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沁源烈士陵园
      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详细]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沙垣村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联防军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8月,当国民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贺龙、习仲勋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东渡黄河进驻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边区政府机关就近驻扎在山西省临县沙垣、南圪垛一带。当时,贺龙住在沙垣村,习仲勋居住在南圪垛村,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领导的中央后委机关也驻扎于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60.60米,南北宽59米,分为四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下院、卫生所院、伙房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1947年国民党大举围困陕北、进犯延安的极端困难之际……[详细]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位于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正式成立,驻北坡村,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委员有贺龙、周士第等人。晋绥分局成立后,对党政军民各级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统一了党政军组织的辖区,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了党组织、政权和国防建设,为克服经济困难,加强对敌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坡晋绥分局旧址内的建筑均建造于清代,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82平方米,现存4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东院、中院、下院。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作为晋绥边区中共最高领导机关的驻地,统一领导了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三个地区的党政军民各项工作,与数百米外的……[详细]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建筑面积90平方米。1948年10月,太原解放战役打响。为了保证部队的充足供应,中共晋中区党委第一地委决定,以专员薛同连、副专员彭伯州为首,组织成立支援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负责动员所辖10个县的支前工作,指挥部驻地在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为同前线部队取得密切联系,做到及时供应,又成立了支援前线指挥部,由郭固邦任司令员、刘大煜任参谋长、郭守瑞任政治部主任兼安葬委员会主任。根据地委指示,中共阳曲县委也组建了阳曲县后勤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华国锋任政委、县长张天槐任主任,驻地也设在东黄水村。在牛驼寨争夺战打响时,华国锋主持召开县区干部支前动员大会,决定县委、县政府的大部分领导同志随旅部活动,村村建立支前指挥部。前线指挥部把向前线运送门板、檩条的任务交……[详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乡,原为爱国人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分三个套院,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晋绥首府,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李井泉、吕正操、周士第、牛荫冠等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赴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纪念馆现存“领袖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晋绥军区礼堂旧址)”、“毛主席对晋绥日报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等,此外还有贺龙元帅汉白玉雕像。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4300件,主要为抗日战争以来的版本文献和近现代文物实物及照片。纪念馆展厅面积1050平方米,共分七个展室,举办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毛主席在蔡家崖……[详细]
    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
      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阎寨村西岭上1940年1月,“晋西事变”后,为巩固太岳区,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八路军第386旅集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配合决死第1纵队予进攻张家店之阎军以严重打击,巩固了太岳区根据地。6月,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决定,成立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该军区组成后,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岳区冬季反“扫荡”作战。1942年,太岳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反“蚕食”斗争和岳南、岳北秋季反“扫荡”作战及春季、夏季、秋季反“扫荡”作战和沁源围困战。太岳区党委初期称太岳特委驻沁县,特委书记安子文。1939年9月迁驻沁源县柏木村,1940年4月在阎寨村正式成立“太岳区党委”,驻阎寨所属……[详细]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战役遗址(第一批国保)时代:1937年地址:繁峙、灵丘县交界处平型关古名瓶形寨,为明代内长城关隘。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东通西冀北,西抵雁门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平型关战役遗址在平型关东北5公里的山西省灵丘县小寨,老爷庙梁、关沟一带,为一条狭长的古道。沟谷全长约7公里,两边崖高数丈。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据平、津后,继而向山西平型关、雁门关一线进攻,企图进取太原。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狭谷古道两侧崖顶。25日清晨,日本侵略军板垣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主力数千人及辎重车辆进入伏击地区,115师发起猛烈攻击,抢占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激战到夜晚,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8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详细]
