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旅游

新密市旅游景点介绍

马沟遗址
  马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马沟村南的高台地上,东、南、北三面环水,为五星水库上游,属溱水支流,西临马沟村皇帝岭自然村,地势由东向西逐步升高。遗址东西535米,南北465米,基本呈长方形,总面积25000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西北角有一条南北向水泥村路,在路东侧的断崖上,可见厚约0.3至0.8米文化层,夹杂有大量的陶片和红烧土;在遗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人工取土形成的壕沟,在壕沟东侧的断崖上,可发现多处灰坑及暴露较厚的文化层,文化层厚0.4至2米,灰坑为袋状,内填土含大量的烧土块与草木灰。文化层与灰坑中的包含物,除陶片、烧土块之外,还有残石器、砾石、兽骨、木炭屑等。在壕沟的西断崖上见到暴露较浅的人骨,其中有腿骨和下颌骨。大部分标本采集于遗址东半部,从陶器的陶质、陶色及器形特征看,属仰韶、龙山及春秋时期……[详细]
二郎庙遗址
  二郎庙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二郎庙村,南临五星水库,东西长56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2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龙山文化时期、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密郭氏祠堂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保存十分完整。祠堂内存有明、清代石碑2余通,墓志铭2块;石狮、石门墩各一对,为明代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4、穴道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穴道墓
  穴道墓又称常公墓,群众俗称“黑大寿坟”。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石河村,原墓冢高大,坐北朝南,墓前神道原有神道碑、石坊,“文革”中被毁,现仅存石人、石羊列于神道两侧。据《密县志》记载:常公墓在县西常村保,元统三年(1335年)孙鹏翼立神道碑。常公仕官参知政事,姓名、籍贯失考。该墓对于研究元代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元代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密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南。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明、清屡有修葺,现存殿宇为清代建筑,有山门、大殿、伽蓝殿及厢房等。大殿后有汉柏一株,高约25米,胸围3.6米,树冠覆盖300平方米。寺内存碑碣4通,其中有闫周民撰写的《报恩寺碑记》。报恩寺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士郭遗址
  前士郭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西100米处,西邻绥水河,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4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筒瓦、板瓦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前士郭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商、周时期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7、冯京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京墓
  冯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为冯京及其三个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现地面已无封土。冯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进士出身,仁宗时曾拜龙图阁学士知扬州,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又出使安抚陕西,知太原府。神宗时,擢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县)成都府。神宗复召入朝。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八月葬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之祖茔,三夫人附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昭公墓
  郑昭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东250米,坐北朝南,现存有夯土筑起的高大墓冢,呈圆形,高7米,周长67米,夯土中含有春秋时期砖、瓦等遗物。郑昭公,名忽,郑庄公长子,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代国君。公元前695年,昭公与大臣高渠弥外出狩猎,被其射杀于野,葬此。该墓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墓葬布局以及春秋时期郑国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密马家遗址
  马家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马家村北金庄村南的台地上,西邻溱水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和夏代早期的聚落遗址。马家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龙山文化时期以及夏代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河西马遗址
  河西马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河西马村五组东侧,东邻寺河,南临溱水河,遗址处于两河相汇的高台地上,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75米,面积315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夏、商时期的聚落遗址。河西马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及夏、商时期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庄公墓
  郑庄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王岗村东500米,坐北朝南,地处三面临河的台地上,东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环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长125米,夯土筑成。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曾联合齐、鲁,击败宋、卫,兼并许国,并使郑国在中原逐渐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701年卒,葬此。该墓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墓葬布局以及春秋时期郑国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密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的柏崖山和熊耳山峡谷中。该庙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明、清曾多次续修,建筑面积1528平方米。现存建筑12座,有山门、乐楼、卷棚、龙王殿、后宫、东西配殿、李公祠和关帝庙等组成,皆硬山式灰瓦顶。庙内现存金至清代碑碣39块。白龙庙历史悠久,为密县八景之一,该庙建筑规模较大,历代碑碣保存较多,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3、助泉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助泉寺
