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 > 禄丰市旅游

禄丰市旅游景点介绍

  罗次温泉为天然自溢碳酸型泉水,水温为48°C。温泉开发于明代,名“漱玉泉”,浴池建于明代,池上覆屋,现存房屋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建。房屋平面呈“回”字形,共8间,进深3至3.1米,明间宽4.24米,次间3至3.1米,为单檐抬梁式两层木结构建筑,一层为男女浴池,二层外侧有回廊,内部隔成单间,供达官贵人浴后休息。澡池均用石灰石石条砌筑,正中为泉眼,用条石支砌泉池,泉池边长3.6米,深1.5米,有10余处泉眼出水。泉池之上即为房屋的天井,天井一可采光,二可通风换气。泉池四周即为浴池,浴池分为男四女三共七池,宽1.56米,深0.5-0.6米,各池大小不等,从泉池出水口依次降低,浴客由低至高逐池泡洗,以保持泉水清洁。罗次温泉在明代的《滇南温泉记》一书中已有详细记载,被誉为“温泉漱玉”,民国时……[详细]
  猫街关圣宫位于禄丰县碧城镇猫街村委会虎峰山山顶,猫街中学后。清康熙《罗次县志》记载:“关帝庙,在北门内。乙未年(1715年)知县沈之鉽重修。帝庙有四:一在城内;一在虎街;一在落摩伍;一在白沙。”猫街关圣宫始建于明,历代续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现存关圣殿、玉皇殿、观音殿、娘娘殿、藏经殿、厢房等。关圣宫始建于明代,系罗次地区49个村庄共同集资兴建,后经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猫街关圣宫规模宏大,其信仰以道教为主,道释相融,是反映罗次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见证。价值评估1、猫街关圣宫规模庞大,现存单体建筑较多,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保存不多的道教宫观,而道教做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因特殊的历史原因,保存至今的较少,规模完整的更少,但道教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又息息相关,因此,猫街……[详细]
禄丰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金山镇小铺子村委会东山小组村东南面,坐北向南。祠堂由南而北建有照壁、平台、门楼、天井、厢房、正殿等建筑。照壁下有石基,两旁用方砖支砌为柱,中填筑土,上覆瓦砾;平台宽大,原为石板铺筑,现为水泥地板;门楼、两厢及正殿均面阔3间,处正殿为一层外,其余均为两层,四幢房屋均为抬梁式单檐硬山顶前檐廊木构件建筑,门楼的二层原为戏台。正殿建在1.6米高的平台上,宽11.7米,进深8米,门前走廊施卷棚顶,用瓦覆盖,瓦上 书--有二十八星宿名,门窗为各自门窗,木雕精细;殿内后墙前筑1.1米高的供台,供台上以木雕构件组成神龛,龛分三格,上下两层,正中木雕构件精美;龛后墙壁上镶碑十一块,刻潘氏族谱于碑上,正中一块为《潘氏族谱序》;殿中原有悬匾3块,今无存。正殿前的院心为规整块石铺筑,殿前台阶两旁各有一座……[详细]
24、起凤塔
起凤塔
  起凤塔位于禄丰县广通镇七屯村委会文笔山东。为九级密檐式实心石塔。创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塔基呈正方形,边长4.25米,呈须弥座式样,须弥座高1.22米。塔高(至第九级密檐底部)约17.6米。用红砂石和砂岩砌筑,檐用砖砌筑,第一级塔身中部有四块浮雕,东面为“封侯挂印”,北面为“鲤鱼跃龙门”,西面为“精卫填海”,南面内容为“连升三级”,长0.8米、宽0.4米。北面第一层塔身檐口正中有一红砂石竖碑,中书“起凤”,上款“乾隆癸卯”,下款“合邑同建”等文字。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投资3.8万元对整塔进行了加固维修。价值评估起凤塔是禄丰县现存砖石建筑中型制最好,时代较早的的一座砖塔。起凤塔塔身修长挺拔,秀丽端庄,比例恰当,整体造型较为优美……[详细]
25、赛宝坝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赛宝坝位于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旁的东河上。该坝俗称黑龙潭坝,实为拦河抬升坝,不是以蓄水为主的坝,坝由巨大的条石(条石长1.5米以上不等,高宽均超过0.2米)纵列在河床天然基岩上,西侧砌筑有5至10层不等,东侧条石层数多至13层;坝埂砌筑成等腰梯形,坝长50米,坝顶宽3.4米,坝均高3.5米,坝外坡宽3.6米,坝内坡及水深不清。坝西有1条引水沟,引入至30米外的原碾坊使用,后碾坊于80年代初坼除废弃;坝东南建有一条引水沟,引水沿东岸至禄丰城作护城河(清代)和灌溉农田使用,主引水渠流至北门街长约5公里。沟渠上有溢洪闸2个,溢洪道5个,沟上小桥10余个,渡槽3个。沟上的这些建筑附属物中工程量大且随坝砌筑时期相同的是花脚山大溜槽,槽长16米,深0.9米,内宽1.18米,槽壁厚0.9米到1.8米……[详细]
石头庵石刻
