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孟津区旅游

孟津区旅游景点介绍

朱寨遗址
  朱寨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详细]
孟津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周地址:孟津县朝阳镇后李村……[详细]
朝阳烈士纪念碑
  朝阳烈士纪念碑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时代:1950年地址:孟津县朝阳镇朝阳村……[详细]
重修古夷齐碑记
  重修古夷齐碑记类别:石刻时代:明代地址: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详细]
  马洞南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地址:吉利区吉利乡马洞村南……[详细]
  营花寨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晋地址:吉利区吉利乡冶戌村东南……[详细]
  东寨村西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商地址:吉利区吉利乡东寨村西……[详细]
班沟遗址
  班沟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班沟村东南,该遗址是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少有的一处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延续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早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孟津黄河流域邙山丘陵地带就有裴李岗文化分布,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图河、瀍河、金水河等支流处古文化遗址分布众多。在班沟遗址西北约1.5公里和2公里处瀍河沿岸台地上有相留遗址和上村遗址分布,在班沟遗址东南约2公里处,有李窑遗址分布,这里瀍河两岸台地,古文化遗址呈带状分布,是早期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 班沟遗址西面临沟,北邻瀍河,东西长188米,南北宽159米,总面积约23941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在该遗址的地表和断崖上采集到较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遗物。其中采集到裴李岗文化的褐色砂岩石磨盘1件,形体厚重,有长久使用……[详细]
大阳河遗址
  大阳河遗址位于瀍河北岸丘陵台地,即城关镇寺河南村大阳河自然村,地处瀍河北岸的台地上。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南北长420米,东西宽410米。在以往的文物调查中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遗址采集的遗物主要是一些轮制灰陶残片,陶质较硬,火候较高,纹饰有较细的绳纹、弦纹、附加堆纹,有的陶片为绳纹和附加堆纹兼施,器类有:带鋬罐、卷沿罐、小口尊、卷沿盆、圜底罐、卵形瓮等,另见石铲残块。采集到的遗物均属二里头文化的中晚期,当是一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大阳河遗址分布范围较广,保存比较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明显,是研究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商周文化面貌一处重要古文化遗址。大阳河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主要文物……[详细]
菠萝窑遗址
  菠萝窑遗址位于孟津县常袋乡半坡村菠萝窑自然村金水河北岸丘陵台地。2008年1月15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菠萝窑遗址,南北长310米,东西宽270米,面积83200平方米。遗址西南部的断面暴露有丰富的文化层堆积,文化层厚1—3.5米,包含物较丰富,采集到的遗物分为龙山文化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有方格纹折沿罐、高领瓮、圈足盘、双腹盆、器盖等;东周时期陶器种类有鬲、盆、豆等。寺河南遗址分布范围较广,保存比较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明显,是研究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一处重要古文化遗址。菠萝窑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为主要文物内涵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遗存的龙山文化面貌,对研究黄河南岸丘陵地区当时人们的社会……[详细]
小潘沟遗址
  小潘沟遗址位于孟津县会盟镇小潘沟自然村西南,黄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南面临沟,北临黄河故道,西部紧邻济洛高速公路,土质疏松,土色褐黄。1983年10月16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小潘沟遗址南北宽270米,东西长200米,面积42307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在遗址的地表和断崖上可采集到丰富的龙山文化遗物。遗址内发现的遗迹主要是龙山晚期房基、灰坑和墓葬以及不少半地穴式建筑遗存。房基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灰坑有不规则形和袋形两种;墓葬都有不规则墓坑,但无随葬品。遗址内发现的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少量的玉器、蚌器和卜骨。陶器以轮制为主,主要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并有少量的磨光灰陶和黑陶,纹饰除素面外,多为篮纹、斜方格纹,另有弦纹、绳纹、附加堆纹等;陶……[详细]
新庄烧窑遗址
  新庄烧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东北部,东距238省道约1公里。2012年下半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庄村北进行考古调查和钻探时发现,钻探面积9.83万平方米,发现烧窑127座。遗址周围被断崖破坏殆尽,仅在西南部与村庄相连,相对保存完好。依据钻探结果显示,烧窑分布区域略呈方形,除遗址东南角分布了排列较为整齐的三排烧窑外,遗址其它部位的烧窑并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该烧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申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4年7月开始在烧窑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600平方米。经考古发掘的每座烧窑,其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略有差别,均为独立窑口,由通道、操作坑、窑室组成。以Y4为例,窑室平面呈圆形,直径2.7米,为砖券窑室,拱顶。窑室西部为操作间,略呈方形,长1.……[详细]
孟津新庄遗址
