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湾省 > 台南旅游

台南旅游景点介绍

台南弥陀寺
  台南弥陀寺位于台南市东区,建于明郑(指中国南明至清初期间,由郑成功家族领导、并以恢复明朝旧有领土为志的政权)郑经时期,为台南四大古刹之一。现在的弥陀寺是民国六十年(1971年)动工改建后的结果,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闽南风貌。弥陀寺最初创建时因规模不大,原称“弥陀室”,主祀阿弥陀佛,后来在清康熙年间逐渐扩建,遂改名为“弥陀寺”;清乾隆年间,该寺被列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二战时期,弥陀寺被盟军轰炸,虽然在战争结束后曾予以整修,但最后还是在民国六十年(1971年)将原本建筑全部拆毁,于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建成今天的容貌。现今的弥陀寺为三进建筑,第一进的山门有三开间,门内两侧供奉有哼哈二将。第二进的正殿则为三层楼建筑,其一楼为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而在三楼则收藏有清朝古……[详细]
台南法华寺
  台南法华寺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竹溪北岸,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亦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的前身是明朝末年随郑经来台湾的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无心名位,遂于此栽梅种竹,建园修行念佛,人称李菩萨。李茂春去世后,其僧友将其故居改建为“准提庵”,供奉准提菩萨。进入清朝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知府蒋毓英集资在此建佛寺,供奉如来佛,并将寺名改为法华寺,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法华寺坐北朝南,共五条轴线。主体第一进为天王殿,中央前面供奉弥勒佛,后方供奉韦驮,两侧则为四大天王;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两侧又各有五尊菩萨;第三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寺庙左边由山门、内庭、关帝殿及旧斋堂组成,右边则由山门、供奉南极大帝的南极殿与聚贤堂组成。此外,台南法华寺内还有如“庄周梦蝶”、“达摩面壁”和“虎溪三笑……[详细]
23、竹溪寺
竹溪寺
  竹溪寺位于台南市南区,因邻近竹溪而取名竹溪寺。它属于禅门临济宗寺庙,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与阿弥陀佛三宝佛,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也是台南四大古刹之一,终年香客不断。竹溪寺的创建年代一说是1664、1665年时所建,当时称为“小西天寺”;或说是于1684年由台湾府知府蒋毓英所建,也有人认为是1692年修建的。但官方依照台湾史学家卢嘉兴以沈光文有诗提及该寺而认定其为明永历十八、十九年间(即1664、1665年)所建,并将其定为台湾最早建立的佛寺。该寺创建之后,曾数次整修,其中在台湾日治时期的1927年该寺曾改建成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二次大战后的1973年改建为今貌,据说经过10年才完全建成。现在的竹溪寺只有旧山门为重建前的建筑,其余部分均为中国古典式样。新山门为牌楼式,与建筑主体中间有前……[详细]
24、重庆寺
重庆寺
  重庆寺位于台南市中西区,于民国九十六年(2007年)4月26日公告为古迹,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最初属于禅宗临济宗,但现在是西藏密宗噶举派(白教)的分院,也是台南知名的宗教文化胜地之一。重庆寺最初位于台湾府城宁南坊,宽三开间,由三川门、正殿、后殿与两边厢房,属于禅宗里的临济宗,主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1778年时台湾府知府蒋元枢曾重修此庙,后来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1915年时该寺因要兴建台南州厅而被征收,信徒遂于1916年10月今址重建;1943年时又遭到盟军轰炸,最后是在战后重新修建的。该寺于1969年皈依西藏密宗贡噶上师,改为弘扬密宗噶举派(白教),因而供奉“大悲胜海红观音菩萨”与其0“大威力主马头明王菩萨”。寺门上和正殿龙虎壁上分别绘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以及降龙伏虎罗汉,……[详细]
