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炎陵县旅游

炎陵县旅游景点介绍

中共酃县县委机关旧址——石洲锅厂下
  县委机关旧址——石洲锅厂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三O年至一九三三年,中共炎陵县县委机关设在石洲锅厂下。县委在这里领导全县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壮大地方武装,建设群团组织,开展土地革命,扩大红色区域。一九三二年,王震率部来到炎陵,曾在这里办公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永红)……[详细]
红军医院——廖家祠
  红军医院——廖家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遂川红军医院搬来这里,与炎陵红色医院合并,改名为红军医院,先后有200多名红军官兵在这里养伤治病。该医院位于县城南的策源乡上洞村上弯组,当时红军医院共有医务人员16人,院长由罗金莲兼任。在当时战斗频繁,敌人--严密,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医院仍一直坚持到1934年。(余永红)……[详细]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系晚清江南民居建筑,坐北朝南,面积为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1931年3月,张云逸率红七军进入酃县苏区,于3月14日,在这里与王震率领的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胜利会师。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的会师进一步推动了湘东南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同时旧址墙壁上还保存了许多1930年—1933年红军书写的宣传标语。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永红)……[详细]
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
  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1928年7月12日,朱德率部攻克酃县城后,回师永新。来自宜章的二十九团官兵借口省委有去湘南的指示,不愿返回永新。15日,红四军军委在沔渡张家祠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朱德、陈毅主持,何长工、王尔琢、龚楚、胡少海、杜修经等参加。会上对部队去留问题争执不休,没有结果,同时,会议决定取消军委,成立前委,陈毅为书记。17日,部队执意往湘南开拔。红军主力远离根据地后,敌军疯狂进攻,造成边界“八月失败”。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余永红)……[详细]
大院匡神宫
  县第一届工农兵政府旧址——大院匡神宫一九二八年六月,县委在大院匡神宫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农兵政府,选举徐鼎燕为主席、周道隆为秘书长、何国诚为军事部长、周亚水为妇女部长。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余永红)……[详细]
龙溪南岸段家垅
  第一届县委机关旧址——龙溪南岸段家垅一九二八年五月,中共炎陵县第一届县委机关由七都茅坪搬到南岸段家垅。五月二十三日,因叛徒告密,县委机关被敌包围,县委委员周里、秘书黄元吉突围脱险,书记刘寅生、委员刘平章在突围中不幸牺牲。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余永红)……[详细]
27、沔渡圩
沔渡圩
  南昌起义部队、湘南农军和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会合旧址——沔渡圩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到达沔渡,唐天际率安仁农军到沔渡赶上主力部队,陈毅、邓允庭、黄义藻、邓宗海、黄克诚率部和何长工、袁文才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在资兴汇集后,经中村、水口、县城到达沔渡,三支部队在沔渡圩会合。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余永红)……[详细]
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中村圩头
  1928年3月中旬,工农革命军来到中村。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部队和炎陵县县委在中村圩头召开有三千多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会议由县委书记刘寅生主持。毛泽东在会上列举当地土豪劣绅剥削农民的事实,通俗地讲解革命道理,号召大家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十几个穷苦农民争相上台控诉土豪劣绅的罪恶。大会根据群众要求当场处决了两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诉苦大会激发了广大军民的阶级觉悟。会后,道任、联西、龙潭等十几个村庄普遍开展插牌分田运动。1997年,军民诉苦台修复一新。军民诉苦大会是中村“插牌分田”运动的前奏,它启发了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接龙桥战斗旧址
  接龙桥位于炎陵县城西大门之处,横跨坂溪水,南北走向,南连湘山,北接106国道,是炎陵县城西连南北的交通要道。接龙桥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系一座双孔石拱桥,麻石结构,全桥两拱一墩,历史悠久,建筑工艺独特。1928年4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此桥击溃湘敌一团,有力掩护了朱德、陈毅部队向井冈山转移,为朱毛第一次会面和两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详细]
