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 > 兰溪市旅游

兰溪市旅游景点介绍

郭氏节孝坊
  郭氏节孝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灵洞乡洞源村。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闽浙总督钟音等“为章学礼妻郭氏立”。四柱五楼,歇山顶,高8米,通面宽6.9米,青石仿木构。正脊及戗脊有鱼龙吻,额枋等处有人物、花卉、祥云、麒麟、鲤鱼、龙、凤、狮、鹤等浮雕和透雕,工艺精湛,保存完整。……[详细]
杨东海纪念馆
  杨东海纪念馆位于兰城北郊的云山街道陈家井村,距离县城七公里,占地面积680平方米,1996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展馆分报告厅、展览厅、接待厅三大部分,纪念馆四周种植草坪、花木、绿树成荫。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同志为该馆题词“党的好干部”。2013年经过重新修缮与布展,充实了实物展示,丰富了录像视频资料,展厅共分呼唤东海、成长道路、情注乡里、乐民忧民、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精神永存等七个部分,陈列了杨东海生前用过的笔记本、雨鞋、雨衣等遗物,以及荣誉证书等。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兰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溪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兰溪市干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教育基地、兰溪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华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金华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浙江省爱国主……[详细]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2006年7月正式被授予“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以来,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电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充分利用良好平台开展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思想沟通与经验学习,不断创新创优,切实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传递爱国精神,展示国企风采。近年来,在金华、兰溪两级市委市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基地各主管部门的指导推动下,在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兰电公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三园”特色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方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美的厂区环境得到了社会赞誉。一、 提升基地内涵,助力地方发展兰电公司是现代化超临界大型火力发电厂,建设初期建有4台60万国产超临界燃煤……[详细]
西姜祠堂
  年代:明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水亭畲族乡西姜村坐东朝西,布局为前后四进,并设厢房,二进中厅独立,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头门已毁,仪门面阔十一间,进深为六架后檐廊式,用中柱,硬山顶,前檐原设有砖雕门楼,明间设活动戏台,中部数间已毁。中厅五开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后廊,冬瓜梁,青石台基为二层,第一层高0.52米,第二层高0.38米,明间金柱为梭形,歇山顶。后寝面阔五间,进深六架前檐廊式,用脊柱,台基高0.86米,硬山顶。后厅两侧各有一小院,为三间二过厢。后进由后厅、两小院构成明五暗十一的格式。中厅两侧、前进与后进间各设厢房七间。西姜祠堂,雕饰古朴,用材较大。是我省一处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民间宗祠。……[详细]
兰溪世德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位于黄店镇三泉村。又称“将士厅”。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现存三进,面阔皆三间,坐北朝南,偏东,硬山顶,占地面积710平方米。第一进建于明嘉靖年间,有牌坊式砖雕门楼,次间梁架均用砖砌入墙体之中。正厅通面宽14.8米,通进深12.83米,明间梁架为七架梁带前后廊。前廊进深4.2米,用五架梁。后廊为单步,屋顶用覆水椽,次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檐口斗栱有昂。后进为清末民初增建。世德堂是兰溪地区最具宋元风格的木构建筑,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1997年该建筑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6、上族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族祠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永昌街道下孟塘村该祠是当地徐氏的宗祠,又称“孝伦堂”。建筑面南向,前后共三进,有厢房,二进中厅独立,整体平面布局呈“回”形,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现存结构十分完整。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溪积庆堂
