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永春县旅游

永春县旅游景点介绍

  李南金烈士墓位于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年代为193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永春县第一个支部旧址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年代为192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军部旧址、朱德同志旧居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年代为192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郭氏家庙,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遗迹。坐西朝东,依山而建,通面阔22.6米,通进深26.8米,二进两落两层四合天井式院落。1984年4月,该旧址被确定为永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郭氏家庙被福建省文化厅收录到《八闽祠堂大全》;2006年9月,被确定为泉州市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确定为永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被确定为福建老区革命旧址;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纳入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周边配套“三治融合馆”,与环峰村“党建+居家养老”模式有机结合,为乡村老人们提供餐饮娱乐的活动场所。……[详细]
85、巽来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巽来庄,又名山美土楼、永春土楼,地处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的仰贤村,为清朝盐官林悠凤于乾隆丁酉年(1777年)所建,占地3100平方米,共有96间房间。2005年,被永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巽来庄坐北朝南,一共有东、西、南三个楼门。南门为正门,在石匾额上刻“巽来庄”三个大字,在东门和西门上分别有“挹翠”、“迎春”二块石匾额。土楼的-为二层楼建筑,通高9.5米。第一层为花岗岩卵石砌成,厚2.5米;第二层为黏土夯筑而成,厚0.8米。边墙各开有13个窗户,并置有枪眼。二层楼内为木构架,木板隔墙,平铺楼板。设置有回廊,可通往楼内各个房间、各个角落。整座楼的平面呈现出繁体的“囬(回)”字形。土楼内是闽南典型的居民建筑,和古大厝相似。往里望,自南向北依次为红砖隔墙、石铺天井、大厅和……[详细]
美魁堂——朱德住宿和红四军军部旧址
  美魁堂是朱德住宿和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红四军军部设在美魁堂。朱德同志也住在这里。美魁堂建于清末,木构民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占地面积375平方米。1982年12月列为永春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氏家庙——红四军前委机关驻地和朱德召开群众大会旧址
  郭氏家庙是红四军前委机关驻地和朱德召开群众大会旧址,又名岑楼大宗,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8月22至28日,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将前委机关驻地设在郭氏家庙。红四军在郭氏家庙召开群众大会,朱德亲自到会,站在家庙大门前石阶上演讲,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世界大同”的人民政权。郭氏家庙的三间房屋设为红四军临时印刷所,住有20多名女战士,负责印发宣传材料,刷写标语,张贴文告,宣传红军宗旨和革命真理。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1982年12月,郭氏家庙被列为第一批永春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山堂——红四军后勤部旧址
  福山堂是红四军后勤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红四军后勤部设在福山堂。当时福山堂大厅摆满了-支和白银,各连红军士兵来这里领白银去买米买菜。住在福山堂的有一位姓陈的文书,一对给朱德军长和红军当翻译的夫妇(达埔人)。……[详细]
贤山堂——红四军二、三纵队司令部旧址
  贤山堂是红四军二、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二、三纵队司令部设在贤山堂。为便于联络,从贤山堂往外拉了很多电话线。贤山堂还是红四军领导召开会议的地方,朱德从美魁堂走田埂到这里开会。……[详细]
龙兴岩——红四军医疗所旧址
  龙兴岩是红四军医疗所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尖峰山西北麓。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开展革命活动,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红四军在龙兴岩设立临时医疗所,安置伤病员。福鼎群众自发到深山老林里采集野香薷和薪草等土方草药,为红军伤病员精心治疗。郭景云在福鼎行医兼营药铺,经他细心照料治愈的红军伤病员有42人,朱德为表示感谢,特地赠送他50块银元和1枝法兰西铅笔。龙兴岩始建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文革”中被毁,1981年按原貌重建。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岩附近有一株高45米的千年红豆杉。……[详细]
凤美堂——红四军米局旧址
  凤美堂是红四军米局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联村后洋角落。1929年8月22至28日,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由于当时福鼎人口不足千人,无法满足红四军的给养。为了解决供给困难,打击投机商,由红四军庶务长和士兵委员会及当地的乡绅联合办了一个米局,设在福联村的凤美堂,组织当地群众到永春的一都、下洋、桂洋等邻近乡镇与德化、大田、安溪等邻近县份买谷子,解决部队吃粮问题。红军买卖公平,如原先往德化屏山(现属大田)挑米,每担三个盾子,红军付给一块银元,由此受到群众极大欢迎。赖毅(时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在《出击闽中》(载1979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闽西的春天》)一文中回忆说:“为了解决吃粮问题,红军发动当地群众到附近镇子里去……[详细]
  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横口中学后山上。1929年8月22日,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环峰、福联村)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之前在大田石牌格遭到军阀卢兴邦所部阻击,部分战士负伤,加上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一部分伤病员经福鼎当地民众细心帮助得到医治。8月28日,朱德率红四军离开福鼎,准备返回闽西,留下40多名重伤病员和400块银元,交托当地群众治疗看护。这些重伤病员被安置在郭氏家庙,得到细心医护,不少人很快康复归队。一些红军战士因伤病情较重不幸去世,群众按照当地习俗为之入殓。还有几名红军战士,在当地安全生活数年之后才离去。1992年,为纪念在福鼎病故的红四军战士,横口乡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在横口中学后山建立红军烈士纪念碑。……[详细]
