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 > 兰溪市旅游

兰溪市旅游景点介绍

  竹塘进士木牌坊位于兰溪市女埠街道,年代为明。竹塘村进士木牌坊,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建造。竹塘村进士木坊位于距兰溪市区约14公里女埠街道竹塘村内。东面为横穿村庄的竹塘村至长山岗村大路,南路紧靠城市文化资本3本村徐庆标家,北与钱水生户相邻,西面顺石级而下为一水塘。进士牌坊为木斗栱结构牌坊,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全高约5.2米,宽3.5米,一开间六柱,中间二栋柱垫以青石礩形柱础,全间用青瓦盖顶,略呈翻角,屋脊以瓦作金钱装饰。栋下置木匾,上楷书“进士”两大字,右边竖行小字为“文林郎监察御史陈炜书,金华府知府李嗣、同知牛盛、通判王倍”,左边竖行小字为“赐进士兰溪县知县王鲁、县丞臧庆、主簿吕俊、典史郭安为赐进士祖徐氏陈相立,成化四年岁次戊子孟夏月吉旦”。匾下置二垛一斗三升斗栱与下部横梁相……[详细]
  女埠双塔位于兰溪市女埠街道,年代为明。女埠双塔,即前塔永龄塔和后塔仁寿塔,位于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下潘村及见坦村。双塔均建于明代。其中,永龄塔坐落在下潘村东南约五百米的白露山上,俗称前塔,建于明朝初年。塔六角五级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高二十三米,底边宽二点六米,墙厚八十九厘米。塔基青石砌筑,塔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置,每层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顶层塔壁嵌有“永龄塔”青石匾,第三层石刻“岁瞻”二字。据传,下潘村形如船形,故当地百姓建造该塔镇村,以求村民风调雨顺。因年久失修,原整座塔身微斜向东南方,倾斜幅度大约在十度左右。墙体多处出现裂缝,底层向后塌出一非常明显墙洞,塔的外墙斑驳陆离,布满青藤,塔层挑檐棱角残缺不全。2007年进行纠偏修缮,塔的上半部和基座多处钢筋加固。近年,塔的外部已经出现不……[详细]
23、覃恩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覃恩堂位于兰溪市永昌街道,年代为明。在兰溪市永昌街道太平祝村旧宅自然村,有一座保存至今的祠堂——覃恩堂,历经近600年风霜,墙体和屋架依然齐整无偏。这座祠堂为明朝官员祝戒出资修建,后裔祝弥为纪念先祖,在覃恩堂前又修建了台宪牌坊,成为忠孝文化传承的载体,也让这座明代祠堂再添特色。此外,覃恩堂的用料讲究,技艺精湛,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突出,堪称一座守护祝氏忠孝文化的“三好”祠堂。覃恩堂建成于明代宣德七年(1432),距今已有580多年,是兰溪市现存较早的古建筑之一。它地处旧宅村的中心地段,坐东南朝西北,为三开间三进的砖木结构建筑。覃恩堂门前如今是一片平坦的空地,视野开阔。据村民回忆,这里原本有两座纪念祝戒的碑亭,碑亭文字分别为两名明朝官员撰写。如今碑亭被毁,独留“台宪”石坊巍然挺立在覃恩堂前。“台……[详细]
  兰溪城墙及码头位于兰溪市云山街道,年代为宋至清。兰溪古城东依大云山,西临兰江,略呈半月形,古城城墙沿江尚存的600余米城墙为明正德七年(1512)重筑,其余则为1995年重修。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毕家明墓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年代为明。古墓选址考究,符合古代墓葬的风水理论,前面拜堂开阔,又有半月塘、井,面向兰江,背靠山丘,墓穴做在山坳之中,是藏风聚水之处,前有山水亲临,后有山石依靠。钱镇祥说,这座古墓没有经过大修,时代信息纯正,特别是歇山顶石亭,型制独特,明代建筑特征明显。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祝宅祝氏宗祠
  祝宅祝氏宗祠位于梅江镇祝宅村兰浦公路北侧,东、西、北三面环路,北距梅溪约80米,有卧龙桥一座,南隔石子路是长陵小学操场。1940年由上祝宅村广旺带头,众家族捐助筹建,占地面积1988平方米。七开间三进,共21间12厢。硬山顶,欧式门楼。现为长陵小学。门额上 书-“祝氏宗祠”,东西各开门,额上 书-分别为“光前裕后”、“源远流长”。1940年由上祝宅村广旺带头,众家族众人捐助筹建,建国后设为区公所,1983年改为长陵小学,一直沿用至今。因教师宿舍及办公的需要,分隔成许多办公室及房间,文革期间诸多精美牛腿雕刻人物面部被削。前进:七间,通面阔28.45米,通进深7.75米。明间三柱七檩,六架梁带前单步,设平棋;次间四柱七檩,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梁,扁尺梁;稍间五柱七檩,穿斗式;尽间有梁,五柱七檩。前进……[详细]
