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慈溪市旅游

    慈溪市旅游景点介绍

    徐福东渡遗址
      2000多年前,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有一次,秦始皇望着滔滔的海面,心潮澎湃,想到统一大业来得不易,不知将来会有什么变化,就萌发了寻求仙药的念头,以求长生不老,倒是由此引出了徐福东渡的故事。徐福,又名徐市,是个有名望的方士(古代自称懂得求仙方术的人),懂得不少科技知识,又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徐福受旨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各类工匠,带着五谷种子,渡海替秦始皇去寻求仙药。自然,仙药无从求得,徐福也一去不再回来。不过,徐福如何东渡,驶向何方,这成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徐福到了哪里?史学家认为:当年徐福的船队一直向东驶去,最后到达了日本,在那里定居下来,建立了新的家园。他们把先进的种植技术教给当地人民,为开发建设日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民对徐福怀着很深的敬意,至今……[详细]
    62、杜湖
    杜湖
      杜湖,古称杜若湖,湖域面积4.63平方公里,一条平湖高坝,将其分成里、外杜湖。外杜湖南面重峦叠嶂,北侧平坦如镜,湖面烟波浩淼,粗犷雄浑。站在湖心洋山滩上凭栏远眺,湖塘公路和新建的白堤仿佛两条绿色缎带,飘逸于湛湛碧水之上。里杜湖两侧青山夹峙,苍松翠柏,竹篁摇曳,中涵绿水,岚影波光,风姿绰约,真是“近水远山皆有情”。关于杜湖的来历,民间有许多神话和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周文王周游天下时曾与后土娘娘在杜湖边宴乐的奇闻趣事。相传周文王驾着八匹白马拉的车子,周游天下,最后到达了五磊山。后土娘娘在风景优美的杜湖边,设宴盛待了文王一行,举杯奏乐,酒洒湖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后土娘娘与杜湖山水联系在一起,甚至传说杜湖是后土娘娘和文王酒洒湖泥的“神地”,使之后来这一带的泥巴成为人们捏瓷做碗的“宝贝”。据文献……[详细]
    慈溪香格里度假庄园(香格里农业公园风景区)
      香格里度假庄园,地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岸,中国“杨梅之乡”慈溪市横河镇,占地面积1200亩,绿色的山湖、五彩的世界,爬满纯天然的果实,一座座田园小屋,如同世外桃源。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农村合作十佳示范园基地“的荣誉称号,这里,是中国”杨梅“文化的诞生地,并留下了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的足迹。这里,首创了国内首家”美国“西点军校拓展训练营及杨梅文化馆,与宁波地区唯一的高空滑索及越野车运动基地,是一个集:健康休闲、运动体验、创意天地、立体培训、人居乐园”为一体的国内首个乡村旅游“CEO”休闲养生度假中心。庄园共分五个区域即特色种植区、养生区、休闲区、健身运动区、综合服务区。其中:特色种植区包括林木区以试验成功的世界牡丹花卉区及银杏、国槐、金枝柳、五针松等二百多个品种的……[详细]
    64、河头村
    河头村
      河头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龙山镇范市南部,东临黄杨岙村,西临潘岙村,北靠宁波市、镇海区。全村共分三个自然村,有1021户人家,共有村民2400人,村占地面积11436亩,其中1657耕田面积亩,山地面积为8555亩。该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方姓集聚村落之一,故又名方家河头村,是慈溪目前唯一一处古村落文化遗产,也是宁波市域内数量不多的保存较完整、价值较高的古村之一,2003年以“水秀、树古、名胜遗迹众多”被命名为慈溪市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龙山镇范市南部……[详细]
    吴耕民纪念馆
      中国园艺学奠基人吴耕民先生的纪念馆,坐落于他的故乡慈溪市周巷镇。小巧精致的仿古园林,可以让人寻觅先生生前的辉煌业绩。走近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吴耕民纪念馆”六个大字悬于大门上方,为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所题。朝南的两扇暗红色大门上,按有两个铜质的辅首衔环作为装饰,四周围墙白壁乌瓦,嵌有花窗,墙脚用青石砌成,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格调。推门而入,庭院环境清幽,正面是一幢双层的庑殿顶建筑。抬头处,一方“仰贤楼”匾额高悬其上,使人肃然起敬。这幢建筑是纪念馆的主建筑,一楼大厅,塑有吴耕民先生半身铜像,这里还陈列着吴耕民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其毕业献身于祖国园艺事业的辉煌成就。吴耕民先生是一位长寿老人,他在90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里陈列的大量实物和照片,无不展示出这位浙江农业大学教授作为中国园艺学奠基人……[详细]
    陈之佛纪念馆
