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郑市旅游

新郑市旅游景点介绍

小寨汉墓
  小寨汉墓位于城关乡小寨村西,南距新密路北700米,西距胡庄韩王陵500米,北距徐庄村500米,墓冢东、南均临耕地,西临断崖,北距废窑37米,地势西高东低。此处原有墓冢3座,文革时期挖掉两座,曾出土有石门、陶器、铜器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枣岗汉墓
  南枣岗汉墓位于新郑市薛店镇南枣岗村南100米。现存墓冢高6米,周长约120米。墓冢东距苑陵故城2.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该墓为一处汉代封土墓葬,对于研究汉代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鉴忠堂宝谟楼
  鉴忠堂宝谟楼(接旨亭)位于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向阳街西接旨胡同。据清康熙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载:“鉴忠堂宝谟楼遗址(补载)按:明穆宗赐高相国拱所建,在城内东街道北。”高拱八世孙高海勤先生回忆,鉴忠堂宝谟楼上层建筑在清代被毁坏,民国时期知名人士田双林等人保护古迹,把扒掉的砖放在八卦洞内。屋顶和墙体全用青砖砌造,中间隆起,四边呈下垂貌的穹窿拱形建筑,面阔三间8米,进深7米,高约10米。正面辟一门,高2米,宽1.3米,木门框下设石门礅,木门两扇,门前踏步左右设一门台。在南北中轴线上鉴忠堂的前方,建有殿房(客厅)一幢,东西两侧建有配房三间,南面有牌坊一座,与前方的八卦洞相照应,几座建筑相互毗连,构成了壮观的画面。清人王廷璧做《过新郑高相废园》诗:“绿野莺花地,萧条剩废砖。龙衣方借补,鹤氅已归田。蛙乱秋……[详细]
新郑考院
  考院位于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办事处南大街考院街,原新郑县第二印刷厂院内。原为黉学,后改为师范,文革后改为印刷厂。始建于清代,现存考院为殿堂硬山建筑,灰筒瓦顶,前有廊柱,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室内四根明柱,石雕柱础较好。考院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形制和明清时期科举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郑马庄遗址
  马庄遗址位于新村镇马庄村南,东、南均临能庄水库,西临干沟,北部为耕地,遗址东南部有一条60年代修建的水渠。遗址文化层厚0.8-1.5米,在遗址断崖处发现有一座灰坑,深1.3米,直径4米。现场采集到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红陶为主,也有部分夹砂红陶,可辨器型有鬲、盆、罐等。另外在遗址东部村庄南曾发现几座汉墓。初步推测该遗址为一处两周至汉代文化遗存。该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时代延续较长,对于研究两周时期及汉代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湾遗址
  邓湾遗址位于新村镇邓湾村西、溱河东岸的高台地上。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北、西、南三面均临深沟,南北最长约320米,东西最长约195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米,地表为耕地,遗址保存较好。遗址断崖处发现有文化层,但不太丰富,现场采集有细小泥质红陶碎片、锥形足等,火候较低,呈橙黄色,另有少量夹砂陶片,可辨器形的有三足钵、罐等。该遗址近邻裴李岗遗址,为裴李岗文化聚落分布及文化面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郑蔡庄遗址
  蔡庄遗址位于新郑市新村镇蔡庄村西南,南临黄水河、东临能庄水库、面积约23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大量陶片散落在地表或夹杂在断崖文化层中。遗址内东部文化层厚0.6-0.8米,西部较厚,达1-1.5米。遗址偏西部断崖有多处灰坑,深1-1.5米,采集陶片以灰陶为主,器型主要有碗、豆、盆、鼎等,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布纹等。另外在遗址内还采集到两件铁器和两块米字方格纹墓砖。初步判断,该遗址为一处东周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郑韩故城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参考。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郑水月寺
  水月寺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岳庄村东南300米。据明监察御史,邑人史载明正德六年所撰《重修水月寺碑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僧人广良爱兹幽静,遂开山诣居,名水月寺。景泰年间(1450~1456年),僧人悟善,肇造佛殿、伽蓝殿、祖师殿、天王殿各三间,左右僧房十余所,佛寺略具规模。成化初年,主持僧本寿继承之。其师弟本玺忧及岁久时迁,殿宇破损,率领本秀、愿然、会同社长贾宽等,重新修整一新。水月寺遂为新郑著名佛寺。1992年,在居士岳海南、王桂英等人倡导下,依据旧时古代建筑对水月寺进行精修重建,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五方大佛殿。现水月寺坐北向南,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五方大佛殿三进院落。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以及东西厢房灰砖黛瓦虽然破旧,但它是连接水月寺历史的见证物。……[详细]