  石头庵石刻位于禄丰县黑井镇万春山石头庵大殿后南侧山崖上。该摩崖石刻坐东向西,有《灵踪》碑、《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畏碞》碑,全部在一天生巨石上开面。《灵踪》碑、《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刻于高4.3米,宽2.9米的巨石右侧,《灵踪》碑高1.86米,宽0.88米,刻于清嘉庆七年,该碑上面刻有一些前来拜佛求名的题刻,有“石保生、石永龄、石长甲”等。《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高2.26米,宽0.85米,该碑刻于康熙贰拾年,主要记载了莲峰庵购置田产及租税等情况。在距两碑2米的北侧有石龛一个,石龛门柱宽0.27米,门宽2.03米,通高3.3米,进深1.93米,内有供台,供台通高0.93米,宽1.5米,石龛顶部建成石质瓦顶式样。石龛有柱联落款为“嘉庆壬午仲春”。在距石刻9米高的石崖上开面刻有……[详细]
27、天生碑
  万春山真觉禅寺石刻,位于禄丰县黑井镇中心区800米处,地处万春山现大寺北50米处。整座石碑坐西向东。因碑文刻于万春山一天然巨石之上,俗名“天生碑”。因元代在此建真觉禅寺而撰刻。碑以云纹饰边,高3.5米,宽2.5米。刻于元代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载元代黑井“卤井取盐一方,以佐国用,以资民生,厥利至博也”及“深山穷谷”中的黑井,对佛教“奔走崇奉”的实情。文为元云南中书省参知政事李源道撰,字为威楚盐使司提举完者秃(蒙古族)所书。史称其文“古朴不佻”、“字法亦甚端揩”。万春山真觉禅寺石刻地处森林茂密地带,植被以本地大叶榕、红椿木为主。碑后山脊为通往赵园大园子村的山间道路。碑前有大量本地石土堆坟墓。整座石碑坐西向东,文字从右到左按竖行排列,全部采用阴刻。因碑为露天碑,经七百余年的风吹日晒、雨浸。……[详细]
  云南是井盐、岩盐兼产的省份,盐产量足供省内民食所需。从20世纪20年代起,云南盐业由于数百年来陈陈相因,用柴薪煎盐,技术落后,造成盐产锐减,不敷民用,并酿成盐荒,危害政局。1931年,张冲接任盐运使后,在各井场考察时,看到的是灶户们落后的煎盐方式,煎盐燃料都用柴薪,故井场附近“童山濯濯,所需柴薪均远至百里之外”,若不解决燃料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云南盐业就没有出路。张冲制定了“移卤就煤”方案提经省政府第331次会议讨论同意实施。其间历经艰辛,至民国26年(1937年)9月,历经4年建设的“移卤就煤”输卤工程基本竣工,为配合其他设施,延至民国27年(1938年)9月1日正式输卤到一平浪,开始用煤煎盐。“移卤就煤”工程项目由五个部分组成:一、矿卤生产,二、卤水输送,三、煤炭生产,四、成品盐生产,五、……[详细]
  永定铁锁桥位于广通镇几子湾村委会务堵米村南龙川江之上。南北走向,桥长23米,跨径16.8米,宽2.2米。桥两岸各立五面石塔门石台1座,用七棵铁质底链相连,链于链之间用铁柱相勾上铺横档票木板,板上有土覆之,护栏现用两根钢绳替之铁链。桥北立有3通修桥碑记,从碑记可知该桥是广通至牟定驿道要梁。始建于民国5年(1916),竣工于1918年,共用铁链、铁棍共重12311斤,耗资花银3262.2665元(耗资折合当时银元为3.2万余两)。;1966年修筑成昆铁路的铁道兵曾进行过局部整修,现桥为危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碑记述建桥的情况。几子湾铁锁桥现仍在使用,现仍有平地村委会、几子湾村委会的5个村民小组须经过此桥。现桥虽能勉强通过,但桥面挡板残缺,扶手钢绳吊杆缺失。东侧桥墩基有部分石头被江水冲走……[详细]
中村山后矿冶遗址
  中村山后矿冶遗址位于禄丰县中村乡河西村委会山后村南。该遗址有竖井矿洞4个,斜井矿洞6个,工场遗址1处,土炉遗址1处。1号竖井井口呈正方形,直径约2米,现残存深度7.8米;2号竖井井口略呈长方形,略有倾斜,倾度约80°,井口宽约1.6米,深度不明,现目测距离在20米以下。3号斜井和2号竖井井口大致相同,3号斜井到下部略为正方形,边长约1.5米,深度不可探测。工场遗址位于2号竖井,3、4号斜井的东南角,工场略呈长方形,长26米,宽20米,工场有夯筑的台阶和断墙,西北、东、南三面有残墙,残高0.6米,墙宽约0.5米,南侧有人工用毛石垒砌的墙基。工场遗址正中有土炉一个,土炉略呈椭圆形,周围用毛石支砌一圈,土炉直径1.4米*1米,露出地面残高0.4米。在矿洞附近还有房屋遗址。在矿冶遗址上还分布有一个明……[详细]
31、庆安堤
  黑井庆安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西北的龙沟河河尾与龙川江交汇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3年公布为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龙沟河南岸的庆安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后屡毁屡修,现存堤为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重修,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共耗银三万六千八百余两;龙沟河北岸的北堤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耗资新法币八千余元。庆安堤起于龙沟河河尾喇叭口的喉部,止于龙沟河与龙川江交汇处,沿河岸逐级而筑,长326米,宽7-7.2米,高7至10米;北堤起于石龙村西南角,止于村东南角,长68米,高5米,宽3.5米。堤岸由加工精细的大条石采用“金包银”的方式砌筑,条石衔接处中间凿燕尾槽,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凝……[详细]
