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息县旅游

息县旅游景点介绍

  周冢墓位于息县孙庙乡范楼村周冢村民组,年代为春秋。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泰寺遗址位于息县杨店乡喻庄村张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冢遗址位于息县小茴店镇郑岗村,年代为周代。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代冢遗址位于息县项店镇朱店村代庄,年代为西周。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米台寺遗址位于息县白土店乡米围孜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庄遗址位于息县路口乡路口村吴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息县国营石灰厂旧址位于息县濮公山管理区,年代为1965年。2023年12月,被确定为第四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店孜遗址位于息县临河乡常店孜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战国。2023年12月,被确定为第四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邹楼遗址位于息县包信镇邹楼村,年代为东周。2023年12月,被确定为第四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店孜遗址位于息县路口乡罗庄村潘店孜村民组,年代为商代,为信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冢子湾遗址位于息县白土店乡桂庄村芦庄村民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信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台庙遗址位于息县彭店乡大谢楼村赵庄村民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信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寨遗址位于息县彭店乡尹庄村邓寨村民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信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楼遗址位于息县孙庙乡顺河村宋楼村民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信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息州森林公园
  息州森林公园,也称息县森林公园,位于息正路息正社区。是以森林为主体景观的特色公园。公园坐落在“中华第一县”之称的息县,并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区域综合开发建设总投资4亿元,建成总面积1550亩。为提高公园的文化品位,园内承袭汉唐建筑风韵着力打造息夫人纪念馆和马援广场两个景点。是我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利民利县的公益工程。息州森林公树种繁多、林木参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项目于2013年开始规划,2014年11月正式动工,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列为信阳市重点项目。公园由景观建设、公益设施、商住综合体建设等配套组成,投资金额4亿元,建成后的森林公园面积由原来的1024亩增加到1550亩,是我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利民利县的公益工程。息州森林公园位于亚热带和暖温……[详细]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位于息县大埠口东小王湾村。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拦,渡过淮河天险进入大别山区,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为纪念刘邓大军渡过淮河挺进大别山,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程,河南省息县人民政府在刘邓大军渡淮旧址修建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纪念碑、广场和革命烈士陵园。刘邓大军渡淮遗址大埠口渡口位于息县县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处,古时为入楚孔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眺濮公山,西临滔滔淮河,进入大别山的咽喉之地。为永远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历史资源,河南省息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刘邓大军渡淮旧址,建立刘邓大军渡淮广场、纪念碑和陈列馆,以助推……[详细]
  白公故城,位于河南省息县临河乡宣楼村,始建于周代,2006年6月8日,白公故城入选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黄家栋石坊位于息县,年代为明。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冢古墓
  周冢古墓位于息县孙庙乡范楼村。年代为东周。 2016年1月22日周冢古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社科院息县“五七”干校旧址
  中国社科院息县“五七”干校旧址位于息县东岳镇石菜园村、杨庄村。年代为1969—1971年。中国社科院息县“五七”干校旧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息县东岳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是学界名流最为集中、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一大批当时就已蜚声国内外的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铁路专家等在此荟萃,一时间泰斗云集。他们在信阳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活、思考,纷纷留下了不朽之作,如顾准的《顾准日记》、杨绛的《干校六记》以及俞平伯的近百首诗词等,都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