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代县旅游

代县旅游景点介绍

下庄奶奶庙
  下庄奶奶庙,位于代县峪口乡下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385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真武殿,两侧为奶奶殿、观音殿、文昌殿、财神殿及钟鼓楼(底层为侧门)。真武殿石砌台基,基宽9.8米、深9.6米、高0.1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2002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小关庙大殿
  小关庙大殿,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小关庙街。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四年(1739)、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现存为明代遗构。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13.7米,深17.4米,高0.3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柱头斗栱五踩双昂,平身科三攒,装修已改。前出卷棚悬山抱厦。现存明重修碑2通,清重修碣2方。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代县兴佛寺
  兴佛寺,亦称龙王庙,位于代县新高乡陈家堡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龙王殿题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23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龙王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龙王殿石砌台基,基宽10米、深8.7米、高0.4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门。戏台平面呈“凸”字形,石砌台基,基宽11米、深9米、高0.72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坡歇山顶、后坡悬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寺内现存清重修碑1通。2006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84、羊舌寺
羊舌寺
  羊舌寺,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堡内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0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大雄宝殿和文殊殿,两侧为僧舍和东西配殿。现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均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转砌台基,基宽21.85米、深13.85米、高1.4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檐下斗栱为七踩三昂,前檐明间平身科出45度斜栱,装修已改。寺内现存明重修碑2通,清碣9通。1965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85、元明楼
元明楼
  元明楼,位于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9平方米。三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高约14米。转砌台基,基宽21.5米、深9.9米、高0.55米。底层砖砌,中设券洞,南北贯通。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重檐悬山顶,五檩前后廊式构架。底层前檐明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二、三层前后檐明、次间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门。二层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楼前设有旗杆1对。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鹿蹄涧村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城东18公里,08公路路北属枣林镇,原名联庄。地处平川,耕地3271亩,人口978人,多为杨家后裔。杨业开始,至今已延绵51代。现在仍保持武术传统,喜练武艺,此地盛产水果。元朝初年,杨业的十三世孙杨友和他的弟弟杨山,……[详细]
张家堡观音寺
  张家堡观音寺,又称龙王庙,位于代县新高乡张家堡村北。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2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龙王殿,两侧为财神殿和老爷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龙王殿石砌台基,基宽8.7米、深7.3米、高0.2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殿内两山及后墙施有彩绘壁画34.2平方米。寺内现存清重修碑2通。2002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87、赵杲观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杲观
  赵杲观,位于代县新高乡洪寺村北约3000米的天台山沟。相传春秋末,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自杀,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隐居天台山,后人纪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称此为赵杲观。据观内碑载,创建于北魏,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1573—1620)曾予重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增修。观分南北两洞,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现存北洞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南洞名“自在庵”,内为天然石洞,外壁设木构窟檐。北洞依山势而建,共有三进院落,院落朝向各不相同。第三进院落坐北向南,中轴线上建有韦驮殿和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耳殿和朝元洞。正殿石砌台基,基宽9米、深6.9米、高0.6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门。观外北洞北及……[详细]
赵武灵王祠
  赵武灵王祠,又称凤灵寺,位于代县新高乡赵村村南。创建年代不详。据祠内碑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37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照壁、戏台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正殿砖砌台基,基宽12.5米、深10.6米、高0.37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三踩单昂,明间平身科一攒,出45度斜栱,次间平身科二攒,后檐斗栱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殿内两山及后墙施有彩绘壁画51.24平方米。祠内现存明重修碑1通。1981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正下社财神庙
  正下社财神庙,位于代县峨口镇正下社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财神殿题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85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有戏台、财神殿,东西两侧为耳殿。财神殿石砌台基,基宽9.2米、深7.2米、高0.4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90、证空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证空寺