炎帝陵御祭古道(含“邑有圣陵”碑刻)
  据史书记载,从唐代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形成了皇帝诏命官员祭祀炎帝陵的“御祭”轨制。炎陵县委宣传部介绍,文物普查部分近期在炎陵县三河镇发现了炎帝陵御祭古道遗址。其中,桥头岭段古道保存最为完整,宽约1.9米,以鹅卵石展砌,斜坡处以石垒级,牢固坚实。古道北侧石壁上,有“邑有圣陵”摩崖石刻,为清代乾隆年间遗迹,专家考证这也是古代御祭官的指路标识。“御祭古道”上的坪形村,有渡口和行馆遗址。山林小镇“霍家老圩”鹅卵石展就的古道旁,很多两层砖木结构店展仍有清代建筑风格,令人流连忘返。新华网长沙3月17日电(记者苏晓洲)17日,湖南省炎陵县对外界公布,文物考古专家几经周合,终于发现了被湮没于苍山林海之中的古代炎帝陵御祭古道。15.5公里的古道上,鹅卵石路、摩崖路标、御祭官墓园等遗迹犹存。炎陵县文物专家考证,古……[详细]
31、湘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山塔
  湘山塔 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关镇,此为湘东地区明代砖塔之一。 湘山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6),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咸丰元年(1851)曾数次重修,塔下原建有湘山寺,已不存。 塔系楼阁式空心砖塔,六角七级,铸铁葫芦顶,高约13米,底边长两米,圆形底座,塔身一、二、三层各有半圆形拱门,门侧有“八仙飘海”等浮雕,一层门楣上有阴刻楷书“湘山宝塔”四字。塔俊俏挺秀。清代工部主事尹荣祖至此,题有“残霞飞殿角,落日挂林端,塔形连天碧,山光入水寒”的诗句。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1-10。……[详细]
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
  年代不详。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此为湖南省内红军标语最集中的纪念建筑。江家试馆始建年代不详。此屋坐北朝南,系江南晚清民居建筑形式,土木结构,阴阳合瓦顶,硬山顶屋面,两层0式。占地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前厅、后厅。前厅左右有两厢房,后厅左右有梢间,前厅有板式木梯通往0。1932年,李天柱、王震先后率工农红军湘东独立第一师在酃县城区进行革命活动时,在江家试馆内外和楼房的墙壁上写下了大量革命标语。1970年,将石灰、黄泥清除后,30余条(组)红军标语即显露出来。标语内容主要为:1、请看国民党十大罪恶一、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二、背叛中国革命,-工农群众。三、帮助资产阶级,禁止工人罢工。四、庇护土豪劣绅,加重租息剥削。五、克扣士兵军饷,……[详细]
33、酃峰
酃峰
  酃峰海拔2115.2米,是湖南省第一高峰。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这一带高山上采药,后人为纪念炎帝神农氏便将此山称为神农峰。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2%,被称为“中南绿都”。山中生长着自然植物1500多种,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峰顶独秀,群山竞黛,云海茫茫,烟雾缭绕,春观杜鹃花海,夏临壮丽山河,秋看胜火红叶,冬见群峰傲骨,风光无限。天马寨似一条彩带贯穿景区,全长5公里,溯溪而上,景色各异,有马槽滩、冰臼群、南方铁杉群落、黄龙滩、卧虎滩等10余处景观。白水寨与天马寨平行,全长5公里。这里有激流、险滩、深谷、浅湾,窄道、急弯,集原始、神秘、雄伟、险峻于一体。这里也是很多户外登山爱好者喜欢来的地方。登山主要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中洲-上洲-原始森林-曾子坳-神农峰-猴牯塘-白水瀑-中洲,全程约30公里,完全徒步;另一……[详细]
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龙潭村。故居系晚清时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何孟雄于1898年6月出生,1914年夏考入岳云中学。1917年春改名何纯,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常与长沙学联和本校学生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李维汉等一起参加-。1918年,在杨昌济先生的帮助下,与蔡和森等人离开长沙到北京。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何孟雄加入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是全国最早的50余名党员之一;同年秋,任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成员;同年冬,中共北京地委成立,任地委书记兼组织委员;1925年5月1日,任刚刚成立的京绥铁路总工会秘……[详细]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小铺头组。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策应湘南起义,在酃县中村集结。一天上午,毛泽东带领几名战士,挑着从土豪家没收的粮食、衣物,来到联西村穷得揭不开锅的叶老汉家。几名战士走进破旧不堪、黑咕隆咚的矮屋,对叶老汉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专门帮助穷人闹翻身的部队。听农民兄弟说,你家早就断粮了。所以,毛委员今天特意送来一点粮食和衣服,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打土豪没收过来的,请您老人家收下吧。”叶老汉忙说:“不要,不要!”