白氏祠堂
  白家祠堂位于辛店镇辛店街,坐北面南。大门为牌坊式三券门,顶用琉璃瓦覆盖。门内向后为大殿,坐落在高台上。面阔三间,前出廊,硬山式建筑,灰瓦顶,正脊中间饰宝塔,两端为吞脊龙吻。檐下平板枋上有木雕装饰。西厢三间硬山建筑。院内存明、清碑刻4通。此祠堂大门匾额为“乐天祠”,墙上有“乐天故里”碑,为后刻立,主要是慕白居易为辛店名人之名,实际是白氏祠堂。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李庄遗址
  遗址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南李庄村东100米。遗址在双洎河南2公里,北部地势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有阶地,地表为耕地,沟西北有人和寨遗址。遗址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35米,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上层被平整土地破坏,文化层厚1—1.5米,在灰坑,地表散存陶片、红烧土喜块、草拌泥块等,2000年曾出土石铲8件。采集石铲共8件,石铲最大者长53.5厘米,宽17厘米,小者25.5厘米,磨利精良,这些石铲均为有尖石铲,器形硕大,制作精细,多有使用痕迹。采集陶片中可辨器型鼎、盆、钵、瓮等,以红陶为主,少量灰陶,纹饰有白衣、红衣彩陶,绘几何图案。还发现有少量龙山时期陶器残片,器形为陶罐。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齐河遗址
  该遗址位于新郑市辛店镇齐河村东。东临五虎赵水库,面积约5.2万平方米,遗址现为耕地,文化层厚0.7-1.7米。遗址表面可见大量散落陶片,断崖处有多处灰坑,一层台地灰坑深1-1.5米,二层台地灰坑深1.5-1.8米。采集陶片以灰陶为主,少量红陶,灰陶多泥质灰陶,红陶夹砂居多,纹饰主要有粗绳纹、细绳纹、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个别器壁内有坑点纹,手指压印纹;红陶多弦纹。陶器器型口沿多折沿,有敞口、敛口,器底平地较多,个别口沿纹饰至器肩,陶鬲空足,绳纹到底。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块,遗址中部偏西断崖处发现已被破坏的墓葬,人骨裸露,另采集磨制石器三件,其中一件穿孔,一件为半圆形,类似断裂的石镯。初步推测该遗址为龙山文化时期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人和寨刘金山民居
  人和寨刘金山民居位于辛店镇人和寨村西北。周围皆邻人和寨新建民居,均坐落在人和寨遗址(东部)之上。该民居整体布局为前后二进院,大门为圆圈门,照壁有龟背纹,高5米,二门悬山、月牙门,门额有“平泉遗风”砖雕四字,一进院,东西厢房,西厢门上有砖雕拱圈门额,堂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四层踏步,后院北屋硬山,瓦顶,前出厦,筒瓦花脊,檐柱两根,三层踏步,木质如意窗。正门上置龟背纹亮窗,两墙垛墀下有兜肚,兜肚纹饰已毁。东厢房与前院厢房近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3、高拱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拱墓
  高拱墓俗称“阁老坟”,位于新郑市城区北阁老坟村西北约300处。北依郑韩故城,南临梳妆台。从南向北依次有石牌坊,石牌坊向北约60米,建有拱形大门楼,高约8米,门前有1对石狮。大门内为陵园,四周围墙高2.3米、厚0.6米。进大门北行56米处建有两门楼。进二门,中间修有甬道直通大殿。甬道两旁对称排列有石狮、石羊、石猴、石猪、石龟、石马、石人等组成的石刻仪仗。石人高约2米,身著皂服,手持朝笏侍立,雕工精细。后边是拜台,左右有厢房,最后是祀祠大殿。殿后60米,有上圆下方,高8米,周长95米的墓冢。冢四周有5棵柏树,意为“五龙捧寿”。现仅存墓冢。高拱(1512~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子,新郑人,魁之孙,尚贤第三子,著有《高文襄公集》。明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四十五年,进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详细]
铁岭墓地
  铁岭墓地位于新郑市城区西北2.5公里的双洎河北岸,新村镇吴庄大队铁岭村自然村与冯庄自然村周围。大致呈方形,北部稍宽,南部稍窄,面积近四十万平方米。估计铁岭墓地的墓葬总数在万余座左右。2006年7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铁岭墓地进行发掘,开探方66个,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清理龙山、西周、唐代灰坑46个、西周房址5座、西周陶窑1座、东周墓葬301座、唐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4座、汉代水井1口,出土各类随葬品千余件。出土各时代完整陶器400余件、铜器60余件、铁器30余件、水晶环5件、玉器100余件(片)、海贝400余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M80椁内棺外保存有大面积的荒帷痕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在铁岭墓地干渠经过而未发掘的地段及干渠两侧的绿化带发现古墓葬2163座、灰坑84个、水井13口……[详细]