大龙祠古建筑群
  大龙祠古建筑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禄丰县第四中学校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在万春山南侧,一共有万春书院、大龙祠、观音寺、三元宫四个建筑群及一个单体建筑――藏经阁,其中万春书院已毁。现存的大龙祠、观音寺、三元宫由下至上依山而建,藏经阁位于观音寺右上方。大龙祠始建于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年),后遭兵燹焚毁、康熙元年(1662年)井司聂开基重建,即肇井神祠故址,大殿面阔五间,木结构,前檐施以斗拱,殿内原有一组雕像,现已不存。大殿后经多次维修,但大木结构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建筑特点。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勅赐黑井盐水龙王“灵源普泽”匾。大龙祠前的戏台建于清中期,民国初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有大量当时的社会文化信息。观音寺在大龙祠之上,始建于明代,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观音寺后玉皇阁,光绪……[详细]
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
  2009年,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隐藏于崇山峻岭中的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2013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楚雄州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位于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委会,由一段保存较好的铁路路基、五座桥梁和四个隧道组成,是滇缅铁路工程难度最大,桥梁和隧道最密集的路段,由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时任滇缅铁路第二总段总段长的龚继成主持修建。在长约6485米的路段上,从南到北分别为夕阳庵隧道、上箐隧道、下箐隧道、下箐大桥、下箐2号大桥、赵家村隧道、赵家村大桥、田心大桥、刘家村大桥。云南经缅甸至印度的铁路是孙中山曾规划过的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1937年……[详细]
星宿桥和丰裕桥
  星宿桥和丰裕桥 禄丰县是滇中古驿道(禄丰段)的经由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境内有多处古驿站关铺,还有纵横交错的古桥174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禄丰星宿桥和丰裕桥。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禄丰星宿桥、丰裕桥合并入选古建筑保护名录,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加上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遗址,禄丰县境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增至2处3点。 禄丰星宿桥位于禄丰县城西门外星宿江上,又称“西门大桥”,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现存石桥及其附属建筑均为清道光五年至十二年(公元18……[详细]
禄丰恐龙博物馆
  •大量的恐龙、古猿和其他远古生物化石,让人大开眼界。景点介绍禄丰博物馆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城金山南路,博物馆共有8个展厅,陈列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化石、古猿化石以及明代瓷器,清代的铜佛像等。其中展出的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化石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恐龙骨架标本。博物馆的古猿厅内,陈列有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西瓦古猿头骨化石、古猿上下颌骨化石和古猿牙齿化石等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厅,陈列了在禄丰出土的中生代三叠纪及其以后的恐龙、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卞氏兽外,还有三趾马、鬣狗、古猪兽、剑齿虎、巨爪兽、无角犀、河狸、水獭、摸、象、鹿等古生物化石共128种。此外瓷器厅内陈列有禄丰罗川古瓷窑和仁兴白龙井古瓷窑遗址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50余件,其中两件元代青花为世界仅有。青铜器厅则陈列有在禄丰广通……[详细]