毛泽东知道老人家有顾虑,便亲切地对他说:“老人家,你别害怕,粮食是穷人种的,布是穷人织的,今天,我们从土豪劣绅家夺回来分给穷苦农民,叫物归原主。”叶老汉还是不敢收。毛泽东深知其中原因,他叫一名战士找来一把筷子,先取出……[详细]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为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2团全部到达中村集结,并随后在这里开展了10天的革命活动。为训练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3月19日开始,毛泽东采用上午给这个营讲课,下午给那个营讲课,分别留半天讨论的方式,集中一个星期的时间,对部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政治教育。课堂就设在小铺头的八担丘稻田里。田边摆着一张小方桌,一条小板凳,一块小黑板。战士们就着禾蔸席地而坐。毛泽东时而坐着讲,时而站起来比划着手势讲,时而在黑板上写着,战士们听得聚精会神。讲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中国革命的特点问题;中国革命的道路、战略问题。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和革命性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建立井冈山革……[详细]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桥头江家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1个师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在军队内部成立士兵委员会,并提出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营以上建立党委,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接着于10月3日,在宁冈左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总结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讨论了争取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等问题。随后在袁文才的帮助下,在茅坪建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将伤病员妥善安置,又继续往湘南进军。1927年10月中旬,部队抵达酃县水口,毛泽东居住在水口桥头江先钦家里。在水口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毛泽东考虑在三湾改编时只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议题,但还没来得及实施,于……[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周礼向毛泽东汇报了中共酃县特别支部和农民协会在大革命失败后遭敌人破坏的情况和凉桥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情况。毛泽东对临时党支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问周礼酃县有没有国民党驻军。周礼告知到现在为止,酃县还没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只有南乡和东乡两个挨户团。南乡挨户团头子叫陈大观,有30支枪,东乡挨户团头子是贾威,有七八十支枪。为了解酃县及周边的地形和敌情,毛泽东交待周礼办3件事:一是画一张详细的酃县地形图;二是为部队找一名向导;三是去茶陵侦察一下敌情。部队……[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湘南特委的军事部周鲁来到井冈山,指责毛泽东躲在井冈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并传达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撤消前委,改组为师委,由何挺颖任书记,毛泽东任师长,并命令立即开往湘南,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到达中村,师部设周家祠。工农革命军到达中村前后,军内和党内不少同志对湘南特委的指责和强令部队开往湘南,对撤消前委和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职务,甚至传说,毛泽东开除了党籍,而心存不满和怨气,并议论纷纷。为了让部队了解事实-,统一部队的思想和行动。3月19日晚,毛泽东、何挺颖在周南学校主持召……[详细]
炎陵烈士陵园
  炎陵烈士陵园位于炎陵县霞阳镇湘山公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炎陵县是湖南省农民运动开展较早的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县,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来炎陵县开展革命活动,指导该县工农革命斗争。“朱毛”第一次会面、水口叶家祠连队支部建党活动、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等一系列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炎陵。炎陵县经历了井冈山根据地、赣西南根据地、湘赣根据地以及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等多个时期的斗争,红4军、红5军、红7军、湘东南独立师、湘赣红军独立第4团、湘粤赣边游击大队等多支部队在这里进行过武装斗争。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陵园于1978年始建,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英名长廊、烈士纪念馆以及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