  年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该堂坐西朝东,布局为三间四进两狭弄,通面阔13.75米,通进深58.8米,硬山顶。一进,进深六檩,梁架为六架后檐廊,用脊柱,前檐双步施卷棚。二进,进深九檩,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明间前后檐部分檩下浮雕狮子和花卉等。三进,除前檐双步施卷棚外,其余梁架结构均与二进相似。四进,进深七檩用四柱,梁架脊柱前后双步带前廊,前檐柱间设格扇门窗。三进与四进明间之间设过廊。该堂规模较大,用材规整,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详细]
渡渎余庆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渡一行政村该堂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面西向,平面布局为三进一穿堂,堂前尚存一对明代石狮,建筑总面积约860平方米。此祠堂系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者程颐、程颢的后裔程嘉禾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祠堂廊本墙上砌有乾隆五十五年立的“建造程氏余堂碑记”碑高189公分,宽74.5公分,叙明程氏后裔程嘉禾“弃举业,逐廉价之利,家业兴隆之日”建祠以追远祖。该建筑是三合院,门楼居东,厅堂朝南五开间,明间抬梁式,用五架梁和及平梁,有随梁枋,前廊有轩,抱头梁前部呈象鼻状。四前檐柱为瓜棱形,刻花雀替,轩和门楼刻卷草,双龙纹和寿字。留存至今布局完整,结构完好无损,更有石碑记载建造经述,是清乾隆晚期祠堂的代表作。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详细]
芝堰村建筑群
  芝堰村建筑群位于芝堰乡黄店镇芝堰村。村庄是陈氏聚居地,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现存明、清民居30余座,分为宗祠、民居二大类。代表性建筑有“孝思堂”、“衍德堂”、“济美堂”、“成志堂”等。结构别具特色,保存也较完整。其中孝思堂系陈氏宗祠,共三进,中轴线上有门厅、正厅、后厅,两侧有厢房。正厅面阔三间带四周回廊,歇山顶。其古建筑或有家谱记载,或有匾额、题刻,相对建造年代可考,建筑时代演变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芝堰村民居为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及民居建筑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芝堰村建筑群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溪名果山庄
  名果山庄由兰溪市艳蜜水果研究所创建,位于中国杨梅之乡----兰溪市五十里杨梅长廊,是政府挂牌的杨梅星级示范基地。山庄占地100余亩,拥有茶叶、桃子、杨梅、枇杷、梨、冬枣、柿子、板栗等水果,所培育的均为国内目前最好品种,配合科学、天然、生态的管理方法,保证出产水果的品质和绿色、天然。……[详细]
上族祠及嘉庆堂
  上族祠及嘉庆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上族祠,坐北朝南,布局前后三进,设厢房,二进中厅独立,呈“回”形,总面积1700平方米。一进为门厅左右带偏房。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五柱,用中柱,前檐明间设八字门楼,檐口斗栱为七踩三翘。侧房为三间二厢,自成小院。中厅,三开间带四周围廊,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后廊,四周廊柱为青石方柱。三进与一进相同带左右偏房,偏房为三间二进二厢房。嘉庆堂,坐西朝东,平面为三间三进一穿堂,总面积500余平方米。均用梭柱、月梁、月梁断面近矩形,穿堂设藻井,用九踩单翘三下昂斗栱承托。上族祠、嘉庆堂,雕刻简朴,形制古朴,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是研究我省古代地方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兰溪中洲公园
  中洲公园,又名中洲背,在兰溪市区兰江中,为婺、衢两江汇合冲积而成。四周环水,东西宽900米,南北长1800米,面积800亩,呈琵琶状。经悦济浮桥或兰江大桥支桥均可入园。中洲公园,宋时为西市,县尉柳叙筑“柳氏大院”于此,曾作《柳氏大园八咏》。明代河道变迁,湮为沙洲,成为渔船停泊之地。1978年辟为公园,广栽花木,建有亭阁、花圃、假山、鱼池、曲桥、游廊、餐厅、茶室、旱冰场、水上游乐场、儿童乐园、猴山及兰花少女塑像等。置身小岛,环顾四周,波光掩映,烟柳迷离;漫步中洲,曲径通幽,山水楼桥,景致雅丽。入夏,这里不仅是红男绿女击水嬉波的天然浴场,还是大人小孩纳凉赏月的最佳去处。每值夜幕降临,中洲披上了薄薄的轻纱,水边垂垂的细柳,楼亭亮亮的灯火,天上皎皎的皓月,月下悠悠的情侣,一齐浸在柔腻腻、清幽幽的波光……[详细]
白露山--芝堰景区
  白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西郊约17公里的黄店镇境内,面积约13.63平方公里。白露山又名玉带山,由于燕山运动,形成块状山体,出现山腰有白岩如带的著名断层——玉带奇观。山下有泉,名镜潭,澄澈可鉴,一名玉泉山。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比山下低7℃一8℃。白露山自然景观优美,极可登揽。山腰奇岩环抱酷似锦带,山上有巨石突出,名黄岩,悬空数百丈,惊险奇绝。由此远眺,村烟点点,镜屏清晰,九龙山峰起伏,兰城风光,尽收眼底,三江之汇,美不胜收。白露山的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黄岩下有建筑古朴的乘仙殿,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宰相舒元舆受仁宗之命与李训为除宦官仇士良专权而遭杀身之祸,史称“甘露之变”。宣宗八年(公元854年)昭雪,封“乘仙公”,故建有“乘……[详细]
54、缘源园
缘源园
