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祁门县旅游
祁门县旅游景点介绍
黄山市
祁门县文物古迹
祁门县名人故居
4A景区
祁门县十大景点
全部
祁门县特产
祁门县美食
祁门县地名网
祁门县名人
[移动版]
61、
阊江双桥(平政、仁济)
阊江双桥(平政、仁济)位于祁门县祁山镇,时代为明清。阊江双桥为祁门县平政桥和仁济桥的合称。位于祁门县城东阊江之上,上桥名“平政”,长78米;下桥称“仁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均为五孔,全用紫砂石砌成,两端各有石阶上下。双桥相距250米,窥拱遥含,上下相望,颇为壮观。攀岭俯视,双桥象一个漂浮在阊江上的等号,与两岸“河街”又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布局奇特,景致极佳。《中国名胜词典》称:“双桥横陈江上,宛如双虹盘地,光彩四射。”双桥昔为“”之首,素有“阊江双虹”的美称。阊江双桥(平政、仁济)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2、
王璧墓
王璧墓坐落在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村.铜锣湾古代又称“湾坦”,由于该地四面环山,形成锣形,后人因而易名为铜锣畈。王璧墓就座落在铜锣湾的南面,为其与章、程、周三位夫人合葬墓。墓坐北朝南,由墓道、拜台、墓冢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30平方米,规模颇为壮观。宽敞的文闪河呈S状由北向南绕其而过,环境十分优雅。目前,墓冢已被其后人集资修复。而国内外历史学家,尤其是民俗研究专家以及学术界专家也多次前来考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璧墓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3、
王琠墓
王琠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历溪村后的来龙山上,墓碑为康熙(1664年)王氏后裔所立,现仍保存完好,坟冢较为简朴,用卵石垒砌而成,面积约30平方米。2008年3月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琠,生于1479年,卒不详。明嘉靖年间御医,他笃志学古,精研诗文,自幼研读《素问》诸书,得医学之奥妙,治病不泥古方。明嘉靖年间闲游京师,因治愈皇太子病,授太医院官,直圣济殿事,加授登仕郎。有《医学碎金》、《意庵医案》等书行世。王琠去世后,被村人安葬在村后的水口林中,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爱戴。王琠墓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4、
西峰寺遗址
西峰寺遗址位于闪里镇西峰山。唐光化二年(899),僧人清素自五台山来此求安禅地,县人郑传为其建卓锡亭及庙院百余间。吴王杨行密赐号“上元西峰宝林禅院”。吴天祐八年(911),清素圆寂,其徒建清素塔,置师骨于塔下。宋熙宁时(1068~1077)改称“寿圣宝林禅院”,隆兴中(1163~1164)再改“广福宝林禅院”,至嘉定时(1208~1224)改为“广福宝林普佑禅院”。宋顾士龙咏西峰寺:“三十六溪清浅水,二十四重高上山。卓锡自无风雨厄,不然俗驾便须还”。祁门民谚云:“五百年前西峰寺,五百年后九华山”,言西峰寺历史悠久。清嘉庆十七年(1812)及道光十四年(1824)两次大修。后圮,遗有铜鼎、铁笛、锡仗,现仅存塔基、庙址等及石碑10余块。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8月列……
[详细]
65、
太平军题字
太平军题字:“太平天国粤东前营叶”,面积约一平方米,至今字迹清晰。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和其他史料记载,从1854至1862年的九年中,太平军曾七次攻占祁城,石达开部1856年东返天京时还曾穿城而过。……
[详细]
66、
伟溪塔
伟溪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塔下村,建于北宋元祐七年(1093),塔高23.1米,底座平面直径6.2米。塔为六边形,砖石结构,塔内中空,抬头见顶,外观上看有五层,每层均设有佛龛,还有六个券门,塔层之间的砖檐,叠涩外挑,间以四层斜角犬牙,塔身外整齐地镶嵌着同样大小的佛像砖四百余块,因原有铁制塔刹失落,后人于五层之上用石块垒积成锥状六面体。塔的造型苍劲粗犷,庄重古朴,塔体上佛像砖雕为菩萨造像,宝缯垂肩,面相端庄,肌肉丰腴,双手合十作跏跌坐式,莲座下部有高束腰的须弥座,身后有缘饰火焰的背光,具有晚唐风格。1989年5月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67、
郑之珍墓
郑之珍墓系明代剧作家郑之珍夫妇的合葬墓,墓建于明万历壬子(1612),位于渚口乡清溪村西北三里的圣堂坞山坡上,依山面水,座西朝东,整个墓地呈椭园形,直径长14.7m,宽8.7m,占地142.6㎡。整个墓地分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墓冢直径4.4m,宽4m,墓冢后靠墙围处有高1.47m,宽0.64m,墓碑一块,阴刻碑文“明痒生高石郑公讳之珍夫妇墓”冢前祭坛及二级拜台,益附台阶,可拾级而上,皆用碎石片铺砌而成,冢前祭坛部分嵌有宽1.4m,高1m的墓志铭一块,阴刻铭文二十四行,详细地记载着郑之珍“生于正德戊寅九月二十四日,殒于万历已未正月初四,享年七十有八“及郑氏生平事迹,铭文为郑之珍之婿河南按察司知事进秩修职郎叶宗泰撰。墓地居高临下,气势开阔,墓墙四周松柏竞茂,枝枝交映,郁郁葱葱,高雅清幽,使古……
[详细]
68、
余庆堂古戏台
馀庆堂古戏台位于祁门县新安乡珠林村赵氏祠堂内,约建于咸丰初年(1851-1853),祠堂建筑面积504平方米,戏台和观戏楼占地面积136.72平方米。戏台分前后台,前台有正台及两厢,正台为表演区,两厢为乐队、锣鼓伴奏所用。戏台正立面制作工艺讲究,斗拱、内外额枋、斜撑、月梁等雕刻着各种精巧的人物、戏文、花鸟等图案。天花为藻井式,看台雕刻有精致的隔扇棂花窗和精美的花鸟和人物故事浮雕,整个戏台装饰性很强,富有感染力。2013年实施馀庆堂古戏台整体修缮工程,现状保存良好。……
[详细]
69、
合一堂
“合一堂”又名“五凤楼”、“圣济殿”,实为王氏宗祠。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一堂”又名“五凤楼”、“圣济殿”,实为王氏宗祠。这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大大不过‘贞一’(堂)、花花不过‘维一’(堂)、高高不过‘合一’(堂)”。这里的高指的是建筑级别,从中可见“合一堂”当时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合一堂”的建筑形制非常有特点,整座大殿由120根柱子托起,分为三进,祠内石雕、木雕无一不显示出构件的精雕细琢,天井四周石板上均雕刻有金刚力士及花卉图案,高浮突起,整个祠堂气势恢宏,古朴庄严。由于仪门屋顶四角上翘,饰有鱼鳞图案,并呈鱼尾状,由4条脊背相连,宛如一只老凤携带四只雏凤鸣翔九天,故名五凤楼。值得一提的是,仪门前的一对用汉白玉大理石雕琢的抱鼓石,更是美妙绝伦,上面刻有“龙狮戏球”、“麒麟送子”、……
