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 > 凉州区旅游

凉州区旅游景点介绍

61、海藏公园 AA
海藏公园
  海藏公园位于城西北2.5公里处,总面积600多亩,北邻海藏寺,南至尹夫人台。公园建筑坐落在海藏河西侧,因与古刹海藏寺于一体而得名。寺前牌楼旁侧昔有柳树一株,相传每晨有青烟缭绕,名曰“海藏烟柳”,为凉州八景之一。海藏公园始建于1983年12月,内有南北两湖。南湖占地498亩,于1995年11月开始开发,修筑围墙5500米,重点对湖内部分设施进行了规划,初步建成仿古式大门和停车场,开发了小木室度假村,但目前仍以大片林木和天然草坪等原始地貌为主。北湖占地104亩,其中人工湖面42亩。人工湖平均水深12米,蓄水量32000立方米。湖岸上广植林木,修建亭阁台榭,以一条引路为界,纵贯湖心,将湖面分为东西两湖,东曰广泽,西曰消夏。引路设玉帝桥两座,串东西湖为一水。桥上石刻装饰图案古朴精巧,两桥相辅相望……[详细]
武威金塔寺
  金塔寺位于武威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格岱,意为“南部大自在寺”或“大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寺院。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智达·贡嘎坚赞与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时修建的。原寺院所拥有的佛塔(吉祥佛塔)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为重现历史遗迹,供众人瞻仰、追思前辈的光辉业绩,经武威地、市政府同意,由西藏那兰扎寺格西·堪布,藏传佛教萨迦派法脉传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天文历算研究所研究员慈成坚赞大师及弟子筹资修建了这座280m2的大殿,供奉铜质镀金0、宝幢、祥麟宝瓶、藏式唐卡壁画,高1.6米的铜质镀金萨班坐像。坐像内装有阿底峡尊者亲手制作的印……[详细]
南城门楼
  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铺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及至近代,原城墙、城门均已损毁,唯有南城门楼还遗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据说,每当天气明朗无风时,夜上城楼,可清晰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沥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为凉州一景。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资1000多万元重修了南城门楼。复原的城……[详细]
下双大庙
  下双寨大庙位于城北下双乡政府东侧。初建年代不详,据魁星阁牌匾题记,在清嘉庆年间进行行过维修。现存魁星阁、大殿、三清殿、关帝庙、孤魂堂等13座建筑。是止前我区农村古建筑中保存较为完整、规模宏大的一级建筑群。该建筑共八殿24间,建在3-5米高的双层夯筑土台上,大庙居后,座北向南,面宽3间,四周有廊,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斗拱为简化彩枋,四角翘起,下有木质瓜式装饰。魁星阁建在大庙工业东南角2米高的土筑台基上,为二层八角式圆顶建筑,自下而上由覆钵、露盘、圆光构成,阁的平面呈方形,四周绕廊,两面辟门,内有台梯可以攀登,塔式攒尖圆顶,刹为绿色琉璃瓦制作,上有葫芦形宝瓶,保存完好。阁上层藻顶悬嵌圆匾一块,书“笔占青云”。1983年进行过较大维修。……[详细]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原位于凉州(今武威)的护国寺内,现存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碑凿刻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是西夏文碑刻的珍贵遗物。西夏碑的碑身高2.5米、宽0.9米,两面刻文。一面刻有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意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是西夏文楷字,计28行,每行65字。另一面刻有汉文,碑头有汉文小篆题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是汉文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残缺。碑文的四周有线刻的卷草纹,碑头题名的两侧各有一个线刻的伎乐菩萨,作舞蹈状。题名的上端是云头宝盖。线刻伎乐菩萨、宝盖、卷草纹图案等,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迄今所存为数不多的西夏艺术珍品之一。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讲述的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的前后很有差别。两面的文字不是互译的,而是各……[详细]
鸠摩罗什寺
  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演教之所,姚秦时高僧云集,慕罗什而驻足于此者,络绎不绝。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殿宇僧舍无一幸存,现仅存的罗什塔,即罗什祖师圆寂荼毗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虽风尘满面,仍挺立如初。据史料记载,武威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罗什祖师一生翻译经典七十余部,三百八十四卷,其贡献在玄奘之上,被称为译经泰斗。他所译的经、律、论既能做到不失原意,又保存有原本语趣,诵读中使人感觉到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因而一直为人们所乐诵,至今不衰。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荼毗后……[详细]
天佛寺石窟
  天佛寺石窟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17个,佛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因修黄羊河水库,大部分佛像、壁画、经卷等搬迁于省博物馆保存。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路乡灯山村开放时间:08:00-18:00门票:15元……[详细]
雷台汉墓
  是1969年10月在雷台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铜奔马原件……[详细]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
  1969:“铜奔马”横空出世“铜奔马”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1969年9月22日,当地农民在雷台下面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东汉晚期张姓将军夫妇的大型砖室墓。墓葬出土文物众多,堪称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由99件铜车马武士俑组成的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伍,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在这支仪仗队伍中,“铜奔马”最为突出,勃勃英姿与武士仪仗俑交相呼应,令人叹为观止。“铜奔马”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马头戴璎珞,尾梢打结,尾巴翘起,昂首嘶鸣,三足腾空,一足踏在振翼奋飞的鸟背上,而鸟则顾首惊视。骏马体型十分矫健,神势若飞,造型非凡,动态惊人,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1983: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出土后,即被送往省博收藏。后来,这件东汉青铜器在省博与……[详细]
70、武威文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文庙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闻文庙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东西宽135……[详细]
武威西郊公园
