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十堰市 > 竹山县旅游

竹山县旅游景点介绍

国际绿松石博物馆
  国际绿松石博物馆国占地广阔,共设有六个展厅,包括地灵之精展厅、东方圣玉展厅、玉出上庸展厅、苦掘巧琢展厅、玉煜生辉展厅以及一个弧幕影院。该博物馆内容丰富,涵盖绿松石的各个方面。博物馆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为游客呈现一场别开生面、互动性强且极具娱乐性的视觉盛宴,让人仿佛置身于绿松石的世界之中。绿松石,这一古老的宝石,在历史上有着诸多美称,如“碧甸子”和“青琅秆”等。【绿松石的历史价值】它的珍贵身影曾出现在众多历史文物中,例如第一任藏王的皇冠、名垂青史的越王勾践剑,以及清宫宫廷的珍宝馆里。更有传言称,“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其实是由绿松石精心雕琢而成。【绿松石的健康功效】绿松石不仅因其独特的颜色和纹理而备受喜爱,更被赋予了诸多健康与情感的神奇功效。长期佩戴绿松石,可以吸收其中蕴含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详细]
  霍山遗址位于竹山县城关镇霍山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霍山遗址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12日竹政发[1984]17号)。……[详细]
  竹山华佗庙位于竹山县潘口乡方井村,年代为清代。竹山华佗庙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24日竹政发[1983]78号)。……[详细]
  杨泗庙位于竹山县田家坝镇北坝村,年代为清代。杨泗庙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24日竹政发[1983]78号)。……[详细]
  长寿桥位于竹山县得胜镇大桥村,年代为清代。长寿桥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24日竹政发[1983]78号)。……[详细]
  竹山古戏楼位于竹山县城关镇三街,年代为清代。竹山古戏楼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24日竹政发[1983]78号)。……[详细]
  唐中宗世子墓位于竹山县城关镇明清村,年代为唐代。唐中宗世子墓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12日竹政发[1984]17号)。……[详细]
  楚子墓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刘家湾村,年代为春秋战国。楚子墓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12日竹政发[1984]17号)。……[详细]
太和梅花谷水利风景区
  太和梅花谷水利风景区位于十堰市竹山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因千年历史道观和华中地区最大的野生腊梅群而得名。太和梅花谷景区植被丰富,溪水潺潺,温度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和养生胜地。景区就位于汉江南岸最大支流堵河沿线,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保护地。景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2.62平方公里,包括霍河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堵河画廊风光带、太和梅花谷三个部分,于2018年12月由水利部批准为第十八批国家(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景区包括一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堵河画廊风光带和梅花谷三个部分。同时,太和梅花谷水利风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息休闲乡村、湖北旅游名村、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详细]
护福寺新石器文化遗址
  护福寺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城南1.5公里,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5年发掘面世,出土石器15件,磨制精细薄巧。经省专家鉴定,该遗址与“北京人”同期或稍晚。……[详细]
竹山楚长城遗址
  楚长城遗址位于大庙乡梭子沟、铁炉沟、李泗沟等三个村,据专家初步定为战国时七国中的秦国为防楚国进攻所建,遗址西从陕西安康市和平利县起,东到河南淅川县。……[详细]
竹坪金华洞
  竹坪金华洞在鄂西北秦岭巴山支脉的深处,竹山县明竹坪乡珠的西边,绵绵大山之中有一个山洞,人称金华洞,洞口前面有一座简易的庙塔,那就是金华娘娘庙。庙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因其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而闻名相交接的鄂陕边境。……[详细]
13、学堂洞
学堂洞
  学堂洞:传说孔子讲学的地方,位于双台乡双台村,始建于大清咸丰八年冬月,文革期间被毁,1993年由本地老百姓自发联络有志之士重新修复,洞内景色别致,天然形成的一个巨大山洞约200平方米,洞内供奉的是道教圣主“祖师爷”,素有“小武当”之称,洞外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竹林丛林尽染,红叶密布山岗,把“学堂洞”装点的如同仙境,春秋之际,远近游客慕名而至,游山玩水,特别是洞内的一缕清泉,凉彻肺腑。学堂洞顾名思义是能长学问的地方,多少求学之人前往问签寄语,祈祷圣祖能让自己或是后辈学有所成,光宗耀祖。……[详细]
