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武夷山市旅游

武夷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武夷岩茶大观园
  中国茶乡”武夷岩茶大观园农业旅游示范区作为武夷山唯一的茶叶大观园示范区,同时也是全国茶叶大观园示范区,大观园内有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仙、肉桂等一百多个茶叶品种,大观园有完整多样性的茶树品种,先进的茶园管理技艺,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加盟,集茶树品种考察,茶艺鉴赏于一体。……[详细]
102、遇林庄园 AAA
遇林庄园
  一千年前的宋代,战火纷飞,为避战乱,河南钧窑制坯林师傅、建州水吉窑制釉林师傅来到武夷山,相遇风雨亭的林姓瓷土场主,三人意趣相投,合伙共建窑场,“遇林窑”由此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合伙制企业。慈心园成立于2006年,根植于世界上最美、最幸福的地方——武夷山。集团公司涉及瓷、水、茶、禅、乐五个行业,在北京、上海、福州、深圳等城市均设立了分公司。遇林窑是慈心园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打造一体两翼的商业模式,通过孝笑卡向世界推荐东方智慧生活方式,为中国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一体两翼模式中的“一体”便是福建省工业化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遇林庄园。武夷山遇林亭曾经吞吐着华夏龙窑的风云,铸造了惊动世界的宋代陶瓷的辉煌。1999年12月,该窑址列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殿前小桥流水……[详细]
武夷山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于1938年6月在武夷山市坑口的村头村正式成立。村头村,离市区34公里,北出窠竹关与江西省上饶县交界,西北过温岭关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历史上是军事要地。1938年2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开赴皖南前线抗日,原闽赣省委奉命改为闽浙赣特委,就地坚持斗争。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指示,以闽浙赣特委为主,加上闽东特委、闽中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村头村正式成立,书记曾镜冰,组织部长范式人,宣传部长王助,军事部长左丰美,民运部长汪林兴,职工部长俞雅鹿,青年部长王文波。由此,这一带成了福建抗日运动领导的核心地区,被誉为“红色都城”。福建省委在村头村开展的重大活动有:1939年7月,省委在村头禄村洋山上召开首届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派陈丕显到会指导。大会总结了一年半的……[详细]
武夷山列宁公园旧址
  列宁公园,位于武夷山市区中心,占地35亩,始建于1933年。1931年4月和1933年9月,方志敏等率领红十军两次进军闽北。红十军两次入闽作战,在军事上战绩辉煌,扩大与巩固了闽北苏区,还带来了赣东苏区学习俄国建立苏维埃,走井冈山的发展道路等经验。1933年2月,闽北分区苏维埃党政机关,从大安迁至县城。以黄道为书记的闽北分区委,重视文化建设,决定在原城隍庙旧址兴建列宁公园,经过短期努力,公园告竣。从此苏区的各项重大活动,都在公园进行,苏区人民群众和军队也有了军事训练、-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建国后,当地党组织和政府恢复了列宁公园名称。并在公园内修建了“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和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粟裕的骨灰也安放在园内。今日的列宁公园,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详细]
五夫理学小镇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距市区51公里,镇政府驻五一村,辖1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3764户15468人,总面积17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面积19.6万亩,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农业集镇。五夫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烟稠密,盛产白莲、红菇、田螺,远近闻名,是武夷山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区之一林地。……[详细]
武夷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山因水美,水以山秀,山水相映,组成这里如诗如画的大武夷天池山水风景。乘舟从高家顺流而下霞洋,有十里水路,4100亩水面积。峰回水转,有五五二十五道水湾,一湾一景,可与武夷九曲相媲美。沿岸风光旖旎,景物别致,青山绵延。诸母岗、顶岗山、丁公山、象牙峰等,有如大佛肃立,有如猛虎雄踞,有如山猴献桃,有如神龟出水,各显其态。还有竹林、村庄、农舍、田地,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小船如在画中游。水面时缓时急,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湍急激越,让人有漂流之叹。到霞洋一段,水面豁然大开,这里汇聚芙蓉溪、诸母岗溪等支流,水面有二万多平方米,最深处达54米,宛若一个巨大的天池袒露在人面前。……[详细]
东溪水库景区
     武夷山东溪水库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武夷山市北郊,依托武夷山市最大的半自然湖泊----东溪水库。水库内气候宜人,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湖内既有挺俊的高山,也有起伏的丘陵,距湖北面2公里处还有千年古刹瑞岩禅寺始建于唐朝。联系方式:0599-5302821。……[详细]
《印象大红袍》
  《印象大红袍》剧场造就世界上最大的剧场,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影院”。一直以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借助王潮歌和樊跃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剧场的表演区域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仿古民居表演区借鉴了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使得演出现场更像是有着一千九百八十八个座位的巨型茶馆。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二公里,四面舞台相连,……[详细]