山背吴氏宗祠
  山背吴氏宗祠位于赤溪街道山背村,为该村吴氏家族总祠,现存建筑为清中期,平面为三间三进五开间两明堂,正面建有砖雕,门楼、内有木雕,狮、象、鹿、鹤、花卉人物,工艺精湛,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坐东朝西,硬山顶,阴阳合瓦。前进用四柱三楼坊式,砖雕门楼,檐口有出二跳砖雕斗拱承托,明间为一戏台,梁架不露明,上设平棋。中进梁架为四柱九檩,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月梁造,梁断面呈鼓形,梁嘴饰半月状龙须纹,梁下用扇形雀替及丁头拱。2005年11月3日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郎家葆滋堂位于兰溪市游埠镇,年代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龚永锡堂位于兰溪市赤溪街道,年代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香山寺塔
  香山寺塔位于兰溪市香溪镇,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唐承庆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家绍德堂位于朱家行政村朱家村中部,坐南朝北,三开间四进三明堂,硬山顶,保存完好。年代为明、清。“绍德堂”为全村众厅,分次建造,初建于元明,后建于民国初年,头门有文人匾额一块,书曰“宋室名贤”,内设戏台。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溪市博物馆
  兰溪市博物馆座落于“三江汇云横,瀔水系中洲”的兰江之畔,是以兰溪历史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舍是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和徽派建筑特征于一体,与芥子园风格协调的现代仿古建筑,分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办公用房、安防中心、报告厅五大部分。陈列展厅分基本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兰溪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是一个以地方历史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展览,以大幅的时空框架系统介绍兰溪的地质演变、社会变迁和民俗风情,分远古足音文明开拓,三江之汇七省通衢,文风蕴藉人杰地灵,意匠生辉民间奇葩,浙中明珠和谐兰城等五大单元,系统介绍从地质时代到当代的兰溪,彰显兰溪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突出真实的兰溪,是展现兰溪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兰溪市博物馆馆藏丰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详细]
诸葛、长乐村民居
  诸葛、长乐村民居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是三国名臣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南宋末年,诸葛亮第二十五世孙迁徙于此,至明清两代兴建了三十余座厅堂及大批居住建筑,形成了所谓“九宫八卦阵”的村落布局。现村内仍保存丞相祠堂、大公堂等厅堂及众多的明清民居建筑。长乐村是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中坚金履祥后裔的聚居地。自明以降,长乐科甲不断,陆续建起了许多祠堂和雕饰精美的住宅。村中现仍保存了几十座明清民居建筑,其中包括大宗祠、象贤厅等祠堂,望云楼、金海土等住宅,以及牌坊、过街亭、骑楼等各类建筑。……[详细]
兰溪通洲桥
  通洲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跨梅溪。塔山村昔为金衢通往严州的咽喉,因苦于梅溪阻隔,村民群起建造了通洲桥。通洲桥原为木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洪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易木为石。六墩五孔,圆弧形石拱廊桥。桥身全长84.8米,桥面宽4米,拱券矢高8米,净跨9米。拱券为纵联砌筑。桥面铺条石,两侧设条石护栏。桥上建廊屋21间,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飞檐翘角,中悬通洲桥匾。桥墩向上游做成分水尖,对分刹洪水起到很好的作用。青山环抱,阡陌纵横,溪流蜿蜒,桥端苍郁的古樟与廊桥交相辉映,“下临百尺之长波,上建廿椽之水榭”,给山水增添了无限画意。此桥与武义的熟溪桥、永康的西津桥均为楼阁长廊式木桥,颇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桥头有一座小山,名曰“挂钟尖”。山顶建……[详细]
