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寿县旅游

寿县旅游景点介绍

  孙蟠大夫第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2012年,孙蟠大夫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建筑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
正阳关城门
  正阳关城门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530多年历史;又据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淮上古镇正阳关,虽在历史上屡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建于大清同治年间的古城门——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已毁于解放前)。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三座城门的内外门额上均镌有古人的题字,字体或雍容端庄或遒劲苍润,非但含义深刻、意味隽永,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正阳关原有民筑土圩以御洪水,清同治五……[详细]
刘少海宅
  刘少海宅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光绪廿六年(1900),州人刘少海在北过驿巷设一当铺,与南过驿巷孙蟠开的“石舟当铺”南北对峙,时人称为“南当”、“北当”,非常有名气。刘少海故居曾经做过中医院的门诊部。现在里面住满了学生和陪读的家长。2012年,刘少海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建筑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
刘备城遗址
  刘备城遗址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商周—汉。2012年,刘备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0米。……[详细]
25、赵氏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氏宅
  赵氏宅位于淮南市寿县,年代为清。2019年,赵氏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州州署谯楼位于淮南市寿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寿州州署谯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迎水寺遗址
  迎水寺遗址位于淮南市寿县,年代为清。2019年,迎水寺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
  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位于寿县城北2千米的大泉村及团结村境内,墓葬群北依八公山,南临淝水,分布在绵延2千米的狭长范围内。现存有封土墓葬两处:其中1处位于八公山乡团结村老母猪山南坡,立“汉淮南王墓”碑1座。另一墓冢位于八公山乡团结村陆家郢东,名为“刘家古堆墓”。“汉淮南王墓”,墓冢呈覆斗状,底部用青石叠砌一米高环周挡土墙,其周长120米,墓冢高64米。“刘家古堆墓”,墓冢呈圜丘状,封土夯筑,面积约6018平方米。两墓周边发现大量无封土的西汉时期中小型石板墓、土坑墓。在墓葬群范围内捡选有西汉、东汉时的标本,建筑构件残件。还出土过玉璧、铜剑、铜镜、陶俑等文物。刘安,西汉文学家、思想家,编著的《淮南子》是研究西汉的文化、天文、地理、经济、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著作。两墓均为西汉……[详细]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由北伐名将曹渊之子曹云屏(原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发起倡议并筹资、寿县财政配套兴建。陵园始建于1993年,园内烈士纪念塔高23米,纪念塔连同附属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着革命烈士们的照片及其光辉事迹。2014年,整个陵园进行了扩建,对纪念塔、革命烈士陈列室实施了维修,并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进行重新布展。同时在纪念塔以东新建了36座烈士墓。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是国家AA景区,也是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详细]
淮上中学补习社
  淮上中学补习社:淮上中学补习社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并建立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复建的补习社总建筑面积150㎡。室内通过实物、雕塑、图片等形式再现在白色统治下一群热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红场景。……[详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中共小甸集特支于1923年冬在寿县小甸集小甸小学成立,是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新建的特支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541.2㎡。纪念馆内采用文物、历史照片、声像资料、蜡像、雕塑、绘画、油画等反映历史情节,展示历史人物,展现特支成立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淮南市委党史教育研究基地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共寿县县委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位于安徽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寿县小甸镇境内。隶属寿县县委、县政府,平时由小甸镇党委、政府代为管理。纪念园规划总占地面积66亩,位于小甸镇小甸街道东街,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基本建成。园区集教育、求知、休闲为一体,是安徽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淮南市红色主题旅游区之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寿县革命烈士陵园、党史研究中心(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待建)、旅游接待中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待建)和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广场东侧为占地5亩的旅游停车场,园内兴建了旅游公厕。2013年11月,在纪……[详细]
寿县文化馆
  寿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位于寿县老城区西街的中段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州孔庙内,占地5740平方米,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书法美术展览馆、大成殿、明伦堂等场馆。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于2011年,以“楚风汉韵”为主题,分别由人文寿州、魅力寿州、多彩寿州、希望寿州4部分组成,全面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了寿县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传说、掌故和正阳关肘阁抬阁、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寿州锣鼓、紫金砚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详细]
孙叔敖纪念馆
  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的安丰塘北岸,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为祀楚令尹孙叔敖建,始建年代不详。据《水经注》载,“芍破水北经孙叔敖词下”,可知祠之始建不晚于北魏,明、清两代迭有修葺。现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词内外集中明、清碑刻19方,中有历代安丰塘碑记、安丰塘灌区图示、孙叔敖刻像及传略,是研究安丰塘的重要史料。孙公祠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安丰塘畔的孙书敖祠堂。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等。位于今安丰塘北岸,为祀孙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时尚未能详。安丰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称。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后人为纪念孙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孙公祠。孙叔敖,姓孙,名敖,字孙叔;父名孙贾,任楚国司马,后被斗越椒所害,孙叔敖避难于梦泽。虞邱相荐其贤于楚庄王,召为令尹。《史记?……[详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1991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城外一片0,而……[详细]
36、正阳关 AA
正阳关
  千年古镇正阳关镇位于寿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正阳关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阳,陆路今310省道纵贯全镇。从前“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今为皖西著名的商贸旅游重镇。城北门(门额凤城首镇)、城西门(门额淮南古镇)及玄帝庙、羊石雕塑等是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详细]
柏家台遗址
  1985年4月,在寿(县)蔡(家岗)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于今东津渡西公路边沿发现一古代建筑遗址,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因遗址天柏家台村,故名为柏家台遗址。省、县文物研究工作者,对遗址作了发掘,发现有大型石柱础、长方形铺地灰砖和四叶纹、山字勾连纹槽形砖,凤鸟纹、树云纹圆瓦当等遗物,建筑规模宏大,器物纹饰丰富多彩。参加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的人员亦专程来此考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视,“认为该遗址可能是楚郢都寿春城内宫殿建筑的一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一大发现。”……[详细]
38、廉颇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今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淮河。今日为旅游胜地。……[详细]
斗鸡台遗址
  斗鸡台相传是当年为楚王斗鸡的地方,位于寿县双侨镇。1982年秋,曾作试掘,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遗址。斗鸡台遗址为典型的台地型遗址,以寿县斗鸡台遗址而命名的“斗鸡台文化”作为该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代表,学界对其基本内涵、文化分期、源流谱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仍有待深化。遗址位于寿西湖南岸的台地上,平面近长方形,高约3—4米,面积1万平方米。遗址地面遗物和地下文化内涵丰富。1934年考古前辈李景聃、王湘曾作过调查。1982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在此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和大量卜骨等。因文化内涵丰富,器物特征明显,被学者命名为“斗鸡台文化”。该遗址为商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1982年秋,曾作试掘,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遗址。现今,台上台下都有近似黑……[详细]
40、宓子墓
宓子墓
  宓子即宓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名不齐,孔子学生。曾为单父宰,死于楚地,其墓在瓦埠镇东南铁佛岗。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时有过客凭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