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临县碛口镇支部旧址位于临县碛口镇西头村,年代为民国十五年(1926),2022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西头村35号保护范围:以中共临县碛口镇支部旧址院落本体为保护范围,面积为905.52平方米。……[详细]
      后甘泉中共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旧址位于临县临泉镇后甘泉村,年代为民国三十六年(1947),2022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临泉镇后甘泉村保护范围:东至旧址东外墙2.47米处道路,西至旧址西外墙16.68米处建筑,南至旧址南外墙1.11米处墙体,北至旧址北外墙6.16米处道路,面积为1069.31平方米。……[详细]
      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1947年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土脚村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面对日寇侵略行径,奋起抵抗,1939年,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潞城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并成立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原来的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分为潞东县和潞西县两处办公。为适应当时的抗日斗争形势,1940年5月以邯长路为界,分为潞东县、潞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潞东县县长宋彦仁、县委书记刘文山,领导着邯长路以东人民的抗日活动,并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这里成了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这里驻扎着县公安局、民政科、财粮科、武装科、教育课等机构,1941年5月,潞东县和潞西县合并,现今仍较完整保留了当时抗日县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曾驻扎的院落12处,这12处机构大部分为村中民……[详细]
      八路军太南办事处台东情报站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1年地址:长治市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台东村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为加强对日情报工作,于1941年10月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太南办事处情报站,在抗日前沿村庄设立观察哨,当时的台东村就是情报处设立的重要情报站之一。八路军太南办事处情报站,在抗日战争烽火岁月中,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况和信息,为保护人民,打击日寇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现辟为“八路军太南办事处情报站展览馆”。现存旧址南北长29米,东西宽19米,占地面积551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正房、南房。正房为依土崖而建的窑洞三孔。……[详细]
      中共襄垣县工委成立大会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地址:长治市襄垣县城东街1937年11月,中共襄垣县工委在天益当正式成立,该处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工作团团长符竹庭主持成立大会,会议选举多运海为中共襄垣县工委书记、马向荣为组织委员、张文琦为宣传委员。次日,中共襄垣县工委召开工作会,会议研究了今后工作方针、任务和宣传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问题,确定了当前中心工作:一是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二是组织各种救亡团体,发展牺盟会员,开展破路、填井、空室清野工作;三是接受八路军地方工作团在襄垣发展的党员,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四是完成扩兵任务,保证补充兵员,尽快建立地方抗日武装。这次会议还接受了上级党组织移交来的襄垣境内发展的47名党员组织关……[详细]
      晋西北会议旧址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西北,建筑面积87平方米。1940年2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设晋西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在娄烦镇旧娄烦村主持召开会议,成立晋西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晋西北党政军民工作。贺龙任书记,关向应为副书记。9日,成立了统一战线的晋西北军政-合委员会,贺龙任主任委员。2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旧址现残存2孔土窑洞。……[详细]
      平陆朱总司令路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39年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太寨村朱总司令平陆路居位于一处四合院内,院内存北房、北房东耳楼及东房。1939年秋与1940年春,朱总司令先后两次与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卫立煌商谈中条山对日作战时,居住于院内北房。北房面阔三间,进深二椽,四檩无廊式构架,悬山顶。屋内陈设有朱总司令使用过的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等。朱总司令平陆路居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重要领导人朱德总司令与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会商中条山对日作战大计之地,真实体现了朱总司令和卫立煌会商时的环境,可重温抗战历史,对于深入了解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详细]
    148、红军杨
      红军杨位于娄烦县天池店乡韩家沟村的随瓜子沟。1936年3月,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东征红军左路军从古交进入娄烦,路经韩家沟村时遭到阎锡山飞机的袭击,有两名红军战士被击中,倒地牺牲。红军走后,韩家沟的群众将他们掩埋在村后随瓜子沟的山坡上,拢起墓堆,并在墓旁栽下杨树作为标记。这些杨树被当地老人称作“红军杨”。多少年来,老百姓每年都要在这里栽植杨树。如今,原来的那几棵杨树已经没有了,但这道沟里杨树已成林。……[详细]