  助泉寺原名海会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西,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依地势而建,共三进院,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及大殿东西两侧配殿等房舍,均为明、清时期硬山式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最为壮观。寺内还存有明、清时期重修碑碣10余通。助泉寺规模较大,布局合理,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士郭壁画墓
  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主室前壁正中树一立柱,柱承一斗。其中,后士郭1号墓出土的陶仓楼所绘彩色收租图,描绘细致,形象生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为研究汉代艺术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隗洪山庙
  大隗洪山庙,在新密市东南20.3公里大隗镇洪山庙村,因庙祀洪山真人,故名。始建于元,明、清曾多次续修,清乾隆时期为普济观。据现存清乾隆三年旧碑记载:“洪山真人姓顾,原籍河北,出生于宋,举进士,以世乱隐居洪山,精通医术,尝奉召,医宋太后,疗兵马,投方辄愈。赐金帛不受,诏封“护国真牧灵应真人”,卒葬洪山。元代在此建庙以示纪念。”庙座北向南,气势雄伟,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16座,房舍44间。有大殿、后殿、药王殿、祖师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组成。山门位于建筑群西北部,东西长8.6米,南北宽3.8米,高约7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大门上额有石质匾额,书写“普济观”三个大字,为清代建筑。大殿,位于山门后,为洪山庙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10米……[详细]
法海寺塔
  法海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成,明末被毁。清顺治五年重修。乾隆十七年与嘉庆元年分别续修。法海寺石塔,平面方形,外檐九级,颇似楼阁,然实为“单层多檐式”塔。塔高13.08米。除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石塔自下而上由基台、仰覆莲形基座、塔身与塔刹等部分组成。下层塔身分上下两段,中以平石区隔,下段正面设方门,内为八角形塔心室。塔身上端,在突出壁外的栏额上置四铺作斗拱,其上便是由撩檐枋、椽子、飞子和龙头垂脊、瓦拢构成的第一层塔檐。再上,是二层塔壁,正侧面均有券门一个,门高27厘米、宽24厘米、深10厘米。二层塔檐的脊上,直接承出汉白玉石单勾栏一周;华板,为“万”字造型,是宋代多用的图案。塔身二至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各面均有圆形券门,再上不施门窗。多层塔身尺度明……[详细]
超化寺塔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村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超化寺中寺舍利塔,方形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文革”中被拆毁,现仅存塔基。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其中下寺,又名“金钟寺”,现有房屋14所。超化寺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南到三门沟,北到石羊岗,周围达10余公里。僧侣在2000人以上。历代不少名人履履相接,题咏甚多。超化寺塔塔基南北长7米,东西宽7.1米。壁厚2.1米。砖长40厘米、宽17厘米,质地坚硬细腻,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仍坚实完好。1969年11月被拆除。该塔拆除时,塔基出土文物甚多,有汉白玉舍利函1个,内装舍利盒2个(1银1瓷),盖上有铭文纪年,现存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武平二年(5……[详细]
超化寺下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洧水河南岸。始建于隋开皇元年,占地面积7140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有“超化古寺、名刹十五”之称。超化寺分上、中、下三座寺院,上寺在超化小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唐代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最为鼎盛,曾有僧侣约两千余人。后渐衰,宋、明、清虽屡经修葺,但规模远不如前。民国九年(1920年)和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遭破坏,唯下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壮观。下寺,又名“金钟寺”,位于超化街南,规模最大,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12所40余间,沿中轴线共有四进院,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毗卢殿、韦陀殿、方丈室,东西两侧辐线皆有配殿等建筑。寺内现存有北齐、唐、金、元、明、清碑碣20余块,记载并见证了超化寺的兴衰。超化寺下寺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详细]
59、具茨山岩画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茨山岩画
  具茨山岩画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与许昌市交界处的具茨山,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与禹州市四县级交接处,具茨山岩画在新密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密市南部的苟堂镇最南端范堂沟村和槐树岭村的石牛山和大鸿山上。东西长4公里,南北约600米,分布范围较广泛。存量达3000 多处,郑州市界内新郑发现200余处,新密30余处。具茨山岩画1988年被发现并引起重视。岩画多呈沟槽、凹穴、网格状,圆点凹穴是研磨法制成,沟槽和网格状可能是用坚硬的打击石器或金属工具制成。另外,在石牛山和大鸿山顶均有古寨存在,寨周围及寨内为岩画分布集中区域。在调查中新发现了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岩画的地层,推测此两处岩画形成时代约当全新世中期。这为解决具茨山岩刻的时代难题提供了地层学依据。具茨山发现的岩刻、岩画数以千计,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详细]
沙石嘴遗址
  沙石嘴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约20公里岳村乡苇园村南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时代的遗址。遗址西、北两面临河。地表和沟壕断崖上暴露出堆积很厚的文化层。遗物中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刀等,从器物的形制、纹饰特点看,属仰韶文化遗存。在仰韶文化层之上还叠压有龙山早期文化层,下部及河岸上还有宋代采煤矿井遗存。沙石嘴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