      陈之佛纪念馆位于慈溪市浒山街道晓记北弄陈之佛故居,是利用故居展示陈之佛先生的生平以及艺术创作成果而创建。 故居占地957平方米,总体布局分南北二大部分。其中南首三开间为主体建筑,明间前半间是客厅,桌椅几案,茶具素盏,正中挂陈之佛画像,两侧分挂其弟子及后学者赠送给故居的书画立轴。南次间开辟陈之佛先生陈列室,展出陈之佛生前的照片、信札、手稿和各时期的著作,四壁用图版介绍先生生平和各时期的辉煌业绩。北次间先生的起居室。 纪念馆曾经举办过多次重大纪念活动和美术展览,并接待了大量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和美术爱好者。……[详细]
    杨贤江纪念馆
      杨贤江纪念馆位于慈溪市长河镇贤江村杨贤江故居西侧,建成开放于2004年。进入纪念馆正门为杨贤江的半身汉白玉雕像,背后为杨贤江“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座右铭,左右分别为原国务院副总理-和原教育部长张承先对他的评价。展厅分为“学生时代”、“确立信仰”、“坚强战士”、“青年导师”、“教育创新”、“名垂青史”六部分,以丰富翔实的文字资料真实再现了杨贤江不平凡的一生,馆内还珍藏有杨贤江曾经用过的手表、毛毯等文物,以及他亲笔书写的文稿、日记及其藏书。杨贤江故居及其纪念馆各项基本配套设施齐全,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累计投资总额达300余万元,目前已经有近10万人次的市民前来参观瞻仰,接收爱国主义教育。……[详细]
    马宗汉纪念馆
      马宗汉纪念馆位于慈溪市宗汉街道宗汉村马宗汉故居内。 马宗汉故居是一幢颇具三北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的高平屋,坐北朝南七开间,有前廊,整幢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左右各有厢房两间,其中东厢房已毁。屋顶龙骨砖压脊,镂花砖作饰,屋檐瓦当,饰莲花如意,山墙檐壁,粉灰塑白,门窗木格雕花,透光通风。宅前有青石铺就的天井,面积约110平方米。 故居一直是马宗汉生前的栖身之地,也是马宗汉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西次间为其新婚用房,兄弟俩分家后,长房宗汉得西首,明间留作公用。1987年,烈士牺牲80周年时,政府出资修复明间,辟为“马宗汉烈士纪念室”,并由书法大师沙孟海题写了匾额。纪念室大厅正中悬挂马宗汉烈士画像,上置横额“名垂千古”,左右诗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侧壁挂满了介绍……[详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位于慈溪市崇寿镇晏清村、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旁。 2005年,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由地方和慈溪市杭州湾开发区各出资15万元,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建成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约为700平方米,两层建筑,一楼为村老年活动中心,二楼为纪念馆。纪念馆内展出了自1941年打响浙东第一枪以来的相关资料照片。1941年6月18日,三北人民打响了敌后抗日第一枪,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北敌后抗日战争,在我方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击毙、击伤日军16人。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的落成,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这段抗日历史。……[详细]
    慈溪市博物馆
      慈溪市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峙山公园北面,坐镇峙山文化广场西端,隔寺山路和杭州湾大酒店相望。博物馆整体坐东朝西,呈中轴线布局,馆区占地面积7,822平方米。馆舍为博物馆区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米,为三层仿古水泥建筑,以黄色琉璃瓦覆顶,外壁镶嵌近似青瓷釉色的青翠色瓷砖,象征着慈溪在中国青瓷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 慈溪市博物馆是一家富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馆内藏品以越窑青瓷为大宗,涵盖书画、钱币、青铜器具、古旧家具等多个类别,共收-代文物3000余件,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达300余件。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水盂”和南宋“隆兴通宝”为镇馆之宝,其中“三足蟾蜍水盂”为国家特级文物。 博物馆一楼为临时展厅,定期举办各类艺术作品展、科普展和地方文物史迹展等不同主体的展览活动,为开拓市民视野、丰富……[详细]
    掌起镇车子屋民俗博物馆
      车子屋民俗博物馆位于慈溪市掌起镇陈家村。 车子屋原有老、中、新三幢,系在上海从事烟叶生意的掌起陈氏三兄弟于上世纪初分别建造。目前仅存的中车子屋占地约十亩,为“口”字形木结构二层楼筑房。2002年掌起镇拨款100万元维修该建筑,改为掌起镇文化博物馆,即车子屋民俗博物馆。 车子屋民俗博物馆内部陈列分为民居家具展示、地方劳动工具陈列和掌起历史文化遗迹介绍三个部分。民居家具部分通过还原书房、账房、卧室、客厅等的内部陈设,展现清末民国时期的商贾人家的生活起居环境;地方劳动工具陈列展示了带有浙东地区特色的各式劳动工具,掌起历史文化遗迹介绍了掌起桥、古卧床桥等掌起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直观地展现了浓郁的浙东民俗风情,反映出掌起地方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车子屋民俗博物馆是慈溪市第一个乡镇级的博物馆。 车……[详细]
