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阳县旅游

    泗阳县旅游景点介绍

    洪泽湖斗争烈士陵园
      洪泽湖斗争烈士陵园位于泗阳县裴圩镇三和居委会,年代为1956年。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方形,坐北朝南,四周有砖砌围墙,园中间有一道东西砖墙将墓园分为前后两部分,纪念碑、烈士墓均在后半部分。“洪泽湖斗争烈士纪念碑”立于1986年,砖混结构,碑高10米,宽2.2米。墓地有墓90余座(其中包括一些曾在这个地区工作战斗过的老干部的墓葬)。这些烈士均牺牲于1946年10月25日,在洪泽湖与成子湖交汇处大台口湖面上与国民党反动武装的战斗中。……[详细]
      来安五里井位于泗阳县众兴东路五里井村,年代为隋唐。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宅遗址位于卢集镇成子湖北。……[详细]
      桃源故城城址略呈委角方形,城垣周长2350 米,宽4—6 米,存高1 米;护城河长2410 米,宽4-10 米,深2-3 米。城内历史文化遗存有南宋刘世勋墓,韩公祠遗址,古代桥梁1 座,涵洞1 座,水井1 面。桃源县始置于元至元十四年(1227)。明正德六年(1511)因旧址修筑,万历十年(1582)重浚城壕及城门。清康熙七年(1668)地震城圮,雍正十一年(1733)兴工重修。民国三年(1914)改桃源县为泗阳县,1939 年,毁于战火。……[详细]
      墓地南北向,方形,墓有尖锥形封土,有约4 平方米的砖砌矮墙将其围绕。墓南侧有其后代立碑一通,碑阴有文记其生平事迹,因石材质差,漫患不清。倪静亭(1874-1935),字子山,号安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举。宣统二年(1910),陆军部赏给五品顶戴功牌。首任泗阳县崇河北乡董事。中举后,善待乡间百姓,筹办学校,为泗阳县的文化教育作出过贡献。倪静亭亦系晚清泗阳县(时称桃源)的最后一位武举。……[详细]
      墓地方形,南北长24 米,东西宽32 米,烈士墓在墓地西侧,南北排列,计2 排6 座。墓地东侧立有混凝土纪念碑一块,纪念碑高1.85 米,宽0.8 米,厚6 厘米。据调查,烈士牺牲于1941年。新四军、八路军为拔除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武装王光夏及其伪泗阳县政府的战斗中,有一百余名战士付出生命并散葬于当地,后将其集中安葬于此。……[详细]
      墓地形成于1947 年,安葬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18 名,因此,习称该地为“十八烈士墓地”。1998 年在墓地四周建围墙,变墓地为墓园,并于墓园中建灵堂。墓园坐东面西,南北长约52 米,东西宽约61 米。烈士墓位于墓园内东侧,南北两列,每列9 座,皆为土冢,无碑碣。……[详细]
      墓地呈长方形,东西宽6 米,地面铺设地板砖,墓地四周砌有围护矮墙。墓为南北向长方体混凝土结构,长2.315 米,宽1.15 米,高0.77 米,其上贴有镜面地砖,墓前立碑。东西两侧分别有其学生戴岳、陈业巨的题词。墓碑前西侧砌有枋柱。石钰(1895-1935),泗阳县八集乡石渡村人,擅长足球。1923 年创下了将足球和日本球队一球员一起踢入球门的壮举。……[详细]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桃源县(今泗阳)黄河北岸杨工漫口,冲成泓,水入县境六塘河,湮没人畜数十里。官民抢险,运石堵塞缺口,并有杨姓管工死于此。之后人们将此处黄河水患留下的遗迹称为“杨工大塘”。杨工大塘呈东西向椭圆形,面积约33.4 万平方米。其水面现为水产养殖场地。……[详细]
      刘真君庙水井无井栏,由灰砖两横一丁砌筑,内径50 厘米。井北侧2 米有银杏一株,胸围2 米,高约10 余米。刘真君,即刘世勋,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其墓在泗阳县城厢社区。……[详细]
    泗阳船闸、节制闸
