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 > 敦煌市旅游

敦煌市旅游景点介绍

一个庙石窟
  多么有趣的名字,作为莫高窟的一部分,精美的石窟壁画让这个小庙也珍贵无比。一个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约20公里党河东岸吊吊水沟中北面的断崖上。现存有两个洞窟,作东西排列,原有通道相连。西侧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后室)三部分组成。前室人字坡顶,主室覆斗顶,甬道盝顶,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原设有马蹄形佛床,现仅残存后壁的须弥座。早期壁画、塑像已毁,表层为近代的壁画和题记。窟顶的莲花、团花图案当为宋代瓜沙曹氏归义军时期所绘,而前室东、西、北三壁下端男供养人像和榜题与永昌县西北二十余里后大寺天王阁的唐末五代所画供养人极为相似,应属同一时期作品。所以一个庙石窟上限当为五代,下限为近代。距此窟西北不远处的二层台地上有很多小泥塔。据推断,该地原来很可能是寺院或舍利塔。一个庙石窟是敦煌石窟群中的一……[详细]
42、藏经洞
藏经洞
  藏经洞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莫高窟诸多洞窟中,最为驰名的首推藏经洞——一第17窟。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是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王圆箓)发现的,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些珍贵文献用多种文字记载,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1907年斯坦因第一次来到莫高窟之时,王道士已伴随藏经洞又度过了7个春秋。在这7年中,除-拿走部分经卷外,王道士对藏经洞看守得很紧,散失的卷子很少。斯坦因为了看到日夜盼望的藏经洞,想了很多办法接近王道士,但王道士避而不见,弄得斯坦因束手无策。后来他了解到王对唐玄奘非常崇拜,便把自己装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详细]
43、九层楼
九层楼
  依山而建,高耸飞檐,这座艺术殿堂的标志,走进九层楼,与莫高窟亲密接触。一进入莫高窟,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洞窟里的最高建筑。也是莫高窟的第96窟,人们习惯上称“大佛殿”。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这座大佛记载的修建年代为唐朝年间,所以弥勒菩萨的造像非常丰盈圆润,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当时武则天当政,为了让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当时的造像我们如今看起来还能发现有很多女性特征,这就是当时时代背景所影响的。九层楼前后经历了几次重建。从最初只有两层,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了九层。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红色飞檐的雄伟建筑,又是后来1986年由敦煌研究院重新加固维修的。……[详细]
仿宋古城
  于敦煌市西10公里,东接戈壁绿洲,西望汉代烽燧,南傍鸣沙山麓,北连大漠旷野。该城是1987年7月,在合作拍摄电影《敦煌》时,由日方出资,中方负责设计建造的一座影视城。由于《敦煌》的故事发生在宋代,城市的所有布景均参照宋代风格建造,故称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当地人简称其为敦煌电影城或敦煌古城。电影拍完后,这座古城便移交给当地保护使用,成为中国西部一个影视拍摄基地,敦煌也因此多了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古城规模宏大,占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四周城墙用土坯垒砌而成,开东、西、南三个城门。东城门按原古敦煌东城门式样仿建,古朴典雅;西城门门楼高耸,高达18米,曰:望京楼,楼上悬襟带西域匾额。两城楼飞阁凌空,四角高翘,遥遥相对。城内有五条街区,分别代表北宋时期的汴梁、高昌、甘州……[详细]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它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观。地质公园内集中连片地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例如,“蒙古包”、“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世人瞠目。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敦煌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以来)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详细]
46、三危山 AAA
三危山
  三危山景区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峙”。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经《左传》、《三海经》等注解,与传说中西王母以及三青鸟相纠葛,赋与了一系列美丽的神话传说,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三危山自古以来都是敦煌一处重要的宗教朝拜胜地。出敦煌市东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处轨道左行,再2.5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间炸劈出的一长350米的陡峭弯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圣境,东西向6公里的景区有山门牌坊、王母宫、观音井、阿弥陀佛殿、观音殿、龙王庙、……[详细]
47、佛爷庙