109、武夷香江茗苑 AAAA
武夷香江茗苑
  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占地面积170亩,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涵盖武夷茶文化博览馆、茶叶精加工自动生产流水线、名丛园、传统手工制茶作坊、茗香湖中庭水景、茶人之家、曲韵廊、品茗阁、茗战厅、茶馆、产品展示厅等游览参观点。园区内茶园绿树葱郁,极具当地特色、富有茶文化气息的建筑错落有致,辅以花廊、曲径、池沼、水榭等,反映“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欲望,体现出绿色植物、蓝色天空、清澈水景、独特韵味的江南园林庭院式景观,是集茶叶种植、自动化加工生产、检测、茶产品展示、研发以及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茶文化体验式休闲旅游区。武夷茶文化博览馆通过名茶与名山、名茶与养生、名茶与名盏、名茶与名人、名茶与民俗等展厅的模型、图片、实物、文字等形式展示武夷岩茶悠久厚重的历史,起到教育、宣传、推广和……[详细]
大安红色旅游景区
  大安位于闽赣边界分水关下,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距离市区西北27公里,福分公路由此穿街而过,交通十分方便。闽北苏维埃时期的大安,四周有45个自然村,方圆156.478平方公里,闽北分区党政军和群团机关设在大安主街,闽北分区的党校、军校、学校、医院、工厂等分布在大安附近的村庄,这里以闽北苏区首府名闻闽浙赣边区。现有许多供游人瞻仰、参观的革命史迹,大多汇集在大安街的公路两旁,形成一座令人敬仰的革命历史名村。在大安街路的两旁有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军分区司令部,闽北分区银行,闽北分区国民经济部,闽北分区共青团,闽北分区妇女联合会机关遗(旧)址等红色见证。大安街周围村庄分布着制造和生产农具、硝盐、被服以及印刷、制革等工厂旧(遗)址,体现遍地开花的苏区工业;苏区的公营商业、合作社……[详细]
武夷山崖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位于福建省在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乌蓬船的木棺,也称架壑船、仙橹、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闽族先民的一种葬具。船棺的形状与独木舟相似,分底、盖两部分,全长3—5米,整木刳成,上下套合,前高而宽,后低而窄,两头起翘如船形。武夷山崖墓的埋藏方法,置于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一是利用自然洞穴数量放置;二是利用岩石的自然裂隙或互相邻近的两个断崖之间架设板块,置棺其上,远望或隐或现,疑是“仙人葬处”,故一般称为崖墓。又因可望不可及,突出悬置半空的特点,也称为悬棺葬。根据古代志书记载与现代科学考察资料,崖墓棺木的形制以舟船形的居多,长方形或圆形的较少。但无论形制如何,均采……[详细]
武夷山博物馆
  武夷山博物馆位于九曲溪一曲码头北岸,武夷宫仿宋古街,为两层楼阁式仿宋建筑,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是武夷山市的重要对外宣传窗口。此处晴川旷豁,碧波荡漾,丹峰远仰,风景秀丽,是武夷山主要景点之一。武夷山博物馆系地方性综合类博物馆,馆藏丰富,尤以船棺、虹桥板、石器、青铜器、古陶瓷、书画等藏品为最。武夷山博物馆由3个展厅及相应配套设施组成。历史文化陈列室有楼下楼上两个展厅,各240平方米。楼下展厅为历史文化的第一部分——“人文历史的发祥”,展示武夷山的早期开发历史,时间起源于公元前21世纪,贯穿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漫长年代。主要展出文物有一号架壑船棺、虹桥板及棺内陪葬品(复制品),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石石奔、石斧、石箭石族、石网坠,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模型和架壑船棺葬的缩小模型及大型图片。……[详细]
天成禅院
  天成禅院位于武夷山二曲溪南虎啸岩下,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下虎啸岩上一级高丈余、深长的洞府内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寺院缀于半壁,上覆危崖,下临绝壁,林木掩映,涧水环流。夜宿寺中,抬头可窥星月,倾耳可闻水声,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民国时期,逐渐废弃。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虎啸岩的宾曦洞和天成禅院旧址时常有一些僧人驻足。1993年,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投资近50万元,在虎啸岩建集云茶室和天成禅院照壁,并开凿后山通往宾曦洞栈道,将上虎啸的宾曦洞重新修葺,重塑三宝像。1994年9月,由信善捐资10万元在下虎啸原天成禅院旧址大殿后的岩壁上,雕刻一尊观音浮雕像。像高10米,莲花座高3米,……[详细]
御茶园遗址
  御茶园遗址位于四曲溪南,与五曲接壤,依山傍水,绿畦平展,现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耸立,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御茶园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布局恢宏,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又名第一春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所有门、殿、堂、亭均取名于茶艺或誉茶之语。园左、右各建一个茶场,制茗之水则取自山泉,引泉入井,覆以龙亭。每年惊蛰之日,县官主持祭神之礼,然后开采茶叶。传说祭神后,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号“茶发芽!”井水遂满溢而上,故山泉称为“喊泉”,井泉称为“呼来泉”,井名通仙井。井畔筑一高台,称为喊山台。茶园建筑物从明朝中期后即已圮废,但井、泉犹在,井仍涌泉,泉水仍清洌可口。遗址上……[详细]
武夷山桃源洞
