又称浩门河,湟水支流,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宋代在河畔筑大通城后改为现名。大通河在祁连、刚察县边界称默勒河,在门源县境内称浩门河,系黄河水系湟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天峻县托勒山的木里山泉,以大气降水和冰川消融为主要补给来源,奔流与走廊南山与冷龙岭和大通山与达坂山之间的走廊之间,经祁连、刚察、海晏、门源、互助、天祝、永登等县,至民和享堂注入湟水,呈西北—东南走向。大通河流域上游沼泽较多,海拔高,下流农田较多,是青藏高原上的绝美风景。……[详细]
同宝山景区
  同宝山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五谷村,与西海镇、青海湖紧邻,距离青海湖5公里,距西海镇10公里,距海晏县20公里,距西宁95公里。同宝山景区东西长40多公里,主峰海拔4024米,自然风光雄伟壮丽,生态资源丰厚优渥,是名副其实的宝山。冬季的同宝山冰天雪地、寒气逼人,最低温度可降至零下35℃;盛夏的同宝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站在同宝山顶,可南观青海湖、北瞰原子城、东顾金沙湾、西望海心山,是青海湖北岸唯一能俯瞰青海湖和原子城全景的地方。同宝山毗邻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遗存的原保卫221厂空军守卫部队设施旧址和炮台遗址等也成为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的优质红色资源。同……[详细]
36、阿咪东索景区 AAAAA
阿咪东索景区
  阿咪东索(牛心山)全国百座避暑名山之一,是祁连山的支脉——托来山的主峰。“阿咪东索”为藏语音译,意为千兵哨卡。裕固族语称之为“乃曼额尔德尼”,意为八宝山。据藏族《地相学》的介绍,因阿咪东索四周地形象佛教吉祥物如意八宝而得名。阿咪东索位于县城东南2公里处,海拔4667米,与县城八宝镇的相对高差达到1880米,巍峨高耸,一山尽览四季之景,是祁连县的象征。祁连石林位于阿咪东索西北部,距县城约十公里,被当地阿柔藏族称“郎个巴图森吉”,意为岭国的三十员大将。当地人称佛爷崖,也叫“砾岩石林”,是由于砾岩山体在雨水等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滑坡后,砾岩中的粘浆物将砾岩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奇异地貌景观,成土母质主要由花岗岩和花斑岩组成。奇山怪石,青松云海,使人恍惚至于仙境。成群的石像在阳光的衬托下,姿态万千,惟妙维肖。……[详细]
下塘台遗址
  下塘台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下塘台村北约1公里的台地上。台地北临黑河。遗址面积约140×100米,文化堆积不详。地面散布有卡约文化时期加砂红陶单耳罐、无耳罐、壶、大口瓮残片。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月落石崖遗址
  月落石崖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月落石崖处于是湟源县与海晏县交界处,是日月山北端的余脉,海拔3300余米。山嘴南接日月山,东临湟水,西北为大山沟,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山顶较为平坦。遗址位在山嘴中南部,面积约200×50米,文化堆积厚度不详。文化层裸露,地面见有灰土和直径140-150厘米,彼此相距约10米的圆形房屋居住面,系用胶泥掺细砂铺成,有的中间设有石块垒砌的灶。遗址东南边缘有长8米略呈弧形、残高60厘米、宽40-50厘米的用河卵石垒筑的石围墙。遗址地面散布较多的杂骨、河卵石、陶片。陶片多细碎,能看出器形的有加砂灰、红陶双耳罐、壶及大口瓮等。从陶器判断为卡约文化大华中庄类型遗存。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沙柳河遗址
  沙柳河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县城南沙柳河东岸,这里以沙柳河桥为界分桥东与桥西两处遗址。桥东遗址坐落在沙柳河乡红山村西部的沙柳河岸边,南临刚察至天峻公路,西北为水文站,北为村庄,东靠刚察县油库。遗址面积约160×60米,文化堆积厚约30-100厘米。遗址西南部在修筑公路时取土被挖去约40×40米,并形成大坑,大坑周边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坑中夹有大量的陶片、杂骨、鱼骨,靠沙柳河岸边还暴露有石块垒砌的长4米、残高0.8米、厚度不详的一段石墙。坑内残留有灰坑、房屋及残灶遗迹。灰坑为圆形,底部不详,房屋只留有居住面,呈圆形,直径约430厘米,室内中间有用石块垒砌的灶,灶被扰动原结构不清。遗址陶片虽多,但都细碎难辨器形,从陶质上看,有齐家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片,卡约文化时期的加砂粗陶片。石……[详细]
青海湖断崖景区
  青海湖断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是青海湖最壮观的地貌景观之一。断崖悬崖峭壁,高约100-150米,长约20公里,由红色砂石和极其古老深埋地下的壳体、构造岩石以及世界著名的珍贵化石组成。青海湖断崖视野开阔,可以远望青海湖的湛蓝色湖面和周围的雪山山脉。每年夏季,青海湖断崖还会成为鸟类栖息地和繁殖地,吸引着众多鸟类爱好者前来观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