    下梅岭庙
      下梅林庙是慈溪历史上抗击外寇入侵的重要纪念性建筑。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屡遭倭寇侵犯,龙山雁门一带受害尤甚。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宁绍参将衔率兵赴龙山城,会同阮鹗、俞大猷、卢镗等多次与倭寇在金家岙、雁门岭、王家团、邱家洋、龙山所一线鏖战,杀得倭寇闻风丧胆,立下了赫赫战功,使当地百姓重获安宁之日。人们为了报恩载德,在他们浴血奋战之地,建上梅林庙、下梅林庙,并塑像祭祀。 上梅林庙早年已毁,下梅林庙位于龙山镇邱王村境内的石坛山南麓,苦战岭(因明代在此抗倭苦战而得名)下。据《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间,少保胡宗宪率总兵戚继光平倭到此,里人德之建庙,即以公字梅林颜其额。”庙内附祀戚继光。据传,胡宗宪未曾亲临疆场抗倭御敌,故庙内祭祀习以戚将军为隆。 下梅林庙总体为中轴线布局。轴线上原有前殿、戏台,早年被拆,仅留……[详细]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
      1930年7月,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姚北开明乡绅费德昭的余姚纠察队(原为浙东人民自卫军)为基础,扩大革命武装,择时在三北一带举行农、盐民革命武装暴-动。 时任中共余姚县委副书记的-扃奉命,会同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的史济勋、中共余姚县委委员胡尧田二人与费德昭第四子费永思进行了接触。费德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思想激进。通过接触,费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成立了由史济勋、-扃、费德昭、罗希三、徐云千等组成的“军事行动委员会”,筹建以原余姚纠察队为基础的100余人的革命武装。1930年8月初,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把这支革命队伍命名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表,-扃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营,师部设在坎东六灶庵。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成立后,一面加大对群众的革命思想……[详细]
    三山所北城门
      明洪武年间,闽浙沿海,倭患频仍。朱元璋命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在浙东沿海一带建卫设所,以强化海防军事要塞。三山所城与浙东其它军事设施一样,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军事斗争的产物。三山所即为今天的慈溪市城区浒山街道。 光绪《余姚县志》载:“三山所在梅川一都之浒山,俗呼浒山城,东应观海,西接临山。”所城置千户等官15员,驻扎旗军1120名,辖历山、眉山、蔡山、吴山、担山等7处烽堠,隶属于观海卫。三山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千户刘巧住监筑,围三里一百一十步,高一丈六尺。明永乐间城增六尺,址厚四丈五尺,面半之陆门四、水门一、月楼四、角楼四、女墙六百三十五、兵马司厅一、吊桥四、敌楼四、更楼一、窝铺六、瞭望台一,濠深一丈三尺,宽三丈八尺,濠周六百六十丈,形成了一个御倭的坚固城池。 明嘉靖三十四年……[详细]
    75、五磊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磊寺
      五磊寺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五磊山象王峰南麓,据光绪《慈溪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五磊寺的雏形崭露于公元3世纪。相传三国赤乌年间,吴主孙权之母吴国太坐船途经五磊山,深夜发现山上有隐隐火光,探知印度梵僧在此结庐静修,念其传道虔诚,下令建造了一座寺院,五磊寺的开山祖师印度高僧那罗延从此结束了风餐露宿、枕石漱流的生活。唐文德年间,僧令頵建五磊寺,名“灵山禅院”。宋大中祥符敕赐寺额“五磊普济院”,天圣九年僧岑继募资修葺。清顺治、康熙间临济宗高僧道忞、达变、拙岩抵寺讲经-,一时间,五磊寺香客如云,僧尼聚集,佛事兴旺,拥有殿堂楼寮140余间,成了浙东善男信女向往的名刹。宣统三年,天台宗四十三世法师谛闲莅寺主持,弘扬天台宗教义,改寺额为“灵山讲寺”,五磊寺遂成了天台宗道场。民国三年,炳瑞法师由金仙寺迁五磊寺任主……[详细]