      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前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建筑前檐墙向外延伸10米至道路南沿,东由围墙向外延伸10米至道路东沿,南由围墙向外延伸22米至窑洞后檐墙,西由围墙向外延伸14米。面积3543.6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北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至道路南沿,东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至山坡,南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至建筑前檐墙,西由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4米至道路东沿。面积16238.23平方米。……[详细]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占地面积276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太原城沦陷。同月,山西省第四专员公署任命赵向荣(中共党员)为太原县县长、任悟僧(中共党员)为清源县县长,深入敌后,到清太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两县合署办公。1938年1月,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杜里坪村正式成立,任悟僧任县长。同年6月,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奉“战动总会”指示,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由阎锡山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派人接管。1940年1月,根据晋西北文(水)交(城)中心县委和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署第八专署的指示,清太徐地区成立中共清(源)太(原)徐(沟)联合县委和太原、清徐两个县政府。1942年4月,中共晋西北七地委七专署决定,清徐和太原两县合并,组成清(源)太(原)县抗日民主政府(简称……[详细]
      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245号是省城保存较完整的一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纪念性建筑。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前有西洋式大门,中有加固维修后的歇山卷棚式二层办公楼和资料室,西侧为临街展览厅,东侧有卷棚式陈列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是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1919年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员的师范学校。从五四运动开始,这里很快成为传播新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发展革命组织,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程子华、李雪峰等都在这里受到马列主义启蒙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的。1936年冬至1937年秋,在0山西省工作委员会公开的直接领导下,“山西牺牲救国同……[详细]
      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迎泽区郝庄镇捐子村西,占地面积657.20平方米。1948年10月,小店镇战斗结束后,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进抵太原东山地区和太原以北地区,司令部驻扎在捐子村。在7纵的统一指挥下,先后取得风格梁、牛驼寨战斗的胜利,解放了黄寨、泥屯、兰村等地区。在战役转入围困休整阶段后,7纵司令部政治部展开对阎军的瓦解争取工作。彭绍辉司令员在这里直接领导了对阎第33军71师起义的争取工作。1949年2月,第7纵队番号改为第1野战军第7军,4月,参加了太原外围作战和城垣的总攻,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万余人,为太原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太原解放后,第7-移至晋源县城,而后挺进大西北。旧址坐北朝南,为四合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大门、南房、正房窑洞,两侧有东西房。正房窑洞有3孔,券建在一座自然形成的……[详细]
      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遗址位于杏花岭区坝陵南街。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致信阎锡山,向其提出联合中共、抗日反蒋、建立共同战线的主张,并派出红军将领彭雪枫赴太原与阎锡山秘密洽谈。彭雪枫到太原后,由南汉宸陪同与阎锡山会晤,递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信。后经双方商定,红军在太原建立秘密机构,联络站办公地址确定在首义门内 “基督教青年会”后院6号。1937年3月,经阎锡山同意,彭雪枫在新满城街30号设立电台,全体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家庭,对外称“彭公馆”。中共北方局迁来太原时,刘少奇、杨尚昆等一度也住在新满城街30号联络站内。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为适应八路军即将开赴抗日前线的新形势,联络站8月下旬迁入太原坝陵南街8号成成中学校内。8月30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太原办事……[详细]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5年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柳沟村八路军总部附属机关旧址包括北方局旧址,杨尚昆、刘锡五、李大章、杨献珍旧居。其中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于1939年10月至1940年7月移驻至武乡县王家峪村,曾组织召开了晋东南各界反汪拥蒋大会,对坚持华北抗战,克服投降、0-、倒退危险和肃清暗藏在抗日营垒中的投降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讨论根据地工作,并在黎城县北社村召集太行、太岳、冀南三区和一二九师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会议,提出了建政、建军、建党三大建设方针。这里是华北抗日救国运动的精神中枢,指挥了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组织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列入全国12个……[详细]