竹山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双台乡北星河上游茅塔寺村,为秦巴山区著名古刹,始建于光绪八年,由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会同竹山居士建造,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2000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竹山境内的佛家居士集资重新修复,并聘请襄阳鹿门寺主持释(上)本(下)觉法师为主持。恢复工作初具规模,寺内殿堂金碧辉煌,三尊大佛(如来佛、阿弥佗佛、药师佛)栩栩如生,金光灿烂,殿外设有钟鼓楼、念佛堂,居士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距竹山县城45公里,距十堰市120公里,是十堰境内唯一的一处佛教活动场所,每逢佛家活动纪念日,前来观光、上香拜佛的游客不下万人,香火旺盛。……[详细]
上庸古建筑
  上庸古建筑位于竹山县上庸镇集镇西区。清代建筑,包括三盛院及黄州会馆。原位于竹山县田家镇两河村,2009年9月,为配合潘口电站建设,迁至现址。三盛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813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木结构,二进两天井,由前厅、中堂、后堂、厢房组成,硬山式,前后封檐墙,封檐板砖砌灰塑;墙体为青砖斗砌,清水墙;门窗上雕饰多种花纹。黄州会馆,又称黄州庙,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布局,面阔三间,通面阔15.4米,通进深32米,建筑面积492.8平方米,由前殿、天井厢房、后殿三部分组成;前厅、后殿明间两侧均为抬梁式结构,次间两侧为穿斗式梁架,两侧厢房为双坡屋面,前坡长后坡短,小青瓦覆盖;硬山顶,清水墙,部分砖块上刻有“黄州”字样;门窗装饰精美。该建筑对研究古代堵河流域传统建筑、建筑礼制等有重要的……[详细]
竹山文峰塔
  文峰塔,原名文笔峰,建于文峰乡小塞山顶,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塔为7节22米,后被雷电击毁四节,现仍高约18米,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乡的“文峰”二字便是由“文风”演变而来,文峰塔作为文峰乡的代表性建筑,地处城关与文峰交界处,距竹山县城不足10公里,毗邻霍河水库,周边地区自然风光优美、针叶类林木茂密,十分适合开发为森林公园,作为城区居民半日游的打卡地。文峰塔不仅是古代匠人技艺的结晶,更是我乡人文特色的体现和历史情怀的见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详细]
竹山文庙大成殿
  竹山文庙大成殿位于竹山县城关一中校园内,清代。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该建筑座北南南,面阔五间,东、南、西三面建有回廊,建筑占地240平方米。梁架上有道光二十年题记,为竹山县知事杨明善建造。(第四批)……[详细]
观音沟生态文化旅游区
  竹山县观音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竹山县楼台乡三台村,距县城12公里,距十堰市区127公里,242国道穿境而过,景区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气候温和、溪水清澈、古树参天、奇峰林立,相传是观音普济众生,救苦难之圣地。从2010年至今,景区已先后投资3700万元,建成四大功能区。一是爱国教育游览区:首义元勋——张振武烈士墓、“道廉讲堂”;二是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区:葡萄园、草莓园、西瓜园、甜柿园、石榴园、仙桃园、茶园、蔬菜园;三是宗教朝圣祈福区:观音沟、真武庙、财神庙、华佗庙、尼姑庵、千年悬棺群;四是综合服务区:观音沟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及购物。……[详细]
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竹山县上庸镇,是修建潘口水电站后形成的库塘湿地,距竹山县城13公里,规划建设总面积3255.2公顷,2012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同意设立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试点建设期5年。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水上游乐园、观鸟台、多功能服务区、科学实验区等相关景点。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梦里水乡。自驾线路:沿242国道或走谷竹高速到竹山县城,再向南12公里到圣水湖畔,沿路有标志系统指引。……[详细]
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九女峰地处群山之中,山恋起伏,雄奇险怪;日出灿烂,云海壮阔;天湖静谧,峡谷幽特;以雄、奇、幽、秀驰名遐迩。这里风景优美,林木葱茏,环境清新,气候宜人,被各界人士称之为养生福地、风水宝地、心灵净地、浪漫天地,是人们理想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地址:位于竹山县城以南35公里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