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咸宁市 > 通山县旅游

通山县旅游景点介绍

  岭下节孝坊(咸宁市通山县)。保护范围:岭下节孝坊及周围一定范围。南以面墙为基准,向南延伸5米;西以节孝坊西墙为基准,向外延伸2.87米;北以节孝坊后墙为基准,向北延伸5米;东以节孝坊东墙为基准,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南延伸5米,向西延伸5米,向北延伸10米,向东延伸15米。……[详细]
芭蕉湾焦氏宗祠
  焦氏宗祠位于通山县高湖芭蕉湾村。这栋古民居第一重为戏台,第二重为空旷的大厅,第三重为祭祀祖先的神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是,在二三重之间,经通山县文化局初步考证,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民居中建有拜厅,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被湖北省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称之为“古民居极品”。保护范围:东至焦氏宗祠前檐墙,南至焦氏宗祠南墙,西至焦氏宗祠后墙,北至焦氏宗祠厕所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延伸13米至祠前广场边沿,向南延伸1.45米,向西延伸5米,向北延伸15米,东北与保护范围边界重合。……[详细]
碧水琳公祠
  碧水琳公祠(咸宁市通山县)。保护范围:东至碧水琳公祠前檐墙,南至碧水琳公祠南侧学校南墙,西至碧水琳公祠后墙,北至碧水琳公祠及老师庙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各向外延伸15米,北以老师庙北墙为基准向外延伸15米。……[详细]
龙隐山旅游度假区
  龙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通山县大畈镇,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地质公园,景区美景如画,生态环境优良,是湖北隐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情景式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围绕“隐龙乡野·奇石乐域”的形象定位,以及“石林奇乐、隐龙传说”的市场特色,投资3.8亿元倾力打造集山水观光、花海休闲、生态度假、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在龙隐山的半山腰上,玻璃天桥横跨大峡谷。透过洁净的桥面,苍劲的松柏,农家房屋尽收眼底,耳畔山风时而凛冽时而温柔,过桥,是勇敢者的考验。九龙鼎广场上可一览众山小,俯瞰富水湖千岛奇观以及龙隐山群山美景;祥云九龙喷泉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一泓清水自龙出,烟雾氤氲朦胧罩。小龙人主题乐园里各类游乐设施令人眼花缭乱,堪称宝藏亲子溜娃地;穿越丛林,天空之境上与秋景同框,还有魔幻星……[详细]
通山县博物馆
  通山县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馆址位于圣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保存着清代县府、国民政府、人民政府的遗迹,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展出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石锛、石杵、纺轮等远古遗宝;商周时代的青铜礼乐器和兵器等,包括青铜甗、甬钟、于、勾国家一、二级文物。馆藏文物甬钟西周青铜器。青铜甗战国青铜器。于战国青铜器。勾战国青铜器。特色活动民俗馆用明清时代文物还原一个清代地方官员的生活起居状况。有厅堂、书房卧室、厨房三个展室。所获荣誉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地址湖北省通山县南门社区圣庙巷6号……[详细]
富水湖水利风景区
  通山县富水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依托富水湖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水库库容量17.3亿立方米,湖岸线180公里,是湖北省排名第四的人工湖泊。景区水域辽阔,湖水清澈,碧水翠林,湖光岛影,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丰富,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民间文艺多样,文化资源深厚,景区内有隐水洞、大畈核电站,狮子崖、牛鼻孔、五指山、莲花潭、板桥、吴家祖祠、谭家祖祠等众多优美景区景点,还有采茶戏、山鼓、秧鼓等民间文艺。景区建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历史文化挖掘和民间艺术宣传力度,景区围绕“中国最美的乡村湖泊”这一响亮的口号,打造成水利风景区的精品。……[详细]
通山无量寿禅寺
  无量寿禅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海拨1665米)狮子岩西麓,寺内松杉叠翠,山泉鸣涧,鸟语花香,云海蜃楼,清幽宁静,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狮涌云关”自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之自然景观。虽此处山高千仞,背依峻峰陡崖,面临渊谷深壑,兴土木艰难万分。然圣钦老和尚以佛子之心,禅修之愿,终于建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之无量禅寺。无量寿禅寺原名云关古寺,成名于南宋,后历经战火,至明末已成废圮。一九八四年秋,临济宗的圣钦法师奉仁德法师之命,只身来此,回通山县九宫山恢复开创佛教净土宗道场。无量寿禅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海拨1665米)狮子岩西麓,寺内松杉叠翠,山泉鸣涧,鸟语花香,云海蜃楼,清幽宁静,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狮涌云关”自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之自然景观……[详细]
通山石龙峡
  通山石龙峡是九宫山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由万余级石阶连贯全境。是一个原始森林带,分为上下两大部分,被誉为“九宫山宝中之宝”。石龙峡是一条高山峡谷,是从云中湖乘坐索道去的。峡谷中有瀑布,叠潭,古树,风景甚是秀丽。景点位置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详细]
九宫山钦天瑞庆宫
