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炎陵县旅游

    炎陵县旅游景点介绍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炎陵县(原名酃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的东北隅,地处东经113о56'30~114о06'20,北纬26о18'00~26о35'30,南北长32.25千米,东西宽13.50千米,东与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湖南省炎陵县下村乡相连,西与炎陵县的十都镇、策源乡相接,北抵江西宁冈县武功山。桃源洞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自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82)29号文件批准成立以来,区内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一直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基本上实现了保护“保存较完好、区系成分复杂、华南、华东、华中区系交汇的原始森林,我国目前分布东缘的资源冷杉(大院冷杉)、银杉、大型猫科动物、林麂、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建区宗旨。200……[详细]
    十都瓜寮“婆婆仙”
      瓜寮村距十都镇区1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四面环山,它东连八面山,西接炎帝陵,北接茅坪,南接神农谷;传说这里是炎帝神农氏之母的居住地,骆宾王的栖息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是将古、红、绿高度浓缩、集于一身的风景胜地。“婆婆仙”始建于南朝时期,清朝时重建。这里历来香火旺盛,平时,香客、游人也是络绎不绝。逢年过节,附近的村民,还有茶陵、宁冈等地的香客,都会来上香祈福。它是由数块巨石组成的天然石洞。高数十米,抬头望去摇摇欲坠。远远望去,一块巨石,如同竖立的蚌壳,另一块巨石则横叠其上,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似乎只要有一点风,就要被吹落下来。据说,婆婆仙是为纪念炎帝的母亲而建造的,故又称帝母殿。炎帝神农氏,误尝断肠草而死,消息传到天庭,顿时,天昏地黑,电闪雷鸣,女娲刚刚补上的一块石头,被震动下来,正好落……[详细]
    梨树洲旅游景区
      梨树洲景区是炎陵县七大旅游区之一,也是炎帝陵--神农谷--大院--梨树洲--水口--炎帝陵旅游大环线的必经之地,梨树洲景区气候条件独特,自然景象丰富,有湖南四个第一:湖南第一峰--酃峰;湖南第一林--我国南方成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珍贵孑遗植物福建柏群落、植物活化石南方铁杉顶级群落;湖南第一臼--由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冰臼,湖南第一瀑--高300多米、由两个梯级瀑布组成的白水瀑,还有天马寨、万亩高山草甸、万亩竹海和猴山等景观。……[详细]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从中发现、考察、培养了一批建党积极分子。部队到达酃县水口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各连党代表也在战士中发现、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积极分子,毛泽东感到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部队连续发生逃跑事件,将支部建在连上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10月15日上午,毛泽东主持召开连以上党代表会议。他在会上指出:部队连续发生干部和战士逃跑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治……[详细]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旧址——十都万寿宫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旧址——十都万寿宫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沔渡。四月下旬,毛泽东率部在县城接龙桥击溃尾追朱德部队的湘敌两个团以后,经坂溪、石洲到达十都。朱德闻讯赶往十都,在十都万寿宫与毛泽东第一次会面,商量了会师、部队建制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等事宜。后在宁冈砻市召开会师大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万寿宫为清代江西商人集资修建和-经商场所,占地535.5㎡,共三进:戏台、中厅、后厅。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造型美观别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失火损毁。2013年,炎陵启动重建万寿宫项目,现已对外开放。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详细]
    红军标语博物馆
      红军标语博物馆,国家3A级景区,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军标语博物馆选址在当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召开群众大会的炎陵县霞阳镇大操坪,总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外墙通体为红色,正面造型为左右各三面红旗,寓意为“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炎陵县原名酃县,位于湘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炎陵县以重笔浓墨留下了中国0革命活动由城市向农村的第一工作重点转移;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的第一次会面;毛泽东实现党指挥枪重要思想的首次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中国革命土地问题的根据地第一次分田运动以及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等不朽篇章。从1927年至1937年,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详细]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书院迁建至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邑绅万典璋将书院迁回原址,复名洣泉,此后洣泉书院兴学不断,当时书院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著名的山长有安仁周元和、宁乡王开卓等,清朝末年洣泉书院被改为第一高级小学堂。洣泉书院处于洣水发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遥望云秋,诸山而列,书院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对称,屋檐施石……[详细]
    湘山宝塔
      湘山古塔始建于宋代,初名“永怀塔”。古塔系楼阁式空心砖体,六角,七级,铁葫芦顶,连基座到塔顶,共九层,高约13米,入口门楣上镌刻“湘山宝塔”四字,左右两侧镶嵌对联:“月携塔影天河去,我载琴声鹿原来”。塔身中空,登上塔顶可俯瞰炎陵山城全貌。塔外部逐级镶有“八仙过海”等浮雕,清代工部主事尹荣福到此游览,留下了“残霞飞殿角,落日挂林端。塔影连天碧,山光入水寒”的诗句。1984年10月,湘山古塔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湘山公园
      湘山公园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郊,总面积1.13万亩,其中国有林面积1.07万亩,水面积0.06万亩。公园三面环水,峰峦叠嶂,有一峰兀立,二水夹流之美称。自北宋以来,就是人们观光旅游的胜地。园区有木本植物77科196属561种,陆生脊椎动物12目32科103种,500年和300年以上的古树有20多株,公园内山体一脉相连,古木参天。公园取名为湘山,是因为一个流传很久的传说,相传湘山原是洞庭湖龙太子的身躯变成的,每到月圆之夜,这座山便载上湘山寺的和尚顺流而下到湘潭去看戏,天亮又回到这里,久而久之,老百姓发现了这个秘密,担心这块风水宝地走失,于是就修建了宝塔来留住这块宝山,由于看戏所到之处是湘潭,所以后人将这座山用湘潭的湘字取名为湘山。湘山森林公园景区是以古、红、绿为特色,是炎陵三大旅游景区之……[详细]
    革命英雄纪念碑
      革命英雄纪念碑位于炎县城西。是为纪念革命战争时期在炎陵县牺牲的10000多烈士而于1980年修建的,高19.28米,庄严肃穆。……[详细]
    51、炎帝陵 A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陵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炎帝陵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炎帝陵殿共分五进:第一进为午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廓为碑房,树历代告佘……[详细]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群山密集,险峰如林,森林密布。自然景观有桃源洞瀑布、“雄狮滚绣球”石崖、白水寨瀑布、田心里清溪涧等景点40多处和大森林云海林涛。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有树81科、191属、478种,脊椎动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境内四季分明,是一个集风景观赏和科学考察于一体的旅游佳境。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茂密,是一座天然“绿色宝库”和动物园。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自然景观神奇而迷人。因毗邻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而称之为神农谷。小气候环境优越、清新的空气和高含量的负氧离子(最高达6.5万个/立方厘米),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疗养和探险的胜地。境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春秋季宜人,根据逐日平均气温与空气相对湿度的组合状况和对人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