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吐鲁番市旅游

吐鲁番市旅游景点介绍

火焰山景区
  火焰山景区火焰山景区从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唐代赤亭起向西延伸,直达县城以西五十多公里与吐鲁番相连。火焰山因《西游记》而闻名中外,它将鄯善分为南北两个绿洲带。……[详细]
克尔碱旅游区
  克尔碱旅游区克尔碱旅游区位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境内,是一处以地景旅游资源为主的风景旅游区,距托克逊县城28公里,距吐鲁番市120公里,距乌鲁木齐162公里。其中克尔碱岩画,位于克尔碱境内,东南距镇政府5公里。岩画散布在克尔碱沟两岸,东岸岩画雕刻于零星散布的砂岩上,现存100多幅,主要内容为羊群和物质牧羊人,约3~4处。西岸岩画为岩画主体,分为两处:其一岩画有21幅,面积为28.05平方米,主要内容为人、鹿、狗、骆驼、羊和狩猎及放牧等场面,还出现了猛虎追逐鹿于前,狩猎者搭弓射箭驰于后的图案。其二是克尔碱水系图,在一块面积为42平方米的巨石上,刻有一幅水系图。它以阴刻手法,绘出近38条大小河流、泉源和水渠等,并且利用石头的自然坡度,立体地、逼真地显现了当地当时自然水系的分布情况,其中最长的一段石……[详细]
伯西哈石窟
  伯西哈石窟位于吐鲁番市胜金乡木日吐克村。洞窟分布在火焰山北坡一条小沟壑中,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存洞窟10座,其中1-6号窟座南朝北。时代为唐至元(高昌回鹘王国860~1284)。1999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坎儿井民俗园
  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年径流量达2.94亿立方米,它是绿洲的生命之源。坎儿井根据吐鲁番盆地地理条件及水量蒸发特点,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每条坎儿井的长短各不相同,长的可达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它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全长3.5公里,日水量可浇20亩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名气最大的坎儿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儿井,它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水量可浇地70亩,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维吾尔人米衣木·阿吉开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建议就近到西郊的坎儿井民俗园去参观这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地下工……[详细]
沙漠植物风情园
  沙漠植物风情园位于吐鲁番市城南9公里处,坐落在盆地腹部的风蚀流沙区内,占地40公顷。吐鲁番沙漠植物风情园,平均低于海平面95米左右,是建立在地球最低洼地上的植物园,是一处融自然景观和人文造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吐鲁番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创造的沙漠绿洲。该风情园现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初到此地,首先可见到蒙古沙冬青排成的行道绿篱,接着便是各种稀有植物,如柽柳类、草药类、老鼠瓜类、沙拐枣类、甘草类等。这里的类群种数占中国荒漠地区植物分布总数80%以上。作为一个内陆干旱荒漠区,这里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园中还建有人工湖,每到春夏湖水波光鳞鳞,岸边树木青青,令人仿佛到了江南,园边还有坎儿井。……[详细]
万佛宫(大漠土艺馆)
  进入火焰山,在著名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南面2公里的木头沟西岸上,远远就能看到一片以泥土泥塑为主的建筑群落,那就是1990年建成的火焰山万佛宫,它将自然环境、建筑、壁画和雕塑艺术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力。万佛宫以“丝路古堡”、“哈拉和卓”、“铁扇公主”、“唐僧讲经”、“弥勒佛”、“观音堂”等大型雕塑迎接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这片景区由20个景点组成,内容相当丰富,上自古老的神话传说,下至民族习俗、乡土风物,均有概括的表现。它以历史名人伟业、维吾尔民间传说和吐鲁番的奇闻轶事为线索,通过宗教、民俗、乐舞、珍藏等4个泥土艺术造型,生动形象、全面立体地展示了西域重镇吐鲁番的历史画卷。万佛宫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又临近312国道,交通方便,自然环境优美。园区内高大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古……[详细]