    毛泽东批示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慈溪县岐山乡五洞闸村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52年组织了集体所有制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4户,耕地149.91亩,社员土地除少量自留地外,全部入社,耕畜、大中型农具折价归社,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分配,实行“按劳取酬”。高级社的成立,使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短短四年,皮棉亩产由农民单干时的29公斤提高到60公斤,合作社集体资金积累达到6万多元,社员增加到180户,耕地面积由建社初期的149亩扩大到1300亩,显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当时的中共华东局农委书记刘瑞龙和浙江省委、宁波地委领导对五洞闸高级社这个典型十分重视,先后来社进行检查指导。是年,五洞闸合作社获农业部“棉花丰收奖”,社主任罗祥……[详细]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内。 1942年8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灰色隐蔽斗争的指示,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司令部成立后,立即将部队统一整编为三、四、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 9月1日,司令部在金仙寺举办浙东第一期教导队,学员达70余人,由蓝碧轩任队长,张浪任指导员。9月22日,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领导在金仙寺召开会议,作出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司令部领导下,1942年11月12日,三北根据地经受了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的考验。三北游击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地方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把制造摩擦、……[详细]
    吴耕民旧居
      吴耕民旧居坐落在慈溪市周巷镇二塘村,为坐北朝南的三开间六架平屋,每间面宽3.8米,进深8米,檩、椽用材比较粗大。除东次间早年被拆外,其余保存尚好。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吴耕民(1896-1991),原名润苍,周巷镇二塘村人。1910年春,吴考入蔡元培任总理、徐锡麟任经学、鲁迅执教的绍兴府中学堂。1915年9月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此校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实现了学农夙愿,并改名为耕民。1917年吴耕民抵日本选学园艺,回国后在母校任农场实习和园艺教员,开始了他的园艺教育生涯。1921年春转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副教授,9月南京高师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在吴的倡导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园艺系。1927年,他受聘……[详细]
    79、达蓬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蓬桥
      达蓬桥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梁式石桥,位于慈溪市三北镇达蓬村,东西横跨门前河。该桥整体采用条石构筑,三板二栏,两边各六级踏阶,全长6米,面宽3米,结构坚固,形态朴实。桥栏左右各设两个方形望柱,外侧刻“达蓬桥”三个大字,落款刻“宣统元年八月重修”、“宣统己酉桂月榖旦重修”小字。桥门柱有铺首含环,南联刻:“中流窖水三千丈,上达蓬山几万重”;北联刻:“受书谊访留侯迹,题柱愧无司马才”。南联以自然景观为题,生动地描述了达蓬桥周围的山水风光;北联用历史人物引导,表达了作者受书撰联时的思想情感。可谓字如珠玑,妙趣联璧。据1983年文物普查座谈采访得知,桥联出自“三北第一才子”洪允祥之手。 达蓬桥始建何时,志书无载。据孙氏老人所传,由“孙家太婆”建造。1982年文物普查时,孙氏祠堂内发现一方与建祠同期的清乾……[详细]
    80、沙湖庙
    沙湖庙
      沙湖庙位于慈溪市掌起镇任佳溪村,东南与灵龙宫毗邻,南临龙廷河,东距灵绪湖30米。该建筑坐北朝南,外观为单檐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总体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南北长28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728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是砖石结构墙门、前殿、戏台、大殿。前殿与大殿之间为石板铺砌的天井,左右各设四开间偏殿,建筑之间互有墙垣贯连。 第一进前殿分三列,每列一间二弄,梁架结构用料较小,装饰简朴,每列前殿门外之墙各设1.6米宽的砖石门头。其中前殿左右正间宽2.8米,二弄宽1.5米,进深4.5米,北侧与偏殿相连,但不衔接;中间前殿正间宽4米,二弄宽2米,进深6.7米,北侧与小戏楼相衔接。 小戏楼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长、宽各4米,戏楼穹顶结构系用小木料组合构筑,用卷篷封顶,建筑规整有序,并饰花草浮雕。戏楼南侧与台门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