    神头之战纪念碑
      1938年初,狂叫“踏破太行山”的日本侵略军在扫通长邯路后,进而占领了上党首府长治,威逼晋南重镇临汾。-同志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袭击盘踞在重镇黎城的日军,吸引潞城的敌军来援,以便集中三个团的兵力埋伏在长邯大道上消灭援敌,给骄横的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1938年3月16日,陈赓旅长令?个连的兵力奇袭黎城,果然把驻在潞城的日中世尾林清岛部队吸引了出来。当日军到达潞城与黎城之间的神头岭时,埋伏在岭后的我军771团等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突然攻击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我军以伤亡200人的代价歼敌步、骑兵1500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是八路军赴太行山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个重大胜利,它再一次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纪念神头之战,1988年潞城县人民政府在当年战地建造了纪念碑和烈士亭。纪念碑高15.8米,上……[详细]
    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
      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年地址:吕梁市岚县岚城镇岚城村1938年10月至12月,八路军一二〇师驻进岚县,司令部设立在五龙庙。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等--均居住于此。一二〇师驻岚期间,组织抗日自卫队,成立农救会,协助牺盟会建立游击大队,举办军政训练班,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坐北面南,南北长41.20米,东西宽19.50米,一进院落布局,原为一处完整的庙宇,建有正房、南房、东房与西房,现仅存正房、南房、西房,均为清代遗构。近年来在旧址东侧新建围墙与院门。旧址院内长有古柏6株。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作为八路军在岚县区域的抗日活动指挥中心,在岚城村驻扎期间,全面指挥八路军一二〇师阻击日军,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参与抗日,成立……[详细]
    交口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交口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座落大麦交村的正中央,依山旁水,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明清时期的三进四合院窑洞式建筑。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南厅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电台警卫室,彭德怀、-旧居等。1963年2月21日红军渡过黄河,2月26日毛主席率领总部机关经石楼义牒、东石羊于3月2日到达交口后水头,3月3日,毛主席从交口县后水头出发,路径交口,高庙山,行程70余里,到达大麦交村,住在“城门里”院正中窑。3月5日,毛主席在大麦交“城门里”南厅主持召开了政治局广大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及时调整了东征抗日的战略部署。军委主席-,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以及各军团-及中央其他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部署和准备了“兑九峪大战”。毛主席率领总部机关在这里住……[详细]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第二批省保)时代:1940—1942年地址:沁源县城东南7公里太岳军区正式成立于1940年6月7日。是根据朱总司令指示,-率决死一纵队在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沁源开展游击战,粉碎闫锡山“十二月事变”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根据黎城会议整编建立的。由386旅旅长陈赓任司令员,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汉任参谋长,苏精成任政治部主任。军区归属192师指挥,下设3个军分区。军区成立伊始,司令部驻于闫寨崔家大院。1940年11月18日,日军第41师团,36师团和独立混战旅团各部7000余人对沁源进行了第一次扫荡后,闫寨成为一片废墟。太岳区领导号召军民挖窑洞安居,继续战斗。军区党政军领导亲自动手,带领官兵打土窑洞达170余孔,旧址现存的土窑就是当年挖成的。1944年……[详细]
    百团大战纪念碑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 4月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 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结构高40公尺的主碑 ,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 。主碑的三个面上,分别镌刻着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题词。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 百团大战纪念碑” 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示意图”。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1997年,百团大战纪念碑(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使其真正成为阳泉乃至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这里,……[详细]
    尹灵芝烈士陵园
      尹灵芝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著名的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尹灵芝而建,尹灵芝是名扬三晋的女英雄,1947年11月3日,为保护公粮和掩护群众安全转移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16岁。1965年,尹灵芝烈士纪念馆在寿阳建成。开馆40年来,先后有越南、泰国、缅甸、古巴等多位国家元首和国际友人及全国各地数以百万计的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前往瞻仰凭吊,成为当地最为活跃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近年来,馆舍已日显陈旧,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德育基地的作用,充分打造“红色旅游”,当地政府决定对烈士纪念馆进行修建。景区地址山西省寿阳县城北坪最佳旅游时间全年开放时间08:00——19:00……[详细]
    牛驼寨烈士陵园
