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桃源县旅游

桃源县旅游景点介绍

宋教仁故居
  宋教仁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坐落于桃源县漳江镇渔父村香冲组(今浔阳街道教仁村香冲组),故居坐西北朝东南,纯木结构。建筑面积576平方米,有大小房间16间,为纯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期间,故居惨遭破坏。2010年,桃源县政府按原貌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宋教仁故居为典型的湘中北民居建筑风格。202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故居外墙基为准四向外延1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外延30米处。……[详细]
灵岩洞崖刻
  灵岩洞位于县西北四十七公里的黄甲铺乡灵岩村小学处,洞前额上有清县令余良栋于光绪18年(1893年)所题“灵岩古洞”四字,洞高约七米,宽近十米,南北直到深约二十多米洞内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四个字,亦余良栋所题,洞内左侧有石孔形成的二龙戏珠,洞内亦有历代名家所题字书,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201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边界东延伸30米处,西延伸30米处,北延伸20米处,东北向各延伸30米处,东南向至西南向延伸1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边界向外延伸10米。……[详细]
  三元村楚墓战国墓葬。位于桃源县木塘垸乡三元村砖厂工地。1985年发掘。墓为土坑竖穴,葬具为两椁一棺。头箱和边箱中放置鼎、壶、剑、矛、戈、镜等铜器和耳杯、俑和透雕笭床等。其中一件长矛,通长2.26米,矛头锋刃犀利,柲髹黑漆,色泽如新,与铜镦结合紧密。保存十分完整,系国内罕见。铜鼎两件,形制相同,一件口沿篆体铭文11字,内容为年号、鼎名和容积。铜壶两件镂刻细密的卷云纹图案,铸工异常精美。铜剑3件,一件保存有漆剑鞘,一件格上和首部有错金的鸟篆文,工艺细致美观。铜戈的内部刻有猛虎与怪兽搏斗的图案和手心纹,形制与四川的巴式戈酷似。2件漆耳杯,底部有画纹,笔画纤细而不规则,内容似为作坊名和工匠名。该墓葬对研究楚周的历史地理、度量衡制度和沅水流域楚文化的特征及楚文化与巴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据考证,……[详细]
马石千年古洞
  在湖南省桃源县的沅水岸边,有一处地方,名叫马石。这里有许多人工雕凿的洞,最著名的有七星洞、马援石室等。均为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进军“五溪蛮”时所凿。经越千年风雨,至今依然保持完好。周桂成 图/文……[详细]
沙坪古镇
  位于湘西北的沙坪古镇,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那里曾是桃源到安化茶马古道的起点,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尤其是纯木质的吊脚楼、四合院为一大特色,曾是《铁牛镇》、《竹山青青》、《葫芦晃悠悠》、《西去北丈峡》等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地。 周桂成 图/文……[详细]
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在桃源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创建革命根据地留存的红色遗迹。1934年12月16日,红二、红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大庸出发,远袭桃源,并于12月17日取得浯溪河战斗的胜利,占领了浯溪河、陬市和桃源县城等桃源县境大部分地区。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随之设立于县城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此期间,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派部袭击常德守军,迫敌不能动弹。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政策和抗日主张,破除了国民党反动派散布的“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谣言。打开桃源监狱,救出地下党员和无辜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扩红数千,筹饷百万。打开官仓,救济贫苦百姓。就地镇压恶霸。红军的革命活动,得到了桃源人民的拥护。红……[详细]
