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歙县旅游

歙县旅游景点介绍

徐氏祖祠坊及蒋氏节孝坊
  徐氏祖祠坊及蒋氏节孝坊位于歙县富堨镇徐村村,时代为清。徐氏祖祠坊及蒋氏节孝坊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歙县方氏宗祠
  歙县方氏宗祠(敦本堂、爱敬堂)位于歙县杞梓里镇,时代为明清。歙县方氏宗祠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歙县西园
  歙县西园位于歙县郑村镇,时代为明清。西园位于黄山脚下,徽州古城歙县,练江西岸,26栋已建成的房屋,各具体例,古色古香,完美重现了明代建筑肥粱瘦柱,简约舒展,清朝及民国建筑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的特征风貌。无不尽显徽商大家族宅第礼仪、教化、进取、休闲等诸多功能。歙县作为古徽州府的所在地,在这里重建徽派大宅院,再现徽商的辉煌在情在理。作为西园摹本的徽派老宅,其主人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后,为了躲避战祸,更名改姓南迁到古徽州落户。徐普来之所以选定这座大宅为西园摹本,主要是看重中它的建筑中不同寻常的雍容气度,可谓精品中的精品。经过对房屋构件的编号、分拆,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组搭建,一座承载了徽州宗族文化、徽商文化、徽派建筑文化和徽州社会文明的大宅院在歙县练江西岸一点点成形。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在施工期间,……[详细]
许村姚氏宗祠
  许村姚氏宗祠位于歙县许村镇,时代为清。许村姚氏宗祠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村大夫第位于歙县许村镇,时代为清。许村大夫第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66、慈光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光庵坐落于雄村乡雄村,渐江东岸竹山西麓,清乾隆年间建,坐东朝西,中为神殿,供奉观音菩萨,二进三开间,面阔18米,进深10米,上堂为统间,斜撑等木构件雕刻精美,下堂左右有厢房,大门有砖雕门罩,额刻“慈光庵”。门右为女尼生活用房,亦二进三开间,上下堂皆设厢房,后门通厨下。神殿南侧靠山有女儿阁。庵为清大学士曹振镛之姐带发修行之所,有匾为清代黟县胡元熙所题,历叙建庵缘起。慈光庵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歙县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位于歙县徽城镇,时代为南宋。紫阳书院是由郡守韩补始建于南宋1246年,为全国著名书院之一的紫阳书院,宣扬朱熹理学思想为主旨。如今,在此书院基础上建立了歙县中学,古代书院的书香飘流至今。紫阳书院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州遗址位于歙县徽城镇,时代为新石器。遗址文化层深约2.5米,分5层,第一层为地表土,第二层为唐宋时期堆积,出土有残碎瓷器、瓦块等,第三层出土有陶器、石器和少量小件玉器。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印纹陶,纹饰以绳纹为主。主要器类有凹圜底绳纹罐、斝、带流罐等,罐类器物常常在口沿部位设绾。鋬石器有镞、段石锛、斧、刀等,其中一件石刀上阴刻夔纹图案,极为规整。第4和第5层出土遗物丰富,二层差别不大。石器数量达100多件,有镞、半月形刀、犁、矛、斧、锛凿、网坠等,部分石器仅一面磨光。陶器仍以夹砂红陶最多,其次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磨光黑陶,绝大多数素面,仅在少量器物上饰有刻划纹、弦纹和附加堆纹。主要器类有鼎、豆、壶、罐、钵、簋形器和钵、器盖等,其中以罐形鼎和簋形器最具特色,罐形鼎为夹砂灰陶,折沿垂……[详细]