[详细]
70、
倪望重宅
倪望重宅当地俗称新屋里,是清同治甲戌科进士倪望重的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一府六县是古徽州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以徽州建制命名,即在一个大院里,除了一个府厅外,还没有六个县厅。所谓府厅,就是正厅,这种正厅建成官厅,上有楼。另有一个花厅,属县厅中的一种,是主人读书和会客的地方。无论府厅还是县厅,都配有天井通风采光,檐水采用徽州通常的做法,向中间会集,称做四水归堂,象征财通四方,福自天来。一府六县在一宅之内,每个部分的设计或庄或谐,或幽或明,或丽或拙,或连或分,在静谧中勾托出动感,把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民俗意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儒道思想自然地交融于诗情画意之中。保护范围:本体外,东12米,南、西、北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详细]
71、
历溪村古建筑群
历溪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历溪村,该村坐落在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山脚下,村中王姓为唐乾符检校兵部尚书王璧的后裔,于宋朝迁此定居。现存古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该村总面积11.9平方千米,现存清代以上古民居17幢,另有古桥3座、古墓葬2处、千年古樟1棵、古树林1处,主要建筑有合一堂、镇南祠、新芝堂、王必成宅、舜溪桥。该村为明朝御医王王典的家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传承地,村中镇南祠现已建成为御医展示馆,新芝堂建成目连戏传习所。整个村落布局完整,结构紧凑,保存较好,建筑朴素典雅,各种题材的砖、木、石雕刻在这里得充分的展示,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2012年6月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外,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72、
中土坑遗址
“中土坑新石器遣址”位于祁门县凫峰乡土坑村中土坑村民组境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遗址坐落在秀丽的率水河边,其河道成S形状,河面宽畅,水流舒缓。遗址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30多亩。这里靠山临水,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该遣址于2002年8月,被村民江文政发现,当时出土了尖状磨制石矛14件,石镞1件、石锛2件、玉石器1件、陶制鼎足2件。经省有关专家鉴定及现场查看,认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因而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2月,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探方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在这里的山民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产用具。从发掘出土的器物上,可以看出……
[详细]
73、
桃源村古建筑群
桃源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建村于宋,为陈氏聚居地,依山傍水,风光秀丽。该村沿来龙山南面山脚而建,桃源溪自东向西沿村而过,与周边其他山体共同将村庄围合成为“胃”状,形成独特的村落格局。该村现辖5个村民组603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现存古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古建筑,保留着叙五祠、保极堂、持敬堂、大经堂、慎徽堂5幢祠堂、1座古廊桥及19幢古民居。桃源村历史悠久,村风淳朴,数百年来,陈氏宗族订立了中秋会约、乐育会约、造士文会约、育英会约等十余种村规民约,并保留着端午跳龙船、七月半放水灯、中秋嬉香灯、正月、宵戏龙灯、火炮戏等民俗风情。2012年,桃源村古建筑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各单体建筑为中心,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桃源村四周山脊为……
[详细]
74、
环砂村叙伦堂
叙伦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环砂自然村中,建于明代年间,原系程傅双姓祠,现为村中程氏管护。该祠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座东朝西,砖木徽派三进五开间,前后天井,门前青抱鼓石一对,雕饰图案颇具特色,祠内饰有斗拱式斜撑,木结构用材硕大,木雕特色古朴,石雕特色明快。祠前保存有明清时期石碑刻九块,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民俗研究实物资料。环砂村为目连戏传承地,祁门目连戏有“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在栗木”之说,“环砂”即指环砂村,叙伦堂现为该村目连戏传习所。2012年12月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环砂村叙伦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3米,南2米,西18米,北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3米,南22米,西38米,北22米。……
[详细]
75、
祁门一本堂