  西郊公园亦称儿童公园,位于城区西关,是出土国宝级文物西夏木缘塔的地方。初建于1980年,占地19万平方米,居城市规划中心,交通便利,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园林公园,是集游乐休闲、餐饮娱乐、赏花观光、林木栽培、动物驯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公园由三部分组成。西南角为花圃,育花卉数百种,姹紫嫣红,争艳斗奇,尽展芳容;西北部为园林,有花果树及松柏树等千余株,现为避暑休闲区;其余地方为游乐场所。公园注重文化建园,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相继建成了自控飞机、海陆空大战、空中飞车,豪华转马、电动碰碰车、太空冲浪、海盗船、新奇乐城、豪华游船等游乐设施30多个,成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心驰神往的乐园。公园动物园内有狮子、老虎、白唇鹿、豹子、金丝猴、狼、驼鸟、野骆驼、珍珠鸡、孔雀、熊等动物达50多种;有旱冰场……[详细]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旧名尹夫人台。在甘肃武威县城西北2.5公里,属“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度0.62米至2.3米,内涵丰富,曾发掘出房址9座,窑穴围绕房屋,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3种。出土文物以陶器为最多,石器,骨角器,铜器,卜骨都有。刀,锥为红铜,分铸造,锻打两种。石器以打制为多,磨制石器也有增加。地址: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西北2.5公里金羊镇宋家园村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详细]
73、凉州白塔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寺院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40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庄严肃穆。白塔寺在凉州城东杂木河流域绿洲拔地而起,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融政治、经济、宗……[详细]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详细]
武威西夏博物馆
  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刻于西夏崇宗天佑民安五年(1094)。清嘉庆九年(1804),我国著名学者、金石学家、邑人张澍在武威大云寺发现;1898年法国学者德维利亚考定此碑正面为西夏文,近代,我国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家学罗福成破译了碑文。西夏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两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书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背面为汉字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26行,每行70字,碑文大意讲述了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及重修的经过,保存了许多史料,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被中外……[详细]
罗什寺塔
  介绍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年~400年),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文庙内。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巍然屹立的罗什寺塔,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也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鸠摩罗什简介:鸠摩罗什的祖先是印度人,出身于相国之家,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因他少时……[详细]
77、雷台公园 AAAA国家级森林公园
雷台公园
  武威市雷台公园是中国旅游樗”铜奔马”的出土地。观赏游览点有:一号、二号汉墓、雷台观、雷台湖、九天灵泉瀑布、西凉伎乐馆、把盏听涛阁、醉听堂、仙泉亭、双孔石桥、群马玉雕等10多处。待建景点有:丝绸之路群雕、汉白玉祈坛、铜天马等20多个。内设铜天马等文物复制部、旧货交易所、文物商店、旅游产品商店。雷台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位于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雷台是丝绸之路上精品旅游景区,1983年雷台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3年12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1月被定为甘肃省建设系统第三批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4月被定为甘肃省第三批……[详细]
武威海藏寺
  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处,也有人称海藏(Cang)寺,因寺院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藏寺,故名。创建年代现在无从考证,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占地11,600平方米,是河西的名刹古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山门、大殿、灵钧台、天王殿、无量殿等保存完整。海藏寺面南而开,红色宫墙外,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颇具民族特色。走马板-有“海藏禅林”4个大字,恣意而辉煌。每至日出时分,牌楼东侧一缕青烟袅袅直上,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缥缥缈缈,给海藏古刹增添了一种神奇绝妙的气氛,人称“海藏烟柳”、“日出寒烟”,为海藏寺一大奇景。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北2公里处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于1994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位于武威星火产业带沙产业示范区内,占地1万公顷,距武威市区20公里。已建成办公楼、招待所、了望塔等基础设施2679平方米,动物驯养繁殖场37320平方米,动物半放野区围栏7000公顷,建成神州休闲园一处,修建钓鱼池1800平方米,人工湖15万平方米,.建成占地1100平方米的沙产业馆,8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馆和各类动物展馆13800平方米。开放时间:开放时间:9:00-17:00交通:于东关乘车,穿清水镇,过清源街,再向东约10公里即到门票:20元最佳旅游时间:5至10月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大街西环路80号类型:动物园等级:AAAA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武威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还有跑马场、赛马场、沙浴场以及“大漠亭”、“陶心阁”、“鸳鸯亭”、“桃花亭”等游乐设施。园内沙丘起伏,百草丛生,有梭梭、桦木、红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是我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现在又请了兰大地理系专家教授进行重新设计,进一步建设完善,使其成为一座展示治沙成果、旅游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沙漠公园。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沙漠公园(原为财税林场),位于城东22公里处,是镶嵌在腾格里沙漠前缘的一颗“绿色明珠”,现已成为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沙漠公园初建于1986年。园内引进世界各地沙生植物350多个品种,建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