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 > 莲都区旅游

    莲都区旅游景点介绍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刘英旧居)
      刘英旧居又称厦河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位于瓯江之畔厦河村(现村已拆迁),是省委书记刘英的寓居所。旧址原为厦河村民王玉坤家宅,1942年遭日机轰炸,仅存部分遗构,上世纪5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1995年,丽水市人民政府组织对旧址进行修复,布置陈列开放。旧址前设花园,后为魁梅园(以刘英夫人丁魁梅命名),总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三开间二层楼砖木结构,两坡硬山顶,结构较简。……[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兴华广货号旧址)
      兴华广货号旧址位于大众街39号。省委机关迁至丽水后,在城内闹市区“四牌楼”开了一爿小店,店号“元昌”,作交通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联络。不久,店铺被日机轰炸烧毁。联络站工作人员坚持在废墟上摆地摊,保持交通联络不中断。后来附近一吴姓人家在废墟上重建了四间店面楼房,省委机关租用了两间,开设“兴华广货号”百货店,作为省委交通站。刘英化名王志远为店老板,店员顾歧、郑加顺、王德珊三人均为省委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旧址为一幢二层楼四开间木结构老式店屋,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
      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位于梅山弄19号,处在刘祠堂背的东北侧。二十世纪30年代,丽水著名律师、中共地下党员黄景之在此开设律师事务所,后成为省委机关的秘密活动点和交通联络站,省委一些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文件资料也在这里刻印和分发。黄景之以律师身份,在掩护党组织活动,保存机要文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旧址建于民国时期,原系戴氏家宅,为二层楼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面宽18.3米,进深33.14米,占地面积约558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详细]
    应星楼
      应星楼,位于浙江丽水瓯江滨江景区内,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面积达2480平方米,2009年重建。丽水旧称处州,已有1419年历史。隋开皇九年(589)设州建县时,正值天上少微处士星分野,故名处州,并名厦河对面(今紫金大桥南边)那座山为少微山。对此《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记载:“少微山在浙江丽水东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应少微处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处州。”而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则明确“少微山在厦河之南,旧有少微星君祠,以郡应少微处士星也。”应星楼,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得名,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由叶宗鲁撰文、何澹书丹的《应星楼记碑》拓本尚存,记述应星楼兴建始末。处州也因“处士星”分野名州,应星楼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与地标性意义。应星楼经历代修葺重建,至民国时期尚存,1……[详细]
      浙江铁工厂旧址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年代为民国。小顺村是革命老根据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抗日战争时期,小顺村成为重要的后方军工生产基地和“经济试验区”。1938年春,小顺村建立浙江省铁工总厂(简称“浙江铁工厂”),有职工千余人,月产-千余支。1939年4月2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应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邀请到浙江铁工厂视察,下榻小顺畈头黄绍竑别墅。4月3日上午,周恩来在省主席黄绍竑、省建设厅厅长伍廷飏、厂长黄祝民等陪同下,视察了云和小顺浙江铁工厂。周恩来认真参观了车间,查看了工人的宿舍和食堂,在秦香庙向全厂2000多工人、职员作“抗日救国”形势报告,感染了全场听众,坚定了人们的抗战信心。周恩来的视察,对争取黄绍竑进步势力,巩固发展统一战线……[详细]
      崇德小学旧址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年代为清、民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基督教会所建,初为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崇德学堂,1912年改称崇德小学。抗战时期,日机轰炸和日寇侵占丽水城期间,基督教会在此设立难民收容避难所。解放初期,该楼房先后为中共丽水地委、丽水县委机关所在地,建筑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201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溪村乡土建筑
      西溪村乡土建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年代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畈花门楼