台藏塔遗址
  台藏塔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三堡乡尤喀买里村,西距吐鲁番市40公里,东南距高昌故城遗址1.2公里。台藏塔的始建年代为公元6~7世纪(麹氏高昌时期),是当时著名的佛教遗址。14世纪末,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强迫高昌地区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之后,台藏塔逐渐毁破。台藏塔内曾供有一身巨大佛像,于20世纪初期被毁。台藏塔遗址占地面积为939平方米。残高约20米,塔身平面略呈口字形,朝向南偏西。塔基底部外边南北长约36米,东西残长34米,塔壁基部厚8~12米。塔内中空,内边方约15米。南向正中有宽约3米的缺口。该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十里大墩烽燧
  三十里大墩烽燧(也称“喀拉吐尔烽火台”),位于鄯善县葡萄开发公司东北、312国道北侧的一个砂石土岗上。为土石垒砌,外抹草泥,原烽较小,后又在外扩一层。现存基底东西宽5米,南北宽4米,残高4米。“喀拉吐尔”为维语“乌鸦”。三十里大墩烽火台位于鄯善县园艺场东北5千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方式分前后两期叠加而成,从现存遗迹看,前期残存较高,东西长5.2m,南北宽个4.8m,高4.57m;后期补建处厚1.7m,高5.05m。该烽火台为土坯垒砌,砌法一丁一顺,向上略有收分,外抹草泥。建筑材料主要为土坯,土坯残存32层,单个土坯尺寸为47*26*10cm。烽火台主体部分塌陷,故原有规模已不可考。……[详细]
吐鲁番郡王府
  吐鲁番郡王府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距吐鲁番市区2公里,毗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公塔,周围葡萄园环抱,环境优美是游客、摄影爱好者的最佳首选景点,也是欣赏民族歌舞、品尝民族御宴的好去处。……[详细]
30、火焰山风光 AAAA
火焰山风光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相传《西游记》中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深曲折,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火热的夏季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红色……[详细]
连木沁烽燧(阿克墩烽火台、汉墩烽火台)
  连木沁烽燧,位于吐鲁番市鄯善县连木沁乡汉都阿克都村东南约一公里,跻身吐鲁番盆地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烽燧行列之中,多是由土坯砌成,方形的基底,梯形的墙体,呈上小下大的布局,历史上,这里曾是烽火台,遇有敌情,便燃起狼烟,传递情报,是边塞堡垒。连木沁大墩烽燧(也称阿克墩烽火台、汉墩烽火台),在连木沁镇阿克墩庄东一小山冈上。其地南有火焰山,其余三面地势开阔平坦。该烽燧为土坯结构,底部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残高6米,中上部为空心状,为唐代遗址。“阿克墩”为维语“白色的烽火台”。第五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汉墩阿克墩烽火台:位于鄯善县连木沁乡汉墩村阿克墩庄东约2.2公里。东经90°02′53″,北纬42°57′13″。烽火台坐落在一月牙形小山梁上,系土坯结构,为一顺一丁错缝砌法。底部东西长5.9米……[详细]
七泉湖萨依烽燧
  七泉湖烽燧属唐代护路烽燧,位于火焰山北麓一条干涸河道两侧,七泉湖火车站正南11公里,有小路通遗址旁。七泉湖萨依烽燧为古代穿越火焰山通道上的重要遗址,现外表呈梯形,分上下两层,每层又分左右两室,在台阶可登上层了望周围景观。……[详细]
盘吉尔怪石林
  介 绍 盘吉尔怪石林位于托克逊盘吉尔塔克山脊与山坡,东南距托克逊县城55公里,有公路可通至附近。是由溶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奇特的峰林地貌。山岩或似羚羊翘首、天马行空,或似猛兽鬼怪,面目狰狞,或似云朵变幻,壮观有趣。岩石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颜色以青灰色、褐红色多见。 新疆吐鲁番……[详细]
托克逊雅丹地貌
  介 绍 雅丹,指的是一种风蚀地貌。托克逊雅丹的主体,是由沉积于宽阔河谷的黄土丘的特殊造型组成绵延伸展的各种形态的“建筑群”。雅丹地貌形成后,风力与流水的作用仍在不断地交错进行,继续“雕塑”着种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呈现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的景象。  托克逊雅丹地貌造型别致,有的像飞龙腾跃,气势雄伟;有的像城堡,壁垒森严;有的像城郭,固若金汤;有的像楼群,拔地柱天;有的像佛塔寺庙,肃穆幽静;还有的像浪涛汹涌,涌向天际;有的如同万艘船舰,鼓帆远航……每当大风吹起时,土丘之间发出呜呜声响,如鬼哭狼嚎,阴森恐怖,素有东疆“魔鬼城”之称。交 通 托克逊雅丹地貌不像新疆其他几处雅丹地貌那样地处偏远,远离城市,在314国道边就能看到,甚至坐火车经过也能一睹它的尊容。 新疆吐鲁番……[详细]