佛爷庙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墓葬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发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建兴17年,是东晋时期的墓葬,是东晋时前凉的年号,为东晋咸和4年公元329年。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不同点是:其一是前者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而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其二是前者以神禽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他们的共同点是二者均饰是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以像征高坞深堡的庄园门阙。从砖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绘画的技艺已达到相当纯熟和普及,也反映也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种宗教文化的影……[详细]
48、鸣沙山
鸣沙山
  在中国,被称为“鸣沙山”的旅游景点有多处,敦煌鸣沙山因为其历史文化的久远和景区特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也最为人所熟知,因此单列介绍。“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首生动的咏景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详细]
49、白马塔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塔
  现存白马塔建筑雄伟,塔身9层,高12米,直径7米,以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基层呈八角形,以砖包砌,每象面宽3米,第2~4层呈折角重迭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法相轮形,第8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式塔尖,整体塔呈明代-塔风格。交通白马塔距离敦煌市区仅有2公里,可乘坐出租车前往,也可租辆自行车代步。地址:甘肃酒泉市敦煌市沙州古城东南部,党河乡红星村内类型:古迹古塔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937-8868766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门市价:15.0元……[详细]
敦煌博物馆
  敦煌市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现博物馆大楼建成于2011年,位于敦煌市鸣山北路1390号,距著名的月牙泉风景名胜区5公里。该馆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内设展厅、文物库房、放映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2007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敦煌市文物管理局,与博物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核定编制25人。现有职工26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大专以上学历15人。全馆分设办公室、文物考古和安全监察部、宣传教育部、安全保卫部、后勤部、藏品保管部、玉门关文物管理所和阳关文物管理所。敦煌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95件,二级文物141件,三级文物101件。分石器、陶器、木器、写经、丝绸……[详细]
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由五个庙和一个庙组成。初创于北魏晚期,续修于五代、西夏时期。现存窟龛21个。五个庙开凿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崖壁上,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相距200米。南区现存洞窟4个,北区现存北朝晚期洞窟遗址15个。南区窟前堆积物和北区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个庙第1窟为中心柱窟,窟内现存有释迦牟尼八相变、文殊经变、普贤经变、水月观音经变、金刚界曼荼罗、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炽盛光佛曼荼罗、涅槃经变等壁画。壁画大多保存完好,颜色鲜艳。第3、4窟均为佛殿窟,第3窟内存有维摩诘经变和劳度叉斗圣变,第4窟内存有释迦牟尼说法图、文殊经变和普贤经变。一个庙开凿于县城西10.5千米的浪河湾东岸,现存有壁画的洞窟1个,遗址窟1个。五个庙石窟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风格……[详细]
52、渥洼池
渥洼池
  介 绍天鹅在这里驻足,黄鸭在这里栖息,鱼翔浅底,鸟映湖中。站在湖堤上放眼望去,湛蓝晶莹的湖水,花红草绿的草原,金碧辉煌的沙山,银光闪烁的雪峰使你心旷神怡。 据史载,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河南南阳新野有一个小官名叫暴利长,因犯罪遭刑,被充军发配到此地屯田、牧马。在放马时,他看到有群野马每天傍晚来渥洼池边饮水。一天,他在野马群中发现了一匹与众不同的骏马。这匹马体态高大,骨骼不凡,枣红毛色,跑起来像一团烈火。 暴利长深知汉武帝酷爱宝马,于是设计将其擒获,献给了汉武帝。为了把马说得神秘奇异,谎称这匹马是从渥洼池水中飞出来的。汉武帝见到这匹天马后,非常赞赏,认为是吉祥之兆,是他最崇敬的“太乙神”赐给他的,便为马起名为“太乙天马”,并作《天马歌》以示庆贺纪念。 太乙贡兮天马下, 露赤汗兮流赭沫……[详细]
汉长城遗址