文昌古道
  文昌古道是从歙县南乡到旌德挑米的道路之一,这条古道经岔口镇文山村、武阳乡、洽河村通往昌溪下坝源村,全长6公里,路宽1.8米,一律由青石板铺就。相传,这条古道是清末民初由文山村财主为迎娶媳妇而兴建。在文昌古道中有两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岭,即文山岭和坝岭,中间一条长2000多米的石板横道,途中修建了六个路亭,供山民劳作和走亲访友歇息。文昌古道不仅是歙县南乡百姓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还是这里老百姓到旌德挑米的道路。想当年,这条古道甚是繁华,沿途布有凉亭、茶馆、客栈、商铺,就连浙江商人也行走在这古道上,前往歙县、绩溪、旌德做生意。……[详细]
休龙古道
  休龙古道,由安徽休宁县城至浙江遂安县(旧县名,今属淳安的一部分)龙山街。从休宁县城至屯溪,东南行,经歙县横关、呈田、石门、啸天龙(歙县与遂安县交界处)至浙江原遂安县龙山街。穿过浙皖界山白际山脉主峰啸天龙,北可望黄山市,东可观千岛湖。横关至啸天龙31公里,全是石板路面;横关至石门段,路宽6至9尺,石门至啸天龙段,路宽3至4.5尺。沿途地势,由北至南,逐渐升高。啸天龙为白际山主脊,海拔1300余米。相传此道辟于元末明初,为朱元漳由浙入皖,经过此地,率军民辟成。号称有六十里石板路,上山二十里(已废弃),山上二十里(完整),下山二十里(部分中断)。当地人称休龙古道为“六十里路歪,上山二十里,岭上二十里,下山二十里”。……[详细]
屏山舒氏祠堂
  光裕堂——舒氏家族的总祠堂。在传统建筑中,屋之门类似于人之面。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坊在建筑模式上代表家族的脸面,也是整栋建筑装饰之精华所在。与在西递看到的胡氏祠堂不同的是,舒光裕堂采用的是贴墙牌坊的形式,是徽派建筑中罕见的“牌楼门”。“看过九都菩萨厅,再进衙门也不惊”,可见光裕堂气势之恢弘。而在古代,祠堂的建造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等级理念。第一层是“恩荣”及飞龙腾飞,代表着皇恩;第二层为、“锦衣还乡”砖雕,代表着功名;第三层镌刻“世科甲第”,代表着科第;第四层雄狮欢腾,代表着子孙;最底层为松鹤延年画,代表着孝悌。就是这样以家族为本位,重宗法、重血缘的理念,才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生生不息。若要追溯屏山村的历史,用舒光裕堂中的一副对联来概括再确切不过:源溯庐江,舒国舒城寻旧派;秀……[详细]
新州石塔
  新州石塔建于南宋,原名大圣菩萨宝塔,系乡人为祈求后嗣捐资建造。八角七层楼阁式石塔,现存五层,高4.6米,每层高度不同。底层基座边长0.6米,第二层为香火炉窟,第三层两侧镌“佛”字,正面刻修建铭记,第四层八面刻如来神位字样,第五层发券内为如来佛像浮雕。现塔顶为葫芦形,属近年重修所改。……[详细]
方文泰宅
  方文泰宅为砖木结构,口字形四合院,三间二进,楼房。楼下前进明间为门厅,两旁厢房。后进明间为客厅,次间为卧室。楼上明间设把祖座,两进之间有狭长天井,左右有廊屋,右廊屋内设楼梯。柱础底部保持四方形,四边垂线内收,方型四角凿成下凹的弧线,上部四角斜削琢成不等边八角形,浅凹再收成圆形。窗振梗空全部为方格或合角式接榫,窗外栏于属雏形勾栏,两傍望柱头上雕有莲瓣,栏身上部有雕刻极佳的云拱三个,下部四围嵌有雕镂精巧的镂空花板,中央用镂空方格。楼面弧形栏杆是该宅最突出的部分。在明间缝檐柱之间置有座板,栏杆身向外弯曲,超出檐柱外侧形成飞来椅。栏杆下部裙板全部用框格式壶门装饰,玲球剔透,雕工精美。……[详细]
罗润坤、罗来龙宅
  罗润坤、罗来龙宅位于歙县呈坎。四合院式。房间朝天苛开大窗,方格窗扇有精致的窗栏。楼上叠梁式构架,彻上明造,丁字拱雀替中雕花,挑头梁上以龙海浪驼峰托置护斗,双步梁外端亦雕有浪花,金瓜柱下垫有花盆,金檀上饰以木雕花带。该宅的装饰艺术在明代民居建筑中颇有代表性。……[详细]
张林福宅
