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酉阳县旅游

酉阳县旅游景点介绍

阿蓬江大峡谷
  阿蓬江大峡谷,国家AAA级景区(目前正创4A),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发源地。有“深山玉带,苗家符号”之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阿蓬江成为我国唯一一条由东向西的江 流。自古就有阿蓬江“倒流三千八百里”的说法,因此备显神秘。拥有神龟峡、天门峡、神女峡等三大峡谷的阿蓬江大峡谷,享有“峡谷柔情·诗画仙境”的美誉。 景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部50余公里的阿蓬江畔,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具有30分钟高速、50分钟机场、3小时重庆的良好区位优势,位于酉阳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龚滩古镇、濯水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中间,距离均在1小时里程内。“阿蓬”是土家语“雄奇、秀美”的意思。阿蓬江发源于湖北利川。整条河流自东向西,穿行于武陵山脉,经黔……[详细]
一品丹霞景区
  一品丹霞景区位于酉阳小河镇,总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构成了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奇特的丹霞地貌,以其褐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具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沿河而进,“赤壁丹崖”绵延十里,叹为观止;两岸翠竹连绵、茂林修竹,形成了奇特的“万马归槽”、“和尚岩”、“轿子顶”等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整个景区青山叠翠、小桥流水、民居错落、民风独特,仿佛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详细]
笋岩大峡谷景区
  位于酉阳龙潭镇,长10余公里。峡谷里曲径通幽、溪水潺潺,最宽处8至10米,最窄处仅有2至3米,峡谷垂直落差达1000米以上。峡谷融“万亩杜鹃、千山红叶、百年古寨、八百奇峰、十里悠峡”于一体,以雄、奇、险、秀、峻、幽著称,景观十分独特,成为探险、体验、徒步以及峡谷旅游的新亮点。……[详细]
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酉水河位于酉阳县东部,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由酉阳大溪、酉酬、后溪三镇经重庆市秀山县辗转注入沅江,后流入洞庭湖。酉阳境内全长81公里,平均宽度约12.5米。沿岸都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是土家族的摇篮。如诗如画的酉水河有“渝东南小桂林”的美称,笔架山林银子滩,三吾山下流清江,高碑夕照醉渔父,玉带深山尽喜狂。河岸春花灿烂,夏绿滴翠,秋枫绯霞,冬雪晶莹,伴以山雀噪动,鸣蝉鼓风,煞是宜人。一排排古朴苍劲的枫杨,一列列磷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曲曲悠扬撩人的木叶情歌,一条条通往历史遂道的青石板路,回荡着土家族的无尽情韵,让人流连忘返。风情万种的酉水河,恰似从远古走来的土家妹子,山赐予她清纯,水赋予她灵秀,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古朴典雅的摆手堂,悠扬动听的民歌、山歌、木叶情歌、古老的阳戏、傩戏、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详细]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南腰界位于酉阳县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这里群山清秀,清幽寂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同志创建的川黔湘鄂革0据地,曾播撒过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留下过红军生活和战斗的足迹,浸透过先烈们流下的热血,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4年6月10日,贺龙把红三军司令部设立在南腰场上的余家桶子大院里,10月27日,任弼时、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转战到达川黔边区,与红三军共8000余人胜利会师。从此,红二、六军团以此为根据地,转战川黔边区,使-如梦方醒,为之震惊,不得不抽调重兵围赌川黔边区。因而减轻了中央红军遭敌重兵围追赌截的压力,有力地策应和支援了红军的战略和长征。走进南腰界,你仿佛回到红军领导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岁月,看到战马弛骋、弹雨横飞的惨烈厮杀场面;走……[详细]
乌江百里画廊
  乌江百里画廊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陲,重庆酉阳段为重庆市与贵州省的界河,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流经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龚滩镇,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乌江百里画廊包括乌江干流酉阳县龚滩古镇至万木乡之间河段,以及自东向西倒流的乌江支流阿蓬江酉阳段,占地面积240平方公里。含乌江百里画廊峡谷景区、龚滩古镇景区、阿蓬江漂流景区、清泉廊桥景区、马鞍城旅游景区、万木石林景区、三家阡石林、悬葬旅游景区、长溪沟生态旅游景区。是千里乌江的精华,被誉为“乌江百里画廊”。乌江百里画廊“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为特色。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详细]
27、大酉洞
大酉洞