      泗阳船闸、泗阳节制闸是泗阳中运河上两座南北相邻、建于同一时期的水利设施,1959 年9 月建设,1961 年夏完成。船闸:闸身长230 米,连同下游闸首及引航道总计长804.5 米,闸厢宽20 米,高14.1 米。上游闸首顶部建有公路桥一座。节制闸:长258 米,宽68 米,17 孔,底板高程12 米,设计流量1000 秒立方米,闸上建有公路桥一座。……[详细]
      大运河泗阳段亦称泗阳中运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竣工。境内流程约35 公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总河于成龙改其北岸于南岸,另筑北堤,挑河建闸,称“新中河”,俗称“新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运河泗阳段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整治。1984年,国家对大运河淮阴至泗阳段航道(泗阳闸下)实施整治工程。……[详细]
      墓群有土墩墓9 座,属三庄汉墓群重要组成部分,处三庄汉墓群的最北端,分布面积33.8 万平方米。中心大墓“三瓣墩”,疑为第一代泗水王墓,在小刘庄西首20 米,占地面积25000 平方米,早年被盗,封土堆顶上留有大坑,坑外边缘突起,状若三瓣花朵。后村民取土筑屋或他用,被夷为平地。地面黄粘土夹白膏泥。三瓣墩西南200 米,有仅次于三瓣墩大墓一座,封土完整高大,90 年代末,该墓被盗,拉出椁板一块。其他7 座墓均有高低大小不同的封土堆。……[详细]
      槐树墓群有土堆墓4座。有名称者两座,一为姚墩,在蔡庄北500米,有隆起状封土,地面上可采集到汉代花纹砖残块。一为于墩,在蔡庄西600米,其西南有村于庄。两无名墩分别位于蔡庄后和西北角。于墩和两座无名墩在一东西直线上,南距七斗渠50米,与大青墩汉墓相望。1998年于墩被盗,地下椁木被拉出,经发掘,该墓为一大型集碳墓,早期被盗。……[详细]
      大青墩墓群南北长1000 米,东西宽850 米,墓葬分布面积约85 万平方米。墓区内有土墩墓19 座,中心大墓名“大青墩”,其余土墩皆无定名。大青墩墓群位于三庄乡汉墓群的北部,是三庄汉墓群的泗水国贵族墓地的中心部分,其南隔六斗水渠与夫庙墓群相连,墓葬分布较夫庙墓群更为集中。中心大墓“大青墩”,2002 年10 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作抢救性发掘,揭开了泗水古国的神秘面纱,证实了《史记》、《汉书》关于泗水国的记载。……[详细]
      夫庙墓群面积45.5 万平方米,有土墩墓9 座。封土高大者4 座。其中有名称者为:乔墩、犍牛墩、陈墩、凤凰墩、翁墩。2002 年发掘陈墩汉墓一座,出土文物100 件(组),奠定了三庄汉墓群作为泗水国贵族墓地的地位。夫庙墓群属三庄汉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三庄汉墓群墓区的北部,这里墓葬分布密集,大墓较多。……[详细]
      泗阳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墓群,现存土墩墓3 座,南北向呈三角形排列,分布面积约320000 平方米。三座墓葬均有漫坡状封土,其上种植庄稼。……[详细]
      王老庄墓群有土墩墓3 座,呈三角形排列,分布面积约2800 平方米。王老庄墓群属三庄汉墓群的组成部分,在其南端,并东西偏离三庄汉墓群的南北轴线。……[详细]
      杨圩村小赵庄墓群,现存土墩墓3座,南北向排列,分布面积1200 平方米。由南向北分别为1 号、2 号、3 号(俗称蒲大墩)。蒲大墩与2 号墩之间原有一土墩墓,2002 年发掘,为一残砖室墓。……[详细]
      泗阳县郑道口遗址东西长约800 米,南北宽约70 米,面积约5.6 万平方米。遗址中发现水井3口,其中陶圈井一口,该井井口直径0.65 米,深约4.5 米,砖砌井2 口,井口直径0.5-0.65 米,深4 米左右,井内遗物有陶罐,陶壶等器物残片,遗址范围内发现墓葬15 座,均被挖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