于寨遗址
  于寨遗址位于于寨村东北约1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包含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上世纪70年代发现。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1~2米,采集陶片可辨器形的有:龙山时期:鬲、盘、罐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外采集有石铲残片。二里头时期:罐、缸、甗、鬲、鼎、盆、尊等,纹饰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二里岗时期:鬲、罐、豆、盆等。殷商时期:鬲、罐、缸、鼎等,纹饰以绳纹以主;另外还采集有兽骨。于寨遗址延续时间长,文化遗存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城村古城
  古城村古城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古城村内及村南部。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4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古城址为东西长方形,周长约1744米,包含有汉代器物残片。城址东北部、南部民宅占压破坏,古城内未作详细调查,遗迹分布不明。据群众平时发现的遗迹分析,生活区位于城内东部偏北,西城为屯兵处。墓地分布在古城外北部和西部,北部为贵族墓地,西部则大多葬有平民墓。从地表散存瓦片分析,此城址为汉代城址。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司遗址
  大司遗址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大司村北,面积达12万平方米。该遗址主要包括有龙山文化到新砦二期文化遗存。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凿、石刀以及鼎、盆、罐等陶器。在遗址的中部还发现有窑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郑赵庄遗址
  赵庄遗址地处郑州市南部与许昌市接壤处,新郑市梨河镇三刘行政村赵庄自然村西北约500米,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时代距今3万年左右。该遗址2006年发现,2009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1平方米。在遗址发现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分布;还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灰坑两处,出土了少量的陶片。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发掘区的西南部发现了以象头骨为中心的遗物密集区域,包括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根据埋藏情况判断,应为一处屠宰场遗址。该遗址是中原地区发现的一处遗存丰富的旧石器晚期的活动画面遗迹。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密禹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新密禹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郑州市新郑市具茨山(风后岭)主峰东崖下驼窑史家村史江水的老宅院内,建于1945年。旧址坐北向南,位居附近住宅的最高处,现存建筑均为石券窑洞,平面呈曲尺形。北崖下券三间石洞,最东部为厨房兼炊事员住宅;中间窑洞为一区区长吴建三和区干队队长马明辰住室;西端窑洞为县长宋登贤、政委王实虚住室。西崖下券两间石洞,北部窑洞为区干队战士住宅,南部窑洞为警卫员及秘书吴海彦住室。旧址东部崖下现存有一眼水井,当地百姓称为“八路井”。沈旬之同志领导的八路军独立团,在旧址东南一公里处的土门沟南四条土洞驻扎。1944年7月,我军著名将领皮定钧司令员、徐子荣政委率领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从太行山区林县出发,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新安县,又南跨陇海铁路,直插中岳嵩山,建立起以嵩山为中心的抗日民……[详细]
陈氏三宰相墓
  陈氏三宰相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宰相陈村西,因陈省华为赠中书令,陈尧叟、陈尧佐皆同平章事,所以人称三宰相坟。陈氏三宰相墓区现存墓冢八座,分别为宋左谏议大夫赠中书令陈秦国公省华墓、宋同平章事枢密使赠侍中陈文忠公尧叟墓、宋同中书平章事赠司空侍中陈文惠公尧佐墓、宋天雄军节度使赠太尉陈康肃公尧咨墓、宋太子中舍陈君希古墓、宋主客员外陈君学古墓、宋陈君知节墓、宋陈君珣墓,俱在郭店镇宰相陈村。八座墓分做三区,西侧自西向东为尧叟、尧佐、尧咨的墓地。中间一区有两座墓冢,东西平列,西为希古墓,东为学古墓。偏东一区有二冢,西为知节墓,东为珣墓。在墓域东北宋建崇孝寺背后有陈省华墓。诸墓现存高约5米,周长30~40米。诸墓前新立墓碑刻有墓主人官爵封号、谥名及生平。尧佐墓前旧时立有翁仲4个,左右石兽翼列,并有欧阳修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