台湾府城隍庙
  台湾府城隍庙是奉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的道教庙宇,位于台南市青年路,属国家二级古迹。它始建于明郑永历二十三年(1669年),当时被称为承天府城隍庙,是台湾最早的官建城隍庙,也是全台最知名的城隍庙。台湾府城隍庙主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配祀有城隍夫人、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注生娘娘、天上圣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罗汉、文武判官、范谢将军、甘柳将军、二十四司、门神等-,门神彩绘是彩绘大师潘丽水的作品。寺庙的正殿挂有大算盘,是善信陈江山于1937年所献的,上框刻“台南府城隍庙”六字,下框刻“丁丑年陈江山奉献”,左右刻联“善恶权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难容”,这些字句,象征城隍爷以算盘计算世人功过,有戒恶扬善的意味。除此之外,台湾府城隍庙还以“尔来了”的大匾闻名于世,与台南天坛的一字匾、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合称……[详细]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为台湾清治时期所设的对应台湾县的官祀城隍庙,当时称为“台湾县城隍庙”,位于台南市中西区。虽然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但现在的庙宇建筑是二战后于1980年1月重建而成的,为台湾最主要的城隍庙之一。全台首邑县城隍庙由台湾县知县张宏捐俸兴建,最初位置是在东安坊的县署旁边,后来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县鲁鼎梅将庙移到了镇北坊赤崁楼右边,但隔年又移到了县署北边,之后屡次修建并扩大了庙宇规模。二次大战后,该庙在民国五十五年(1966年)4月重修落成且举行祈安建醮法会,两年后又增建地藏王殿。然而由于庙梁腐朽,该庙在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9月募款重修,最终于六十九年(1980年)1月完工而成今貌。现在的这座城隍庙为一进三开间建筑,门楣-写着“尔来了么”,正殿神龛供奉“……[详细]
安平城隍庙
  安平城隍庙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平区,昔日为水师官兵所祭祀的庙宇,现与安平观音亭、安平天后宫同为安平地区三大公庙,也是台南最著名的城隍庙之一。据《续修台湾县志》记载,安平城隍庙为水师协镇沈廷耀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后协镇丁朝雄(1785年)、守备陈景星(1801年)与游击詹胜、守备陈廷梅和李文澜(1804年)曾对庙宇进行修葺。而同治二年(1863年)时的整修得到当地渔户、地方-与水师的响应,其姓名与捐款金额都留在三支梁签上。庙宇最终于第二年修葺完成,并留下当时台湾水师中协副总府游绍芳所赠之“被灵夑理”的匾额。进入日治时期以后,安平城隍庙由官庙转为安平六角头的公庙,但当时香火并不盛。二次大战结束后,于民国七十八年(1989年)重修而成今貌,更因历史悠久而被列入安平三大公庙,香火逐渐旺盛起……[详细]
台南龙山寺
  台南龙山寺的前身为明郑时期所建的一间供奉观音菩萨的香灰袋草厝,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时信众正式于东门外用硓古石兴筑观音殿,并雕塑观音像。而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拨款重建,11年后(1789年)在仕绅王拱照的主导下又再次重修。在此之后,台南龙山寺又经历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同治十年(1871年)与光绪十年(1884年)的多次整修,最终在日治时期由许萱其、许朝成、蔡添福、刘王等人在现址修建并保存至今。目前的台南龙山寺为楼高三层的钢筋混拟土建筑,屋顶为歇山重檐形式并仿作“反宇起阳”的朱瓦起翘屋檐,屋瓦为现代琉璃瓦。一楼为观音殿,二楼为大雄宝殿,三楼为大慈大悲殿,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虽然这座寺庙并非清代的建筑,但仍然保留着一些清代古匾等文物,也是吸引游客注……[详细]
29、风神庙
风神庙