      西畈花门楼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年代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碧湖沈家邸
      沈家邸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卫生巷5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系天井院落式二层楼砖木结构民居,规模宏大,工艺讲究,是碧湖的代表性古建筑。建筑设二重大门,朝西开,外大门三间四柱三楼牌楼式,清水砖拼花砌筑,有雕饰,门额“中山旧家”四字,明间施四组一斗六升砖制斗拱,次间两组,花砖挑檐,小青瓦合铺。外大门隔卫生巷对侧建砖砌照壁,照壁花砖挑檐,檐口墨画六组一斗六升斗拱。外大门内设一条石铺砌的露天庭院。主楼坐北朝南,内大门设在西边厢明间,门面清水砖雕砌,三间四柱,门额“明经”二字。檐口平齐,檐下八组一斗六升斗拱,檐口花砖出跳。一二进五开间,两边厢,围合一个条石铺砌的大天井,天井周沿设回廊,副阶重檐,檐柱施雕花牛腿。两边厢明间设四开格扇门。三合土地面,纸筋灰粉面砖墙,墙裙用规整的卵石垒砌。屋面小青瓦合……[详细]
      梁安世墓,史料记载:宋广西路提刑官的梁安世辞世后,葬老家渥川槠数凸。墓园位于今梁村西约500米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积约42平方米,封堆用卵石垒成,高约1.2米,前有两级卵石踏垛。梁村自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以来,是梁姓人繁衍定居之地。2004年3月25日,丽水市政府将梁安世的墓园公布为丽水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渥溪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渥溪桥此桥东西走向,因桥跨“渥山之麓下泻,在两崖相距中澎湃”的渥溪,故名。宋大观年间(1107-1110),梁旃七世孙梁侅始建,历时600余年。据《宣平县志》载,梁侅生前乐善好施,每年年底将积谷分给贫困的乡民;平常到各地采集药材,请医生王明道施舍给前来治病的贫民;他还创立义塾,供族中子弟以及附近相邻学子无偿就学。渥溪桥明朝时维修三次。现桥为清嘉庆廿四年(1820年)合村重建?。桥长17米,块石单孔拱桥净跨9.8米。面阔3.3米,矢高6.1米,有廊屋7间,立木柱,盖小青瓦。桥型仍保持宋代建筑物风貌。桥屋内中间一间设有佛龛,曾经塑--像数尊,现已不存(也因此有另一桥名:庙桥)。桥屋内设有木头座位,可供人坐下休息。现在桥面是水泥浇注。那天见有手车架子、番薯藤存放在桥屋内。整个桥梁给人总体感觉是较为……[详细]
    梁村河桥
      坐落在莲都区老竹镇梁村西侧约100米处的渥川溪上,是一座三折边单拱石桥,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已有460多年历史,东西走向,全长11.95米,宽1.74米,高3.1米,净跨11米。河桥桥台由块石、卵石混合砌筑,桥拱架呈八字形,斜拱用并列三根扁长条石,拱顶安置桥面石板,折边之间以横锁石联固,桥面分节三列四块石板铺设。桥石板北侧壁刻隶书阳文“嘉靖壬寅年里人梁□造”。河桥是浙南山区常见的八字撑石桥,其特点是桥脚像八字支撑桥面,桥脚上不砌侧墙、填肚,以利于宣泄洪水。这种桥梁适应山区小溪众多、易于暴发山洪的自然条件。据专家称,在莲都区古代八字撑桥梁中,河桥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有山区桥梁代表性。2011年2月14日,公布为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丽水市境内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的1……[详细]
      吕步坑窑址年代为南朝至唐,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城西2公里处吕步坑村西侧社山的东北坡、西北坡上,紧临瓯江。1959年,文物部门对西北坡窑址进行了发掘,2001年又再次进行发掘,证明该窑从六朝晚期开始烧制,至唐末或五代停烧,主要器型包括盘口壶、罐、缸、执壶、钵、砚、碗等。2001年的发掘出土了一件多足砚,器型特殊、工艺精美,实属罕见。该窑采取明火叠烧这一早期的烧瓷方法,产品胎灰色,有深有浅,不太致密;釉层薄,呈黄绿色,不太透明,类似于天青色乳浊釉。早期产品比较粗糙,到了晚期时则釉色青亮,制作规整,显示出烧制技艺的不断提高。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丽水市博物馆
      丽水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2000年8月撤地设市成为地级市综合博物馆。新馆坐落于丽水市莲都区大猷街30号,建筑由三幢二层楼屋构成庭院式馆舍,面积13800平方米,有机融入瓯江之畔南明湖景观。丽水市博物馆展区面积7000多平方米。矗立于序厅,气势恢宏的大型铜雕《瓯江长歌》,引领着观众进入“秀山丽水——丽水自然生态”、“括风瓯韵——丽水历史人文”基本陈列以及“畲族风情”、“华侨之乡”、“括苍石语”、“丽水三宝”专题陈列展览,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展示丽水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貌。丽水市博物馆承担着文物收藏、学术交流、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责职,在陈列展览、安全技术防范和智能化控制等方面都处于浙江省地级市博物馆前列。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详细]
    南明山摩崖题刻
