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南靖县旅游

南靖县旅游景点介绍

41、德远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远堂
  德远堂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又称“张氏家庙”。德远堂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建,后多次重修。德远堂坐东北朝西南,一进院落,大堂为穿斗式木构架,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顶。两侧为厢房。堂前为半月塘,池塘周为石坪,立有石旗杆22根,高7~10米,多为清代族人考中举人或进士后所立。正门有牌楼,楼牌正面书写“张氏家庙”四个大字,背面写着“派衍西来”。步入楼牌,穿过庭院后,便是主殿,这是二进的古老建筑。前厅屋檐下两侧各有三座古代名戏人物的泥塑。过了甬道,就是“德远堂”大殿。大殿正中悬挂着一块大横匾,-“德远堂”三个镏金大字。大殿正中的壁上,筑有一大神龛,排列着历代0的神位。正殿两边有左鼓右钟之设。此外,还有左右各四间的厢房。“德远堂”存有《张氏族谱》一本,据传是张氏后裔张顺畴……[详细]
42、朝水楼
朝水楼
  朝水楼位于土楼群中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49-1553年),1923年失火后重修。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平方米。高3层(11.3米),每层20个房间。内通廊式。基墙厚1.66米,无石砌地基,仅在墙基外嵌砌1米多高的鹅卵石。现住8户,48人……[详细]
43、永盛楼
永盛楼
  永盛楼位于朝水楼南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622年)。方形土楼,坐南朝北,占地676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高4层(14.4米),面宽32米,进深30米,每层3011.内通廊式。设4部楼,1个大门。基墙厚1.4米。内院有1口水井。现无人居住。……[详细]
南靖绳庆楼
  绳庆楼在河坑土楼群的最东端,建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方形土楼,坐东朝西,占地23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78平方米。高3层(12米),面宽26.1米,进深24.5米,每层24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基墙厚1米。现住12户,72人(见7.a-1图74,75、76,7.a-2照片65、66)。楼后高前低,天井后面连接后厅建有“庭槐”上下厅式砖木结构的祖堂,祖堂上悬挂着清乾隆癸末年制的“德式乡闾”牌匾,堂内有木雕“狮子夯梁”,墙上有梅兰等花草彩绘。楼外又建有25间二层土房护着土楼,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景观。……[详细]
45、永荣楼
永荣楼
  永荣楼位于绳庆楼西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1954年重修。方形土楼,坐南朝北,占地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高3层(11.5米),面宽23米,进深27米,单层18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楼门开在正面墙的右侧。基墙厚0.8米。内院中有1口水井。现住3户,5人……[详细]
46、南薰楼
南薰楼
  南薰楼位于绳庆楼西侧,建于清代道光年(1821一1850年)。五角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758平方米。高3层(12.6米),面宽29米,进深30米,每层21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初建时楼门坐东向西,因门对山峰,楼建成后对居民不吉利,把楼门改为坐北朝南,成为一座厅堂在楼右侧的土楼。现住8户,35人……[详细]
47、阳照楼
阳照楼
  阳照楼位于朝水楼的西侧,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方形土楼,坐西南朝东北,占地1156平方米,建筑面积2775平方米。高3层(12米),面宽39米,进深34米,每层26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基墙厚1.8米。现住12户,86人……[详细]
48、永贵楼
永贵楼
  永贵楼位于朝水楼的北侧,建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方形土楼,坐南朝北,占地1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2平方米。高3层(10.29米),面宽41米,进深39米,每层32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基墙厚0.7米,楼大门上方镶嵌方形楼名石刻,并有明确纪年。楼中建有“三间一堂式”祖堂,砖木结构,装饰精美。内院右侧有1口水井。现住7户,37人……[详细]
49、永庆楼
永庆楼
  永庆楼位于朝水楼南侧,建于1967-1972年。圆形土楼,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661平方米,建筑面积3138平方米。楼高3层(11米),楼外径46米,内径28米,每层32间。内通廊式。设有2个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楼门上方有4个船形灌水道。基墙厚1.1米。现住28户,128人……[详细]
50、晓春楼
晓春楼
  晓春楼位于东升楼西侧,建于1967-1970年。圆形土楼,坐东朝西,占地1808平方米,建筑面积3833平方米。楼高三层(11米),楼外径48米,内径26米,每层32间。内通廊式。设有2个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基墙厚1米。现住23户,112人……[详细]
51、春贵楼
春贵楼
  春贵楼位于土楼群的西端、河坑桥入口左侧,建于1963-1968年。圆形土楼,坐西南朝东北,占地1808平方米,建筑面积3304平方米。楼高三层(11.5米),楼外径48米,内径11.5米,每层32间。内通廊式。设有4个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基墙厚1米。现住25户,123人……[详细]
52、东升楼
东升楼
  东升楼位于南薰楼西侧,建于1958-1961年。圆形土楼,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3平方米。楼高三层(11米),楼外径29.5米,内径13米,每层22间。内通廊式。设有1个大门。基墙厚1米。内院有1口水井。现住7户,25人……[详细]
53、裕兴楼
裕兴楼
  裕兴楼位于裕昌楼东北侧,建于1969-1971年。圆形土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07平方米,建筑面积1959平方米。楼高3层(11米),楼外径34米,内径18米,每层20间。内通廊式。设有2个楼梯,1个大门。基墙厚0.9米。现住8户,25人……[详细]
石门岩风景区