  风神庙是一座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三级古迹,也是全台湾唯一一间主祀风神的庙宇,位列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中。它是由台湾道巡道鄂善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的,就设在台湾府大西门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侧、安澜桥的旁边。风神庙最初是一栋四进的建筑,其第一进是大门,第二进是官厅,第三进便是风神殿,而第四进是大士殿,其中第四进是在把原设在赤崁街大井头的接官亭移到此处后而兴建的,用以保佑往来舟楫的行旅安全。日治时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进行市区改正计划,风神庙原有的殿社都遭到拆毁;大正十三年(1924年)时,当地的士绅集资在原第一进的官厅地点上对风神庙重建,将原本供奉在风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后来又历经了几次修整而形成今日风神庙的容貌。现在的风神庙仅为一间三合院的格局,正殿宽三开间,并附有拜亭。庙里主祀风……[详细]
台南花园夜市
  台南花园夜市始于1999年,为台湾台南市北区的流动型夜市,每周四、六、日营业。花园夜市历史并不如其他台湾夜市有悠久历史,但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今日近400个摊位的巨大规模。而在媒体及电视节目的报道后,今日花园夜市已与台北士林夜市齐名,得“南花园、北士林”之名。台南花园夜市的摊位占有3000坪,约近400家摊位,目前规模为台南市之冠,共划分美食小吃、流行服饰、精品百货、休闲娱乐等四大区域。而摊位为了更吸引目光,多会在摊贩上方竖起高高的商家广告旗帜,方便游客在外面便能看到旗子吸引注意,旗海飘扬亦构成一大特色。台南花园夜市的知名小吃店有阿美腌芭乐、统大炭烤鸡排、陈记港式鱼蛋、古早味冬瓜茶、春卷冰激凌、四草蚵仔煎、木橱卤味、爆酱鸡排、阿尧盐水鸡、阿三哥蚵仔煎、吴记排骨酥、杰旗鱼黑轮、蔡家臭豆腐、雨鸣爆酱……[详细]
左镇化石博物馆
  左镇化石博物馆位于台湾省台南县,以展示距今约160万年前的第4纪更新世,以及台湾哺乳动物在菜寮溪所留下的化石为主,化石馆为一绿瓦白壁的二层楼房,占地105坪,陈列内容包括与山顶洞人同期的“左镇人”化石、数量惊人的象化石、鹿、犀牛、四不像、鳄鱼、鲨鱼、贝类等化石,另外还有足印、巢穴等生痕化石,而孔虫化石还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细微。 ……[详细]
祀典武庙
  祀典武庙位于永福路,与大天宫比邻相接,又称关帝庙,建于明郑时期,现貌系清康熙末年修缮,为本省武圣关公的信仰中心,庙分三进,以建筑雕刻细腻精致为主要特色。祀典武庙经多次整修后,现存庙宇除了内进的观音厅稍与原来模样不同之外,该庙大体所呈现为1840年重建后的庙宇模样,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庙,特色为八米宽,廿米宽,纵深式配置的三开间三进两廊式庙宇建筑,由于各殿的高度不一,飞檐斜顶的山墙,从侧面看去为起伏状,造型颇为美观,而在神明配置上,拥有三进三殿的该武庙,第一进祭祀关公;第二进为祭祀武圣三代祖先(1720年代后加设),第三进则为佛教的观音菩萨与十八罗汉。除此,后进有祭祀文昌帝君的西社与配置厢房的小花园,并有台湾日治时期所加设的戏台等建物。……[详细]
林默娘公园
  林默娘公园位于安平港边的林默娘公园占地二公顷,于2004年四月开放,公园内主要的雕塑,由奇美文化基金会捐建,蔡宜璋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高十六公尺,加上基座高四公尺,然而也成为安平新指标,在安平港滨形成一条水岸绿带,不仅成为台南市民平时休闲的热门最佳去处,更吸引许多观光客到此一游。 ……[详细]
悟智乐园
  悟智乐园位于土城圣母庙旁,占地3公顷,为日商日靖游乐事业公司所投资兴建,游乐设备包括国内第一座滚筒滑道池,惊险刺激,并有游泳池及水上游乐设施大型迷宫也是乐园的特色,全程约需40分,有700多种不同路径可更换,极富趣味性。……[详细]
关仔岭温泉
  关仔岭风景区位于台南县白河镇,以温泉、水火同源、关仔岭公园、大仙寺、碧云寺着名,是台南极热门的风景区之一,与北投、阳明山、四重溪并称本省四大温泉。关仔岭温泉的水质非常特殊,呈灰黑色,滑腻而带有浓厚的硫磺味,仅供沐浴,据说颇有疗效,沿着温泉区停车场旁一条290级的陡峭石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的关仔岭公园,山上遍植花木,充满诗意,由公园前行约4.8公里,即可看到极富盛名的”水火同源”。……[详细]
走马濑农场
