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济桥下市桥:在老县城下东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约公元1500年),原名:“三庆桥”,后改名“洪济桥”。至清康熙丙辰岁(公元1676年),洪涛汹涌,全址倾圮。黄姓集众议,捐资生息,为复兴计,积三十年之久,才于康熙己酉年(公元1705年)八月兴工,至次年垛成;又值桃花水泛,损坏三垛,修复后,到第二年拱洞建成,又遇山洪暴发,损坏二洞,于是财殚力竭,望河兴叹!而黄姓并不气馁,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而工始竣,历时20年,连当初筹款准备工作三十年,竟达半个世纪之久,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实为今人之叹矣!桥命名“黄济”,据邑人清探花黄梦麟《重修黄济桥记》中解释道:“继又名‘黄济’何也?桥始于黄氏,原前人之意,谓垂之奕世,俾我后人,顾名思义,念是先世济人利物这举,无使陨坠,遇亏损则茸之,遇缺陷则补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