  张林福宅位于街口镇街口村,建于明代,三间二进楼屋,通面阔9.66米,进深12.3米,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正立面为水平高墙,大门上有门罩。门厅左右有耳房,天井两边为走廊,左廊有侧门,右廊置楼梯。后堂中为厅,左为房,后有小倒厅,面对小院。楼下矮,梭柱覆盆础,密栅。天井栏板以栨压缝,上有方格隔扇。楼上有八角斗栱、鹰嘴式童柱等。1981年,被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方春福宅
  方春福宅又名“敦睦堂”、“对门厅”,建于明隆庆年间。面阔15.85米,进深19.28米,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是典型的明代徽派建筑。方春福宅为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三层楼房。建有三个天井五座楼梯,规模宏大,属官宦大宅,据说此宅主人为明代大学士许国之娘舅。方春福宅四面墙头高耸,房间靠天井采光,后进当中延出两间,两边为天井,俗称老鼠尾。底层较低,楼上较高,沿天井皆有飞来椅等设施。梁头等处设丁字拱,隔间墙上部用芦苇编筋抹灰。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方士载宅
  方士载宅建于明中叶,为许国府邪的部分遗构。坐东朝西,凹字形平面,一进二层,面阔13.94米,进深8.65米。大门开在左侧,两傍为廊房,中央为天井。山面穿逗式梁架,月梁雕刻华丽,双步梁端雕饰的构图下面用两朵小云承托上部的大云,有的大云前后两端作尖状。三架梁上立有脊瓜柱承托脊檩,两侧置雕花叉手,整个形状很像一条飘带。不用平盘斗时,脊瓜柱下端咬杀成鹰嘴形。1987年,曾按原样进行维修。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辟为建筑史陈列馆。位于县城向阳路,原系明万历大学士许国“阁老府”的部分遗构。砖木结构三开间楼屋,面阔14米,进深8.65米。宅中为厅堂,两边为住房,前临小院,后背为马蹄形回廊,右侧为楼梯间,左侧为后门过道,中间为小天井。该宅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底层较低,复盆础梭形柱,月梁、密栅,窗扉……[详细]
贞白里门坊
  贞白里门坊是为纪念郑氏家族名人郑千龄的功名坊,并兼有门坊、里坊之功能,立在小巷路口。二柱一间三楼,高8米,宽5.7米。该坊始建于元末,是徽州地区最早的牌坊,全国的元代牌坊也不超过十座。正中匾额上刻有明弘治、嘉靖重修的题字,元末义士余阙题写的“贞白里”三个篆字依旧清晰看见。石质牌坊简约明快,双柱单间,额枋上的雕刻已经凿烂。……[详细]
歙县太平桥
  太平桥又名河西桥,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初为浮桥。元朝末年(1310~1360年)因兵乱被毁,改建为木桥。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改建为石桥。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整修1次,清康熙56年(1717年)重修,清乾隆9年(1744年)扩建为大型石拱桥。清道光17年(1837年)和道光22年(1842年)2次遭洪水冲击受损。道光23年(1843年)重修,历时7年,于清咸丰2年(1850年)竣工,用银10万余两。清光绪11年(1885年)和光绪23年(1987年)先后整修2次,每次用银千余两。民国18年(1929年)芜屯路歙县至屯溪段建成后,该桥被利用通行汽车。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详细]
郑村忠烈坊
  郑村忠烈坊位于歙县郑村乡郑村。忠烈祠坊四柱三间五楼,通面阔8.45米,进深2.6米,高10米;直秘阁坊二柱一间五楼,通面阔4.15米,进深2.6米,高8.5米;司农卿坊数据基本同直秘阁坊。忠烈饲坊为崇把汪华而建,直秘阁坊为施表宋直秘阁汪若海而立。司农卿坊为硅表宋司农少卿汪叔詹而立。三坊并列矗立,气宇不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