  介绍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汉长城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峰燧旁边有报警时用以点燃烽火的积薪垛15堆,最大的长2米,高1.3米以上,而且都已凝结为化石般坚硬。在汉长城烽燧中曾出土1200多枚价值不菲的汉简。交通位于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可包车前往。地址:甘肃酒泉市敦煌西北部的荒漠中(玉门关以西)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套票40元内(套票含玉门关,河仓城和汉长城)……[详细]
哈尔腾国际狩猎场
  介 绍哈尔腾国际狩猎场与敦德冰川同处一条旅游线路,它位于阿克塞县城南200公里的哈尔腾宽谷内,夹于党河南山和土尔根达坂山之间。总面积126平方公里,海拔3000~3300米,属于高寒草原-草甸。 植被有紫花针茅,驼绒藜、羊茅,二裂萎陵菜,蒙古葱等等。 牧草种类多,草质较柔软,适口性好,营养较丰富。山间宽谷生活空间宽裕,又有山地深处可藏身,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生动物众多,共2纲11目16科2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11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岩羊、鹅喉羚,藏原羚等18种。这里是探险、旅游、自然观光的理想之地。甘肃敦煌……[详细]
敦煌电影城
  介 绍敦煌电影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电影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  交 通 可从市区打车前往,费用25元左右,15分钟即可到达。  甘肃敦煌……[详细]
敦煌阳关旅游景区
  阳关,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仅有的耳目-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仍傲然屹立着。交通敦煌市至阳关有柏油马路相通,包车前往的话,费用在400元左右。到达景区后不用进入,向南走一段路即可看到。……[详细]
阳关沙漠森林公园
  南湖乡有一片沙漠中的绿洲,这里村村造园,户户栽树,尤以葡萄品种多,质量好,堪与吐鲁番的葡萄相媲美,有“小吐鲁番”之称。南湖己建成5000米长的葡萄长廊,有拱形钢筋骨架,葡萄细藤漫绕,景观独特,游客可沿长廊观赏。廊内设有石凳石桌,供游客休息,并品尝葡萄,在南湖林场通往沙丘道路的两侧,东起中渠,西至沙丘东缘,有西北两个葡萄观赏园,全长760米,占地100亩。园内各设亭台一座。沙生植物园位于沙丘北缘,占地500亩,园中设亭台一座。每年八、九月份,是南湖葡萄成熟的季节,游客可来此品尝葡萄,在南湖度假别墅小住,体验沙漠绿洲中的田园风光和现代农民的生活风情。地址:甘肃敦煌市西南80公里处的南胡林场附近,距阳关故城10公里类型:森林沙漠戈壁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详细]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甜水井东南2公里吊吊泉沟口西侧,敦煌市与安西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临三危山支脉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因出土的汉简上 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现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层、大量绳纹灰陶片、草渣和汉简。1990年-1992年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1991年度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悬泉置遗址,据出土简文记载,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清代又称“贰师庙”,“吊吊水”。其名取之南侧山中悬泉水。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详细]
59、西云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云观
  西云观位于敦煌市西郊,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相传很久以前,王母曾居敦煌三危山,乘青鸟往来于瑶池之间,因而东来紫气,西呈祥云,登古城而晚眺,见霞光辉于垣西。当地群众遂集资修观于斯,命名为西云观(又名栖云观)。西云观与三危山的王母楼、老君堂遥相对峙,和月牙泉古庙群鼎足而立。创建之初,有歇山顶式面阔三间的前、中殿各一座。后经民国时期两次续建,该观内有殿宇七座,错落有致,壮丽雄伟;南北斗楼耸立,高峻挺拔,前后垂柳花亭,别有情趣。观内的《西游记》故事彩色悬塑、鲁班窗和花鸟屏风画在当地号称三绝。1981年,市政府将此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批准该观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细]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规模虽小,但风光绮丽,环境幽雅。这里白杨参天,松柏苍翠,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边的党河古道虽已干涸,但有一条晶莹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缠绵而去,好像为古老的石窟弹奏着美妙的乐曲。石窟内艳丽夺目的壁画、妙趣横生的故事、神态逼真的佛像,更给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存北魏至宋代17个洞窟。其中一至三窟为唐代窟,四至八窟为魏代窟,十六窟为晚唐窟,其他洞窟因风化模糊,时代难以辨认。其洞窟形制及壁画艺术风格与莫高窟同时作品相同。开凿年代因无纪年题记和确切记载,故无从考知。但从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卷所记佛龛之文中推断,西千佛洞的创建年代至少与莫高窟为同一时期。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眩子故事”和东段绘“牢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