  缘源园位于兰溪市北隅的黄湓村,是东晋大仙黄初平的出生地,相传此处为黄大仙兄弟烧制神奇陶具的通灵宝地,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给人遐想。园区内有山门、照壁、普济堂、劝善堂、大仙宫、藏经阁等。黄大仙宫前瞻黄大仙修道成仙的通灵神山--黄大尖,后倚牧羊仙洲--雁屿洲(灵羊岛),宫内雕镂精致,装饰雅观,内供奉黄大仙宝像。缘源园不仅是正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旅游景区,休闲胜地。……[详细]
55、芝堰村
芝堰村
  芝堰村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政府驻地以北8000米。芝堰村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迄今已有850余年,因陈氏家族的聚居而发展形成。芝堰的民居始建年代从明初至民国末年,历史跨度近500年,各座建筑年代相对明确,衍变过程清晰。因村中有芝溪、水堰,故旧名芝溪村。芝堰村位于兰溪市西北二十公里,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地势平整。村落东首,桃峰耸峙,芝山起伏,如一条青龙腾跃而来;村落西南,青峰壁立,山峦逶迤,有形神兼备的狮、虎两山雄踞村西;北面的陈陀山,背倚千峰万峦,像一把“金交椅”,把整座村落环抱其中,加上南面村口象征“朱雀”的半月塘,使整座村落形成了一个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格局的典型的风水生态环境。代表性建筑有孝思堂、衍德堂、成志堂等。其古建筑或有家谱记载,或……[详细]
56、芥子园
芥子园
  位于市区溪西新区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 芥子园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系仿古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志励人,催人奋进。难怪,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详细]
兰溪古城
  兰溪古城始建于宋朝,里面有:探花巷、绣衣巷、曲巷、风筝巷、转虹桥、告天台、金文安公祠、西门码头、隆礼门……这些见证了数百年来兰溪水陆商埠兴衰沉浮的古民居、古里弄、古城楼,如今依然保存在兰溪的老城天福山区域,经过风霜侵蚀,兰溪古城的这些古建筑多数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祖上留下的老房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条仅容两人侧身通过的里弄,里弄两侧,都是些青砖黑瓦的老房,不少外墙剥落,长满青苔。这是一幢带天井的庭院式民宅,两侧有厢房,梁柱牛腿雕有花卉、人物和鸟兽,并有“宝善堂”之匾额悬于高堂。兰溪古城在2000年被浙江省列入文化名城。……[详细]
58、兰花村
兰花村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兰花是兰溪市的市花,为了弘扬兰溪传统的兰文化,兰溪在明正德皇帝曾亲笔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麓建起了兰花村。兰花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主题公园,也是兰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风格突出兰花,建有小桥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兰花,徜徉在兰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乡的农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兰香幽远的兰荫深处。兰花因其叶飘逸潇洒,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洁典雅,使人心旷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情有独钟,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兰花已帝王将相处走入平常百姓家,现在的中国养兰蔚然成风,养兰名家不计其数,更有甚者,把兰花不再是作为观赏植物,不再将其停留于美化环境及养性怡情,而作……[详细]
59、兰荫山
兰荫山
  兰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城区西南,由兰荫山、革命烈士纪念地、芥子园三大部分组成,面积2.86平方公里。兰荫山海拔140米,因古时盛产兰花而得名,其横截江流,形似苍龙,又名横山。登山远眺,南向田畴坦荡,云树烟村;北顾丘陵起伏,远接天际;俯视则三江襟带,千帆竞发。入夜,中洲渔火,烛光倒影,美不胜收。西侧为兰荫寺,始建于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兰荫深处”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题”。“兰荫春葫”为兰溪八景之一。其前有工人休养院,院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楼、台、亭、树别具一格。南端山脊有耸入云端的“聚利塔”,九层八面,内设旋梯,拾级于顶层,纵目四顾,城乡风光尽收眼底。临江山巅有迎仙门、仙坛、神龟岩等景点,东麓有灵源积庆侯庙,俗名横山殿,始建于刘宋泰始二年,清同治六年重建,正德《兰溪县志》即在此……[详细]
60、告天台
告天台
  在兰溪市区古城最高处天福出,其南巅有一座面西偏南庙祠,即告天台,又名“望衢亭”,为明代隆庆年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抃所建。赵抃,字阅道,号清献,衡州人,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景祐年间官殿中侍御史,清正刚直,为官清谦,举贤不择布衣,-不畏权贵,人称“铁面御史”,迁参知政事。他每日朝政所做之事,到夜间必定衣冠齐整焚香告之于天。故其后裔在明代做兰溪县主簿时,于天福山兴建庙祠,名为“告天台”。又因其面向衡州方向,故亦谓“望衢亭”。该亭于清咸丰年间被毁,民国九年重修。告天台高9米,四周用红条石垒砌,三面环廊,44级台阶迂回而上,表石华桥及望柱上有浮雕和镂空花卉纹饰。台上筑三开间大殿一座,面积100平方米,飞檐斗拱,歇山顶,内部递角梁结构,为南方明代典型建筑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