      南明山摩崖题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晋、唐、宋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丽水城南15公里南明山上。现存摩崖题记58处,主要分布在石梁、高阳洞、云阁崖三处:石梁现存题记20处,其中有北宋元八年(1093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该题记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梁”二字。此外,还有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北宋时期,在下洞口附近刻有“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等字,此题记是沈括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游南明山时所刻。在高阳洞口还有一则记载洪水的题刻;云阁崖有摩崖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传为东晋葛洪所书。……[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9-1942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关镇厦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到丽水。次年5月在城内四牌楼开设一家兴华广货号作掩护。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以“兴华广货号”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至1941年4月省委机关迁往温州止。旧址为重檐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63.38平方米,三间二层,现辟为陈列室。1939年至1941年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城郊设了十余处秘密活动点,主要有:兴华广货号、黄景之律师事务所、刘英书记住所。兴华广货号坐西朝东,四开间二层楼,木结构。一楼为店铺,二楼为住宿与办公场所,刘英书记以商人身份作掩护开办店铺作为省委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的……[详细]
    17、谭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宅
      谭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基本类同。谭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760平方米,通面宽30.30米,通进深55.27米,二层楼,七开间,总体布局为门厅、正厅、后寝、附房四进,各进设天井,两侧为厢房。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屋面,施方椽,小青瓦阴阳合铺。小谭宅建于清中后期,占地面积530平方米,通面宽20.20米,通进深24.20米,总体布局为正屋和偏房两部分,正屋二层楼、三开间,分前厅、后厅两进,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小青瓦合铺,四周砖砌封火墙垣。 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详细]
    18、厦河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河塔
      厦河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依山临水。塔筑于山体岩石上,由基座、塔身及塔刹组成。基座花岗岩砌筑。底层西北面开券门,塔身隐出角柱、额枋、平板枋等。腰檐用一斗三升斗拱,补间、转角各一攒,其上菱角牙砖、平砖相间叠出,檐角有起翘。二层以上各面相间辟门壸或作假门。塔刹铁质,由覆钵、宝珠、露盘、三重相轮、宝盖及葫芦形宝顶组成。塔内部砌登道,可登临至七层,结构类似“壁内折上”形制。 厦河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塔形挺拔,结构精巧,是明代风水塔的重要实例。……[详细]
    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始建于1967年,碑上刻有“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大字。碑座南北两侧安放着22位烈士的骨灰。1991年重修时,碑座东西两侧加刻了丽水建国前牺牲的40名烈士和建国后牺牲的123名烈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等,纪念碑前辟有凭吊广场。2007年,省民政厅拨款20余万元,莲都区政府出资数万元,再次重修纪念碑。主碑南北两侧各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南侧是黄富武烈士纪念碑,北侧是周丽平烈士纪念碑,上刻有江泽民题字:“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详细]
    中共丽水县委旧址
      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简介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纪念馆位于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原为朱氏宗祠,是建于清代的泥木结构建。1947年3月,革命先辈张之清、林艺圃在这里重建中共丽水县委,建立革命队伍,创建游击根据地,领导开展武装斗争,为丽水县解放作出重要贡献。2007年3月,设立中共丽水县委旧址陈列馆;2009年7月被命名为莲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7月被定为莲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中共莲都区委在雅溪镇岱后村举办了丽水县委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正式建馆。2014年2月被定为丽水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地处丽缙武三县交界的雪峰山上和稽勾古道边,岱后村朱谢两姓先辈在此辛勤劳作数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百姓善良勇敢,民风淳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村张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