  证空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高陵村北。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题记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嘉庆七年(1802)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4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现存过殿和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基宽12.6米、深11.85米、高0.1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三踩单昂,明间平身科一攒,出45度斜栱,次间平身科二攒,前檐明、次间施六扇六抹格扇门。寺内现存清维修及功德碑2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周流关帝庙
  周流关帝庙,位于代县新高乡周流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6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正殿,石砌台基,基宽7米、深5.8米、高0.15米。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装修改为板门。1996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总部旧址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总部旧址,位于代县雁门关乡太和岭口村东。1937年,侵华日军进入山西前夕,阎锡山在该村设第二战区司令官行营总部。9月上旬,周恩来在此与阎锡山谈判八路军入晋后的活动地域、指挥关系、补充兵员、武器装备和动员群众等问题;并商定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扭转了山西局势。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3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现存木结构正房三间及西耳房两间,土窑洞两孔。内设陈列。2002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代县人民政府立纪念碑1通。(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郝庆隆旧居
  郝庆隆旧居,位于代县峨口镇郝街村中。郝庆隆(1891-1938),代县峨口镇郝街村人,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四团团长,1938年在对日作战中阵亡。旧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46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南房、正房,两侧为门楼和东西配房。正房石砌台基,基宽16.5米、深6.65米、高0.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装修已改。(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代县毛泽东路居
  毛泽东路居,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北街村东大街北侧县政府后院。1948年4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由陕北赴河北西柏坡时途径住宿。路居坐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654平方米。现存正房6间,西厢房7间,均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现室内陈设有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物品。2007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位于代县雁门关乡太和岭村西北约5000米的石墙沟南。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部在雁门关以南的石墙沟至城上之间伏击日军,毙敌200余人,烧毁汽车数十辆,一度切断了日军的交通命脉,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2005年代县人民政府立纪念碑1通。(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枣林镇供销合作社旧址
  枣林镇供销合作社旧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枣林西村村中。1956年,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社合营后兴建。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6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坡硬山顶。正面为仿苏式建筑风格,正中额题“枣林镇供销合作社”几个大字。时代特征鲜明。(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周玳官邸
  周玳官邸,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南街村周家巷11号。据《代县志》载,周玳(1887-1972),字子梁,代县马站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太原陆军小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中学,清宣统三年(1911),回太原与山西新军86标标统阎锡山商议起义。1927年任阎锡山部炮兵司令,1928 年任晋军总参议,1949年在北平投诚,1952年任林业部专员,1956年任山西省政协委员,1972年病故。官邸建于1930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996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南房、过厅和正房(二层为藏书楼),两侧为门楼、东西配房及耳房,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院西设花园,建六角亭1座。2007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代县阳明堡机场战斗遗址
  代县阳明堡,坐落于雁门关下、滹沱河畔。这里原是一片将近万亩的盐碱荒滩,抗日战争前,阎锡山曾在此建了一个简易飞机场。1937年日军占领代县后,抓来大批民夫,强修扩建,作为日军进攻忻口的后方基地和空中物资转运站。阳明堡飞机场遗址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上刻有-将军亲笔题写的“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八个大字。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故事 夜袭阳明堡机场 1937年10月19日天黑后,八路军129师769团各营悄悄地出发了。战士们一律轻装,棉衣、背包都放下了,刺刀、铁锨、手榴弹,凡是容易发出响声的装具,也都绑得紧紧的。长长的队伍,顺着漆黑的山谷神速行进,在向导的帮助下,第3营很快地涉过了滹沱河,逼近机场。战士们爬过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日军机场。营长赵崇德带着第10……[详细]
长城雁门关段
  (含白草口长城)长城雁门关段(含白草口长城)(第五批国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城北20公里白草口雁门关村南200米又名西陉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载,旧关在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年)移至今址。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现存雁门关为明代所筑。雁门关关城,周长1公里余,由关城、瓮城、围城三大部分组成。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即天险门,石座砖券,额匾书刻“天险”二字,门上有楼,为雁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墙垣设垛口,门洞内原有板门一道,青石板铺路。雁门楼是驻守官兵巡察、了望、休息的场所。西门即地利门,石座砖身,额匾书刻“地利”二字,门楼为杨六郎祠,已……[详细]
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于台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砖砌,周长60米,作仰覆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四周刻有花饰、莲瓣和陀罗尼经。塔身为上肩略宽的圆形覆钵式,刹身为砖作相轮11层,刹顶为宝盖,中连极顶宝珠。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地震毁坏塔刹九尺余,二十三年(1694年)补修。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