  钦天瑞庆宫位于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巅,海拔高程达1230m。该观创建于南宋中期,距今已有了近八百年的历史。九宫山这座我国历史上的道教名山,自南宋张道清真人创建道观之后,先后受南宋、元、明、清等历代皇帝降诏加封,先后有“圣旨”17道,珍藏于九宫“纶音阁与藏经阁”,这些珍贵文物后来毁于兵火。据历代编纂的《九宫山志》中记载,九宫山作为道教圣地,招来香客游人,原赖“三胜”,一为灵山秀水,次即祖爷真身,三乃御制道派。九宫山宫宇道观连天接地,气势非凡,历经天灾-,曾经几度兴衰,最后宫宇毁尽,仅有石殿留存。1996年,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大弟子蔡亚庭道长入山主持瑞庆宫复建工作。经过多方化缘,历时十数载,瑞庆宫整体建筑于2005年落成 。复建后的瑞庆宫以正门和北门两条中轴线为核心依山而建,整体建筑为仿明清风格,……[详细]
义筹老屋
  义筹老屋(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保护范围:东至老屋偏屋后檐,西北至老宗屋后檐,南至江源河。……[详细]
王氏老屋
  王氏老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736平方米,由正屋、横屋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深四进,青砖筑体,硬山青瓦顶,一字式山墙,八字形面墙,檐下以砖砌成倒须弥座式,通饰斗拱彩绘,一、二、三进为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四进为穿斗木构。横屋依正屋东墙而建,大门顶饰砖质贴面门楼,面阔三间,通深四进,各进巷门与正屋连通,装饰基本与正屋相同。该老屋对研究清代鄂东南山区乡土建筑布局、结构与形式有重要意义。……[详细]
节山大夫第
  节山大夫第位于通山县通羊镇郑家坪村,清代建筑。包括大夫第、孝子坊、种子桥。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面阔五间,通深三进,占地840平方米,硬山顶式,青砖及顶,青瓦覆盖,前后厅穿斗木构,正厅抬梁构架。孝子坊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28),平面呈“八”字形,面墙呈三门四柱牌楼形式,正门顶额匾牌为钦赐“皇恩旌表”龙风碑,中额为“孝子坊”,二侧及上下均为砖塑面墙与彩绘的装饰。种子桥为单拱单券单伏石拱桥,拱券石排列为横联拱券。节山大夫第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对于研究地方传统文化及宗族伦理关系有重要价值。……[详细]
13、老宗屋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宗屋
  老宗屋(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保护范围:东至文化广场,西至后檐巷道,南北各至两侧空场巷道。……[详细]
通山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管委会楠竹厂。建于清代。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有房屋100余间,天井30余个。坐东朝西,采取以正屋为轴线,侧屋分布于正屋南北两侧巷道的对称布局,互设堂屋,按左为大的顺序排列,总体上形成南北拱卫的形式,平面布局呈“井”字状。正屋中厅尚存“旌表节孝”、“晋秋绎师”两方木匾。该建筑功能设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鄂东南自然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典型居住形式。(第五批)……[详细]
白泥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位于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自前至后逐步抬高,有门厅、前厅、后厅、祖堂及配房、厢房。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梁柱、枋、门、窗施多种图案木雕构件。该宗祠是鄂东南富水沿线现存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公共建筑。(第五批)1930年3月,通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召开一、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了政府主席,通过了土地法令,成立了县、区、乡三级政府。……[详细]
宝石民居
  宝石民居位于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宝石河南、北二岸,明、清时期。现存民居40余栋。宝石河南岸以舒氏门楼为中心,形成街道,北岸以宗祠为中心形成群落。建筑布局遵循中轴对称,硬山顶青瓦屋面,木、石构件雕绘上有历史传说、神话、戏剧故事及各式花鸟动物题材的图案。(第四批)……[详细]
17、祖爷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爷殿
  祖爷殿位于通山县九宫山云中湖的北岸,又名真牧堂、真君石殿,元代。现存石殿、平壶台等。石殿三层,平面呈六角形,石质飞檐、斗拱、翼角,塔基为须弥座。(第四批)……[详细]
通山圣庙
  圣庙位于通山县通羊镇四街。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重修。现存为嘉庆十八年(1813)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470平方米。中对称布局,有大成门、大成殿、后殿及左右偏房。主体建筑均面阔27.2米,分别进深8米、11.2米、5.76米。(第三批)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旧址位于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南门社区圣庙小区圣庙巷6号(包括彭德怀旧居、红3军团前委扩大会议会址)。1927年8月中旬,中共通山县委根据省委和鄂南特委指示,成立通山县秋收暴-动-委员会,主任夏桂林,副主任叶金波。8月下旬,又将农民自卫军改成农民革命军,夏桂林任总指挥,李良材任党代表,叶金波任副总指挥,下辖6个大队和1个快枪队。8月下旬,李良材、夏桂林、叶金波下令各地农军占领四乡集镇,准备夺取……[详细]
杨家窝化石产地
  杨家窝化石产地位于通山县万家乡大地村金星山北麓,属第四纪晚更新世。洞口高约3米,宽约2米,深约4米。洞内有一直径约1米的圆形落水洞。1955年在洞内采集有羚羊头骨化石。(第一批)……[详细]
王明璠府第
  王明璠府第位于大路乡吴田村1组(俗称畈上王湾。古时该地为一片田畈,畈上聚居着姓王的,故名“畈上王”湾。后王明璠家族从五里外吴田洞引水至田畈,称吴田村),距县城3公里。又名“芋园”,即大而无华(非豪宅)之意。又呼为“大夫第”,1901年王明璠因功授受封四品“朝议大夫”,其大门额书有“大夫第”的门匾之故。是湖北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宅,享有“湖北第一宅”之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王明璠府第始建清咸丰年间,建成于同治时期,是湖北仅存的“县太爷”宅院之一。民居占地达1万平方米,分为老宅和府第。老宅为王明璠父亲王松坡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府第即是王明璠退官回乡后修建的,占地8800平方米。其中王明璠府第座北朝南,三面环水(吴田港,人称玉带河)。平面布局略呈长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