  大酉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高三、四十米,阔二三十米,长百余米,有溪水淙淙,秋冬不竭,沿洞右侧流出,注入酉阳河。溯溪入洞,两岸墙立,半里许,豁然开朗,别有一天地。其中田十余亩,四周环山,皆峭壁,仿佛与世隔绝。因此,清《酉阳州志》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清《四川通志》也说:“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惟晋永嘉之后,地没蛮僚; 自宋及明,又世为土司地,名儒硕彦,游迹罕至,故文献无征,不能正名为桃源耳。”大酉洞上穹下平,冬暖夏凉。洞顶,钟乳悬挂,错落有致,水落珠玑,叮咚有声。乳石形态各异,或人或物,亦禽亦兽,凭游人之兴,随形赋名。左右石壁有许多篆刻题咏,皆因年代久远,蚀损莫辨。唯洞后左壁上,清季酉阳知州罗升梧手书的“太古藏书”四个斗大的楷体宇,仍清晰可见。关于藏……[详细]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酉阳县南端的南腰界乡余家桶子,一九三四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曾在此建立了黔东特区,同年十月,萧克、王震、任弼时率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师于此。南腰界曾是红军的军事指挥中心。红三军司令部所在的余家桶子,系清末秀才余兰城的住宅,有明五暗七共十二间房,为木石结构的吊脚楼建筑,占地450平方米。院内石板平整,厢房吊楼南北相对,两侧为青砖风火墙。红三军进驻余宅后,在房屋四周用条石、火砖砌成高2.8米、长278米的围墙,院坝中有两棵贺龙手栽的花红树。余家桶子正面建有“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大会纪念亭”,系廖汉生同志题词。左侧建有红军烈士墓。……[详细]
29、赵世炎故居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世炎故居
  时代: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批次:第五批赵世炎同志的故居属于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距县城36公里。该建筑建于1902年,座北向南,复四合院布局,共有瓦房32间,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朝门向东,门上悬邓小平手书“赵世炎同志故居”鎏金匾;正房:木结构穿逗式梁架,7穿用7柱,硬山式屋顶,铺小青瓦,用封火筒子;面阔5间21.41米,进深6间12.02米,通高7.8米,檐高4.4米。东2间是赵世炎的卧室,南墙边是赵世炎的书房。该建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同志的故居。1904年赵世炎同志随赵氏家族迁居于此,1915年离开龙潭赴北京求学,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详细]
重庆龙潭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面积1.5平方公里,是3.5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的聚居地。古镇重建于清雍正13年(1735年),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汆水洞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古镇顺湄舒河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现存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蹭得光可鉴人、青幽如玉,古老的海生物化石时隐时现。50多座土家吊脚楼翘角飞檐,形态美观。街上店铺林立,巷道相互连通。封火墙壁垒森严,气势恢弘。四合院古朴幽静,颇具特色。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古有“小南京”和“货龙潭”之美誉。湄舒河自古以来就是连结酉水汇入沅江,通往江浙的大通道,自雍正末年废除土司制度,取消“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后,江浙、湖广、重庆等地客商纷纷云集龙潭古镇,运来大宗食盐、布匹等日用百货,运……[详细]
重庆酉阳桃花源
  简介 离酉阳县城不到500米,有一石灰岩溶洞,高、宽约30米。洞前的桃花溪水自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问津亭”。仰视洞口高处,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高大雄伟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时光隧道今通古,桑竹田园主娱宾”和“无影无踪渔郎路志,有根有据陶令文章”两幅楹联。逆桃花溪入洞,洞内钟乳倒挂,千姿百态,好似观音坐莲、燃灯古佛、宫庭玉灯、银山雪海、飞禽走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洞中滴水如珠、叮咚有声好似铜壶滴漏,在石钟和石鼓上轻叩,声音清脆悦耳,此乃洞中八景之一的“石鸣钟鼓”。洞中石壁石刻颇多,因年代久远,皆模糊难辨。惟洞尾左侧高处,古朴遒劲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清晰犹存。重庆酉阳县……[详细]
大车湾墓碑石刻
  大车湾墓碑石刻位于酉阳县铜西乡大车湾,清光绪二年(1876年)冬月修建。系一空墓,俗称“生基”,墓长近5米,高、宽近4米,条石垒就。墓前立一石碑,其书法笔力苍劲,浮雕甚为壮观。石雕分上、中、下九层,共50组图案,40折故事,内容取材于《说唐》、《说岳》、《西游记》、《二十四孝图》及民间传说“八洞神仙”、“观音送子”、“庄子试妻”、“五鼠闹东京”等;此外,还雕有楼台亭阁、树木花草、飞鸟游鱼、麒麟狮子等,技法娴熟细腻,形象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详细]
33、龚滩古镇 AAAA
龚滩古镇
  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山洪暴发,垮塌的岩石填塞乌江而成滩,过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渐形成古镇,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从1700余年的风雨苍桑中走来的龚滩古镇,建筑格调独具魅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展示出崔璨夺目的历史画卷。两公里长的青幽如玉的石板街,起伏不平,蜿蜓崎岖,盘亘在乌江东岸,悬空托起气势恢弘的土家吊脚楼群,国画大师吴冠中写道:“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著名国画《老街》便诞生于此。依山傍水幽雅别致的民居,用杉木长柱或硬杂木将屋架托起,成为全部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或凿石为基,或垒石为础,长长的柱头或撑乱石,或绕古树,高低错落。吊脚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