兰溪市蒋氏宗祠
  坐落于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洪塘里村“蒋氏宗祠”,祠堂共有前后三进,前排门楼9间,中厅5间,后进9间,两厢共26间,计1758m2。始建于明朝隆庆初年(1567年),隆庆末年完工(1572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岁次八月竖寝室,十月建享堂及拆其厅料,十一月建两庑,十二月竖门楼,岁暮而止。次年因物力已竭公议且停,又过了三年打石板为砌阶沿、门限、石鼓之需,又过了三年而备门扇、窗棂、楼栅之料,又过了三年为神龛盖叠、楼板之具,物竭财蹶。十有四载而获成功,时岁次甲寅乃康熙13年(1675年)祠事完成。咸丰辛酉(1861年)粤匪扰浙江浦江兰溪一带,祖继沦陷,蒋氏宗祠也付于一炬,同治丁卯(1867年)磋商重建门楼、寝室、东西两厅两廊、厢庑,亦云劳矣,大局告成,规模初具。但是中厅仍缺,经蒋氏乡贤商议,于民……[详细]
生塘胡氏宗祠
  生塘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前后三进,设厢房,通面阔29.6米,通进深41.7米。一进,面阔七间,带左右耳房,前檐台门为四柱五楼式,砖石结构。二进中厅,为三开间,带四周围廊,歇山屋顶,梁架为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带前后廊,前廊施卷棚,部分装饰构件,雕刻精致。三进,面阔五间带左右侧屋,梁架为六架前檐廊式,用脊柱。一进耳房与三进侧屋之间各设厢房七间。生塘胡氏宗祠,规模较大,雕刻精致,保存基本完整。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地方宗祠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详细]
爱敬堂、孙氏堂楼
  爱敬堂、孙氏堂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爱敬堂坐西北朝东南,平面为三间二厢一天井。通面阔13.3米,通进深7.9米,七架椽屋,梁架穿斗式。明间施藻井,平身科斗栱,五踩重翘计心造,明、次间均为二攒。柱头卷杀,櫍形柱础,下垫覆盆。孙氏堂楼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十一檩,脊柱前三柱后二柱,均为双步梁。檩下花栱均用丁头承托。下金檩下皮浮雕连环、花卉等图案,部分丁头栱两侧施枫栱。梭形柱。爱敬堂、孙氏堂楼,是我省明代典型的楼上厅民居建筑。……[详细]
仁山书院
  仁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总体布局为前院、三进、两厢房,呈方形,占地96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T”形,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院东西两侧各设一门。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为七檩,明间梁架五架梁前后单步,为直梁,角柱为讹角青石方柱。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面阔、梁架、梁形及角柱均与一进样同,后额枋上一木匾,上 书-“仁山书院”,落款为“中翰林慈溪王斯来书”。二进后檐明间与三进前檐明间设过廊。三进,面阔五间,进深为五檩,明间梁架三架梁前后单步,两侧各设三间厢房,自成小院落。仁山书院,据《光绪兰溪县志·仁山书院》条载:“仁山书院,宋金履祥筑,北山何基为题仁山书堂匾。”应创始于宋末元初。是我省一处重要的民间书院建筑。……[详细]
40、李渔坝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渔坝
  李渔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1年4月13日位于孟湖乡夏李村西约800米。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作家、戏曲理论家。著有《闲情寄偶》、《比目鱼》、《风筝误》。李渔坝原名石坪坝,系李渔在家乡担任“祠堂总理”时设计创建。坝长9.7,宽1.6为,高3米。用红条石砌筑,坝底设一石孔,平时用木板密封,坝内淤泥过多,可开坝孔清淤。现仍作灌溉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