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 > 道县旅游

道县旅游景点介绍

何宝珍烈士故居
  何宝珍烈士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02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何宝珍烈士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
  县烈士纪念园(陈树湘烈士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道县梅花镇,距离县城5公里。园内树木苍翠,洑水河蜿蜒流淌,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纪念园占地48亩,主要建筑包括大牌坊、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陈树湘烈士墓、红三十四师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亭、浮雕、迎宾步道等。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7:00……[详细]
  鬼崽井祭祀遗址,位于道县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面积约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遗址,如今庙已不存,尚存石柱、残墙基。地面上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相传为“阴兵”)。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关专家考察后称:“鬼崽井祭祀遗址石人像,大部分属战国扁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祭祀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珍贵资料。……[详细]
  陈树湘墓位于湖南省道县潇水河畔城中社区阴阳村南,1934年11月下旬,陈树湘率领的红34师负责掩护中央红--移,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在押送途中,他趁敌人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陈树湘牺牲后,当地的老百姓为其壮举所感动,晚上悄悄地将陈树湘和他的警卫员的遗体埋葬在潇水河畔,现城中社区阴阳村南。……[详细]
湘江战役道县活动旧址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线旧址群——湘江战役道县活动旧址位于永州市道县寿雁镇。年代为1934年。2019年,湘江战役道县活动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营浦故城遗址
  营浦故城遗址西汉古城遗址。位于道县道江镇寇公街北:据清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水经深水》说:深水自营道来而西北过营浦县,南入泉溪。营浦即今道县,与马王堆3号汉墓《地形图》中在深水(今潇水)与营水汇合处的北岸偏东有营浦的城邑标记相一致。1976—1977年考古学者实地调査并予证实。今道江镇东南面发现大量汉代遗物。因故城历经修建、今存城墙大部分是宋以后扩建的。自东外街经寇公街至连城街残存有石筑城垣,呈方形,长宽约200米。城东北一带有护城河遗迹,宽21米,现已改为水田。此地出土有汉代绳纹板瓦、筒瓦、方格纹和叶脉纹硬陶残片,并收集有太和六年、建安十六年、太康八年等汉魏、西晋、隋唐、两宋时期的铭文砖和莲花紋碗等瓷器,说明营浦不仅是西汉深水流域的主要城邑,而且历经魏晋隋唐两宋时期,一直是潇水一带重……[详细]
周凤山、周崎山故居
  道县周凤山周岐山(清代著名将领、亲兄弟)故居地址:道县祥霖铺镇时代:清……[详细]
何绍基故里
  何绍基故里位于道县县城东郊1公里处的东门乡东门村,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1100多人。据何氏族谱记载,明清以来,全村出进士24人,曾有“十五代秀才世家”之称。其中代表性人物有何凌汉、何绍基父子。何绍基故里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故里建筑布局合理,探花第、进士楼、东洲草堂、士民居等,构架精巧,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庄严肃穆,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进士楼与探花第是清代民间祠堂公共建筑的标本,是研究河南社会习俗的实物载体,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科学价值。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四川学政。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驰名中外,有“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把中国书法艺术推向第三高峰”之美誉。1990年,全国首届何……[详细]
周敦颐故里