永春红四军标语
  1929年8月红四军进驻永春横口、一都时,十分注重革命宣传工作,沿途处处刷写标语,张贴文告,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的宗旨。横口和一都许多房子外墙上,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红军刷写的许多革命标语。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后一条标语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经过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只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方针,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另有刷写于横口乡环峰村的“思义税典”厝、进兴堂的红四军标语,保存较为完好。“思义税典”厝的标语有:“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打倒压迫民众的国民党。红军☆”、“军民……冲锋……卫……第四军战地……巡回……”。进兴堂的标语有……[详细]
玉斗康氏宗祠
  玉斗康氏宗祠位于玉斗镇玉斗村,“始建于明万历乙未年(1595),历代有重修。悬山顶,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为砖石木混合结构,正厅为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混合构架”。这里的康氏人是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安溪感化里迁徙入永春的。迄今已600年,成为当地的一个旺族。玉斗康氏宗祠经“永集建(96)字第0110101416号”认证,宗祠总建筑面积为1965.51O。2001年泉州历史研究会授予永春玉斗康氏宗祠“泉州名祠”之誉。……[详细]
仙岭德兴堂
  仙岭德兴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著名商人沈逢源于1937年开始兴建,1941年落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34.13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5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二进砖石木结构,由前埕、门厅、两厢、正厅和东西护厝等组成,共有32间房,5个天井。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设有神龛,祭祀祖先牌位,正中悬挂有“德兴堂”牌匾一方,系国民党元老林森所题。堂内还有于右任、梁披云等多位知名人士的题字。2020年11月,仙岭德兴堂被列入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魁星岩摩崖造像
  魁星岩摩崖造像又称魁星岩西方三圣造像,位于泉州市永春县石鼓镇桃场社区魁星山的崖壁上,雕于南宋。依天然巨石琢高浮雕立佛三尊,中为阿弥陀佛,左为大势至菩萨(即弥陀之右),右为观音大士(即弥陀之左),均赤足立于莲台上,通高3.4米。造像雕工精湛,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是研究宋代佛教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2019年10月7日,魁星岩摩崖造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永春福兴堂
  福兴堂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年代为1943年。简介:1943年建,1947年落成,为近代爱国商人李武庸、李武宗兄弟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大门、门厅、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建筑突出的价值是建筑装饰艺术价值。建筑立面、门窗、梁枋、屋脊上的木雕、石雕、剪瓷雕、灰塑、彩绘等装饰精美、工艺精湛,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堪称建筑装饰艺术大观园,是民国时期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技艺的典型代表。2013年,福兴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堂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侯龙书院
  侯龙书院位于永春县吾峰镇侯龙村,年代为清。简介:由竹园斋和桂轩书斋组成。竹园斋建于乾隆三年(1738),嘉庆年间(1796-1820)建“桂轩”书斋,形成一座园林式书院。原有十八厅,现存上下厅、两厢厅、东西厅、阶下两厅、孔子厅、桂轩两侧厅。院里有一方池塘,池上架构石桥。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侯龙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9、修爵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爵堂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社区281号,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唐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扩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部分被倭寇焚毁,清乾隆丁巳年(1737)重修,占地面积1257.12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庭、下正门、天井、厢房、正厅、后轩、后院、银房、过水廊等组成,门庭有旗杆、日月井。五代清源节度使、晋江王留从效和侍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丞相留正,皆出生于此。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修爵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苦寨坑窑遗址
  苦寨坑窑址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窑址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米,共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面积约300平方米。窑炉结构分层次建造,下层窑炉废弃后又在下层尾部建一个新窑炉,窑炉内壁宽约1.24米,残长约3.84米,呈斜坡状。窑址坐西北向东南,考古发掘共揭露出9条龙窑遗迹。窑址年代为距今3400-3700多年,即相当于中原的夏代晚期至商代中期,是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将我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对于研究我国原始瓷器的起源、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2017年,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保护范围:东、西、南各向外延伸30米,北至德化三班交界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