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松阳县旅游

松阳县旅游景点介绍

松阳城隍庙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松阳县的城隍信仰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松阳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城隍庙由明代知县周宗邠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重建,咸丰、同治年间续修。历次修建有碑志可查。官府在岁时伏腊,春秋二季均要祭祀,每月朔望(初一、十五)由民间致祭。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殿、后寝、后楼。大殿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架抬梁前后双步,金柱、梁枋用材硕大。明、次间前檐柱方形石柱上刻楹联三对。后寝面阔五间,五架梁前后双步梁。后楼重檐,面阔三间,五柱九檩,一楼明间采用减柱法,减去中柱,增大空间。各进牛腿、雀替、驼墩浮雕荷叶、莲瓣、曲带、花卉、吉祥果等纹饰。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和梁架……[详细]
松阳武庙
  武庙又称“兰溪会馆”、“汤兰公所”。位于县城西屏街道中弄12号,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系汤溪、兰溪籍布业染坊商人在松阳集资兴建的会馆,供奉关帝神像,大门额题“关圣宫”。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共三进,方砖墁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依次有门厅、亭阁和正殿,亭阁四周“回”字形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房。建筑雕刻常用的图案有招财童子、元宝、铜钱、蝙蝠、鹿、八仙人物等,充分反映了当时商人祈求生意兴隆,经商发财,富贵长寿的愿望。汤兰公所是我省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关帝庙,同时它又为商业会馆,对研究当时浙南地区的商业交流、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详细]
松阳文庙
  文庙也叫孔庙、夫子庙,与学宫、儒学合建,既是古代祭祀先圣孔子和先贤、乡贤的殿宇,又是教育管理机构。文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为处州最早的官学。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张赛迁建现址。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坐落于县城西屏街道大井路,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正中为大成殿,东西列两庑,前为戟门、泮池、棂星门,大成殿后有明伦堂、孔教会、崇圣祠。前厅戟门面阔三间,三柱五檩。后厅大成殿面阔三间,九架抬梁式,歇山顶。厢房面阔五间。文庙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明万历年间松阳知县周宗邠曾重修儒学,因而戟门内现仍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详细]
何联奎故居
  何联奎故居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年代为清、民国。何联奎故居位于松阳县城中弄7号,是清代晚期的建筑,浙西南民居的代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三蔡氏民居
  西三蔡氏民居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年代为明、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阳三庙
  松阳三庙:文庙、城隍庙、武庙(汤兰公所)文庙: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二进二厢四合院式,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内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城隍庙:建于清代,现存城隍庙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殿、后寝、厢房、后楼。建筑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武庙(汤兰公所):建于清嘉庆十四年,中轴线上依次为砍磨砖砌八字门墙、前厅、游亭、厢房、后厅。建筑木雕装饰十分精细,平面布局规整,梁架结构保存完整,木雕艺术构件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详细]
石仓乡土建筑
  石仓乡土建筑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六村、七村、山边等地,为明末清初阙姓族人迁居石仓后繁衍生息,不断扩充建造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是研究当地民居演变与断代的重要实物例证,对了解浙西南地区古民居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详细]
刘氏祖居门楼
  刘氏祖居门楼位于松阳县古市镇刘边村,古时也称“坊门”。门楼内原是刘边村的一座刘姓古民宅,现已毁无存,仅留有一进砖地遗迹。门楼木结构,座南朝北,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青石板对角安砌铺地,通面阔4米,进深2.5米,通高4米。两根木柱前后用斜撑木穿枋固定,两柱间用门槛联置。额枋上饰一斗三升斗拱二攒,挑檐枋上饰五铺作斗拱四攒,转角、补间各二攒,拱瓣砍削三瓣,具有宋代风格。圆椽小青瓦阴阳合铺。门楼木构架未发现后期扰动和修缮痕迹,基本保持初建时风貌,具有地方特色,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明代木质坊门遗制。刘氏祖居门楼建于明代,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门楼木构件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