  石门岩风景区,位于南靖县船场镇星光村梧宅后山东麓,景区方圆十多公里,拥有三洞十八景。石门岩历史文化悠久。1986年该风景区水帘洞里出土的石锛、尖石器等文物,经鉴定系新石器时代先民穴居洞遗址。唐垂拱年间陈元光入闽平乱,当地畲民首领柳斜率众踞此险要洞穴、出没山坳林间,与官军对抗的故事,至今在当地民间还广为流传。其后,唐朝高僧禅苑从江西化缘至此,爱其山幽林蔚、洞奇景美,遂结庐于该景区石鹰山,并募资辟洞修径,凿池栽荷,植梅插竹,筑亭建庙,首创石门岩各景点,后人称之为“开山祖师”。石门岩奇特景观,可谓天造地设。其中有长达400余米的螺旋洞、冬暖夏凉的怀荫洞。其洞景变幻无穷:清明时节,草绿水茵,繁花满树,山香飘拂,泉水潺潺,无异于人间仙苑;冬春交会,云雾迷朦,层岩叠阁、忽隐忽现,又仿佛是海上神山。清朝康……[详细]
乐土亚热带雨林
  南靖县和溪镇的乐土亚热带雨林,位于国道319线及漳龙高速公路附近。面积0.22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为我国现有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世界林业会议定为“珍贵稀有的亚热带雨林”,1954年列为厦门大学科研、教学基地,1963年福建省省长魏金水颁布保护令进行保护。区内生长着1700多种植物、80多种动物。林内植被完整,古木参夭,有珍稀植物10多种,如番荔枝、芸香料等,而最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要数黄杞。……[详细]
56、登云寺
登云寺
  登云寺位于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紫荆山麓,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清代紫云禅师所建。寺坐西南向东北,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90平方米,为三进式建筑,以穿斗式柱架的正殿为中心,四周间以弄式天井,-是后回廊、左右厢房和前围墙相连围成,左右石柱刻有“一禁周围不得暂停贮柩罐”、“二禁乞丐不许借片时住宿”。寺院今尚存有清乾隆和嘉庆年间的碑记。1983年,登云寺被南靖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刹登云寺的前殿为观音殿,供奉观音佛祖、十八罗汉等;中殿供奉注生娘娘、紫云法师等神明;后殿为阎罗天子殿,供奉阎罗王、地藏王、大众爷公等神像,阎罗天子殿内有两支石柱,浮雕蟠龙,栩栩如生;屋脊有双麒麟弄球和双龙戏珠雕塑,还有诸多部位布有人物、戏剧、花卉、禽兽等剪瓷彩雕,精美华丽,效果别具。寺里装饰……[详细]
虎伯寮自然保护区
  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漳州市西部的南靖县境内(东距漳州38公里)。该县地处博平岭山脉的东南面,九龙江西溪贯穿全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候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南靖县境内遐尔闻名的南亚热带雨林群落,被喻为“南方的小西双版纳”——青山环抱,溪流淙淙,森林繁茂,景色怡人。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包括虎伯寮、乐土、鹅仙洞、紫荆山等四个保护小区,总面积300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10.62公顷,缓冲区面积819.2公顷,实验区面积771.2公顷,东经117°12′42″~117°22′45″,北纬24°30′05″~24°56′20″。保护区所处海拔137~874.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明显倾斜。由4个小区组成,涉及南靖县山城镇、南坑镇、和溪镇和金山镇4个乡镇13个自治村。森林覆盖率达……[详细]
田螺坑土楼群
  漳州土楼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点,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从顶上远看就像一桌菜,因此被戏称为“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依山势错落布局,建造在山腰,被绿色梯田包围着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楼群中年代最早的步云楼(方楼)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距今约200多年。最晚的文昌楼建于1966年。这个土楼群是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内逐渐形成的,清嘉庆年间是此地土楼修建的开始及热潮,有三座土楼在这一阶段建成,此后再无这样大规模的建设活动。田螺坑黄氏族谱证实,清朝嘉庆年间黄百三郎从永定移居此地,并在这里开始了……[详细]
59、和贵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贵楼
  和贵楼坐落在梅林镇珍山村,由简次屏公建造的,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称山脚楼,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楼如其名,在高速变化潮流中,它显得异常的祥和、安宁、沉稳。楼高5层21.5米的长方形大楼,一层土墙厚1.34米,由下而上遂层缩小,到第五层墙厚仅65厘米,是县内最高的一座方土楼,内部土木结构规整,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1个大门,楼内东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层楼。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堂前门上挂着两块来头不小的匾牌,一个是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匾牌;一个是中华民国计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匾牌。和贵楼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详细]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典江村河坑自然村,从书洋镇政府往西12公里处,有三个土楼群共有27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著名的“北斗七星”土楼群就位于此处。站在狮子地冻山顶,可以从三个方位看到不同造型的三个土楼群共有27座。在右前方的一片开阔地与山坡连接处,座落着7座土楼,就是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春贵楼、绳庆楼、南动楼、永荣楼,就是“北斗七星”。往左前方看,两条小河流在山脚下交汇,形成了河坑村风水结晶“丁”字水,沿着“丁”字的小河流两岸,分布着6座方形大土楼,3座圆形大土楼。再向左后方看,在曲江自然村里,有庆南楼、庆裕楼等11座土楼。走在河坑村高大林立却带有泥土烟火气息的土楼群中,有种归隐田园的恬静。每座土楼都是河卵石砌基础,深层泥土春成的墙体,三四层高,刀削般峭立高耸。这些土楼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