  走马濑农场位于玉井、大内两乡交界处,因曾文溪流经,所行成的水濑势如奔马而得名,农场面积近100公顷,南北长900公尺,东西宽1650公尺,分成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三大系统,设有管理中心、餐厅、农舍、滑草场、亲子欢乐广场、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等,规划完善。 ……[详细]
台南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台南县南化乡玉山村,创建于1976年的宝光寺,是台湾规模最宏伟的--场所,占地约20甲左右,一直到1930年被称为“师尊”的张天然传道时,才称为-,1946年-传入台湾,40年曾一度遭政府取缔,直到76年得以解禁,祭典以七月中旬“张天然诞辰”最为重要。……[详细]
38、赤崁楼
赤崁楼
  赤崁楼位于台湾台南市的中西区,前身为1653年荷治时期兴建之欧式建筑普罗民遮城(称红毛楼),曾为全岛统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圯,仅留部分残迹,汉人稍后在原址之上兴建中式祠庙,战后又由他处迁来九座赑屃碑,终成今日样貌,今日所称赤崁楼其实是普罗民遮城残迹,以及海神庙、文昌阁的混合体,今列为一级古迹。赤崁楼的文物与建筑历经荷兰、明郑及满清时代,初建于公元1650年,其建材据说皆由荷兰人自海外运来,称为普罗民遮城,系荷兰人在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后所兴建的,在郑成功攻占台湾以后,曾经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承天府,并以赤崁楼做为全岛最高的行政机构,隔台江与今安平古堡相对,十分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详细]
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在台南人的用心经营下,不只是台南的地标,更是台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孔庙建筑庄严宏伟,气氛肃穆,格局完整,列属国家一级古迹。庙旁苍郁的古树,越发引人思古之幽情。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建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最早的文庙,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办学府,故有“全台首学”之称,今已列属一级古迹,孔庙庙堂文物众多、殿宇恢宏,不愧为文庙之宗。   这座孔庙是由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倡议修建,历经数次修葺,庙门以一“全台首学”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雄浑醒目的笔力,益增庄严肃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大成殿无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栱支撑,殿梁悬有多方前清诸帝的钦赐御匾,备极尊荣;两旁东西庑则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历代先儒先贤神位,两侧毗连礼器库、乐器库,古代形制礼乐器皆妥为保存,以供祭孔……[详细]
亿载金城
  介 绍 二鲲身炮台,旧称安平大炮台,是对应于不远的安平小炮台而得名;又因入口城门上方有沈葆祯题额:“亿载金城”,故俗称亿载金城。 二鲲身炮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九月开工,至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八月竣工,历时只计一年又十一个月即建造完成。 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琉球籍渔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南部,大部分被牡丹社先住民杀害,幸免于难的渔民经由凤山县送到府城,再转往福州经督抚从优抚恤后,遣回琉球。居心不轨的日本,妄称琉球为它的保护国,以剿番为由进犯台湾。当时清廷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严辞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祯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防卫台湾。沈葆祯到台湾以后,勘定安平地势险峻,建造仿西洋式炮台一座,并延请法国人帛尔陀设计,以防守海口阻遏日军。 二鲲身炮台的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