  楼田古堡和周敦颐故里周敦颐(1017-1073),曾名敦实、惇实、惇颐,字茂步,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故里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距县城10公里。村庄依山而建,成带形分布,280余户人家,全部为周敦颐后裔。村前沃野十里,濂水中流;右为龙山,村左为豸岭。村后道山如画屏矗立,古森修竹,扶疏叠。山村四时,风景迷人。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曾诗赞“濂溪八景”。村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保存完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感想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了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濂溪故里置于其间。村头立有一座壮丽雄伟的仿古牌坊。入牌坊30作米便是濂溪祠原址。该祠始建于南宋,祠内九十八根硕大的莲花座石柱林立,房舍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月形荷花……[详细]
道州古城墙
  古城墙遗址,在今县治,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全用块石砌成,周长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五尺,四周有城门五扇。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加高培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修一次,用古青砖在城墙顶上加砌女墙护体。此后,各乡里民众分段维修,至民国时期,城墙保持完好。1944年,日本侵略者犯境,古城遭轰炸,城墙多出崩塌。解放后,为便利县城交通,拆除部分城垣及北门、西门石拱。现仅存西门至濂溪电影院、西门至南门(湾里街段)、南门至东门三段城垣及东、南二门石拱。现为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论起古来,道州古城墙比西安古城墙还要早筑三年,创建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但当时是土筑的城墙。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明初改筑的石城墙。朱元璋打下江山后,重新摆布全国……[详细]
道县回龙桥
  回龙桥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道县侗族自治县坦坪乡坪日村,此桥为侗族人民的传统建筑。 回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民国20年(1931)重修改建,将木墩改为石墩。桥长60米,宽4米,除两孔中立石墩外,全部用杉木建成,木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十分严密,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建筑技术水平。全桥可分为东西两段,结构迥异。西段券拱式,以圆木组成排,分数排置石墩上,逐排悬臂伸出,形成拱券,上铺木板桥面;东段为梁式,以圆木组成排,选置两排平铺于石墩上,在中间石墩上垫两排圆木,然后在两端桥墩之间,搭接圆木两层,上铺木板,构成桥身。桥上覆盖重檐屋顶形成长廊。在桥两端及中部,建3个多角亭,中亭书“文昌阁”,两端亭均题“回龙桥”。皆为三重檐,下层四坡,顶为六角攒尖顶,上置覆钵、“金盆”及宝瓶。……[详细]
12、韭菜岭
韭菜岭
  韭菜岭位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腹地,因为攀登强度高、难度大被称为湖南的K2,海拔2009.3米。岭上野韭如茵,山的西麓有一个面积3平方公里四周高山原始森林环绕,中间绿草繁茂,碧水涟绮的盆地,这里便是千家峒。韭菜岭曾入选国家地理“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也是众多户外登山、徒步爱好者乐于挑战之地。经典的登山路线是:大江源村-四十八步-猪山坪-古怪冲-千家峒-韭菜岭-林场。也可以从广西灌阳的都庞岭林场上山,由湖南道县大江源村出,约需3天的时间。沿路尽是荒无人烟的森林,难度极大。山中有独特的峡谷、峰林、奇石、绝壁、溪流、瀑布、古树,景色十分优美。黄腹角雉、猕猴、飞虎、穿山甲、虎纹蛙、山雀、锦鸡等珍稀动物在林中不时出没。特别提示1、穿越韭菜岭一般需3天的时间,要带足干粮,水1L足够,山上有溪水可以补给。2、……[详细]
清塘“楼田惨案”遗址
  清塘“楼田惨案”遗址位于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楼田村道山西南坡道岩内。1944年9月12日至11月11日,1944年12月14日至1945年1月20日,日本侵略军两次进犯道县,先后盘踞95天,烧杀-,无恶不作。日军在道县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1944年12月,一群日本侵略军进犯道县清塘镇楼田村,村民早已躲出村庄。日军四处搜寻,见两个小孩往后山上跑,便跟踪追去,发现俩小孩跑进一岩洞,岩洞(名叫“道岩”)内藏有许多人。日军不敢贸然进入,就向洞内喊话,洞内的难民谁也不敢出来。日军于上午10时左右,从村里找来干柴草、干辣椒和手摇风车,将柴草烧燃,放上干辣椒,然后用风车往岩洞内鼓风,熏烧岩洞。混合着辣椒味的浓烟,借着风势,趁着火势,迅速猛烈地灌入岩洞内。由于岩洞没有其他出口,躲藏在洞内的1000余难民……[详细]
道县红军墙
  道县红军墙位于永州市道县潇水中路,西关桥南桥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道县,在所到之处刷写标语。当时,一位14岁的小红军在县文庙(后为道州宾馆)前南面的照壁上,写下“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工农革命胜利万岁”16个大字。照壁呈东西方向立于周家坊进口处。由于红军墙所处的位置在潇水和濂溪河汇合处,地势低洼,每年涨洪水时,红军墙墙体就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水浸泡,严重影响着红军墙墙体的安全。1997年,县政府将它迁至西关桥南桥头附近。道县红军墙现是道县一爱国教育基地,一处文物旅游景点,一处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各地重走长征路的队伍都会来红军墙来感受当年激战的情景。党员宣誓,升旗活动,长征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都会在红军墙下举行。2006年9月,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沿着红军长征……[详细]