  新庄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西北,黄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东西两面临沟,北临黄河故道,南部与丘陵台地相连,土质疏松,土色褐黄。1975年7月28日,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新庄遗址面积约61394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在遗址的地表和断崖上可采集到丰富的仰韶和龙山文化遗物。 在遗址北部剖面暴露有丰富的文化层堆积,采集的遗物主要有陶片、兽骨、石器等;采集的石器种类有石斧、石刀,采集的陶器种类有彩陶罐、敛口钵、敛口罐等陶器残片。该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时期遗址。 新庄遗址分布范围广,保存比较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明显,是研究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一处重要古文化遗址,其文化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伊洛地区邙陵地带遗存的仰韶、龙山文化面貌,对研究……[详细]
寺河南遗址
  寺河南遗址位于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东北,瀍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西临沟,北、东两面临瀍河,南接邙山丘陵坡地,土质疏松,土色黄红。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13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寺河南遗址东西长370米,南北宽273米,面积84563平方米。遗址区采集到的仰韶文化遗物有石斧、大口罐、钵和少量白衣彩陶片;采集到的龙山文化遗物有大口罐、瓮、高领罐、卷沿罐、器盖等;另有少量东周时期的盆、鬲残片。从采集到的遗物分析,该遗址的年代从仰韶文化延续到周代,但以龙山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 寺河南遗址分布范围较广,保存比较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明显,是研究伊洛地区邙山丘陵地带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一处重要古文化遗址,其文化面貌在一定……[详细]
柿林遗址
  柿林遗址位于孟津县白鹤镇柿林村西北,黄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西面临沟,北临黄河故道,南接邙山丘陵台地。1975年7月28日,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柿林遗址东西长310米,南北宽223米,面积61465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采集到的遗物分为两大类:生产工具的石器和生活用具的陶器。石器种类有石片石器、石刀和纺轮,其中石片石器的刃部有明显使用痕迹,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石刀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穿孔石刀,纺轮为圆形饼状,石刀和纺轮通体磨光,是龙山文化的遗物。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种类有鼎(凿形足)、泥质红陶单耳杯、夹砂褐陶敞口钵等。龙山文化的器类有夹砂褐陶折沿罐、泥质灰陶双腹盆、泥质灰陶小口瓮、泥质灰陶壶、粗柄豆等。该一致的仰韶文化内涵较少,龙山文化遗物较为丰富,是一处从仰韶文化……[详细]
36、营花寨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花寨
  营花寨位于洛阳市吉利区冶戌村南端,据史料记载为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在此为官时所建,现存方形灰砖门墙一座,古柏一棵,于2007年11月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吉利区冶戌村南端的河岸边,营花寨遗址静立在高约7米的寨堤上,占地2500平方米,史载“其势独高,若层台然”。站在寨下观看,一株粗壮干枯的古树引人注目。树下有方形灰砖门墙一座,中间镶石门,刻“南天门”字样。沿石阶登上寨堤,北侧的一面石碑首先映入眼帘,石碑上的文字显示,营花寨遗址于2007年11月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另有一块石碑,上 书“西晋潘安植柏”。碑后是青砖砌成的花坛,坛中有一株古柏。树高约7米,径粗需两人合抱,树干向南倾斜,树根裸露粗壮,枝杈多枯干,只有东面一枝绿叶茂盛。花坛北侧为一座老君庙,为仿古建筑。一……[详细]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洛阳黄河公路大桥西侧。标志塔高54.64米,寓意黄河总长5464千米;5米高的塔座四周是伏羲画卦、大禹治水、诸侯会盟、今日孟津四块汉白玉浮雕,象征着孟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远景;在纪念广场入口处坐落着一块9米长、2.4米高、0.6米厚的黄河石,上面写着“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纪念碑”。 景点位置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洛阳黄河公路大桥西侧……[详细]
黄鹿山半岛密境度假中心
  黄鹿山因有黄鹿而得名,这里有仰韶晚期、龙山早期文化遗址,有战国时期妯娌和寨根村落遗址,有北魏时期的谢家庄摩崖石窟造像,这里还是历史上的古战场。黄鹿山半岛秘境度假中心距离洛阳市区20余公里,位于孟津县黄河小浪底南岸,黄鹿山主峰西麓。这里五道山梁像蛟龙匍匐,潜入浩瀚的黄河小浪底水域,云水相接,山河壮丽!黄鹿山半岛秘境度假中心,由五个相连的山地半岛组成,陆地面积约800亩,环岛水面15990亩。相传这里是唐王李世民狩猎地,有王母娘娘上马石等胜迹,人文气息厚重,碧波荡漾,风景如画。景点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近小浪底风景区类型:山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北魏孝文帝长陵
  魏孝文帝长陵位于洛阳北边的邙山上,共一大一小两个墓冢,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大的高约35米,为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长陵;小的高约23米,是文昭皇后高照容之陵。据考古发现,魏孝文帝长陵陵园为长方形,总面积达17万余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的中部偏北,圆形封土。根据长陵的封土形状、墓道朝向等特点,文物工作者认为,它继承了东汉的皇陵葬制,与少数民族葬制有明显区别,这也直接印证了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主。他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可惜这位迁都洛阳、推动民族大融合的帝王最后却病死在南伐途中,年仅33岁。葬于孝文帝附近的文昭皇后陵原在宁陵,后迁至此处。墓主高照容是孝文帝的贵人,魏宣武帝元恪之母。公元496年,高照容殒丧在前往洛阳……[详细]
孟津黄河湿地
  孟津黄河湿地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境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水禽云集、天鹅曼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1995年,孟津26公里黄河段,6206公顷的湿地被划定为省级水禽自然保护区,此后,在县林业局的辛勤工作下,在当地群众的精心呵护下,使这一地区成了鸟类良好的栖息地。常年在区内居住的留鸟,有苍鹭、斑嘴鸭等6种;春、秋路过在此歇脚的旅鸟,有豆鸭、银鸥等12种;有夏候鸟白鹭、灰头麦鸡等22种;有冬候鸟灰鹤、白天鹅、黑鹳等32种,每年冬季栖息在保护区内的珍禽达3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珍禽达十多种。目前到保护区落脚的鸟类有3.6万只,多于任何一年,其中世界罕见的丹顶鹤、大鸨、白鹤、黑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频频在这块湿地显露“尊容”。许多候鸟带来了大批幼鸟,国家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