桃源师范白楼
  白楼位于漳江镇建设路桃源师范内,1912年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倡议,在县城边街创建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桃师),白楼建于此时,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曾在此就读,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也曾在此楼设临时指挥部。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长54米,宽40米,砖木结构,为仿欧洲哥特式建筑。白楼不仅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且具有较高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详细]
桃源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桃源县西北山区的龙潭镇同观山村五组,为木质,青瓦四合院建筑,明末清初由王姓家族所建。整座建筑除坐北朝南边部分拆除外,其他整体保存较好,院落长55米,宽52.8米,靠院落东面的大门宽3.3米、高2.8米,建筑群原有房108间,规模宏大,别具匠心,在湘西北农村少见。……[详细]
桃源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县城沿江风光带石柜东侧,原名川上亭,元延右六年(1579年)始建,元末毁,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万历七年(1579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曾几次重修,至解放时阁已腐朽,1964县政府拨款加以重修,后又几次维护,现保存良好。……[详细]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位于浯溪河乡浯溪河村六斗坪,该地背山面河,地势险要,1934年12月17日,贺龙、肖克率领红二,红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与国民党第十军独立三十四旅罗启疆部在浯溪河的界山湾、庙山、六斗坪展开激战,我军大捷,为纪念这一革命胜地,县委政府决定,在界山湾修建纪念碑,于2009年完工。……[详细]
杨祠昌墓
  杨祠昌(1588—1641)字文弱,明武陵人(今常德)明万历进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武陵民间有“杨阁老”“杨相”之称,崇祯十四年三月(1641)病逝于湖北沙市,葬于沅江(今沅江市)月形山,后改葬于桃源金厂溪月虹山(杨氏族谱载),墓坐北朝南周围茂林修竹,前有西溪流淌,墓前立石碑一方,墓碑高1.4米,宽0.7米,厚0.05米。2012年12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殷家桥
殷家桥
  殷家桥位于桃源西北山区的牛车河乡殷家桥村桥头组莫炳初屋旁,此桥为民国时修建,一条溪水从桥下流过,当地称风雨桥,平常可做交通通道至河对面,也是遮风挡雨,休息歇凉的好去处,桥长3.9米,宽1.2米,高4.1米离水面5.5米,此桥保存完整,独具特色。……[详细]
圆通寺禁闭石室
  圆通寺禁闭石室位于桃源县架桥镇栖枫山圆通寺旁东北80米处,为圆通寺附属物,用青石条砌成。入口为0.7米正方口。垂直深约3米,下为长方形石室。长3米,宽1.5米。为历代禁闭犯戒僧人而设。圆通寺始建于唐武6年(公元623年),香火鼎盛时期,佛寺绵延数十里,被誉为禅宗丛林。 后历经兵灾,屡废屡兴,现仅存石室一间。……[详细]
月形山古墓群
  月形山古墓群位于桃源县西南91公里的西安镇大水田村同心组月形山海拔432米的山岗。在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大小古墓几十座。皆为陈氏家族墓地。部分墓葬树桃源石石碑,雕刻精湛,工艺考究。其中“清例赠修职郎”陈今奇夫妻合葬墓规模宏大,墓碑为四封三间式,四周由一块块青石雕刻合围砌成墓园,石板浅浮雕龙、凤凰、麒麟、鹿等图案。虽年长日久,雕刻栩栩如生。墓碑立于清光绪七年。是研究当地陈氏家族史的实物资料。……[详细]
15、真龙桥
真龙桥
  真龙桥位于牛车河乡真龙桥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约500年。真龙桥历史悠久,意义深远。1930年,贺龙、肖克率部队途经此地休整,招募兵力,然后上慈利与朱疤子战于棉花山。据传从前有一条劣龙在此兴风作浪,常常山洪瀑发,泛滥成灾,两位神童与之搏斗被山洪冲走,为纪念这两位神童,老百姓将这条溪命名为文童溪,招集能工巧匠,在文童溪上、下各修建瓦桥一座,分别取为真龙桥和金龙桥,文革期间金龙桥被毁。……[详细]
桃源周家岗遗址