  武夷山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内,此地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复履婉转而入,石桥下溪涧流水,内忽平旷,日月放生潭布列洞口,四面环山,桃林片片;田畴可一、二十亩,彷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故得名。桃源洞东临玉版峰,南连苍屏峰、西依天壶峰、北接三仰峰。四面环山,恬静幽雅,景色殊异,以风光近武陵桃源而得名。这一带多为悬岩峭壁,有松鼠涧疾流夺谷而出。沿涧入谷里许,乱石塞谷断流,有巨石相倚成洞。桃源洞深藏武夷山中,循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的松鼠涧溯流前行,可至桃源洞口。穿岩隙跨进石门,眼前豁然开朗,田畴平旷,院舍井然,有庐舍、桃园、竹林、石池、小涧等,俨然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苍屏峰、三层峰、天壶峰、北廊岩等环拱四周,开元堂坐落于其中,是武夷山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有桃源庵、开源堂旧址,还有寿桃石、金砖石、……[详细]
116、龙井山
龙井山
  龙井山位于武夷山自然风景区东南面8公里,北距武夷山市区12公里处。龙井山健身休闲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域面积2000多亩,平均海拔300多米,气候冬暖夏凉。区内有一条在白垩纪地质年代形成的断裂带峡谷,长5000余米,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纲20目33科55种。原始阔叶林覆盖率达100%,蕨类、菌类、苔藓类植物丰富,峡谷内一年四季花木繁茂,鸟类繁多,加上奇峰怪石嶙峋,峡谷内自然生态均衡,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因此龙井山被一些科考人员称为“绿色之肺”。景区以“地理风水文化”为背景,平均海拔300多米,冬暖夏凉是一块避暑胜地,地貌属于白垩纪地址年代形成的断裂带峡谷,峡谷两侧悬崖峭壁,危岩耸立。谷底水源充足,河床瘦涧水的长期冲击,形成了多层次的瀑布,植被群落种类繁多,峡谷内原始生态林保护完好,阔叶林、针叶……[详细]
柳永纪念馆
  柳永纪念馆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宫古街中段,一曲溪北岸,是一座三层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占地300米,坐南朝北,有展厅及办公室、储藏室、茶室等设施。风格朴实素雅,极富乡土气息。柳永纪念馆前,翠树依依。抬头可见柳永纪念馆石门刻有“渐入佳境”的题字(出自《晋书·顾恺之传》),石门左右刻有“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的著名楹联。柳永纪念馆门内两棵紫薇,亭立,仿佛近人心事。柳永纪念馆大门前草坪矗立着柳永的全身站立铜像,边上巨石刻有柳永墓冢介绍:“抔土还乡碑记,公元二〇〇四年九月,为武夷山柳永纪念馆新馆落成之际,柳永仙冢抔土自镇江北固山分移动至此,千载游子,今朝还乡,一代词宗魂归故里。”柳永铜像单手持书卷,儒巾布袍,仪态潇洒安祥。走进纪念馆,迎面照壁上是毛泽东书写的巨幅柳永佳词《望海潮》。照壁……[详细]
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城遗址坐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城的东、西、北三面,崇溪环绕,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城墙沿山势夯土建筑,残高4至8米,东西城垣共保留3豁口通道,为当年的城门。城外有护城壕。经发掘,城内分布着殿宇、楼阙、营房住宅、冶铁、制陶和墓葬等遗址多处。中央高台上的宫殿遗址一组包括大门、庭院、主殿、侧殿、厢房、回廊、天井、水井和排水管道等。建筑物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与当时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独树一帜的干栏式建筑。古城排水系统,利用自然山坡、沟谷建成,实行雨水、污水分流,规划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称奇。从出土的4万余件具有强烈汉代风格的文物来看,说……[详细]
五夫朱子故里
  五夫朱子帮里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的五夫镇,距市区51公里距离度假区51公里处五夫镇。五夫镇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白莲、板栗、杨梅、香菇、田螺等。五夫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历代名人辈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工商仕农极为繁荣,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在五夫降生;词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出自五夫;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可谓“群英荟萃”。是重要历史文化名镇,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景观有二处:一是朱子故居--紫阳楼,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二是兴贤古街。古街由6个街坊组成,全长100……[详细]
武夷山茶博物馆
  武夷山茶博物馆位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华武夷茶博园”内,毗邻“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区。面朝大王峰、崇阳溪畔的武夷山茶博物馆是一处组团式中式园林景观建筑,是武夷山茶文化广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布馆面积2600平方米。作为武夷山继中华茶博园、《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之后又一项茶文化重要项目,该馆集陈列、收藏、观赏、体验与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全面展示和反映武夷茶和武夷山茶文化。博物馆一楼主大厅的数字媒体综合展示大厅,该展厅采用世界先进数码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全新演绎和表现武夷岩茶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展厅内设有弧幕影院、数字化半景墙投影、茶之路电子沙盘、360°全息影像和5D动感展区等,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此外,在茶博馆一楼偏厅和二楼,采用传统布馆手段,设有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茶俗茶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