鬼崽岭遗址
  在湘南道县西南30余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境内,有一座神秘之山———鬼崽岭。岭势巍峨,古木蔽日。山下泉涌,如珍珠串串;对着泉水高呼,呼声高水也喷得高,呼到激越处,泉中气泡沸腾而升。这里满山都是石刻人像。像态或立或蹲,或坐或仰;像高的有几尺,矮的只有寸把;有的像悬在树上,有的藏于树蔸,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躺在水中。据不完全统计,岭中的石像在万尊以上。石像中,有的是手持朝笏神色庄严的文官,有的是跃马仗剑威风凛凛的武官;有的是强壮雄健的男性,有的是大腹便便的孕妇……除了裸露在地表的近千件石像外,更多的石像深埋地下,有的深度在2米以上。其堆积特点极其明显,按时代先后依次堆积,顺序清晰明朗,越往地下年代越久远。因山上拥有众多石雕的“小人”,而当地人亲昵地称小人(孩)为“鬼崽崽”,也就叫此山为“鬼崽岭”。……[详细]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濂溪故里及月岩摩崖石刻位于清塘镇楼田村和月岩村西,始建于北宋,至今建村已有1200年历史,也是理学鼻祖周敦颐出生地。自宋以来,历朝历代对其精心营造、修葺,使濂溪故里建筑规模日趋壮观,古建筑达到38栋,形成了以道山、道岩、圣脉泉等为主的自然风光,以周敦颐故居、爱莲堂、濂溪祠、“兰挺桂秀”民居、文塔等为代表的古建筑以及周敦颐之父辅成公墓及周敦颐兄嫂墓及十余方宋、明石刻等。因有濂溪故里,先贤称道州为“文献之故国”。月岩为周敦颐少时读书悟道处,为奇特的地质天坑现象,其一洞三月,洞中含月、月中含洞、景随步移、蕴含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深刻哲理。月岩内现存宋、明、清历代摩崖石刻58方。濂溪故里祠座落在道县清塘镇楼田村(现楼田粮站所在地),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祠坐左为豸岭,右……[详细]
17、濂溪阁
濂溪阁
  原名文昌阁,位于湾里街,潇水河畔,古城墙下。是道州古建筑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文昌阁祭祀文昌帝君,又是昔日文人聚会的场所。阁为六角形,共三层,飞檐翘角,庄严、典雅。1944年毁于日军炮火,只存阁基,为弘扬传统文化,展示道县时代风采,2002年原文昌阁改为濂溪阁,在西洲重修。前期主体建筑现已竣工,后期修饰工程尚待完善。预设计五层,第一层是远古殊荣,主要安排历代名人画像、天下谷源、神州陶祖等内容;第二层供游客休息娱乐;第三层是濂溪情韵,主要安排周敦颐的生平事迹展览;第四层是锦绣家园,主要安排道县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第五层书法诗词,主要安排何绍基书法展览及诗词。……[详细]
18、含晖岩
含晖岩
  濒临潇水,在距县城2公里上关乡白石岩村。名为“含晖”,取诗家“山水含清晖之意”。岩洞如屋,有东、西两洞门,西洞门石壁上题刻“金华洞”三字。洞外石壁高处镌“水天一色”四字,字大0.5平方米,笔力遵劲,相传为汉代蔡邕所写。含晖石室为古道州八景之一。天然仙室石玲珑,古树森森韫玉亭。云影水光暮一色,含晖洞外数峰青。……[详细]
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境内西南端、与广西交界处,南岭山地中部、都庞岭主脉。东与道县清塘镇、江永县千家峒乡相连,南与江永县允山镇相接,西与广西灌阳为界,北与道县寿雁镇、仙子脚镇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12″~111°23′50″,北纬25°15′26″~25°36′39″。保护区总面积20066hm2,其核心区面积7497hm2,缓冲区面积6195hm2,实验区面积6376hm2;分别占总面积的37.4%、30.8%和31.8%。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上最具典型和代表的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本保护区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为切实加强对保护区内丰富的植被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同年,设立了湖南……[详细]
20、寇公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寇公楼
  寇公楼,顾名思义,为的是纪念宋代名相寇准,传说,寇准贬为道州司马时,常常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个老渔翁,他问渔翁:“我看你常常在这里垂钓,是不是这里鱼特别多?”渔翁说:“我不在乎这里鱼多鱼少,我是来钓太平的。”老渔翁荒唐的回答使寇准非常惊异。太平是个什么东西?岂能钓它上手,禁不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渔翁才告诉他,这地方所以名叫金鼎滩,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仙人路经此地,一不小心,把肩上的金鼎滑下河中,仙人大惊,说金鼎沉河,天下大乱,老百姓要长年受苦了,他告诉后人,总有那么一天金鼎会浮出水面来,那时天下就太平了。所以他才常常在这里垂钓,是期盼金鼎出现呀!寇准听了,十分感动,老百姓是多么地渴望太平日子呀!寇准就在那里,建一小亭,并亲笔提写“望太平”三个大字。。他在《春日怀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