  周家岗遗址位于剪市镇白鳞洲村周家岗台地上。距县城西南15公里,与桃花源水府阁隔河相望。白鳞洲四面环水,浮现江中,俨然-颗翡翠明珠镶嵌沅水之中。潇湘八景之“渔村夕照”即指此处。昔人曾用“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灯照明”描绘渔民捕鱼景象。遗址座落在白鳞洲周家岗台地上。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属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遗址表土为耕作层,文化层呈灰褐色砂土,采集标本有磨制石锛、石斧、石球、陶网坠、陶罐等。陶系以泥质红陶为主,兼有彩陶。陶器上饰以水波纹、人字形纹、条带纹、印纹等作装饰,纹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2011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遗址分墓葬区、石器加工区等,出土器物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器型有石璜、陶釜等。反映了古代先民“依水而居,逐鱼而生”的生活环……[详细]
翦八士墓
  翦八士墓位于桃源县枫树维回乡民族团结示范园清真古寺内。翦八士原名哈勒八士,原籍新疆回部哈密人,为朱元璋麾下一名得力干将,南方平叛,屡建奇功。由于在征战中开疆扩土、功勋突出,朱元璋赐姓“翦”。翦八士是常德一带维吾尔族始祖,其墓在枫树穆斯林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201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口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桃源热市棠梨岗抗日烈士公墓
  热市镇平桥村一组原菖蒲乡老政府旁的棠梨岗是一处抗日纪念地,山腰有一座当年抗日烈士公墓,这里长眠着七十多位抗日烈士。一九四三年古历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三日,日军先后两批从石门、慈利方向窜至热水坑,驻扎在热水坑洗澡堂边的一条街上,同时抢占了澡堂两边高山,云盘山和梳背岭修筑工事作为据点,用以堵击我从慈利方向来救援常德的部队。日军进驻热水坑后,烧杀掳掠,无所不为,周围老百姓的牲畜、家禽、粮食搜个精光,把每户老百姓煮饭的锅抢的抢走,砸的砸烂,大多数老百姓都逃到山上、躲在山洞里或奔走他乡,有胆子大的没有跑的,日军发现,不是被拉扶就是被杀死,热市原中心小学后面的煤坑里就埋了不少杀死的老百姓。时隔四天,我第七十三军15师,七十四军161师分别从慈利、石门、桃源方向派部队到热水坑的附近的雷打岩山和鲁家尖山设立……[详细]
桃源崖墓群
  桃源崖墓群位于常德市桃源县凌津滩、牛车河、钟家铺、龙潭、黄石等乡镇的悬崖峭壁上,以七星洞、棺材岩、汤家溪、商家河、千丈河居多。崖墓最早为汉代,最晚为明代。崖墓分布地点海拔高度79~256米,相对地表高度5~100米不等,崖墓群位于临水的陡直崖壁上,一般成群分布,沿着河流溪水呈线状排列。根据崖墓的立面形态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简单的方形立面,多数为长方形,个别近正方形;第二种带边框的方形立面;第三种墓口上部或附近有“人”字形沟槽及柱洞;第四种仿木结构洞窟状。墓口形状以长方形为主,宽250厘米,高度150厘米左右,进深30~300厘米。2011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石室和崖墓为中心四向各至50米。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星子宫古建筑群
  美丽的星德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热市镇明星村境内,地处桃源、石门、慈利三县边沿,热市、广福桥、蒙泉三镇的“三三”交界处。是点缀在省道1801线至常慈公路上的一颗明珠。此山高842.5米,与慈利道教圣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道教名山。星德山上的星子宫,是座古色古香的道观。明初,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顶峰筑宫,明洪武三年(1370)建成,明末再度扩建。宫有3重大殿,6间偏殿;两厢有火工殿、寝宿殿、问事殿、三生殿及观星坛、望月楼、百子堂等建筑。整个主体建筑几乎全用条石砌成,上覆生铁铸瓦,气势雄伟,结构牢固,雕刻精湛)。星德山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奇”-——奇观、奇松、奇石、奇峰,尤其以奇观最为突出,所以功能定位在以观赏和体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为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