一本堂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年代为明。又名“唐大司徒郑公祠”,为祁门西南乡郑氏七门总祠,始建于唐代,原为家庙,毁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大修于民国,分为门楼、仪门、享堂、寝堂四进。祠堂长64.7米,宽23.7米,总面积1533平方米,名列祁门榜首。2012年2月28日一本堂被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同年12月26日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间相隔不到一年。2012年,一本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
[详细]
76、
大洪岭古道
大洪岭古道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年代为明。祁门地处万山之中,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历代祁门人为了大洪岭通道,多次修建,捐输很多。这条通道开拓始于何时,今已难考。明万历(1573)前,南坡上岭以今大坦老岭之月形为起点,万历后以燕窝里为起点。关于这次改路,祁门民间有湘源郑寡妇捐金辟新路的故事,颇有趣味。大洪岭最后一次重修为清道光元年(1821),从明万历年间开辟修建到道光年间,历经2百多年苍桑,水冲石剥,道路损坏严重,于是来往大洪岭的商人、官宦及祁黟的商号纷纷捐款,耗资数万金,历时6载,终使危途成坦道。整条道路以青石板铺就,阔达3、4米,这在处于崇山峻岭古徽州来说,是很难得的大路了。当年在岭头修建了一个碑亭,风格独特,是以巨大的青石碑为墙。碑亭宽约2米,由8块石碑砌成;两头深约3米,各由4块石碑组成,上……
[详细]
77、
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东大街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包括承恩堂、养心斋、承泽堂、思补斋。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二进二层式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清末两江总督曾国藩入驻洪家大屋,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谋划与太平军作战事宜。洪家大屋承泽堂前墙上存有题字,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七太平军攻入祁门所留。洪家大屋为洪姓由择墅(洪村)迁入时所建,共有大小屋宇数十间,承恩堂居中、后有养心斋,左有承泽堂、思补斋。大屋主体建筑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点,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外观布局整体性强;色彩为粉墙黛瓦,典雅大方;另有砖雕门罩、木雕窗棂及楹柱等,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整体建筑保存较好,具有较……
[详细]
78、
历山阊江
祁门历山阊江位于祁门县城西39公里处,背倚历山。由历山发源的彭龙河、古溪河自北流南,汇此出口得名。历水河穿镇而过,将村镇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始建于宋。既是誉满中外的祁红创始之地,也是祁门县西乡木材的集散地。 这里山高林密,气候湿润,是薪蛇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1876年,黔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归来,在历口仿效闽红制祁红,由于历口上质好,空气湿润、云雾笼罩、山花多,花叶上熏染了一种天赋的苹果、兰花香气,外国人称之为祁门香。祁红自此誉满中外,历口的制茶业也由此兴起。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口商业日益繁荣形成一个以经营茶叶为主的山村小镇。距枯牛降自然保护区约15公里。……
[详细]
79、
祁门牯牛降
AAAA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四大景区分别以各自的特点而形成:灵山景区是最生态的休闲度假胜地,号称中国第一个“碳中和”度假村;双龙谷景区是一个最有趣的科普教育基地,具有全面生物多样性解说的体验系统;牯牛峰景区是最经典的户外运动基地,这里可探索神秘、登顶牛峰;龙门景区的大面积的原始山景、水景,堪称最原始的旅游观光胜地。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
[详细]
80、
考坑大峡谷景区
考坑大峡谷景区考坑大峡谷纵深近20公里,一直延伸至牯牛降腹部,幽深曲折,景色奇绝。因峡谷内有天然石头群“石猴拜佛”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而又得“西游峡”之名。整个峡谷一分为二,下部为观溪、观石之佳处。其上则林茂草深,坡陡崖险,但景色更加瑰丽雄奇,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这里群峰如聚,怪石绝壁,千姿百态;树木茂密,苍松翠柏,矫夭遒劲;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古人有《历峰巅晓日》诗:“朝阳渐丽满天红,共照高峰色倍工。石窍全开青雾散,松枝毕露绛纱笼。泉光皎洁如垂练,龙窟氤氲若带红。携酒来登巅上坐,文章满目妙无穷”,生动描绘其迷人的风光。未进峡谷,先游古战场。峡谷所在的山脚下,有一片平坦开阔的谷地,就是著名的曾国藩演兵场。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驻扎在祁门,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在此操练湘军。谷地前面有座低坡,……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
祁门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祁门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祁门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祁门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祁门县A级景区名录
·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