      太原解放纪念馆又名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东山牛驼寨,这片土地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太原门户”之称。六十年前,阎锡山曾把它作为四大军事要塞之一,重兵设防。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牛驼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阎锡山在山西长达三十八年的政治统治宣告结束,太原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和启迪后人,一九五九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成之后先后五次进行较大规模的修葺,一九八九年,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际,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太原解放纪念馆,一九九四年,徐向前元帅铜像在馆内落成。现在太原解放纪念馆占地245亩,以东西为主轴线,分为太原解放纪念碑区、徐向前元……[详细]
    红军东征路居地
      红军东征路居地位于古交市岔口乡周山庄村。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抢渡黄河,东征山西。3月下旬,东征红军兵分三路。徐海东、程子华、周士第率领的红15军团为左路军。3月21日,左路红军一路从交城进入古交东塔村,沿原平川的小娄峰、睦联坡、曲坪、常安、辛庄、梁庄进入古交镇。一路由交城进入屯兰川的新房、岔口、麻会、周山庄、康庄、营立等村。还有一路由米峪镇经白条岭山进入屯兰川的阳湾、提子头、神堂坪、关头等村。红15军团进入古交镇后,贴广告、发传单,在区公所院内开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剿共的真面目。东塔、常安、武家庄等村的青壮年纷纷要求参军,冯勇、李根会、李秃则、郝海奎、赵三交、赵承奎等成为古交境内第一批参加红军队伍的进步青年。……[详细]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3年地址: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东1943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沁南乡政府设于此地,在这里进行抗日活动,留下邓小平、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活动的足迹。2006年,晋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布置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沁南乡政府活动时期劳动生产、-以及抗日活动陈列展览,辟为革命教育宣传基地。旧址原为南阳大庙,为二进院落布局,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建有戏台、中殿、正殿(新建),两侧为看楼、廊房、耳殿,戏台东、西两侧均辟门,西山门正南为琉璃照壁一座。中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三踩单翘,门窗改制。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是以南阳大庙为教学、办公等场地,村……[详细]
    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
      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位于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抗战旧址—蟠龙镇砖壁村,其园区以朱德总司令提出的“八路军十大游击战法”为主题设计,园区主要由地雷战、地道战、追击战和麻雀战等战术以及勇士扣篮秀现场情景表演、军事对抗体验区、儿童军事体验区等景点和项目构成,利用机械、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八路军与日寇斗争的历程,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打一场游击战”的角色扮演活动中,真正当一回抗日英雄,体验烽火年代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区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最佳旅游时间 5月——10月 开放时间 09:00——18:00 景区门票 60元/人 交通信息 长治市驾车走太长高速,向太原方向行驶,在武乡出口下高速,沿322省道向东南方向行驶到达蟠龙镇,之后向砖壁村方向行驶即可到达……[详细]
    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1947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奉命东渡黄河,移驻临县,习仲勋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住在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即现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亦称习仲勋旧居。贺龙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住在与南圪垛村一河之隔的沙垣村;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联席会议、政务会议,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坐北面南,二进院落布局,其中:一进院居于北部,包括一进院正房、一进院东窑房、一进院南厢房及大门;二进院居于南部,包括二进院过门、二进院北厢房、二进院东窑房、二进院西厢房。中共中央西北局驻临县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详细]
    晋绥八分区旧址
      晋绥八分区旧址位于古交岔口乡关头村西,原为明嘉靖年间村庙,存有正殿、配殿15间,占地600平方米。八分区是晋绥根据地的南大门,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2年11月,罗贵波调任晋绥八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第八地委书记,第八分区地委、专署、分区机关随后移驻关头村。1943年冬和1944年2月,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等路经关头村小住。1944年9月间,盟邦记者团前去参观,在关头逗留数日。同时,黄河日报社、印刷厂、分区电台曾移驻关头村。作为交通要道,八分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了运送伤员、粮食、弹药、文件等艰巨任务,安全护送了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陆定一、陈赓、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同志和七大代表以及其他干部三千多人,被党中央誉为“钢铁走廊”。1979年……[详细]
    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中央大槐树下。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进驻武军寺,年底因日军扫荡,武军寺被日军放火烧毁,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移驻南会村。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南会驻扎近一年的时间里,彭德怀、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学习,带领八路军通过反“蚕食”、反“扫荡”斗争,展开了强大的军事及政治攻势,彻底挫败了敌人阴谋。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包括:彭德怀旧居院、左权参谋长办公院、贾火林旧居院、巩敬庭旧居、马房5处院落。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