  松阳县安岱后苏维埃旧址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我县安岱后、枫坪、小吉一带,并以此为根据点,与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开辟了浙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浙西南特委(丽水市委前身)、浙西南军分区(丽水军分区前身);成立竹溪区委和根据地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竹溪苏维埃政府;组建了根据地内的第一支人民游击队——松遂龙游击队;成立了第一支正规部队——红军挺进师第十五支队,后改为第五纵队,粟裕称这支部队是由浙西南地区领导干部、党员、进步青年组织的第一支人民子弟兵。农民领袖“三巨头”——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为保卫红色政权、保卫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为革命流尽最后的一滴血,粟裕称他们“不愧是浙西南革命史上的光荣代表”。松阳在浙西南……[详细]
雅溪口徐氏宗祠
  徐氏宗祠(明末):位于象溪镇雅溪口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五开间两厢房泥木结构,天井石构雕刻图案精美。造型布局,建筑手法等保留了明代建筑工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大岭脚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清咸丰七年):位于玉岩镇大岭脚村。占地面积601平方米,坐西朝东。八字门墙,前有踏跺9级,踏跺两侧置旗杆石一对。五开间二进两厢房。该宗祠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砖雕木雕艺术构件精细。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12、青龙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堰(宋):位于水南街道。堰坝进水口在松阴溪南侧与竹溪源交汇处,水渠自西向东,经独山脚、瓦窑头、水南、程徐等村,至横山村汇入黄坑源,全长7千米,灌溉面积186.5公顷。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13、南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明桥(清同治十二年):位于县城南直街最南端,是连接南直街和溪滩路的通道。南北走向,为双孔石拱桥,石拱用条石横联错缝砌筑,桥面用长方形石板铺设,桥护栏用长条石垒砌。西首金刚墙上刻有“南明桥”三字,东首金刚墙上刻有“普济群生”四字。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清):位于水南街道竹溪村中心街西路45号,坐北朝南,泥木结构,四合院式,二进三间两厢带双弄单檐楼房,木构雕刻工艺精湛。1940年4月,在此成立中共松阳县工作委员会。解放后一度为大竹溪小学校舍。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工商业联合会旧址
  工商业联合会旧址(1956年):位于西屏街道南直街53号,占地面积约1088平方米。中轴线上由东向西为两进,一进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二进为会堂,面阔三间,进深七间,进深方向后端置戏台。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玉岩区高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玉岩区高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民国五年):位于枫坪乡高亭村85号。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坐东朝西,泥木结构,三合土斜方格墁地,硬山顶,阴阳合瓦。1935年7月在此建立中共高亭乡党总支,同时成立高亭乡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清中期):位于大东坝镇燕田村吴氏宗祠。建筑占地面积258平方米,坐东朝西,八字门墙,二进三开间两厢房。1935年5月,在此成立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西坑古村
  西坑村位于松阳和武义两县交界处,松阳县城13公里外的大种山脚,著名“松宣古驿道”就经过该村。该村有300余人口,以叶、丁两大姓为主。现存《叶氏宗谱》、《丁氏宗谱》。末次修订均在解放前夕。叶氏族人源出古市塘岸,均为道教鼻祖法善之后裔。属南阳郡。今祭祀所用灯笼,笼壁均有“石林世家”字样(注:叶梦得,号石林居士)。丁氏族人源出西屏南门丁家祠堂。游人到了西坑,在喷泉直泻的村口,就能见到建于乾隆7年(1742年)的徐氏宗祠。走进徐氏宗祠这个家庙,过戏台、天井,就可看见:一进梁枋上高挂着《有勇治方》的扁额,二进梁枋上挂着的扁额是《以厚其本》,三进梁枋上前额为《聚德参天》,扁额下神坛上绘着祖宗神像。《有勇治方》、《以厚其本》、《聚德参天》,这就是当年徐氏族人传承徐文化,传承徐偃王倡导的重仁义、讲仁爱、让人……[详细]
处州普济桥
  普济桥,名称来源于“普渡众生,济世为怀”的禅宗佛意。位于玉岩村南水口,建于明正德年间,跨大源坑,东西走向,为双孔石墩双向伸臂木梁廊屋桥,孔跨6.5米,桥长26.5米,宽5.5米。东西桥台用条石横联错缝砌筑,桥墩用条石砌成船型,迎水面砌成分水雁翅,桥墩宽3米。桥墩上纵横叠交五层垫木伸臂梁,在第五层垫木上架设木大梁7根,大梁上置方形枕木17根支撑桥板。桥面上建廊屋,面阔9间,通面阔25.9米,进深为五架梁前后单步梁。廊屋明间和尽间为重檐歇山顶,至今明间仍保持原状,明间四根金柱柱头用平板枋联系固定,其上置柱头科、平身科18攒,外拽为七踩双翘单下昂斗拱,内拽为七踩“卍”字斗拱,内拽构件斗拱藻井天花。檐柱上施丁头拱承托挑檐檩,屋顶覆小青瓦。桥廊内两边设长凳供人们休息,内设木护栏,外加木板雨披,栏杆外挑……[详细]
詹宝兄弟牌坊
  詹宝兄弟牌坊(含市口进士牌坊)年代:明位于西屏镇城东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詹宝,字天球,明弘治丙辰(1496年)科进士,授新昌令。牌坊仿木石结构,四柱五楼,歇山顶。通高8.52米,通面宽6.90米,以青石雕刻而成。用斗栱承托,正楼用九踩三昂。次间、夹楼用七踩三昂。立柱石两端有8个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狮子。阑额、龙门枋、普柏枋上有人物、双狮戏球、鹤、麒麟、花卉等浮雕图案。牌坊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旌表弘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而立。仿木青石结构,四柱三间五楼,通面阔6.20米,明间3.32米,次间1.44米,高8.28米。石柱为抹角方柱,明间柱高5米,次间柱高4米。明间平板枋刻“乙卯科乡进士包杰”字样,正楼石匾刻“世显”字样,明、次间额枋镂雕各式动物、花草图案,内容丰富,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