吐峪沟麻扎村
  麻扎村位于新疆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村子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着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时期,麻扎村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据该地沙丘下发掘的古代吐峪沟居民的墓地等多种文物,已证实在距今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沟南沟口人丁兴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且在发展过程中兼融了流行于原苏联境内米努辛斯盆地塔加尔文化。在南北朝时,麻扎村称丁古口。在西汉时期,麻扎村为车师都尉国所在地,后被车师国吞并。车师国0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后,现麻扎村属车师前国。在早于车师前国时代,佛教已成为车师国的国教。西晋时期,麻扎村开始成为佛教圣地。……[详细]
吐鲁番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着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5000多件文物精品,是了解吐鲁番历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一部微缩的百科全书。该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幢富有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二层大楼,古朴浑厚。整个展览部分分为吐鲁番地区出土文物陈列厅、吐鲁番地区出土古尸陈列厅和巨犀化石陈列厅三个部分。其中吐鲁番地区出土古尸陈列厅是最具神秘性和吸引力的展厅。这里展出的11具干尸,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时期的古尸,主要出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葬群和苏巴什古墓群、洋海古墓群等。巨犀化石陈列厅内的巨犀化石是吐鲁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考证,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完整的一具巨犀骨架化石。新疆吐鲁番……[详细]
苏公塔礼拜寺
  介 绍 室内宽敞,建筑庄严、古朴、可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穆斯林群众,近的三人一群、五个一簇涌向礼拜寺;远的,骑毛驴、骑自行车、坐汽车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颁经礼圣,祈求福佑。新疆吐鲁番……[详细]
38、吐峪沟 AAA
吐峪沟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吐峪沟千佛洞: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  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今天,大家看见的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见证。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第4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火焰……[详细]
克尔碱岩画和水系图
  介 绍 岩画散布在克尔碱沟两岸,东岸岩画雕刻于零星散布的砂岩上,现存100多幅,主要内容为羊群和物质牧羊人,约3~4处。西岸岩画为岩画主体,分为两处:其一岩画有21幅,面积为28.05平方米,主要内容为人、鹿、狗、骆驼、羊和狩猎及放牧等场面,还出现了猛虎追逐鹿于前,狩猎者搭弓射箭驰于后的图案。 其二是克尔碱水系图,在一块面积为42平方米的巨石上,刻有一幅水系图。它以阴刻手法,绘出近38条大小河流、泉源和水渠等,并且利用石头的自然坡度,立体地、逼真地显现了当地当时自然水系的分布情况,其中最长的一段石刻河流长为3~5米,深达7~8米厘米。水系图下游,还刻有大量猎人骑马狩猎和各种草原动物食草饮水以及奔跑的生动图案。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岩画和水系图均属于公元前6~7世纪车师人的遗存。交 通 托克逊县……[详细]
高昌古城
  介 绍 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 通 在市区东面40公里处,可乘旅游车前往。  新疆吐鲁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