36、五马桥
五马桥
  五马桥横跨龙川江上,东西走向,桥全长60米,桥面宽6.5米,六墩五孔,以大条石砌券支撑桥面。它曾是检查私盐的第一道哨卡,也是拒匪于镇外的军事要塞。五马桥目前仅可步行通过,汽车还要一直沿旅游公路往前开,通过前方的公路大桥进入黑井古镇。景点位置黑井镇德政坊北端……[详细]
禄丰世界恐龙谷(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世界恐龙谷景区是一处以“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阶级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为依托,按国家4A旅游区标准而建的,集科普科考与观光娱乐为一体,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的科普旅游基地和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走进恐龙王国,穿越侏罗纪世界,解读地球生灵的兴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的亿万年世界奇观。禄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内陆盆地,海拔1579米,盆地内遍布着厚达两公里的红色岩层,这片岩层经地质专家确认为侏罗纪时期的沉积。红层中较深的层位被称作下禄丰组。1938年,地质古生物学家卞美年和脊椎动物化石采集家王存义在作地质调查时,偶然间在修建中的滇缅公路禄丰段发现了出露的恐龙化石。1939年,由中国古生物研究奠基人、时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长的杨钟健在禄丰大洼山发掘出了中……[详细]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又成为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距禄丰县城北9公里上石灰坝村后的庙山坡,东经102°3′22.1″,北纬25°13′12.5″,已划定的保护范围面积1.16万平方米。该地点于1975年5月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并采集到一枚疑是“人牙”的化石,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确认是中新世晚期距今800万年的古猿臼齿,和人类早期的演化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1975年至1983年云南省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县文化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地点进行了十次科学发掘,共获得古猿的标本颅骨5具,下颌骨10件,上下齿列29件及牙齿600余枚、肩胛骨、锁骨各一块。同时,在同一地层还发掘出三趾马、嵌齿象、剑齿虎、大唇犀、熊、鹿、猪、河狸、水獭等动物化石10……[详细]
腊玛古猿温泉度假村
  腊玛古猿温泉度假村禄丰腊玛古猿温泉度假村位于禄丰县城北9公里的庙山坡石灰坝,地处禄丰县城至中村乡公路旁,距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遗址仅60米,故名腊玛古猿温泉,离省会昆明110公里,距州府楚雄9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禄丰腊玛古猿温泉度假村水质属重碳酸钙镁型矿化水,富含钙、镁、铁、铬、镉、硫等矿物质。水温48℃,地下埋深860米,水日流量600立方米,占地11988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1260平方米,现设有高、中、低档家庭沐浴室26间,室外温泉游泳池一个,客房28间,集餐饮、会议室,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经多年的洗浴验证,该温泉对肩周炎、颈椎病、风湿病、皮肤病等疗效显著,被誉为“延寿泉”,是沐浴、游泳、休闲的理想场所。……[详细]
琅井历史文化名村
  琅井历史文化名村琅井历史文化名村是云南省“古滇九井”之一,唐朝时期就盛产食盐,故盐文化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齐名,形成以食盐为特色的发达工商业典型汉地文化。因盐兴而兴,因盐衰而衰落。琅井地方传统文化颇有特点,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追善堂》等古朴的洞经音乐。琅井的民居建筑为中原风格,殷实的炉户都是“四合五井”,现存的温家大院,张经辰烈士故居和中街李继伯之民居建筑是其代表,建筑门窗很考究,有的是木雕和浮雕。在“筹井楼”之后的“大龙祠”如今尚存,虽是破败不堪,却仍可见其夕日的雄伟,供奉的“龙”有着美丽的传说。在琅井还建有于1930年12月31日在昆明英勇就义的原云南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的张经辰烈士纪念碑,可供游人凭吊缅怀。地址: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彝族自治县琅井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